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强农资监管农民安心生产(金台视线)兽药假劣农产品

针对假冒伪劣种子、化肥、农药、农机等给农民和农业生产带来的损害,专家读者呼吁——

加强农资监管农民安心生产(金台视线)

本报记者赵兵

制图:黄梦欢

备耕备种,农资先行。包括种子、农药、化肥、农机等在内的农资安全,一头连着田间地头的来年收成,关乎广大农民福祉;一头连着全国人民的菜篮饭碗,关乎粮食安全。

近年来,有关部门从严查处假冒伪劣农资,护航农业安全生产。然而,农资制假售假、虚假宣传、货不对板等问题依然存在。

伪劣农资产品套路多,给农户带来不可挽回的损失

去年2月,山东昌邑市的姜先生经当地农资经销商推荐,购买了约6400斤名为“坤元9号”的马铃薯新品种,并种植了约40亩地。没想到3个月后,种子出苗后出现大面积死棵现象,与之形成鲜明对比的是,姜先生另外种植的约60亩地其他马铃薯品种却长势良好。后经有关部门鉴定,姜先生购买的种子为“套牌”,没有经过脱毒处理,发病率超过90%。姜先生因此损失了10余万元。

像姜先生这样受到假冒伪劣农资产品坑害的农户并非个例。“套牌”是市面上常见的作假手段,以种子市场为例,有的经销商以次充好,以普通或者劣质种子“套牌”畅销种子售卖。还有的育种企业利用他人研究出的亲本种子,私自杂交、繁育推出所谓的“新品种”,却无法保证种子品质。

近年来,线上销售蓬勃兴起,网售也成为农资的重要销售渠道。但由于电商平台的资质审核把关不严,一些不法分子以虚假的农资经营许可证,注册网店并销售假冒伪劣农资。去年底,湖北枝江市警方破获一起特大生产、销售伪劣兽药案,涉案价值达3000余万元。犯罪嫌疑人通过上传虚假的兽药经营许可证,在多个电商平台注册网店,其销售的“三无”伪劣兽药涉及9省份19家上游生产厂家。抽样检验发现,伪劣兽药中约98.5%无任何疗效。

“网络制假售假产业链条长,且制假、仓储、销售、运输等环节,通常分布在不同地区,增加了监管和执法难度。制假者和售假者之间往往通过网络沟通交易,从未谋面,这使得售假者无法提供制假者的准确信息,给执法机关从源头上打击制假售假农资行为造成困难。”华中农业大学文法学院副教授万志前说。

实际上,有关部门一直在大力打击制售假劣农资的违法犯罪活动。今年9月,公安部公布6起危害粮食安全犯罪典型案例——公安机关联合自然资源、农业农村、市场监管等部门,严厉打击种子私繁滥制、“套牌”侵权和农药非法添加隐性成分、化肥营养成分不足等违法犯罪行为,成功侦破黑龙江绥化市刘某某等人制售伪劣水稻种子案等一批重大案件。

那么,为何农资市场制假售假行为长期存在且屡禁不止?对此,中国农业大学人文与发展学院教授任大鹏认为:“一方面,多窝点碎片化的假劣农资生产方式加大了执法难度。农民购买农资的小规模分散化特点,给执法机关打击假劣农资取证带来一定难度。另一方面,处罚力度小,违法成本低,也是制假售假现象长期存在的重要原因。”

“农民消费者对于假劣农资的辨别能力较低,极易被误导或被欺骗。另外,使用假劣农资的后果具有滞后性,发现时已晚,难以补救,不仅‘坑农’,给农户带来严重损失,更会影响‘米袋子’‘菜篮子’‘果盘子’的供应。”万志前说。

“忽悠团”以“订单农业”为名的新型坑农骗局值得警惕

更值得一提的是,近年来出现了一些坑骗农民购买伪劣农资的新花样,给打击假劣农资销售违法行为带来了新挑战。

“开讲座、送折扣、专家指导、订单农业等手法,以神乎其神的功效承诺、‘花里胡哨’的优惠活动、天花乱坠的营销话术,给农资销售设下了层层陷阱,令人防不胜防。面对这些骗局,一般人都很难辨别清楚,需要有关部门加大打击力度。”任大鹏说。

有关部门也注意到了这些新情况,作出了相应部署。比如,今年4月,农业农村部农产品质量安全监管司发布关于春耕备耕期间鼓励反映疑似化肥“忽悠团”线索的公告,鼓励群众对组织农民群众聚集、聚餐、培训,以优惠打折、赠送礼品等名义兜售疑似假劣化肥的;采取走村串户、流窜推销等方式兜售疑似假劣化肥的;存在其他夸大宣传、以次充好等兜售情形的问题进行监督举报,并视情况予以奖励。

