广东化肥施用强度为发达国家3.8倍农药为5.75倍经济民生

省政协调研组赴肇庆市广宁县实地调研农村环境污染治理。雷辉摄

农村环境污染究竟有多严重?是什么导致农村环境污染?农村环境污染如何治理?前昨两日,省政协十一届三次常委会议在广州召开,围绕“农村环境污染治理”议题进行专题议政。

会议发布的《关于“农村环境污染治理”的调研报告》(以下简称《报告》)显示:我省化肥施用强度高达852.4公斤/公顷,是发达国家警戒线的3.8倍;农药使用量达40.27公斤/公顷,是发达国家对应限值的5.75倍;农药和化肥超量使用危及农产品安全且造成环境污染……读完报告,不少省政协常委感叹“触目惊心”。

省政协常委中各行各业的专家们为农村环境污染治理开出了“药方”。比如将农业生产污染问题作为当前省农村环境保护联席会议的主要议题,由省农业厅牵头研究解决化肥、农药过量使用的办法,推进农业增产由过度依赖农用化学品的模式,向依靠科技进步提高农产品附加值的模式转型。省政协常委的意见建议将呈交省委、省政府供决策参考。

农村生活污染

38个县(市、区)未建成生活垃圾无害化处理场

《报告》指出,全省农村生态环境形势十分严峻,主要表现之一是农村生活污染严重。

我省农村生活污染处理设施建设滞后。截至2011年底,全省镇级生活污水处理厂仅有158个建成运行,日处理能力约460万吨,占全省城镇污水处理量的24.5%,且绝大部分集中在珠三角地区(440万吨)。省、市要求中心镇建成规模3000-5000吨/日的镇级污水处理厂,由于配套管网建设滞后,目前部分已建成厂的实际处理量仅为设计量的30%-40%。有的山区县中心镇由于常住人口逐渐减少、居住分散,其污水收集量还不到1000吨/日,很难完成指标任务。

由省住建厅牵头实施的农村生活垃圾处理模式,以“一县一场、一镇一站”为建设目标,截至2013年7月,全省仍有38个县(市、区)未建成生活垃圾无害化处理场,有21.5%的乡镇未开工建设垃圾转运站,有32.2%的自然村未建成生活垃圾收集点。一些已建成的垃圾转运站和收集点,由于未能满足密闭要求,垃圾运输车存在跑冒滴漏现象。

这很大程度上源于资金投入不足。我省大部分地区县、镇财政资金紧张,农村集体经济比较落后,保障治污工作正常运行的经费难以为继。如镇级污水处理厂建成后还需要巨额的运营费,以一个规模为10000吨/日的污水处理厂为例,年运行费需200万元左右,当地财政很难承担。

建议

统筹使用涉农专项资金

省政协建议各地整合现有国家、省级涉农专项资金,统筹使用。依据《关于进一步促进粤东西北地区振兴发展的决定》,继续以“一事一议”、“以奖促治”、“以奖代补”、“以奖促减”等办法,加大对粤东西北地区垃圾集中处理、镇级污水处理及配套管网等硬件基础设施建设项目的资金支持。

此外,运用市场手段,鼓励和引导企业、社会资金参与农村生活垃圾、污水处理基础设施的建设、运营和管理。

回应年底“一镇一站”“一村一点”全面建成

受副省长许瑞生委托,省环保厅厅长李清向省政协常委通报了我省农村环境污染治理情况,披露了不少下一步拟采取的措施。比如继续推进农村生活垃圾管理工作行动计划,加快县级垃圾无害化处理设施和镇级垃圾中转站建设,实现年底“一县一场”全面开工,“一镇一站”、“一村一点”全面建成。逐步建立统一高效、各司其职的县域农村生活垃圾收运处理体系,落实乡镇转运站的运营费用和农村环卫保洁员的清洁保洁费用,形成长效管理机制。

广东将全面实施《南粤水更清行动计划(2013-2020)》,加快建制镇污水处理设施和管网建设,力争实现2015年,广州、深圳、珠海、佛山、东莞、中山等市建制镇及其他地区中心镇,县城以上集中式饮用水源保护区内的建制镇,新丰江、枫树坝、白盆珠、南水、高州、鹤地等重要水库和主要供水通道两岸敏感区对水质影响较大的建制镇建成污水处理设施。

农业生产污染

农村养殖业废水63.9%未经处理直接排放

《报告》还披露了农业生产造成的环境污染。我省化肥施用强度高达852.4公斤/公顷,是发达国家警戒线的3.8倍,农药使用量为40.27公斤/公顷,是发达国家对应限值的5.75倍。超量的化肥、农药流失到环境中,造成土壤、地表水、地下水和空气的污染。

