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海通报XBB毒株传播情况!第二波感染高峰何时到来?新年开工第一天防护指南收好

近日,针对市民对于欧美地区毒株BQ.1和XBB传入的担心,上海市疫情防控工作领导小组专家组成员袁政安表示,目前上海所发现的奥密克戎BQ.1和XBB毒株,仅在极少数入境隔离人员中检出,尚未在社会面上造成本土传播。

上海市公共卫生临床中心副主任凌云表示,上海市公共卫生临床中心作为上海收治入境确诊病例的定点医院,按要求对于输入性病例实行严格闭环管理,符合出院标准后予以解除隔离,目前未发现有境外输入毒株的本土传播。

XBB“免疫逃逸”能力极高

全球共享流感数据倡议组织(GISAID)数据称,截至2022年12月31日,XBB.1.5已在至少74个国家和地区被发现,其在美国已蔓延至43个州。感染XBB亚型毒株的症状包括呼吸困难、头痛、喉咙痛、鼻塞、全身疼痛、疲劳和发烧等。

海外网1月1日消息,据美国全国广播公司等美媒报道,美国疾病控制和预防中心表示,奥密克戎新变种XBB.1.5在美国迅速蔓延,目前,40%的新冠确诊病例感染了这种新变种,高于前一个星期的20%。

科学家们表示,由于具有极高的“免疫逃逸”能力,已经迅速取代BQ.1.1和BQ.1,成为美国的头号流行毒株。

明尼苏达大学传染病专家MichaelOsterholm博士最近在接受路透社采访时说:“全球目前面临的最糟糕的变种可能就是XBB。”

国内三地已监测到XBB毒株

此前,在12月20日的国务院联防联控机制新闻发布会上,中国疾控中心病毒病所所长许文波介绍,我国近三个月以来已经监测到BF.7、BQ.1、XBB传入,一共有130多个奥密克戎的亚分支输入我国,同时50个亚分支引起关联的本土病例或者暴发流行,包括BQ.1和XBB,其中9个省份的49例病例中检出BQ.1及其亚分支,在3个省11个病例中检出XBB亚分支。

许文波表示,BQ.1和XBB在我国尚未形成优势传播,目前还是以BA.5.2、BF.7为主,但其传播优势会逐渐增加,与BA.5.2和BF.7以及其他50多个输入的亚分支,可能会形成一个共循环。

他表示,BQ.1和XBB毒株是奥密克戎新的变异分支。其致病力和奥密克戎其他系列变异株没有明显区别,重症率和死亡率在流行BQ.1和XBB毒株的国家没有显著增加。

专家:第二波高峰可能在五六月份

规模将为现在25%-50%左右

针对中国是否也可能会在2023年经历这样的多波感染高峰,上海交通大学医学院附属瑞金医院教授蒙国宇在接受采访时表示,三个月是不至于的,但半年是有可能的。第二波高峰可能在五六月份。根据对周边城市及地区评估,第二波疫情规模将远小于现在,将为现在的25%-50%左右。因此不需要过分紧张。

新毒株流行

或缩短二次感染“安全窗口”

XBB毒株会引发二次感染吗?

针对再感染问题,深圳三院院长卢洪洲表示,以色列的统计数据显示,近一年来,以色列新冠再感染率随着新毒株的流行而走高。近几周来,在BQ.1.1和XBB变异株的大流行下,新冠再感染率从20%上升到35%,且仍在增长;在BA.1和BA.5变异株流行时期,再感染率高峰分别为15%和20%。

我们应采取怎样的应对策略?卢洪洲表示,疫苗接种仍是重要手段。虽然疫苗接种建立的免疫屏障虽然不能有效预防新毒株的再感染,但对于预防重症和死亡仍有不错的保护作用。

关于“头号流行株”XBB.1.5,

在美华人的感受是这样的

全新毒株“XBB.1.5”令人谈之色变。

在美华人邢先生告诉记者,XBB.1.5毒株对美国北部地区影响较大,对他所在的加利福尼亚州影响相对较小。“普遍认为,感染XBB.1.5毒株后的症状,和感染其他毒株的症状一样。”邢先生说,他现在也没有针对XBB.1.5毒株进行特别的防护,邢先生表示,事实上,多数市民并不能确定自己感染的是不是XBB.1.5毒株,因此他也不知道身边是否有朋友感染过该毒株。

在马萨诸塞州的晏先生也称,他还没有听说过XBB.1.5毒株。“我曾经感染过,但不知道是什么毒株,当时吃了点退烧药。”晏先生说。

“脑雾”冲上热搜第一

专家:尚无研究能够明确新冠和“脑雾”之间的因果性

“阳后的恢复期,我觉得自己的注意力降低了,是不是出现了‘脑雾’?会持续多久?”有患者表示,自己“阳康”后感到疲倦、注意力下降。

昨日,“脑雾”话题冲上热搜榜第一,引发讨论。

“新冠感染康复后,我觉得自己反应有点迟钝。”1月1日,北京市朝阳区的孙女士告诉记者:“工作的时候要刻意控制自己集中注意力,昨天中午我竟然点了两份外卖,感觉自己变傻了。”

安徽中医药大学神经病学研究所附属医院神经内科主任医师王共强告诉记者,事实上,脑雾并不是一个医学术语或科学术语,而是对一类谈不上症状的感觉的描述。新冠康复后,大部分的“脑雾”症状都会逐步缓解。

