疫情之下如何保春耕?种子化肥等物资如何到位?

清明好时节,耕种正当时。一场由南到北的春耕生产环节已经逐渐拉开帷幕。对于正在经历新一轮疫情影响的产粮大省吉林来说,这是一个现实的难题。因当地的中高风险地区里面有不少都是在农村,城市内各区域也在进行着不同等级的封控管理。而春耕备耕的关键时期农时不等人,怎么能让滞留在城里的这些农民尽快返乡种地,成了当务之急。

达屯村村民杨雪丽:心里肯定是慌,在县城的时候就在想,什么时候能回去种地,这都4月份了,在家里天天那么想,农民就以地为本,春天不种,秋天收啥。

吉林省卫生健康委员会党组成员耿建仁:为确保疫情防控和春耕生产两不误,4月4日,省疫情防控领导小组印发了《关于滞留长吉两市农民返乡春耕工作方案》,方案对返乡条件申请程序、人员转运和返乡后的管控做了详细的规定。

达屯村村民杨雪丽:一听说可以返乡,就报上去了,两天就给我们来通知了,挺快的,我可高兴了,着急忙慌就下来了。

接到通知后,杨雪丽和丈夫驾驶私家车踏上回家的路。

针对一些疫情较重乡镇,吉林市采取了“四助四代”的方式,确保春耕生产能正常推进。作为已是低风险管控区的达屯村此次有返乡耕种意愿的人员有180多人,全部被批准返回。

吉林市永吉县达屯村党支部书记高景和:到目前为止回来是78人,现在还有陆续往回返的,预计三天差不多全部返回。

杨雪丽夫妇回到村庄,经过登记后就可以回到家中。之前所处低风险防范区的他们需要进行核酸检测和为期七天的居家健康监测,便可以在村内自由出行。这七天内的生活基础所需则由邻里村民和村委会提供帮助。

目前已经返乡的杨雪丽,一颗悬着的心终于踏实下来,她的几亩玉米地需要尽快准备种子化肥等大量农资,而更多像她一样滞留在吉林长春两市的农民,也在陆续踏上返乡春耕的路途,准备播种下新一年的希望。

中国社会科学院农村发展研究所刘长全:保春耕,它关系的可不仅仅是这一年的生产,是整个我们国家的这样一个食物安全,政治安全、社会安全的这样一个问题,所以我觉得比传统意义上的“地误人一年”还要重要。

不误农时不误农事

保障农资运输绿色通道

在河北沧县,本周,许多农户开始对冬小麦进行浇水灌溉。春回大地,气候变暖,冬小麦经历了五个月的生长,进入拔节生长阶段,此时的麦苗需要大量的水分和肥料,吃饱喝足以便快速成长。而偏偏在这个追水、追肥的关键时期,浇地和化肥的价格都有不小的上涨。

受国内外多种因素影响,今年国内化肥价格普遍上涨。根据沧县农户提供的单据,一款40公斤一袋的氮肥,从去年3月的48元涨到今年3月的76元,上涨28元,涨幅高达58.3%。价格高涨再加上疫情下运输困难,导致一些农户买不到化肥。

沧县富民农业技术专业合作社王林清:在疫情发生之后运输不畅,小麦到这个季节应该准时追施尿素追施肥了,但肥料涨价涨得太厉害了,今年同期和去年比较一吨得超个三四百块钱,所以没有办法,合作社组织会员给小麦喷施叶面肥。

王林清的合作社有1300亩土地,假如全部使用尿素肥大约需要50多吨,按照现在2400元一吨的市场价,合作社得比去年多花将近2万块钱,况且也很难买到足量的化肥。为了不误农时,农户们采用叶面肥来替代化肥。

春耕时节,许多蔬菜瓜果也进入种植或施肥的季节。山东潍坊的菜农小益,在山东广饶和江苏宿迁新建了两个种植大姜的基地,姜种子已经在基地培育完毕,但是买好的化肥却因为疫情运送不过去。

姜种等不来底肥,就无法种植。为了将化肥尽快送往基地,小益不断咨询着疫情管控政策的变化,也不断寻找着能够配送的物流公司。

近日,黑龙江、吉林等多省下发关于农资运输保障的工作要求。具体措施包括建立农资“点对点”保供运输绿色通道,严禁随意堵路封路,保证公路网顺畅等。确保农资及时下摆到位,才能不误农时、不误农事。