此外,大量未经无害化处理的禽畜粪便废水直接排放到环境中,污染土壤、水源,已成为当前影响我省水质量的重要因素。截至2011年底,全省存栏500头以上的生猪养殖场共有10282家,已建成大中型沼气池废水治理系统的仅有2000多家,农村养殖业日产生废水约240万吨,其中63.9%未经处理直接排放。有数据表明,我省农业污染中COD(化学需养量)占40%,42%的氨氮排放量均来自于畜禽粪便。

推进农业增产模式转型

省政协建议将农业生产污染问题作为当前省农村环境保护联席会议的主要议题,由省农业厅牵头研究解决化肥、农药过量使用的办法,推进农业增产由过度依赖农用化学品的模式,向依靠科技进步提高农产品附加值的模式转型。鼓励种植无公害、绿色、有机食品,并延续对绿肥生产给予补贴的政策,充分利用各种手段在农村推广科学用肥用药技术。

回应

年底前完成禁养区、限养区、适养区划定

农村工业污染万亩农田因污染遭废弃或改用途

农村工业污染是《报告》指出的另一大问题。我省农村工业垃圾和废水主要来自于化工、皮革等重污染行业,由于监督还不到位,偷排现象时有发生。据统计,全省农村日产工业污水295.16万吨,有72.73万吨(约占24.6%)不经任何处理直接排放,严重污染环境。

此外,采矿业特别是小型无证企业的偷采,其生产设施简陋,废渣乱堆乱放,造成环境污染和水土流失。据不完全统计,近年来我省受工业“三废”和矿山污染造成减产的农田面积达77.6万亩,其中有1.15万亩因严重污染遭废弃或改变用途。土壤污染导致珠三角多地蔬菜重金属超标率达10%-20%。

严格执行行业准入制度

省政协认为,要有效保护农村环境,首先要考虑环境的承载能力。各地在工业化和城镇化过程中要严格按照功能区划要求执行行业准入制度,严格执行建设项目环评审批和环保“三同时”的要求,严禁开发建设不符合区域功能定位和发展方向、不符合国家产业政策的项目,防止污染源向农村转移。

省政协建议进一步强化对矿产资源开发运营项目的管控,建立矿山环境恢复治理的保证金制度,督促采矿及冶炼企业履行生态环境治理责任。

回应将修订《广东省环境保护条例》

农村环保联席会议两年仅开一次

治污手段欠缺

将农村垃圾处理纳入法制范畴

回应制订新一轮农村环境保护行动计划

李清表示,接下来要充分发挥省农村环境保护联席会议平台作用,研究部署全省农村环境保护的重大事宜。今年底或明年初,省政府将召开省农村环境保护联席会议,总结《广东省农村环境保护行动计划(2011-2013)》实施情况,制订新一轮的省农村环境保护行动计划,部署下一步全省农村环境保护工作。各地要参照省的做法,建立健全政府统筹、有关部门各司其职、农村群众广泛参与、社会各界积极支持的农村环境保护工作机制。此外,还将充分利用电视、报刊等媒体渠道,开展农村环境保护知识和政策法规宣传,提高农民的环境意识。

建言

省政协外侨委主任、省侨办主任吴锐成:要把污染治理当政绩

现在我们总是强调要树立正确的政绩观,对环境的保护和治理就是正确的政绩观。现在有些领导如果花几个亿做一个公园、广场,他很容易下决心,但花几千万请他去做污染治理,却不容易下决心。领导一定要从思想上对农村环境污染治理形成正确认识。农村环境污染治理的问题是一个系统工程,不是三五年就可以解决的,更不是一届政府可以完成的,但现在不少领导干完一届就走了。

省政协文化和文史委副主任余庆安:环境与农民利益挂钩

建议建立农村环境卫生自我约束与自我利益相联系、相挂钩的工作机制。不能是“各人自扫门前雪,莫管他人瓦上霜”,要让村民意识到,公共的河流、道路等涉及公共利益的领域都与自身利益挂钩。比如云浮推进农村信用体系建设,将农业贷款与村民道德规范挂钩。在教育的同时,让生产、生活的主体承担责任,真正做到“人人负责、人人动手”。

省政协常委、广州市天源实业有限公司董事长温良:每村建一个洗衣场地

对于农村环境污染治理,首先要从思想根源抓起。要让农村一下子改变几百年的习惯,没有足够的宣传,引不起重视。建议在县、镇、村派发宣传单,要让广东农村每家每户至少有一到两张宣传单,阐释清楚垃圾处理的目的,告诉其如何处理垃圾。村民在水源源头洗衣服,污染非常大。建议在每个村建一个洗衣服的场地,并且固定帮村民处理洗衣服的脏水,“花小钱办大事”,解决农村洗衣服污染问题。