王共强告诉记者:“早在新冠出现之前,‘脑雾’已被用来描述慢性疲劳综合症等状况时出现的注意力下降和执行力障碍。主要包括思维和反应迟缓、模糊、混乱,精神感到疲劳,注意力不集中,或者无法集中注意力做一件事情等一种或多种表现。”

“目前,尚无研究能够明确新冠和‘脑雾’之间的因果性。但是我们可以推测出,感染新冠带来的身心疲乏虚弱,也会让我们在一定程度上出现‘脑雾’的症状。”王共强说。

如何缓解新冠后出现的“脑雾”症状

王共强提示,首先,可以合理摄入一些膳食补充剂,例如α-GPC(甘磷酸胆碱)。其次,良好的睡眠、合理的饮食和科学的锻炼可以改善记忆力,及其他脑雾症状。“此外,感染前接种疫苗、增肌减脂,感染后及时抗病毒治疗,以及足量饮水、增加蛋白摄入、充分睡眠和休息,都有必要,也非常重要。”

即使在新冠康复后学习和工作效率变低,也不要过度担心自己就此“变傻”。“只要好好调整,大部分‘脑雾’会在1个月~1年之内逐步缓解。”王共强说。

冲上热搜

未成年人禁止服用诺氟沙星

诺氟沙星是什么药?为什么未成年人禁止服用?家有孩子到底需要准备什么?

此前,国家药监局官网建议每个家庭都应该专门为孩子准备一个家庭药箱,尽量精简,只准备一些常用药,并且相对安全的药物。身边很多人在感冒发烧时都会自行使用抗菌药物,但发热不等于感染,更不等于细菌感染。

其实发烧只是一个症状,并不是造成疾病的原因,发烧是机体免疫机制的一部分,找到发热的原因至关重要。发热的原因很多,除了感染性外,还有结缔组织性疾病、肿瘤性、药物热。即使感染性,还包括病毒、细菌、真菌等不同病原。一般感冒多由病毒引起,药物治疗以对症治疗、缓解感冒症状为主。抗菌药物只对细菌有杀灭或抑制作用,没有细菌感染时,用抗菌药物是没效果的。感冒一开始就服用抗菌药物,不但对治疗无益,还会引起药物不良反应和细菌耐药性的产生。只有感冒后出现咳嗽频繁,伴黄稠粘痰、发热、咽疼等继发细菌感染的症状时,应到医院检查,医生会根据病情选用相应的抗菌药物进行治疗。

而且,抗菌药物的种类有很多,每一种类都有自己的特点,应该按照不同的人群、疾病、病原来适当地选用。孩子生病后,家长不能擅自使用药物,应由医生决定是否使用抗菌药物。使用抗菌药物时,尽量用窄谱抗生素而不用广谱抗生素,尽量不要联合使用。

诺氟沙星,广谱抗生素的一种,人们服用后可阻碍人体消化道内致病菌DNA旋转酶的作用,阻碍细菌DNA的复制,从而对细菌产生抑制作用。常用于细菌引起的腹泻,如肠炎、痢疾类病症,对病毒引起的腹泻是无效的。因为在急性腹泻中,多因病毒感染所导致,所以在出现腹泻症状时,一定要查明病因再服用相应的药物,切勿乱服此药。需要注意的是,诺氟沙星可阻碍骨骼的成长与发育,所以未满18岁的未成年人禁止服用诺氟沙星。

“静注人免疫球蛋白”爆红!

临床药师:尚无确切证据表明其可预防或治疗新冠

“静注人免疫球蛋白并非COVID-19免疫球蛋白,无需盲目抢购,更不能滥用。”1月1日,针对近日静注人免疫球蛋白遭到抢购的现象,武汉市第一医院呼吸内科临床药师、副主任药师邓体瑛做出健康提醒。

邓体瑛表示,《新型冠状病毒肺炎诊疗方案(试行第九版)》中提到的针对新冠感染的免疫球蛋白,具体名称为“COVID-19免疫球蛋白”,而非普通的“静注人免疫球蛋白”。COVID-19免疫球蛋白是专门的新冠免疫球蛋白,里面含有大量抗新冠的抗体。市面上普通的静注人免疫球蛋白一般用于严重的细菌或病毒感染的患者、病毒性肝炎的密切接触者、免疫力低下且病重的老年患者、新生儿败血症等,在其他治疗的基础之上,有时需要将静注人免疫球蛋白作为辅助治疗手段,暂时性提高机体免疫力。

基于大家的既往认知,认为此药能提升免疫力,用了总比不用好。“现阶段普通静注人免疫球蛋白在新冠治疗存在一定程度的滥用,目前也尚无确切证据表明其对新冠有预防或治疗作用。”邓体瑛说。

邓体瑛表示,静注人免疫球蛋白属于一种外来异体蛋白,盲目注射人免疫球蛋白制品进入人体内,有时反而会干扰自身抗体的形成,导致自身免疫力难以建立。作为血液制品,人免疫球蛋白在输注过程中还很容易出现过敏反应,严重时可能会危及生命。

“静注人免疫球蛋白的适应证之一是重症感染,多用于ICU病房。该类产品是平时就比较紧缺的药。”因此,邓体瑛呼吁广大市民:普通人不要抱着囤药的心理去抢购静注人免疫球蛋白,将药品留给更对症的、有需要的患者。

阿兹夫定成为“抢手货”

呼吸内科药师提醒:使用不慎会有肝损伤风险

“相比于阿兹夫定,我们的其他治疗,如对症支持治疗、呼吸支持、重症患者的短期小剂量激素、营养支持更具有明显效果。”邓体瑛建议,盲目抢购、囤积阿兹夫定不可取,其作用效果十分有限。确有用药需求的患者,也应该在医生的指导下科学服用阿兹夫定。

