厦门火炬高技术产业开发区微信微首页

打开晶链通蛋品产业交易平台,交易信息等一目了然。

蛋鸡产业数智化

生猪养殖智能化

农业大棚智慧化

制图/张平原

四信集团工作人员调试智慧农业大数据平台。

本版文/图本报记者吴晓菁

为传统农业插上数字的翅膀,让大数据精准服务农业——“数字农业”是全面推进乡村振兴,加快农业农村现代化发展的重要支撑。近年来,厦门借助现代数字信息技术手段,以数字化为“金钥匙”赋能农业,推动农业现代化不断向前发展,为农业高质量发展提供了新动能。

数字场景

1

蛋鸡“啄”开近两万亿元产业链

鸡蛋是日常生活中、餐桌上常见的食物。在厦门,有这样一家企业,从科技企业转型数字农业企业后,聚焦到蛋鸡产业,并逐步成为行业的“领跑者”。这就是汇链通产业供应链数字科技有限公司(以下简称“晶链通”)。

提到晶链通,必须提及在供应链和物流业颇负盛名的科技企业——锐特信息,这个被称为行业“隐形冠军”的低调公司。锐特信息曾于2015年被顺丰收购,晶链通是在顺丰科技体系下的锐特信息孵化而来,创始人陈丽园介绍:“晶链通2016年在上海成立,2022年初搬到厦门,专注智慧农业。”

晶链通的诞生自带技术基因。在陈丽园看来,这是一次技术和产业的完美结合。“技术是提高效率的工具,但技术不只是工具,它还应该从更深层次、更广领域助力传统产业升级。”

那么,如何让技术和产业结合?数字化平台与农业结合,助力乡村振兴,但农业的范围很广,必须深耕农业大单品,陈丽园说,在农产品行业,每个农产品有不同产业生态,晶链通逐一测评过苹果、火龙果、土豆、大蒜等农产品,最终鸡蛋脱颖而出,于是他们专注于蛋鸡的产业生态和产业集群。

踩了所有的坑之后,晶链通重构了蛋鸡产业链中最小单元的链接,将技术聚集在“最前线”,覆盖鸡蛋交易、预混料、耗材、动保、物流、鸡舍租赁等各个环节。

在养殖环节有“小晶智养”,在产区有“晶蛋宝”,在品控环节有“晶品控”,找物流有“晶时达”,在大流通贸易和批发市场环节有“晶掌柜”,深度分销环节有“晶小店”,在集采环节有“晶采优选”……在蛋鸡产业的每个环节,晶链通都有相应的技术工具来支持和提升效率,晶链通打造的“中国蛋鸡产业科技平台”建立了新的交易规范,推动鸡蛋流通体系标准化,为传统蛋鸡产业赋能升级,通过数字化平台与蛋鸡产业相结合,助力乡村振兴。

“我养鸡没有养殖户养得好,但我知道他们的痛点;我卖鸡蛋不如他们专业,但我知道如何借助‘数字大脑’,帮他们把蛋卖得更好。”陈丽园说,未来,晶链通将坚持深耕产业创新发展“新动力”,致力于蛋鸡产业“数智化”。

2

一部手机就能管理养猪场

打开手机App,小猪的生长情况一目了然,猪舍的温度、湿度、光照、氨气、二氧化碳等环境指标一清二楚,远程操控轻轻松松;在猪场运用数字孪生技术,实现了猪场管理的可视化,提前预警潜在安全隐患……

当养猪遇上数字技术,会发生什么故事?厦门农芯数字科技有限公司(以下简称“农芯数科”)用领先全国的数字技术,为全国6万多个养猪场、7000万头猪开启了神奇的数字化生活。

创建于2019年的农芯数科,是北京农信互联科技集团有限公司设在厦门的人工智能总部。立足厦门,聚焦生猪产业,农芯数科重点打造了猪联网、猪小智、猪交易、猪服务等核心产品,为生猪产业提供全方位、一站式的数字化服务。

“传统猪场经常没办法实时查看一线生产情况,实时掌握猪只数据;猪场的纸质单据存在录入不及时、数据不准确的问题;猪场出现异常事件处理不及时,给猪场的生产管理带来很大的生产风险。这些问题现在靠一部手机、一个App就能解决。”农芯数科董事长薛素金说道。

那么,一部手机如何管理养猪场呢?薛素金解释,猪舍与大数据、智能手机实现互联互通,通过云平台控制智能养猪设备,养猪管理流程化繁为简,数据化管理、智能化管理被贯彻到养猪全程。“我们的解决方案,可以解决人工无法24小时守护猪场问题,智能消毒通过物联技术实现阻断病毒入侵猪场,数据实时自动上传录入实现生产数据全流程闭环管理……实现远程化养猪、智能化管猪。”