防控、农时两手抓

为农业销售保驾护航

嘉兴嘉善县姚庄镇,盛产番茄等农产品,是临近上海、江苏等地的菜篮子之一。400多农户管理着三千亩左右的番茄地,然而疫情袭来,三月中旬头茬番茄一上市便面临滞销,而当下日产量更是接近过百吨,一旦滞销,代价不可估量。

嘉善县姚庄镇副镇长顾金海:我们姚庄没有深加工这一个步骤,都是时令的一些新鲜蔬菜,所以在保存上具有一定的时效性。疫情不确定的情况下我们也是感觉到有一点压力,如果是交通运输的渠道不畅,或者是销售量的一个急剧下滑,都会导致我们今年老百姓的一个收成问题。

这里的番茄很多曾被开进来的跨省车辆转卖掉,而截至本周,嘉兴依然有疫情,防疫要求人和物的流通变慢,车辆进不来,这些时令应季农产品销售慢一天都算晚。在本地保供内销、省内市县周转消耗之外,防疫下还是要让外省大客户开车进来。

只进不出,在姚庄镇成了可进可出,前提是省外低风险地区司机,要拿着健康绿码、不带星的行程码和核酸阴性报告,下车到高速卡口再做核酸和抗原检测,合格之后车身贴封条予以放行,开进交易场所。

嘉善县姚庄镇界泾港村党委副书记沈冬明:从前一天办好通行证,有一个汇总给我们多少辆车来,先由农户把农产品运到我们临时交易的指定交易点外,再把车开进来进行消杀,消杀完后到指定的交易点外。我们装卸工人将番茄装运好之后,车子按原路返回,这个司机是全程不下车的。

政府制定标准化防疫策略,合法化外省车辆通行,并进行全流程防疫监管,而外省客户由县160多个农产品经纪人具体对接,保证每一个外省司机与农户农产品一一对应。在这样一个远离人口的露天交易所中,农户将农产品运进来之后便撤离,与外省车辆无接触,而第三方装卸工穿防护服,给外省车辆装货。疫情下,姚庄每天依然能保证七八辆外省车辆开进来,且并未发生一例感染。

保春耕,让人能回去,农资能下摆;保销售,让产品出去,农户除心病。在有疫情的春天里,保农时,保的是农民一年中的第一份收入,更是一年里种下的第一份希望。而各种形式的防控、农时两手都抓好的探索方案,就是努力方向。

THE END
1.关注化肥涨价春耕时节正是农资供应旺季综合指数(SH000008)关注化肥涨价春耕时节正是农资供应旺季,根据中国农资流通协会最新发布,2月28日中国化肥批发价格综合指数为3120.6点,同比上涨798点,涨幅为34.4%,出现季节性上涨。不少化肥原材料今年以来价格一路上涨,一定程度上加大下游的成本。在上海佘山的一家稻米专门合作社仓库里堆放了不少化肥。负责人表示,3月份春耕开始,肥料也进入http://guba.sina.cn/view_9368_971.html
2.中国农资品牌介绍,中国农资品牌联系方式,中国农资是行业十大品牌中国农业生产资料集团公司(简称“中国农资集团”)是全国性的集生产、流通、服务为一体的专业经营化肥、农药、农膜和种子、农机具等农业生产资料的大型企业集团,是中华全国供销合作总社本级企业,是中国供销集团有限公司所属全资企业。 中国农资集团拥有遍布全国的农资经营网络体系,以“为农服务”为核心,在20多个省市自治区https://www.chinapp.com/pinpai/164749.html
3.农资先行备春耕云天化全力做好化肥保供稳价“借助信息化手段,化肥的生产效率又提高了!”春耕备耕在即,农资生产也紧锣密鼓。和以往不同,磷肥制造中心今年和工人干活的有了“新伙伴”,机器人加入14条流水包装线24小时连续运行,每条包装线每分钟大概就有10袋化肥下线,每天包装量在6500吨左右……磷肥制造中心的忙碌是云天化全力保障化肥供应的一个缩影。 http://www.xinhuanet.com/energy/20240202/a6b40a6eed8e44f1b3ba13312d79bb8b/c.html
4.化肥本身是无害的!终于有人说出了农资人的心声!化肥本身是无害的!终于有人说出了农资人的心声! 化肥作为粮食的“粮食”,是现代科学技术带给我们的高效营养物质。从欧洲1800年生产硫酸铵开始,经过200多年的发展,化肥已经形成了完整的产、供、销、用体系,完全可以为粮、棉、油、果、菜等农产品提供氮、磷、钾、钙、镁、硫、铁、锰、铜、锌、硼、钼、氯等https://static.nfapp.southcn.com/content/201612/15/c215206.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