国家药监局教你备好儿童用药箱

2019年10月,国家药品监督管理局在官网发布信息,指导公众如何在家准备儿童药箱。

国家药监局建议,每个家庭都应该专门为孩子准备一个家庭药箱,尽量精简,只准备一些常用并且相对安全的药物。具体包括:

解热镇痛药

止泻药和胃肠道调理药

蒙脱石散:“物理”止泻,可以在肠道内形成一层保护膜,可有效止泻,但使用过量会引起便秘。

口服补液盐:可用于因腹泻引起的电解质紊乱和脱水症状。

益生菌:对调理肠道菌群紊乱可以起到双向调节,不仅可以治疗腹泻,还可以缓解便秘。常用的有双歧杆菌三联活菌、枯草杆菌二联活菌、地衣芽孢杆菌活菌、布拉氏酵母菌散等,可根据孩子的情况选择合适的种类。

泻药

开塞露:主要成分为甘油,是孩子便秘时临时救急的好帮手。

乳果糖:温和的泻剂,不良反应少,但长期或大量使用,可能导致腹泻。孩子便秘一般是暂时性的,可以通过饮食进行调节,西梅汁、苹果汁、梨汁等食物中含有缓解便秘的成分,可有效改善便秘。

外用药

炉甘石洗剂:涂于瘙痒部位,可有效缓解皮肤瘙痒症状。

创可贴、碘伏:孩子有皮肤外伤时,可以用碘伏进行消毒处理;可常备防水、杀菌等种类的创可贴,根据伤口情况选择合适的创可贴使用。

其他

此外,药箱中还应该常备医用纱布、医用胶带、医用棉签、量杯和滴管、体温计等。

国家药监局同时提醒,孩子并不是缩小版的成人,因为他们的肝、肾等重要脏器功能还在发育中,并没有完全发育成熟,所以,在用药时不能将成人药“小儿减半”服用。

成年人服药后,很多药物成分不易通过血脑屏障伤害到大脑,而孩子的血脑屏障功能还没发育完全,某些药物成分会经过血脑屏障对孩子的大脑造成伤害。因此,一定要让孩子吃儿童剂型的药物,不要随便将成人药减量给孩子吃。

儿童对药物的耐受性和反应性与成人不同,成人可以用的药,对儿童可能是禁用或慎用。

喹诺酮类抗菌药、诺氟沙星等沙星类药物,可能会抑制软骨发育,18岁以下未成年人禁用。

氨基糖苷类抗生素,如庆大霉素、链霉素等,有肾脏毒性和耳毒性,儿童不宜使用。

皮质激素类药物,长期使用可能造成儿童生长迟缓,影响身高,儿童不宜使用。

重要通知发布

涉及农村疫情防控

2022年12月30日,国务院应对新型冠状病毒感染疫情联防联控机制、中央农村工作领导小组发布通知,印发《加强当前农村地区新型冠状病毒感染疫情防控工作方案》。《方案》全文如下:

加强当前农村地区新型冠状病毒感染

疫情防控工作方案

为贯彻落实党中央、国务院关于新型冠状病毒感染疫情防控的决策部署,指导农村地区应对岁末年初人群流动带来的疫情防控挑战,科学实施新型冠状病毒感染“乙类乙管”各项措施,切实维护农村地区生产生活秩序,制定本方案。

一、总体要求

各地区、各部门要充分认识做好当前农村地区疫情防控工作的重要性和紧迫性,切实落实属地责任和部门责任,统筹整合各方面资源和力量,有计划、有步骤地实施疫情防控政策,抓紧做好工作部署和应急预案,形成科学有效应对疫情的合力。围绕“保健康、防重症”,采取相应措施,重点抓好农村地区防疫体系运转、药品供应、重症治疗、老人儿童防护等方面工作,加强日常健康服务,突出重点人群管理,有序疏导诊疗需求,提供分级分类医疗卫生服务,最大程度保护农村居民生命安全和身体健康,最大限度减少疫情对农村经济社会发展的影响。

二、健全基层疫情防控体系

(一)充分发挥农村基层组织作用。加强农村基层党组织对疫情防控工作的领导,发挥好村党组织战斗堡垒作用和其他各类组织资源优势,推动村组干部、驻村第一书记和工作队、农村党员等力量冲在一线、主动作为,科学精准做好疫情防控各项工作。创新方式方法,运用网格化管理、精细化服务、信息化支撑等方式,提高基层治理能力,增强应对疫情能力和水平。

(二)提升农村地区医疗卫生服务水平。指导各地推进落实新冠病毒感染者分级分类救治和健康管理服务。乡镇卫生院要加快提升新冠病毒感染者接诊能力,原则上实现发热诊室全覆盖。村卫生室就近做好农村居民健康服务,为有需要的村民提供指导抗原检测和对症用药治疗等服务。完善家庭医生签约服务,加强对签约村民的健康宣传和教育,并通过多种形式及时回应健康咨询和问题。加大基层医疗卫生人员培训力度,提升对高风险人群的识别、诊断和处置能力。