以生猪养殖智能化为入口,农芯数科还打造了全国首个数字孪生生猪场平台,为猪场构建了数字“双胞胎”。薛素金说,“猪场+数字”的孪生组合,实现了猪场AI巡检、全场景智能洗消、远程卖猪智能化、全景式智能环控、自定义智能饲喂等,坐在家里就可以操控每一个猪舍,让生猪过上“数字化的一生”。

猪场的生产过程管理可以在手机上快捷操作,随时随地可以查看报表分析、接收生产预警,通过智能设备、大数据运营实现生产效益的提升,降低养殖场经营成本。

“新技术在哪里,生产力就在哪里,数智化给养殖行业带来了无限可能,让农业更有趣。”他表示,企业以“用互联网改变农业”为使命,积极推进人工智能技术与传统农业生产场景相融合。

与华南农业大学、龙岩学院生命科学学院等高等院校共同编制、开设智慧养殖课程;与西安交通大学成立数据智能研究中心……农芯数科正在着力深化产教融合,吸引更多年轻人投身农业,为现代农业产业复合型人才培养体系添砖加瓦。

3

物联网让农业“耳聪目明”

传统的农作物种植过程中,土壤、环境、雨水的调控、肥料的使用等往往是依靠农民的经验来判断。但当数字化深入田间地头,农业生产将有无限可能。作为全球领先的物联网通信设备及解决方案服务提供商,福建省四信数字科技集团有限公司(以下简称“四信集团”)无疑是厦门发展智慧农业的缩影,走出了带有自身特色的智农之道。

“让万物更加智慧是我们企业的愿景。自2008年成立以来,我们不断创新技术,将科技创新与物联网深度融合,为各行各业提供解决方案,赋能数字化升级。”福建省四信数字科技集团有限公司市场中心总监张志坤介绍道,每个行业都有各自的需求,四信集团是做物联网起家的,企业结合物联网应用,为用户提供有针对性的产品、技术。目前企业业务范围已覆盖物联网通信、智慧消防、智慧电力、智慧水利、智慧农业等多个板块。

在位于软件园三期的四信集团总部,一块硕大的显示屏上,展示着“物联网+农业”的解决方案。

“我们预设参数,可以对农场的种植、养殖环境,例如土壤、气象等情况进行实时监测,不仅可以查看当前数据和历史数据,还可以形成实时曲线。一旦环境出现异常,平台就会出现红色警示提醒,还能通过短信或App告警通知。”张志坤一边演示,一边介绍起农业温室大棚的智能远程调控方案。

对于养殖场来说,四信集团贴心地为其提供了数字化、智能化的“饲养专家”。一个个定制的物联网接口,连接着养殖场中的温湿度传感器、二氧化碳传感器、饲喂器、风机、门栏开关控制器、水阀等设备,管理人员在后台就可以远程操作,还能远程喂养、远程温控、远程清洗消毒等。借助大数据,养殖场还可以随时将传感器收集的各项数据进行对比分析,调整饲养方案,提升养殖场的产量。

传感器就是“眼睛”“耳朵”,可以收集各种数据,满足对农业精细化管理的需求。在四信集团的智慧农业系统中,各类传感采集设备,及时准确采集监测对象的各类数据,包括气象、土壤、水质、水文环境、地质等,建立起智能化监测管理系统,让作物、禽畜、鱼虾在有利环境下生长,将环境因素的影响降到最低,从而实现智慧种植、智慧养殖、智慧水产。

“智慧农业就是利用云计算、物联网、无线通信等现代信息化技术,通过管理平台实现对农业的可视化监测、控制、预警等功能。我们希望通过技术降低农业生产成本,提高农业生产效率,提升农产品品质,推动农业产业升级,促进传统农业向智慧农业转变。”张志坤说,接下来四信集团计划申请一块农田,将其打造成智慧农业的示范基地,展示全生命周期的智慧农业场景。

【点击】

加快农业数字化

厦门怎么做?