生活污染截至2013年7月,全省仍有38个县(市、区)未建成生活垃圾无害化处理场,有21.5%的乡镇未开工建设垃圾转运站,有32.2%的自然村未建成生活垃圾收集点。

生产污染我省化肥施用强度高达852.4公斤/公顷,是发达国家警戒线的3.8倍,农药使用量为40.27公斤/公顷,是发达国家对应限值的5.75倍。

工业污染据统计,全省农村日产工业污水295.16万吨,有72.73万吨(约占24.6%)不经任何处理直接排放,严重污染环境。

THE END
1.减少化肥农药的使用是保护生态环境有机肥微生物使用有机肥:有机肥来源于动植物残体、排泄物等自然物质,经过微生物分解后形成富含养分的肥料。与化肥相比,有机肥不仅能为作物提供全面而持久的营养,还能改善土壤结构,增强土壤保水保肥能力。wap.fszhent.net 二、农药管理 加强农药登记、使用、销售管理:建立健全的农药管理体系,对农药的登记、使用和销售进行严格监管https://www.163.com/dy/article/JI60P85M05567AQ8.html
2.最新化肥农药行业财务管理制度.docx化肥农药行业常见的财务管理制度包括:财务管理制度、医疗及人身意外伤害保险管理制度、薪资制度、奖金及奖惩制度、物资管理制度、费用开支管理制度以及经济合同管理制度等。第二章 化肥农药行业财务管理制度一、化肥农药行业财务管理制度(一)财务管理目的 1、维护化肥农药行业企业所有者的利益,按企业所有者的要求对企业资产https://max.book118.com/html/2021/0222/8133037066003051.shtm
3.南京市人民政府关于印发南京市水污染防治行动计划的通知全文根据国家和省公布的优先控制化学品名录,对高风险化学品生产、使用进行严格限制,并逐步淘汰替代。落实重点环境管理类的化工有毒污染物排放、转移登记制度。2018年底前,完成全市生产、使用、存储或释放涉及《企业突发环境事件风险评估指南(试行)》中突发环境事件风险物质、临界量清单中的化学物质以及其他可能引发突发环境事件https://law.esnai.com/view/167707/
4.重庆市武隆区人民政府关于印发武隆区推进农业农村现代化“十四五持续推进科学施肥用药,推广有机肥、高效低毒低残留农药和生物农药,力争化肥、农药利用率稳定在40%以上。建立完善农业投入品电子追溯制度,严格农业投入品生产和使用管理,加强农业投入品的监管,从源头控制高毒高残留农药的使用。规范限量使用饲料添加剂,减量使用兽用抗菌药物。到2025年,全面减少化肥和农药的使用,测土配方https://www.bidcenter.com.cn/newscontent-156296677-1.html
5.对标欧盟标准浙江丽水严控农药化肥质量管理新闻频道本报讯(记者朱海洋)去年以来,浙江省丽水市进行了一场关于农药化肥的全新革命——“对标欧盟标准”,采取最严的准入制度、销售登记、使用管理、质量管控和惩戒措施,全面严格管控肥药投入。据丽水市农业农村局最新公布的年度成绩单显示:去年,农药、化肥减量分别超过135吨和8718吨,共回收废弃农药包装物237吨,种植业产品总体https://news.cctv.com/2019/06/20/ARTIsenvDQc7kZQdCAOKgLaY190620.shtml
6.农药管理规定范文6篇(全文)农药质量管理制度 1、加强对农药生产、经营和使用的监督管理,保证农药质量,保护农林业生产、生态环境和人畜安全,产品质量应当检验合格。 2、农药产品包装必须有标签或者附具说明书,标签应当紧帖或者印刷在农药包装物上,标签或者说明书上应注明农药名称、企业名称、产品批号或农药登记证号或农药临时登记证号、农药生产许https://www.99xueshu.com/w/file19tj4h08.html
7.农资经营安全管理制度(精选8篇)八、农资使用指导制度。农资经营单位应当对使用者从农资产品选择、采购、运输、储存、使用等过程的操作进行指导,必要时应到现场进行技术指导;农药经营人员应当具备农药等农资产品和病虫害防治专业知识,熟悉农药等农资管理规定,能够指导安全合理使用农药等农用物资;应当向购买人询问病虫害发生情况并科学推荐农药,必要时应当实https://www.360wenmi.com/f/fileqoz5fova.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