(三)加强对农村地区医疗卫生机构的支持。以省内城乡医院对口帮扶关系为基础,遴选省内城市综合实力较强的二级及以上综合性医院,按照分区包片原则,与各县(市、区、旗)建立对口帮扶机制,依托县域医共体做好分级诊疗衔接,完善基层首诊、接诊、转诊流程。统筹县域内医务人员调配,结合乡镇卫生院服务人口和服务量,加大乡镇卫生院医务人员配备力度。县级医院、乡镇卫生院逐级建立医疗卫生人员梯队,在乡镇卫生院、村卫生室医务人员发生短缺时,梯队人员立即通过驻点、巡回医疗等方式予以填补。

(四)保障农村地区物资储备和供应。在资金、人力、资源、技术、设施设备等方面,加大对农村地区应对疫情的支持保障力度,疏通瓶颈,破除障碍,维护正常生产生活秩序,切实满足疫情处置期间群众基本生活需求。保障农村生活必需品和防疫物资供应,畅通农村物流配送渠道。

(五)做好农村居民宣教引导。深入推进农村地区爱国卫生运动,结合健康乡村建设开展形式新颖、农村居民喜闻乐见的科普宣传活动。创新形式手段,深入宣传“每个人都是自己健康第一责任人”的理念,推动科学理性认识新型冠状病毒和疫苗接种,提高自我防护能力。发挥好主流媒体作用,及时回应社会关切,总结推广好经验好做法。倡导错峰出行,疫情高流行地区尽量减少出行,引导返乡人员加强健康监测。倡导在走亲访友时坚持规范佩戴口罩、勤洗手,尽量少聚集、少聚餐,在公共场所保持人际距离。倡导健康生活方式,规律作息、健康饮食、多喝水、保持良好心态。倡导邻里互助,共享互换富余的防疫物资和治疗药品。根据区域疫情形势和居民意愿,适当控制集市、庙会、文艺演出等聚集性活动规模和频次。加强公共密闭场所管理,落实通风消毒等防控措施。推进农村移风易俗,引导减少、简化婚丧嫁娶聚餐等活动,反对铺张浪费,加强消费引导,避免人员聚集导致疫情过快传播。

三、保障农村地区医疗物资供应

(一)加快防疫药物生产。督促指导涉药企业全力以赴保障生产,加强口罩、抗原检测试剂等医疗物资保供,加快退热、止咳、解痛类药品生产供应,供应紧张药品简化包装或实行小包装。指导建立村民委员会与医疗机构、药房等直通热线,根据实际需要适当向农村地区倾斜供应药品。

(二)加强医疗物资准备。加快完善农村地区消毒、检查检验、应急抢救等相应设备和药品配置。加强退热、止咳、解痛类药品供应储备,满足农村居民患者特别是重症高风险和老年患者治疗需求。做好有效中医药方药的储备。加强急救药品和医疗设备的储备。为县级医院、乡镇卫生院、村卫生室配足中药、退热药、抗原检测试剂。地理位置偏远、交通不便的乡镇、村要提前备足治疗药物和防疫物资。

(三)稳定药物市场秩序。加强中药、退热和止咳等对症治疗药品以及抗原检测试剂等医疗用品市场监管,严厉打击哄抬价格等违法行为。督促各地药店正常运营,不得随意关停,保障药物正常供应。

(四)畅通药物购买渠道。畅通线上线下购买退热、止咳、抗病毒、治感冒等非处方药物。在保障药品安全前提下,对紧缺药品允许拆零销售,满足农村居民基本购药需求。加大对农村地区治疗药品和抗原检测试剂的供应力度,保证药品供应企业物流配送,为快递企业寄递提供便利,确保农村居民正常购买。

四、提升重症救治水平

(一)加强县级医院重症和传染病医疗资源建设。县级医院是三级医院的,加快完成综合ICU监护单元建设和升级改造。参照综合ICU标准,立即启动除综合ICU外其他专科重症监护床位扩容改造工作,配备满足综合重症救治需要的监护与治疗设备。县级医院是二级医院的,应当独立设置重症医学科,按照综合ICU标准建设和改造重症监护单元。加强缓冲病房和传染科建设。建立由重症医学专业医护人员、经培训的其他专科医护人员组成的混合编组工作模式。城市对口帮扶医院应当派出重症医学专业医护人员为县级医院重症、内科、儿科、急诊科等医护人员开展专业培训,提升其重症识别、应急处置和综合救治能力。

(二)科学开展分级分类治疗。未合并严重基础疾病的无症状感染者、轻型病例,采取居家自我照护。超出乡镇卫生院服务能力的,在县域医共体牵头县级医院的指导下,及时转诊患者。普通型病例、高龄合并严重基础疾病但病情稳定的无症状感染者和轻型病例,转诊至亚定点医院治疗。以肺炎为主要表现的重型、危重型以及需要进行血液透析的病例,转诊至定点医院集中治疗。以基础疾病为主的重型、危重型病例,以及基础疾病超出乡镇卫生院、亚定点医院医疗救治能力的,转诊至县域医共体牵头县级医院治疗,情况紧急的可直接到有相应诊疗能力的医疗机构就诊。县级医院不是三级综合性医院或能力不满足患者救治需要的,及时转诊至城市对口帮扶医院。患者不具备转诊条件的,由城市对口帮扶医院派出专家组下沉县级医院指导救治。充分发挥信息化支撑作用,利用远程会诊、远程诊断等方式,确保患者得到及时有效救治。治疗中坚持中西医结合、中西药并用,发挥中医药的独特优势和作用。