我市充分发挥厦门数字经济、信息产业集聚优势,按照《数字乡村发展战略纲要》《福建省数字乡村发展行动计划(2022-2025年)》文件精神,推进数字助农,加快农业数字化,出台《厦门市数字乡村发展行动计划(2022-2025年)》,着力推进厦门市数字农业发展。

一、建设智慧园区

立足厦门,辐射全国。为进一步引导更多优秀的农业科技企业入驻厦门,实现空间聚集抱团发展,共同搭建农业科技创新平台,推动数字技术与现代农业深度融合,今年上半年,厦门市农业农村局与厦门火炬高新技术产业开发区管委会签订《共建厦门数字农业产业发展战略合作框架协议》,在厦门软件园三期建设数字农业科技产业专业园区。

二、推广智慧农机

通过农机精准作业平台和北斗定位终端,实现全天候对农机的位置、状态等进行监控以及采集作业轨迹、作业面积等数据信息,规范作业服务区域,掌握作业服务进度,有效提高作业质量。2020年以来,全市已安装北斗终端54个,累计对接作业服务面积25000多亩、服务农户1000多家。

三、试点农资监管信息平台

我市率先在福建省内先行先试“互联网+农资监管”模式,全市80%以上的农资产品实现“源头可追溯、去向可追踪”。融合福建省农资监管信息平台,全市360多家农资企业纳入平台,通过农资监管信息平台构建农资长效监管新模式,改善执法手段,规范农资市场秩序,保障农业生产和农产品质量安全,切实维护农民的合法权益。

四、首推食用农产品承诺达标合格证制度与一品一码追溯制度并行

为了更好地落实食用农产品承诺达标合格证制度与一品一码追溯制度,进一步强化食用农产品生产主体质量安全第一责任,提高农产品质量安全保障水平,福建省首推食用农产品承诺达标合格证制度与一品一码追溯制度并行,累计建设各类追溯点310多个,全市有700多家种植业主体纳入农产品追溯平台管理。

五、培育农业物联网应用基地

全市在食用菌、茶叶、果蔬、畜禽、苗木、花卉、种苗、中药材以及水产品等优势特色产业中,重点围绕家庭农场、专业合作社、龙头企业等新型农业经营主体,培育和建设农业物联网应用基地。2018年以来,培育省级农业物联网应用基地6家,市级农业物联网应用基地(农业信息化重点企业)23家。

THE END
1.农资行业正逐步成为高危行业,零售商赶紧转行?俗话说民以食为天,农业是国家经济的基础,而农资产品作为支撑农业发展的重要组成部分,为农业生产提供种子、肥料、农药等必需品以及相关的技术服务和解决方案,可以说农资行业的核心服务内容就是提升农业的生产效率。只要农业不消失,保障农业生产的农资永远是刚需,这个市场永远在,虽然目前我们感觉农资生意越来越难做,但是整个http://www.pesticidenews.cn/zgny/yxcl/content/8da84ba9-df5b-4b76-a6e2-38fd184e969a.html
2.农资行业现状分析中国农资行业市场现状农资行业发展趋势→摘要:春耕准备活动正进行的热闹非凡,而与化肥同样重要的农药行业,年前可谓是准备充足,而现在对于市场来说,供给却远远超出了市场的需求,农资行业一片低迷。下面浅析中国农资行业市场现状,农资行业发展趋势。不足之处欢迎各位指正补充。 【农资行业现状分析】中国农资行业市场现状农资行业发展趋势 https://m.maigoo.com/goomai/161824.html
3.做农资行业不知道未来前景怎么样〓基础知识普及〓改行的话,自己也看了两三个月,比较有前景的也就农业行业比较持久,不知道农资行业好做不,大家有http://www.crystalradio.cn/forum.php?mod=viewthread&tid=2148073
4.#面试技巧#谈谈你对农资行业的认识网友(李轲)职场问答网友(李轲)在线提问(#面试技巧#谈谈你对农资行业的认识),欢迎大家在【职Q】互动问答平台在线交流。https://zq-mobile.zhaopin.com/zpdOutputQuestionDetail/9313034/
5.2023年农资行业分析(24页)2023年农资行业分析行业概述行业环境分析行业市场分析行业发展趋势行业前景预测目录01行业概述定义与分类定义农资行业是指为农业生产提供物资和服务的行业,包括种子、化肥、农药、农膜等农业生产资料的生产和销售。分类农资行业按照产品类型可以分为化肥、农药、农膜、种子等子行业。行业规模与增长规模全球农资市场规模巨大,https://max.book118.com/html/2024/0325/7153163016006056.shtm
6.“三农科普惠农知音”微信群演绎农资行业“互联网+”水稻医生的社群经济样本 三农科普惠农知音微信群演绎农资行业互联网+ 徐福志在微信群答疑解惑。 早上6时,徐福志起床的第一件事就是打开微信,一个名为三农科普惠农知音的微信群密密麻麻地挤满了数百条水稻照片和留言信息。 市农技协联合会会长徐福志是https://m.dbw.cn/difang/system/2016/07/18/057298191.s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