蛇纹玉的矿物成分不尽一致,例如:①绿色蛇纹玉,主要由利蛇纹石组成;②黄色蛇纹玉,主要由利蛇纹石组成,也含有纤蛇纹石、叶蛇纹石;③白色蛇纹玉,主要由叶蛇纹石组成。
花色
花色玉大致可分为花斑玉、花玉两种:花斑玉指在其白色中有较多的绿色斑块,绿斑由叶绿泥石组成,白色部分为透闪石。花玉指在其白色中有灰、黑、蓝紫色斑带,这种斑带由黑色矿物和菱镁矿组成,白色部分为叶蛇纹石。
绿泥玉呈现墨绿、绿、浅绿色,主要由淡斜绿泥石组成。
结构
由于不同石的矿物成分及其成因、粒度大小、共生关系等方面的差异,因而岫岩玉的玉石结构亦颇有特色。经偏光显微镜观察,其中最重要的为细均粒变晶结构,如蛇纹石玉的纤维鳞片变晶结构、透闪石的纤维柱状变晶结构、绿泥石玉的鳞片变晶结构等。交代结构在岫岩玉中亦普遍发育,其中常见的有交代残余结构、交代环边结构、交代溶蚀结构等。但据电子显微镜观察,岫岩玉主要为交织结构,其中的矿物相互穿插、交叉和镶嵌。如果这种结构发育得越好,矿物质粒度愈细,愈均一,则岫岩玉的硬度就越大。岫岩玉的构造主要为致密块状,优质玉石尤其如此。那些呈脉状穿插构造、片状构造、碎裂构造的玉石,质地较差或完全不符合质量要求。
颜色
岫岩玉的颜色有深绿、绿、浅绿、黄绿、灰绿、黄褐、棕褐、暗红、蜡黄、白、黄白、绿白、灰白、黑等色。如此丰富颜色的存在,常使岫岩玉有极其美丽的“巧色”。颜色的深浅与铁含量的多少有关,含铁多时一般色深,反之则色浅。玉石还有强烈的蜡状光泽、玻璃光泽,有的显油脂光泽;微透明至半透明,少数透明。其透明度与矿物成分和化学成分有关。当岫岩玉全部由蛇纹石组成时,其透明度高。如果其中有杂质含量达5%~10%,则透明度差。当岫岩玉中铁、镁含量高时,其透明度往往较差;反之则透明度会增高。折射率1.49~1.57。硬度为4.8-5.5,密度为2.45~2.48克/立方厘米。
研究表明,其硬度与它本身的结构有关,平行纤维的切面比垂直纤维的切面硬度大。例如,其中的蛇纹石玉平行纤维方向的硬度为5.82,垂直纤维方向为5.61;绿泥石玉平行纤维方向的硬度为2.91,垂直纤维方向的为2.86,等等。不仅如此,岫岩玉的硬度还与其化学成分有关,如铁的含量愈大、镁的含量愈小,其硬度愈高。在中国的已知玉种中,岫岩玉因其比重较轻,硬度较低,故多为中档玉石,少数质地特别优良者属于中高档玉石。
化学成分
(一)蛇纹石质玉(岫玉、花玉等)性质:硬度:4.5~5.5度密度:2.61克/立方厘米耐火度:1500~1600度颜色:绿、黄、白、红、黑等成分:氧化镁(MgO)42.1%二氧化硅(SiO2)43.8%氧化钙(CaO)0.15%结晶水(H2O)11.7%三氧化二铁(Fe2O3)0.64%
(二)透闪石质玉(老玉、河磨玉、石包玉)性质:硬度:6.36~6.46度密度:2.91~3.1克/立方厘米折射率:1.60~1.62颜色:黄白、绿、青、黑、糖色成分:二氧化硅(SiO2)61.28%氧化镁(MgO)24.25%氧化钙(CaO)11.56%氧化铁(FeO)0.39%三氧化二铝(Al2O3)0.86%氧化钠(Na2O)0.16%
(三)蛇纹石质玉和透闪石质玉的混合体(甲翠)性质:硬度:4.91~5.83度密度:2.66克/立方厘米颜色:白绿相间成分绿色成分:二氧化硅(SiO2)42.38%氧化镁(MgO)43.60%氧化铁(FeO)2.16%三氧化二铝(Al2O3)0.18%白色成分:氧化镁(MgO)27.42%二氧化硅(SiO2)56.89%氧化钙(CaO)13.22%氧化铁(FeO)0.37%
资源分布
岫岩玉所在地区主要位于中朝地台辽东台隆营口-宽甸古隆起的西端,区内古老地层发育,构造复杂,变质作用强烈,为岫岩玉矿床的形成提供良好的条件。玉石矿体主要成透镜体状,赋存于古代辽河群大石桥组的富镁碳酸盐岩层中,受一定的层位控制,特别是其中的白云石大理岩-菱镁矿层为最主要的含玉层位。矿床在成因上属于层控变质热液交代型玉石矿床。
产量
1992年哈达碑乡发现一块重达260.76吨的岫玉块体,辗转运抵鞍山市,1995年10月,以精湛工艺雕成玉佛,1996年占地2万平米的鞍山玉佛苑正式竣工,成为著名的旅游景观。1996年6月18日哈达碑镇瓦沟村瓦沟山半山坡,发现一块露头高25米,最大直径30米,体积约2.4万立方米,重约60000吨的岫玉,是迄今世界上所发现的最大的岫玉。河流中的岫玉卵石称河磨玉,是一种品质上乘的玉料。
看颜色
岫玉的颜色种类繁多(绿色、白色、黄色、蓝色、红色等),深浅不一。
浓度是指颜色的深浅,一般来讲以中等浓度最好,太深或太浅较差。