(三)做好患者转诊衔接工作。加强县域统筹调度,完善农村急救转运体系,在医疗卫生机构加快配备和调用救护车基础上,地方政府立即组织储备一批随时可用于患者转运的车辆,保障农村新冠病毒感染者及时转运、收治。确定专岗专人,负责与乡镇卫生院、县域医共体牵头县级医院、定点医院、亚定点医院、城市对口帮扶医院、转运车辆等做好转诊衔接,建立明确的接诊流程和绿色通道。各级各类医疗机构要严格落实首诊负责制和急危重症抢救制度,不得以任何理由推诿或拒绝新冠病毒感染者就诊。

五、加强农村重点人群防护

(一)建立重点人群信息库。摸清村组内合并基础疾病的老年人、残疾人、孕产妇、孤寡老人和孤儿、事实无人抚养儿童、留守儿童等人员健康情况,落实《新冠重点人群健康服务工作方案》,完善重点人群电子健康档案。

(二)加快提升重点人群疫苗接种率。落实《加强老年人新冠病毒疫苗接种工作方案》,科学评估接种禁忌,做到“应接尽接”,加快提高疫苗加强免疫接种覆盖率,特别是老年人群覆盖率。通过设立老年人绿色通道或安排流动接种车下乡进村等措施,最大程度为老年人接种提供便利。

(四)建立重点人群绿色通道。确保及时发现、及时救治高龄合并基础疾病等重症风险较高的新冠病毒感染者,明确和畅通转诊绿色通道,提高转诊效率。

六、统筹推进农业稳产保供

(一)抓实冬季蔬菜稳产保供。根据今冬明春蔬菜生产供应形势,分区分类明确蔬菜生产目标任务,指导各地加强政策、物资、技术、人员等要素保障,强化防灾减灾措施落实,确保蔬菜供应充足。同时,加强信息引导,促进产销衔接,做好调度指导和协调服务工作,畅通运输渠道,防范化解农产品滞销卖难风险。

(二)指导地方做好畜牧生产。督促指导重点地区积极帮助养殖场户纾困解难,畅通饲草料等物资、畜禽及产品运输渠道,维护畜牧业正常产销秩序。印发动物疫病防治技术指南,推进动物疫病净化场等建设。督促指导地方做好冬春季重大动物疫病和重点人畜共患病防控工作,牢牢守住不发生区域性重大动物疫情的底线。

(三)保障冬春农业生产。做好小麦、油菜冬前管理,组织专家制定冬前田管技术意见,开展巡回指导,落实冬小麦冬前镇压、浇越冬水,冬油菜抗旱浇水、科学追肥、防控病虫害等关键技术措施。面对可能出现的阶段性低温寒潮,及早制定今冬明春科学抗灾预案,做好物资储备和技术准备,重点防范干旱、低温冻害等,确保安全越冬。提早谋划春季农业生产,预判风险并做好应急预案,最大限度降低疫情影响。

(四)打通堵点保障农资供应。及早做好春管用肥、用药等农资需求调度,做好生产储备,加强余缺调剂,强化质量监管,保障生产需求。常态化实施农资保供机制,发挥化肥保供稳价工作机制作用,加强部门沟通协调,及时研判并帮助解决困难问题,全力保障春管等农资供应。

七、压实工作责任

(一)落实各级工作责任。国务院联防联控机制会同中央农村工作领导小组抓好统筹协调、工作指导、共性问题会商应对和督促检查等工作。五级书记要像抓脱贫攻坚一样抓农村地区疫情防控,省统筹、市调度、县乡村抓落实,层层压实责任,切实把疫情防控各项措施落实到村到户。省级党委和政府对本地区农村疫情防控工作负总责,根据疫情形势,因地制宜、结合实际制定政策措施。市级党委和政府负责域内农村疫情防控工作部署安排、督促检查。县级党委和政府承担主体责任,县级党委和政府主要负责人是第一责任人,要把疫情防控重点放在农村地区。乡镇、村要落实疫情防控组织、动员、协调、宣传、引导等责任要求,确保各项工作进村入户。

为何放开前做了准备仍感觉猝不及防?

还要多久才能熬过这段时光?

央视专访国家卫健委专家

2022年12月26日,国家卫生健康委发布公告,为贯彻落实党中央、国务院决策部署,高效统筹新型冠状病毒感染疫情防控和经济社会发展,将于2023年1月8日将新型冠状病毒感染从“乙类甲管”调整为“乙类乙管”。调整后,对新冠病毒感染者不再实行隔离措施,不再判定密切接触者,不再划定高低风险区,疫情防控的工作重心从防控感染转向医疗救治。本周,《面对面》专访国家卫生健康委医政司司长焦雅辉。

记者:当时你们有没有摸摸家底,手里有的资源能不能满足老百姓的医疗需求?

国家卫生健康委医政司司长焦雅辉:根据这三年国内这块的感染率,另外也参考全球其他国家人群的感染率。我们当时算的是你什么都不做了,完全任由感染,那手里资源肯定是不够的,还是要采取一定的限制措施,按照这样缓疫压峰的情况,把感染的人数包括需要住院的人数,能够给稍微拉得缓一些,缓一些我们医疗资源的供给就是够的。

记者:我提供的这些能不能满足人们看病的需求?

记者:这个时候你们还是要摸家底,我有多少资源能够满足这个时候更加迫切的需求?

国家卫生健康委医政司司长焦雅辉:其实从2022年12月初的时候,我们印发了方案,要做好这方面的准备工作,要扩容,要改造。我们要求像原先有综合ICU的,那么可能床位不够,要增加。另外,我们要求医院还要按照综合ICU等比例准备一些可转换的ICU,就是这些在重症资源快速增长,马上要达到临界值的时候,这些可转换的ICU就是要在24小时之内马上就能变成综合的ICU。

以北京朝阳医院为例,医院依托呼吸、急诊、重症医学科、心血管等专科优势,共开设综合救治病区15个,开放床位538张,其中危重症监护床位69张,全力收治新冠病毒感染急危重患者。

记者:你觉得医院能应付吗?

