财政部就完善农资综合补贴动态调整机制答问

问:党的十七届三中全会和今年中央1号文件均明确提出,要完善农资综合补贴动态调整机制,请问主要内容是什么?

答:农资综合补贴自2006年实施以来,深受广大农民拥护,已成为我国重要的支农惠农政策。完善农资综合补贴动态调整机制,是促进补贴管理制度化、规范化、科学化的重要举措。它的主要内容是:根据化肥、柴油等主要农资价格的上涨情况,在综合考虑当年粮价变动、促进农民增收的基础上,中央财政合理安排农资综合补贴资金,实行动态调整,补贴规模只增不减,以更好地保护农民种粮收益,调动农民种粮积极性。

问:为什么要实施农资综合补贴动态调整机制?其意义是什么?

答:党中央、国务院高度重视惠农补贴工作,财政部一直将落实好惠农补贴政策作为财政工作的重中之重,积极筹措资金,不断加大补贴力度,促进农业稳定发展和农民持续增收。2008年农资综合补贴总额达716亿元,较2006年增长了5倍。这项政策使农民得到了很大实惠,农民满意,社会反映良好,对调动农民种粮积极性、稳定粮食生产发展、确保国家粮食安全起到了重要作用。近年来一些农资价格上涨较快,种粮成本有所上升,迫切需要建立健全一套规范、稳定、科学的补贴长效机制,以确保农民种粮收益不因农资价格上涨而下降,保护农民种粮积极性。

建立健全农资综合补贴动态调整机制,意义重大。一是有利于稳定种粮农民的补贴预期,以更好地调动农民种粮积极性;二是有利于财政部门科学、合理安排补贴预算;三是有利于加强补贴资金的管理;四是有利于促进补贴政策更加公开、透明,便于社会监督。

问:实施农资综合补贴动态调整机制后,如何确保补贴规模只增不减?

答:为确保农民种粮收益,实施农资综合补贴动态调整机制遵循了“价补统筹、动态调整、只增不减”的基本原则。

价补统筹,即统筹运用国家财政补贴与调控粮价两方面措施弥补因农资涨价而引起的农民种粮增支。当农资价格上涨时,如果粮价涨幅不大,弥补农资增支则以财政增加补贴为主,适当考虑粮价增收因素;如果粮价涨幅较大,农资增支原则上主要靠粮价增收消化,适当增加财政补贴。

动态调整,即中央财政安排补贴增量资金与农资涨价引起的种粮增支联动,补贴额度动态调整。如果当年农资价格水平较基期上涨较大,导致农民种粮增支较多,中央财政相应多安排增量补贴资金;当年农资价格水平较基期没有上涨或略涨,农民种粮不增支或少量增支,中央财政不安排或少安排增量补贴资金。

只增不减,即中央财政上年已安排的补贴规模在当年不减少。上年补贴规模自动作为次年的存量补贴,由中央财政继续安排。

从具体操作上讲,即以2008年亩均化肥、柴油支出水平为初始基期水平(以后年份高于初始基期水平的,则以该年作为新的基期年)。综合考虑当年农资价格和粮食价格变化以及国家财力情况,确定次年农资综合补贴规模。与基期相比,当年化肥、柴油价格上涨影响农民种粮增支较多时,则在上年补贴规模的基础上适当增加农资综合补贴;当年农资价格不涨或下降时,原则上保持基期补贴存量不变,如果连续三年粮食亩均化肥、柴油支出不高于基期水平,可以统筹当年财力情况适当增加农资综合补贴。

问:实施农资综合补贴动态调整机制后,中央财政如何确定年度补贴规模?如何分配和拨付补贴资金?