湖南永州市果农卢女士在一家农资店购买了农药和化肥,用于自家柑橘园杀虫和施肥。不料到了结果季节,橘树出现大面积叶子发黄现象,所结果子也偏小。卢女士认为所购农资有质量问题,不愿给农资店付款。经当地法院介入,发现其所购农药和化肥均为正规厂家生产,是使用不当,才导致了部分柑橘个头偏小。

“农业生产是一个复杂的生产过程,气候因素、农资质量和使用方法都会影响产量。我国农业劳动力老龄化现象严重,尤其老年农民学习和掌握农资科学使用技巧的能力较弱。农资销售商家应做好使用与技术指导、定期回访产品使用情况、保护农民信息安全、提供退换货方案等售后服务。”任大鹏说。

加大监督力度,完善跨区域执法协同机制,保障农资安全

农资是农业生产的基础,事关粮食和重要农产品稳产保供,事关农村社会稳定和农民切身利益。一直以来,我国高度重视农资质量安全工作,持续开展农资打假专项治理行动,维护农民合法权益、保障农业生产安全。

今年4月,农业农村部、最高人民法院、最高人民检察院、公安部等多部门联合印发《2024年全国农资打假和监管工作要点》,加强农资生产、流通环节监管,严格整治不合格产品,严厉打击假冒伪劣行为,净化农资市场,维护农民权益,保障国家粮食安全。

各地也在持续加大对假冒伪劣农资的打击力度。比如,安徽省农业农村厅、省市场监督管理局集中组织开展“忽悠团”进村兜售化肥和网络违法销售种子专项治理行动,严厉打击依托电商网络平台从事品种虚假宣传、违法售种等行为;辽宁省市场监管系统开展农资打假专项治理行动,以化肥、农膜、农用管材管件、农用泵等农资产品为重点,全面加强产品质量安全监管。

有读者建议,强化农资监督抽查。江苏连云港市读者秦继真来信说:“有关部门应当在生产、流通各领域开展种子、农药、肥料、兽药、地膜、饲料及饲料添加剂等农资产品监督抽查,将抽查重点和工作重心下移,强化对县、乡批发市场、专业市场农资产品的抽查,提高抽查效率,对群众投诉举报多、问题隐患多的农资产品和企业,列为重点监管对象。”

许多读者建议,有关部门在打击假冒伪劣农资产品的同时,也应重视帮助农民正确用好农资产品,促进农业增产增收,维护农民权益和粮食安全。

THE END
1.多措并举优化农药零差率统一配供多措并举优化农药零差率统一配供2022-07-14 17:47:12|图文来源:南报网 近日,浦口区3个农药配供基层网点进行授牌,这是继在高淳、溧水、江宁和六合4个区推进农药零差率统一配供工作后的又一突破,标志着该项工作初步实现了我市5个涉农区的全覆盖。为了让惠民政策铺得开、产品送得去,全市搭建了1个市级配供http://www.njdaily.cn/news/2022/0714/4692513145549474926.html
2.南京开展农药零差率统一配供,预计全市种粮户每年可减少8000万元支出现代快报讯(通讯员璩文双记者潘荣文/摄)农药是农业生产的重要投入品,农药经营管理事关农业生产和农产品质量安全。11月17日,现代快报记者从南京市供销社了解到,从今年开始,市供销社在江宁、浦口、六合、溧水和高淳5个区开展农药零差率统一配供工作,计划三年后全市大田作物的农药集中统一配供率能达90%以上。按照每亩https://m.10jqka.com.cn/20211117/c634333237.shtml
3.“农药零差率”统一配供助力夏粮丰产丰收盐城要闻盐城网“农药零差率”统一配供 助力夏粮丰产丰收 播放器加载失败: 未检测到Flash Player,请到https://www.0515yc.cn/vodyc/folder82/folder122/m/2022-05-02/565316.html
4.盐城新合作农业发展有限公司2025年度农药集中采购零差率统一配供根据盐城新合作农业发展有限公司采购计划,拟对2025年度农药集中采购零差率统一配供项目-小麦除草调节种子处理剂用药招标公告进行招标采购,欢迎符合相关条件的生产商或销售商参加本项目投标。本次招标对投标报名人的资格审查,采用“资格后审”方法选择合格的投标人参加投标。 2、项目概况与招标范围 2.1 采购项目名称:盐城https://www.chinabidding.cn/public/bidagency/infoDetails?fid=1812316411555841
5.今年农药价格比去年便宜5元/亩本报讯 “以往从个体农资商店购买的农药化肥价格高,质量还得不到保证。现在好了,供销合作总社的‘零差率’农药直接配送到田头,质量放心,价格比市场上低了许多。”4日上午,收到供销社送来的“零差率”农药的夏春国高兴坏了,他笑着告诉记者,农药“零差率”统一配供,这对于种田大户来说,是天大的好事,可以为他们https://www.yzxw.com/Mobile/wz.php?Id=24185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