北京朝阳医院副院长北京市呼吸疾病研究所所长童朝晖:刚开始那会儿医务人员阳性多,医生、护士不够,作为医务人员我觉得也能充分体会到现在的疫情在吃紧。

记者:打个比方,这就好像打仗一样,我做好了人、武器装备,甚至粮草都准备好了,但是真到了战场上,你会发现面对的敌人比我想象的要多得多,这个时候这个仗怎么打?

在与新冠病毒的决战中,医院各部门被摁下了快进键,开始超速运转。

国家卫生健康委医政司司长焦雅辉:急诊抢救室的床位要尽快周转起来不能够压床,所以进到急诊抢救室里面,其实我们看到的虽然床都是满的,但是一定不是同一拨病人,因为我们现在要求急诊留观抢救的这些要24小时清零收治。

记者:什么意思?

国家卫生健康委医政司司长焦雅辉:也就是说你现在在急诊留观的这些人,在24小时之内必须要把他收到病房里面去,把急诊抢救的这些床位留出来给下一拨病人用。

记者:24小时一个周期?

国家卫生健康委医政司司长焦雅辉:24小时之内必须要清零收治,实际上现在很多医院已经不是24小时了,可能十几个小时就得腾出来。另外,还有一个很重要的问题就是要关口前移,如果我们只是被动地等,等都成了重症了,到医院里面来接,那我们三级医院的资源总有饱和的一天。所以现在我们也提出来,其实这也是我们三年的一个经验,就是要关口前移,早干预、早治疗,能够防止轻症变重症。

为了做到关口前移,对新型冠状病毒感染实施“乙类乙管”的总体方案要求,依托基层医疗卫生机构,对辖区内的风险人群实施分级健康管理。

国家卫生健康委医政司司长焦雅辉:就是让社区基层医疗卫生机构把辖区内这些有高风险因素的人,先给摸排,有基础疾病的老年人、透析的、孕妇、儿童,评估他们的健康风险等级,根据不同的健康风险等级建立不同颜色的健康档案,分级来管理,红、黄、绿。红色就是危险因素最高的;黄色是中等水平;绿色是相对安全的。通过健康档案健康监测,能够对他们健康管理管起来。

记者:假如说高龄老人,七八十岁高龄老人他自己有基础病,如果出现了一些症状应当怎么做?

国家卫生健康委医政司司长焦雅辉:一旦出现红色的,这样的老年人我们要求马上转诊,直接到三级医院就诊,因为这个时候只有到三级医院才有可能把重症给降下来。

随着春节临近,我国即将迎来城乡之间人口的大规模流动,这势必会导致新冠病毒的快速传播。因为农村地区地域宽广、人口庞大,但人均医疗资源有限,如何应对广大农村地区的感染高峰,成为巨大的挑战。

记者:谁来干这事?

国家卫生健康委医政司司长焦雅辉:一方面我们要求县里、乡里要组织车辆,要做好车辆的准备,一旦发生有病情变化需要转的话,能够有交通工具把他尽快地转到县医院里面来;另外,也发挥多年以来,我们形成的城乡医院对口支援,城市的这些优质医疗资源对口帮扶县医院。一方面是远程;一方面要派有经验的医务人员驻点在县医院,准备接这些重症的救治。

为了应对到来的新冠病毒感染高峰,全国的医疗卫生系统严阵以待,尽最大努力做好各方面的准备。也正是综合评估病毒变异、疫情形势和我国防控基础等因素,我国已具备将新冠病毒感染由“乙类甲管”调整为“乙类乙管”的基本条件。

记者:为什么我们做了如此充足准备,但是给人感觉还是猝不及防?

快速传播,致使人群大面积感染,感染后所出现的各种病症,引发了不少人对于奥密克戎病毒新的担忧。

2020年初,童朝晖作为中央指导组抗击新冠肺炎疫情专家赴武汉参加疫情防控工作,之后一直奋战在抗疫一线。2022年12月上旬,北京暴发疫情以来,他受北京市卫健委指派,一直在北京地坛医院和北京佑安医院两家定点医院指导危重症患者的救治。

北京朝阳医院副院长北京市呼吸疾病研究所所长童朝晖:会的,我们那会儿去武汉还真是不了解这个,一点都不了解,不知道这个病毒是什么特点,也不知道它会在武汉那么厉害。大家可能对武汉记忆很深刻,病人都是比较严重的呼吸衰竭,都要上呼吸机,都要上ECMO,这个比例是很高的。后来通过从武汉以后,全国各地好些地方我们也都去过,包括这回到了北京,我觉得从临床治疗到临床救治起来难度肯定比武汉小得多,我们压力没那么大。奥密克戎的特点就是传染性强、传播力强,一传好多人阳性了,实际上真正需要去住院或者需要住到ICU的比例还是低。大概我也统计了一下,这两家定点医院把重型和危重型都算上,占到3%-4%。

记者:大家从自己的亲朋好友总是能听到自己家里老人有去世的这种情况,好像比往年要多很多?

北京朝阳医院副院长北京市呼吸疾病研究所所长童朝晖:肯定会多,这一点我们要承认。但是大家想一想,你身边的人阳了多少?或者一家人可能都阳了,有几个危重的?或者有几个肺炎的?这个大家应该心里有数吧。

记者:感觉是这样?