答:实施农资综合补贴动态调整机制后,中央财政将根据当年农资实际涨价情况,统筹粮价上涨因素后,合理安排补贴规模,在次年年初分配、拨付到省。具体来说,第一步,测算当年因农资涨价引起的增支总额。主要依据国务院价格、农业主管部门统计的全国亩均化肥、柴油增支额、当年粮食播种面积等因素来测算。第二步,确定当年补贴规模。按照补贴“只增不减”的原则,基期补贴存量如数安排。同时,财政部会同国家有关部门,根据当年农资增支总额,粮价上涨因素和财政承受能力,提出新增补贴额,报国务院批准后确定当年补贴增量。基期存量与当年补贴增量之和为补贴总规模。第三步,分配补贴资金。存量补贴资金按基期分配基数不变。增量资金分配,原则上主要考虑各省(区、市)粮食播种面积、产量、商品量等因素,并适当考虑地区农资价格差异。补贴资金分配向粮食主产省倾斜。第四步,拨付补贴资金。每年年底确定补贴规模和资金分配方案后,在次年初将资金拨付到地方,要求各地在春耕前将补贴兑付到农户。

问:实施农资综合补贴动态调整机制,为什么要选择化肥、柴油两大类农资作为测算种粮农资增支、安排补贴规模的依据?

答:种粮农资按大类划分,主要包括化肥、柴油、种子、农机、农药、农膜等。选择化肥、柴油两大类农资品种作为测算种粮农资增支、安排补贴规模的依据,主要有以下考虑:一是化肥、柴油增支占农资增支的大头,一般占70%多,对种粮农民收支影响大,且全国种粮农民普遍使用,易监测、好算账;二是农药、农膜支出占种粮农资成本的比例小,对农民种粮影响不大,而且品种多、差价大,价格、用量等均难以监测核实;三是国家已安排良种补贴和农机具购置补贴等专项补贴,种子和农机不宜再重复补贴。

问:实施农资综合补贴动态调整机制后,将采取哪些措施确保政策落到实处?

答:实施农资综合补贴动态调整机制后,对农户兑付补贴,坚持省长负责制,由各省(市、区)制定符合本地实际情况的补贴方式。同时各省(市、区)要进一步完善补贴方式,有条件的省份应积极探索按实际粮食播种面积补贴等方式,使补贴与粮食生产直接挂钩。积极探索支持种粮大户的补贴制度,促进土地适度规模经营。

农资综合补贴工作由财政部门牵头负责,财政、发展改革委、农业等部门分工协作,将通过采取强化部门分工和责任、完善农资市场和粮价调控,进一步加强补贴管理和监督等措施来确保政策贯彻落实。要进一步完善农资市场调控和粮食市场调控机制,保持农资市场基本稳定,引导市场粮价保持在合理水平。要进一步健全补贴管理和监督,除继续完善被实践证明行之有效的补贴资金专户管理、财务公开、村级公示、档案管理、“一折通”发放等制度外,还要根据出现的新情况、新问题,不断创新管理和监督方式,确保补贴资金及时足额地兑付到种粮农民手中,杜绝截留、挤占、挪用补贴资金现象的发生。

