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月16日,来自云南省临沧市耿马傣族佤族自治县的岩荣在农管家提问:长豆角茎部发红,慢慢就变干掉,这是什么病害?用什么药好?我们一起来看一下。
下面是农管家老师们给出的答复:
赵培雨(山东省聊城市冠县,农资导报金草帽专家)
炭疽病危害,建议在发病初期使用甲基硫菌灵加苯咪甲环唑或戊唑醇或咪鲜胺锰盐喷雾防治。
夏英三(山东省临沂市兰山区,临沭县青云镇农技站,擅长植保技术)
茎基腐病炭疽病为害,用苯甲溴菌腈和恶霉灵喷淋防治。
吕兰华(山东省阳谷县农业局,从事农技推广)
疫霉茎基腐病危害,可选用10%氰霜唑悬浮剂200倍液、58%精甲霜·锰锌可湿性粉剂600倍液等喷淋茎基防治。
刘风花(山东省菏泽市东明县,中国棉花协会会员第四届金草帽专家)
茎基腐病用络氨铜,甲霜灵,乙蒜素,腐植酸铜,枯草芽孢杆菌灌根,五氯硝基苯,福美双,灌根加喷淋2-3次,七天一次。
高胜涛(河北省石家庄市无极县北苏镇费家庄村,擅长植保技术)
炭疽病用苯醚甲环唑1000-1500倍液,先正达阿米妙收,吡唑醚菌酯,750-1500倍液,杜邦的阿砣,啶氧菌酯1500-2000倍液拜耳好力克,戊唑醇3000-4000倍液先正达好迪施,百菌清100-150克/亩。
下面我们来了解一下这两种病害——茎基腐病、炭疽病
一、豇豆茎基腐病
1、危害症状
播种后出土前染病,种子腐烂在地下,出土后幼苗染病,在近土表的茎部呈水渍状茎腐,致幼苗萎蔫或死亡,较老的植株染病,茎基部出现稍凹陷的红褐色溃疡斑,侵染到茎内组织时,茎内组织变成砖红色,别于菜豆腐霉病。
2、发病规律
3、防治方法
一、种植密度大、通风透光不好,发病重,氮肥施用太多,生长过嫩,抗性降低易发病。二、土壤黏重、偏酸;多年重茬,田间病残体多;氮肥施用太多,生长过嫩;肥力不足、耕作粗放、杂草从生的田块,植株抗性降低,发病重。三、种子带菌、肥料未充分腐熟、有机肥带菌或肥料中混有本科作物病残体的易发病。四、地势低洼积水、排水不良、土壤潮湿易发病,高温、高湿、多雨、日照不足易发病。五、早春温暖多雨或夏天连阴雨后骤晴,气温迅速升高时易发病;连续三天大雨或暴雨易发病;秋季多雨、多雾、重露、日照不足或寒流来早时易发病。六、大棚栽培的,往往为了保温而不放风、排湿、引起湿度过大的易发病。七、阴雨天或清晨露水未干时整枝,或虫伤多,病菌从伤口侵入,易发病。
防治药剂参考:
15%混铜·多菌灵悬浮剂(低毒)使用973-1247毫升/亩灌根
35%苯甲·嘧菌酯悬浮剂(低毒)使用38-114克/亩喷雾
20%噁霉·稻瘟灵微乳剂(低毒)使用40-60毫升/亩灌根
1.26%辛菌胺醋酸盐水剂(低毒)使用72-108倍液喷雾
4%嘧啶核苷类抗菌素水剂(低毒)使用400倍液灌根
30%精甲·噁霉灵水剂(低毒)使用15-18毫升/亩喷雾
3%甲霜·噁霉灵水剂(低毒)使用500-700倍液灌根
0.3%多抗霉素水剂(低毒)使用80-100倍灌根
80%嘧菌酯水分散粒剂(低毒)使用25-33克/亩喷雾
40%五硝·多菌灵可湿性粉剂(低毒)使用0.625-0.825克/株灌根
10亿个/克枯草芽孢杆菌可湿性粉剂(低毒)使用200-300克/亩灌根
40%甲硫·福美双可湿性粉剂(低毒)使用600-800倍液喷雾
二、豇豆炭疽病
在茎上产生梭形或长条形病斑。初为紫红色,后色变淡,稍凹陷以至龟裂,病斑上密生大量黑点,即病菌分生孢子盘。该病多发生在雨季,病部往往因腐生菌的生长而变黑,加速茎组织的崩解。轻者生长停滞,重者植株死亡。
病菌以菌丝体随病残体或在种子内越冬。播种带病种子,幼苗即染病。分生孢子借雨水、气流、接触传播。20℃和95%以上的相对湿度,最有利发病。当温度高于27℃,相对湿度低于90%时,很少发病。因此,地势低洼、土质粘重、连年重茬、种植过密的地块及多雨、多露、低温、多雾均易发病。
一、选用抗病种子。二、用无病种子或进行种子处理。三、实行两年轮作,使用的旧架材要用硫磺熏蒸消毒。
60%甲硫·异菌脲可湿性粉剂(低毒)使用40-60克/亩喷雾
40%腈菌唑水分散粒剂(低毒)使用4000-4800倍液喷雾
46%氢氧化铜水分散粒剂(低毒)使用稀释1500-2000倍喷雾
75%肟菌·戊唑醇水分散粒剂(低毒)使用10-15克/亩喷雾
60%唑醚·代森联水分散粒剂(低毒)使用1000-2000倍液喷雾
2%,4%嘧啶核苷类抗菌素水剂(低毒)使用1)500-600毫升/亩、2)250-喷雾
325克/升苯甲·嘧菌酯悬浮剂(低毒)使用30-50毫升/亩喷雾
25%苯醚甲环唑悬浮剂(低毒)使用30-40毫升/亩喷雾
22.5%啶氧菌酯悬浮剂(低毒)使用35-45毫升/亩喷雾
12.5%氟环唑悬浮剂(低毒)使用2000-2400倍液喷雾
42.8%氟菌·肟菌酯悬浮剂(低毒)使用20-30毫升/亩喷雾
400克/升克菌·戊唑醇悬浮剂(低毒)使用1000-1500倍液喷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