北京朝阳医院副院长北京市呼吸疾病研究所所长童朝晖:有吧,因为现在没法统计具体的数,为什么?我们不知道分母,因为现在不再做全员核酸,也不再做抗原。甚至说很多人在家里就待几天,有症状也好,无症状也好,在家里扛一扛就过来了,就上班去了。所以说可能我们大家都阳过了,但是我们并不知道这个分母是多少。

专家分析,新冠病毒感染的重症和危重症患者依然集中在患有基础性疾病的高龄人群。而奥密克戎病毒高传播、低毒力的特性没有明显改变,但依然不能视作大号感冒。

国家卫生健康委医政司司长焦雅辉:虽然现在大家网友都在反映说它绝对不是大号感冒。确实它不是大号感冒,往往我们把感冒和流感给混淆了,所以我们实际上是把新冠和流感来做比较,不是把新冠和感冒来比较。感冒确实症状很轻,一个星期自限性的疾病吃不吃药一个星期感冒其实都好了。但是流感不一样,流感是流感病毒引起来的,流感也有全身的症状,比如发烧、咳嗽,严重的有肺炎。而且根据病毒不一样,它的致病性不一样,比如大家印象很深的2008年甲型H1N1流感,那一年的流感也很重,一度也出现过人感染的高致病性禽流感H5N1,那个病死率是很高的。所以跟流感来比,即便是它有一部分会出现一些肺炎,但是这个肺炎远远达不到网友说的“白肺”程度,经过这个治疗他也会很快好转会痊愈。

记者:这一波的治愈率多高?

国家卫生健康委医政司司长焦雅辉:我们国家的治愈率,从武汉以来一直保持在90%以上的。武汉那个时候最严重的时候我们的治愈率也是90%以上,后来是93%、94%,越往后越高的。所以其实从这一波来讲,大家感受到的不是这个低的比例,大家感受到的是一个一个绝对值,我们的基数大,那么可能感觉重症的、危重的或者是病亡的人数是增加的。

从世界范围来看,我国各地目前所面临的新冠病毒感染高峰并不是个例现象。

国家卫生健康委医政司司长焦雅辉:其实这三年以来,恰恰其他国家都在经历我们现在经历的这种情况。我们看到有很多国家的就医也是一床难求,其他国家有一些患者尤其老年人到医院看病也是一床难求,但是我觉得我们国家跟他们最大不同就是,有的国家医务人员有罢工的,因为工作负荷太重,因为没有足够的防护用品。但是这三年,我们的医务人员甚至都是义无反顾地冲在一线,哪有情况需要支援的医务人员,需要派医疗队的时候大家都是积极踊跃地报名。所以我觉得我们的医务人员跟其他国家的医务人员更表现出了不同的行为和精神。

随着我国防疫政策的逐步调整,尤其是实行新冠病毒感染“乙类乙管”之后,围绕“保健康、防重症”的目标,广大医务人员在这场没有硝烟的战争中承担着越来越重要的责任和使命。

记者:就好像三年前在武汉最危急的时候要靠这群人,三年之后还得靠这群人?

国家卫生健康委医政司司长焦雅辉:对,只能靠这些人。而且更大差别在于三年前他们防护得很好,我们说4.2万人援武汉、援湖北,医疗队没有一个人感染。但是现在我们这些医务人员全部都冲在了第一线,他们自己也被感染,家里人感染,就是承受着身心的压力。但是没有办法,这个是他们的职责,就像战士就要上战场打仗。

记者:这是一场硬仗?

国家卫生健康委医政司司长焦雅辉:是非常硬的一场仗。

记者:医护人员也好,病人也好,还要熬多久才能熬过这段最艰难的时光?

国家卫生健康委医政司司长焦雅辉:急性传染病还是有它的规律,在急性感染的高峰以后,都是第一周到第二周是最艰难的。现在其实不同的城市正在经历急诊和重症的高峰,可能是我们最困难的时期。随着这一波大部分感染的重症,感染高峰过去以后,往后就会出现往下走的趋势。病毒传播一定有它的传播系数,传播到一定程度了,病毒总会越来越弱,我们通俗讲就是说传不动了,到了这样一个阶段的话,这个困难一定会过去的。

治疗新冠有“特效药”吗?

如何科学使用抗病毒药物?

国家卫健委组织权威专家解答防疫热点问题

“首先要明确,目前没有针对新冠病毒的特效药。一些抗病毒药物能够抑制、干扰新冠病毒复制,但是这些药物需要在感染早期使用,并且要在医生指导下规范使用。”童朝晖说。

“同时,这些抗病毒药物是有条件推荐特定人群使用的,对于轻型、普通型有向重型、危重型发展的高危人群,如高龄有基础疾病的人群,可以有效降低重症率,但在青壮年等没有高危因素的人群身上使用是没有用的。”童朝晖说。

专家提醒,抗病毒药物使用时存在很多注意事项,可能出现不良反应,还可能出现与其他药物的相互作用,一定要在医生的指导下规范使用,不建议公众囤药并自行在家使用。

“比如有些病人肝肾功能严重损害,就可能需要调整抗病毒药物的用药剂量甚至不能使用这些药物;如果正在用一些他汀类药物,就不能同时使用奈玛特韦这类药物。病人如果在家盲目用药,存在安全风险。”王贵强说。