THE END
1.湖南今年下达惠农补贴资金超百亿元财政强农富农农机观点网讯:12月5日,湖南省财政厅宣布,今年全省财政系统积极响应国家号召,深入实施强农惠农富农政策,累计下达惠农补贴资金达102.61亿元。这一举措旨在促进农业发展,提高农民收入,推动乡村振兴战略的深入实施。 据悉,此次下达的惠农补贴资金涵盖了耕地地力保护、农机购置与应用、稻谷目标价格等11个方面。https://www.163.com/dy/article/JIKOA1LM0519D45U.html
2.温家宝:油价致农资价格上涨国家会补贴汽车温家宝:油价致农资价格上涨 国家会补贴 温家宝9号到11号在安徽蚌埠还有池州两地考察看望农民,他说国际油价上涨,导致了化肥和柴油价格波动,如果农民的支出因此上涨会给农民补贴,他说做好今年农业特别是农业生产,对于稳定经济和物价具有特别重要的意义,必须将春耕生产https://auto.ifeng.com/news/special/youjia0912/20100413/268249.shtml
3.价格调研报告2、上级有关部门要加大对补贴农机具价格监管。对企业生产的农业机械价格进行跟踪监督、市场监管,在源头上抓好借国家补贴政策擅自提高价格问题,限制好补贴机具最高价,做到价格适当、合理、公正。 3、补贴目录价格应实行最高限价。若取消最高限价,价格随意变动,企业在受到原材料涨价和交易成本增加双重压力的情况下,会水涨https://www.yjbys.com/diaoyanbaogao/4588184.html
4.温家宝:如油价上涨致农资价格上涨农民将获补贴温家宝接着问大家还有什么困难?一位村民反映最近化肥等农资价格上涨较快。温家宝说:"化肥、柴油价格波动和近来国际油价上涨有关。如果油价上涨造成农资价格上涨,国家会给农民补贴。"村民们高兴地鼓起掌来。 10日上午,温家宝来到池州市贵池区梅龙镇察看早稻育秧情况。水田里一垄垄秧苗覆盖着塑料薄膜,几位农民正在翻耕土地https://m.10jqka.com.cn/20130722/c62353155.shtml
5.生产投入范文11篇(全文)笔者认为, 随着中国经济的快速增长, 为更好地促进柑橘产业的发展, 增加农民收入, 国家应该对柑橘生产进行补贴。给予农户补贴可以缓解农户在农资价格、销售价格等方面的压力, 使农户有能力扩大和专注生产, 进而从整体上推动当地乃至我国柑橘产业的发展。具体的补贴方式可以参照良种补贴政策或粮食直补政策, 当然也可以对https://www.99xueshu.com/w/ikeyuef591tp.html
6.今日三农:农民粮补下来了!8月12日起:粮补粮价!国家追加100亿!喜讯1:近期国家将追加发放100亿农资综合补贴; 早在今年春耕时,由于农资价格上涨过快的问题,农民的种田投入迎来了不同程度的好转,国家已经明确指出,将进一步实施农资综合补贴200亿元。.随着200亿元农业综合补贴的完成,国家近期又发放了100亿元的农业综合补贴。根据相关打卡流程和政策规定,6月底、7月初将逐步发放打卡。 http://www.360doc.com/content/22/0812/21/80315076_1043560942.shtml
7.四问粮食安全:面临二战后最大的粮食危机,将会带来哪些启示?据财政部,今年截至5月底,中央财政已累计下拨300亿元补贴种粮农民,以缓解农资价格上涨压力。但现有政策力度仍难以完全对冲成本上涨,按照我国耕地面积18亿亩、亩均成本1100元、化肥燃油成本占比20%、农资价格上涨30%估算,种植业成本累计上涨约1200亿元,为已有补贴300亿元的四倍。补贴不足以抵消掉成本压力,后续仍或逐步向https://maimai.cn/article/detail?fid=1739282972&efid=23vsEiKWVojG_Vsty5xPwQ
8.中央一号文件解读:五大农产品领域市场发展趋势展望也因此,继续发挥最低收购价政策对小麦和稻米的生产及市场价格引导,优化稳定粮食供应结构,保障粮食安全,仍是全年稳定粮食生产的重要方面。 探索与农资价格上涨幅度挂钩的动态补贴办法 农资价格是粮食成本的重要构成部分,根据卓创资讯最新调研统计数据显示,国内粮食种植成本中,玉米种植的农资成本占比超22%,稻米占比也达到了https://info.caaa.cn/html/info_rd/info_hydt/2024/0207/239.html
9.国常会:针对今年以来农资价格较快上涨对实际种粮农民一次性发放【国常会决定对实际种粮农民一次性发放补贴】李克强主持召开国务院常务会议,决定针对今年以来农资价格较快上涨,对实际种粮农民一次性发放补贴。(证券时报) 四大权益礼包,开户即送 李克强主持召开国务院常务会议,决定针对今年以来农资价格较快上涨,对实际种粮农民一次性发放补贴。 https://finance.eastmoney.com/a/202106181966340577.html
10.建立与农资上涨幅度挂钩的动态补贴办法行业资讯2024年中央一号文件围绕守牢“三农”基本盘、推进乡村全面振兴作出一系列重要部署: 适当提高小麦最低收购价,合理确定稻谷最低收购价。继续实施耕地地力保护补贴和玉米大豆生产者补贴、稻谷补贴政策。完善农资保供稳价应对机制,鼓励地方探索建立与农资价格上涨幅度挂钩的动态补贴办法。https://www.sinofi.com/c/2024-03-20/732189.s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