纯度是指色调的纯正程度,当混入其它色调时,就不纯正了,或叫偏色了,显然,色调越纯正越好,混色时较差。
鲜艳度是指颜色的明亮程度,也称色阳,当然,鲜艳程度越高越好。
均匀度是指颜色分布的均匀程度,一般来讲,颜色越均匀越好,不均匀则差,但对某些岫玉品种则不然,如花玉,各种红、褐、橙、黄色调与变化多端的花纹,往往构成奇特美丽的画面,反而更加珍贵。
看透明度
透明度对于玉石来讲其重要性更加突出,因为单晶体宝石绝大多数都是透明的,差别不大,而王石则不然,透明度差别很大,大多数为不透明、微透明或半透明,少数为透明或亚透明,因此透明度好显得更为珍贵。
看质地
玉石的质地密度越小越好,越细越好,越均匀越好。
看净度
净度是指宝玉石内部的干净程度、即含杂质和瑕疵的多少。岫玉由于透明度较好,肉眼观察即可看到内部的杂质和瑕疵,易于判断其净度的好坏。
岫玉以产于辽宁省鞍山市岫岩满族自治县而得名,为中国历史上的四大名玉之一。
1.岫岩玉
产于辽宁省岫岩县的蛇纹石玉,历史悠久,量最多,市场上所见的岫玉大多产自此地。岫岩玉是以豆绿色为主色的多色玉石,属蛇纹石的变种闪化辉绿岩。岫岩玉质地细腻,硬度高。白色的岫岩玉称“白岫玉”,黄色的岫岩玉称“黄岫玉”。
2.酒泉岫玉
产于甘肃省祁连山地区,又称祁连玉或祁连山玉。是一种含有黑色团块的暗绿色蛇纹石玉。酒泉岫玉多呈里绿色、黑色条带状,半透明至徽透明,硬度较小。
3.信宜岫玉
又称南方岫玉、南方玉,产于广东省信宜市境内。此地所产岫玉表面有深浅不一的绿色花纹,大多呈黄绿色、绿色,玉石表面有蜡状光泽。
4.陆川岫玉
产于广西壮族自治区陆川县。玉石表面有浅白色的花纹。
5.台湾岫玉
产于台湾省花莲县,常含铬铁矿等包裹体。玉石表面有暗绿色的条纹。
河磨玉
老玉
岫玉
产于岫岩哈达碑镇瓦沟村,国际上称其为“新山玉”,在当地人们又习惯称它为“岫玉”。岫玉属蛇纹石玉,它的主要矿物成份是叶蛇纹和纤维蛇纹石,硬度在4.7—5.5度之间,平均值为5.2度。密度为2.49—2.64克/立方厘米,平均值为2.58克/立方厘米。岫玉的颜色多种多样,其基本色调为绿色、黄色、白色、黑色、灰色5种,每一种又都可根据色调由浅到深的具体变化分为多种。它的突出特点是质地细腻、温润,外表呈玻璃状光泽,颜色绚丽多彩,透明度较高,非常漂亮,适合雕制比较大型的工艺品。
花玉
产于岫岩哈达碑镇瓦沟村。花玉是指蛇纹石玉在地表氧化带受次生褐铁矿浸染的玉种,即一部分富含硫化铁的蛇纹石玉,当其处于地表氧化带时,由于风华作用,其中的硫化铁发生分解,形成铁的溶液,沿着蛇纹石的裂隙渗透浸染形成黄褐色褐铁矿或红色赤铁矿,从而使蛇纹石玉被染上黄色、褐色或红色的斑块和条纹。在当地被俗称为“花玉”。它的化学成份和硬度基本与岫玉相同。
甲翠
主要出产在岫岩的三家子镇、大房身镇等地,是岫岩玉的一个特殊品种,是介于透闪石玉和蛇纹石玉之间的玉种,它具有透闪石玉与蛇纹石玉的综合成份和特性。甲翠的颜色不是单一的颜色,而是白绿相间的混合色,基本不透明或微透明,极象是翡翠,因此开始时人们把它叫做“假翠”。后经有关专家鉴定正式将其命名为“甲翠”。它的硬度约在4—5度之间。平均密度为2.66克/立方厘米。“甲翠”适合用来雕制炉、瓶、薰、鼎等素活,也可雕制小型的饰品。
任何玉石制品(包括翡翠、岫玉、软玉)对人体都有一定的好处,但不是人们想想中的那么神奇,更多的是心理上的安慰。
玉石本身含有一定的微量元素和矿物质,这些是对人体有利的。人体会分泌汗液和油脂,在佩戴过程中玉石与人体长期接触,油脂、汗液则渗入玉石,同时而玉石所含的微量元素也溶如油脂、汗液中,(或直接)被皮肤吸收。因此长期佩戴玉石制品,人们的皮肤会红润、光滑,而玉石也因渗入了油脂而更加透明、油亮。这就是常说的“人养玉、玉养人”。
佩戴玉石制品,尤其是手镯,在日常生活中,人们手臂的运动让手镯来回滑动,这样便等于按摩的腕关节的一个穴位(具体名字不记得了),据说也有一定保健作用。
一般来说岫玉为绿色或黄绿色、半透明、玻璃或油脂光泽,有棉(白色絮装物)和黑色小斑点等杂质,即使最高档岫玉的也有,只是很少,这是它的鉴定特征。真正的极品岫玉就是绿色、或黄绿色,透明度很高,直观点说就像是玻璃一样,即使这样也卖不出天价,因为岫玉产量太高了。
黑色的岫玉并不多见,即使有也未必很贵。而因为黑色不透明,肉眼看不到内部结构,奸商们会以次冲好甚至用一般的蛇纹石玉(墨绿色,貌似黑色)冒充岫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