目前,农资流通行业的主要管理部门由国家发展和改革委员会、农业农村部、财政部、商务部、国家市场监督管理总局以及中华全国供销合作总社等负责本行政区域内企业的监督管理。
(2)行业自律组织
2、行业的主要法律法规和政策
我国政府历来高度重视“三农”问题,始终把农业发展放在发展国民经济极其重要的位置。农资产品是重要的农业投入品,是发展现代农业的重要物资保障和基础。党中央、国务院多次强调加强农产品流通市场体系,积极发展创新流通方式以及完善提高农产品物流建设与流通效率。我近年来,农资流通行业享有多项国家鼓励政策,有利的政策环境进一步促进了行业的健康快速发展,主要产业政策如下:
政策
部门
《关于金融服务乡村振兴的指导意见》
2019年1月
中国人民银行、银保监会、证监会、财政部、农业农村部
《关于促进乡村产业振兴的指导意见》
培育乡村新型服务业。支持供销、邮政、农业服务公司、农民合作社等开展农资供应、土地托管、代耕代种、统防统治、烘干收储等农业生产性服务业。
2019年6月
国务院
《产业结构调整指导目录(2019年本)》
1.商贸企业的统一配送和分销网络建设(鼓励类);2.现代化的农产品、生产资料市场流通设施建设(鼓励类)。
2019年10月
国家发改委
《关于2020年进口暂定税率等调整方案的通知》
化肥进口暂定税率为1%,出口税率继续保持0关税。
2019年12月
国务院关税税则委员会
《推动农资门店开工,保障农资供应》
(2)打通农资运输通道。要协同有关部门为农资保供企业和农资运输车辆开辟绿色通道,协调物流企业加大急需农资的运力保障。
(3)推动农资门店开门营业。要根据当地实际,积极做好农资经营门店开门营业的协调服务。
2020年2月
农业农村部办公厅
《关于进一步加强农产品供应链体系建设的通知》
加快构建农产品现代流通体系,提升农产品流通效率,保障市场供应,助力乡村振兴,促进消费升级,为构建新发展格局提供有力支撑
2021年05月
财政部
《关于加强县域商业体系建设促进农村消费的意见》
发挥供销系统农资流通主渠道作用,推动传统农资流通企业向现代农资综合服务商转型,加快构建现代农资流通网络。
2021年06月
商务部
《关于全力做好农业生产物资运输服务保障工作的通知》
2021年08月
交通运输部、农业农村部
《“十四五”现代流通体系建设规划》
统筹推进现代流通体系硬件和软件建设,培育壮大现代流通企业,提升现代流通治理水平,全面形成现代流通发展新优势,提高流通效率,降低流通成本,为构建以国内大循环为主体、国内国际双循环相互促进的新发展格局提供有力支撑。
2022年01月
国家发展改革委
《关于支持加快农产品供应链体系建设进一步促进冷链物流发展的通知》
加强农产品现代流通体系建设,提高农产品流通效率,更好保障市场供应,财政部、商务部决定以促进农产品冷链物流发展为重点,支持加快农产品供应链体系建设。进一步聚焦补齐冷链设施短板,提高冷链物流质量效率,建立健全畅通高效、贯通城乡、安全规范的农产品现代流通体系。
2022年05月
财政部办公厅;商务部办公厅
为推动农机智慧化发展,我国陆续发布了许多政策,如2024年9月农业农村部发布的《关于大力发展智慧农业的指导意见》提出大力发展智能农机装备,推进农机具数字化升级,研发推广高精准作业水平的智能农机装备,建设全国农机作业指挥调度平台;鼓励农垦发展“互联网+农机作业”。
为推动水稻种植行业的发展,我国发布了一系列行业政策,如2024年10月农业农村部发布的《关于大力发展智慧农业的指导意见》提出以蔬菜和水稻生产大县(农场)为重点,推进育苗催芽播种等智能装备应用,推动集约化种苗工厂数字化建设。
远洋渔业是海洋水产业的组成部分,指远离本国渔港或渔业基地,在别国沿岸海域或深海从事捕捞活动的水产生产事业。远洋渔业是由机械化、自动化程度较高,助渔、导航仪器设备先进、完善,续航能力较长的大型加工母船(具有冷冻、冷藏、水产品加工、综合利用等设备)和若干捕捞子船、加油船、运输船组成的捕捞船队。
为了响应国家号召,各省市积极推动饲料添加剂行业的发展,比如2024年6月天津市发布的《天津市加快废弃物循环利用体系建设实施方案》提出推广种养结合、农牧结合等循环型农业生产模式,建设10个规模连片稻渔综合种养示范区,推广秸秆还田技术,因地制宜促进秸秆肥料化、饲料化利用,农作物秸秆还田率不低于60%。
为提升粮食仓储能力,我国陆续发布了许多政策,如2024年中共中央、国务院发布的《关于学习运用“千村示范、万村整治”工程经验有力有效推进乡村全面振兴的意见》提出增强粮食和重要农产品调控能力,健全农产品全产业链监测预警机制,强化多品种联动调控、储备调节和应急保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