王贵强说,新冠病毒感染强调综合治疗、早期干预。对重症高风险的人群,尤其是卧床的有基础病的高龄老人,建议进行早期的密切监测和随访。“出现呼吸困难、喘憋或血氧饱和度低等症状时,要及时到医院或社区卫生服务机构看病。早期治疗包括抗病毒药物和氧疗两个手段,现在北京、上海等城市已在社区层面开展氧疗服务。”

童朝晖还提醒,医务人员和专业人员一定要加强抗病毒新药的用药培训,充分了解其作用机制、适应症、不良反应以及和其他药物的相互作用等,降低药物临床使用风险。

近日,第九版诊疗方案里推荐的另一种治疗药物——静脉用丙种球蛋白,也引发不少网友求购。对此,王贵强介绍,静脉用丙种球蛋白能够减少炎症反应,但只建议在治疗重症病人时使用,“基本都是进入ICU的病人才需要使用,而且要在出现炎症因子风暴等特定情况下使用才有效果。不适合在家里使用,也没有预防新冠感染的作用,不建议在家里储备。”

城市的热闹回来了

新年开工第一天防护指南收好

这几类感染者切忌强行复工

北京地坛医院急诊科主任兼感染性疾病临床中心副主任王凌航提醒,“转阴”后复工应依据个人恢复情况而定,存在低热等心肌炎表现的患者切忌强行复工。

以下几类新冠病毒感染者需注意——

如果急性期出现肺炎表现,要延长恢复期,等待肺部感染明显好转。

还存在低热以及乏力、心悸、胸闷、活动耐受力明显下降等心肌炎表现的患者,一定要好好休息,不能忍着不适强行复工,容易出现风险。

THE END
1.农资销售和销售专员有什么区别说明:农资销售和销售专员哪个工资高?农资销售高于销售专员。农资销售平均工资¥8.9K/月,2024年工资¥9.1K,2024年工资高于2023年,销售专员平均工资¥8.3K/月,2024年工资¥8.4K,2024年工资高于2023年,统计依赖于各大平台发布的公开数据,系统稳定性会影响客观性,仅供参考。 就业https://www.jobui.com/gangwei/pk/nongzixiaoshou-xiaoshouzhuanyuan/
2.191农资人才招聘网站——农业英才的汇聚地食疗养生你是否曾想过,农业,这个看似与高科技、互联网不沾边的行业,其实正悄悄地发生着改变?你也许经常在网上浏览各种招聘信息,但有没有特别留意过农资领域的招聘动态?今天,就让我们一起走进191农资人才招聘网站,看看这里有什么不一样! 一、农业,不仅仅是种地 https://zgslys.cn/post/30888.html
3.农资店是做什么的农资店,售卖农业生产资料,并提供相应农技服务的农村零售店铺。 1、农资农家店是指设在乡镇或村子,通过连锁经营的方式; 2、向农村居民主要销售化肥、农药、种子、地膜、小型农机具、兽药、饲料等农业生产资料; 3、在乡镇或者村里开农资连锁店,为农民提供质量可靠、价格合理的农资产品,同时附带做技术指导,一定会深受农民https://edu.iask.sina.com.cn/jy/1unppPvj9t.html
4.农资业务员是做什么的农资业务员就业前景农资业务员岗位职责 职位描述: 1、负责开拓市场渠道及销售工作,完成公司的年度销售任务指标 2、负责制定和执行市场推广计划,维护良好的客户关系,挖掘客户的潜在需求 3、积极寻找并开发新客户资源,扩大公司产品在目标区域的销售范围 4、定期对目标客户进行回访与跟踪 查看更多 https://m.liepin.com/jobsnongziyewuyuan/
5.在农村适合做什么?农资资料不过,农村创业也不是一帆风顺的。首先,你得有资金支持,毕竟创业总是需要钱的。其次,你得了解当地的市场和政策,知道什么可以做,什么不能做。最后,你得有耐心和毅力,因为创业总是充满了挑战和困难。 但话说回来,农村虽然有很多困难,但也有很多机会。只要你能找到适合自己的项目,再加上一点勇气和努力,你就有可能在http://bailichun.cn/post/15595.html
6.广东中农立华:致力成为广东农资流通领域领导者01/做对了什么 在中农集团的引领与支持下,广东中农立华,用10年时间,成长为今日赫赫有名的广东农资流通领域佼佼者。 广东省农业农村厅植保植检处处长陈喜劳出席活动并做报告 广东中农立华成立之初,中农立华品牌就在广东市场扎根并获得行业认可,“选择中农,选择放心”开始深植客户与用户心中。 https://www.nfncb.cn/nhbd/31097.html
7.2025年开农资店,5个越做越好的秘密,你必须要知道!4.多跟能教你农资经营的企业合作 想开农资店的人,大部分都是曾经务农,没什么技术,也不懂农资经营,咱们在挑选合作厂家的时候尽量跟能教你农资经营,能协助你做农资,厂家业务员能在你开订货会或观摩会到店帮你的。 之所以让大家选择这样的上游合作企业,一方面是因为现在农资行业竞争激烈,厉害的零售商太多,这两年他们http://img.pesticidenews.cn/zgny/yxcl/content/948151f5-44bf-4346-8c84-00b34e3e3c36.html
8.电商集聚园区模式图(电商产业集聚)只要能够做得到! 试想一下,咱们的园区会缺少人气吗? 三、产业园运营的几个关键点 1、产品 2、推广 3、仓储 4、配送 5、结算系统 6、售后服务体系 电商产业园区是什么意思 电商产业园 ( 全称电子商务产业园 ) 以电子商务为发展主线 , 重点构建以 B 2 B 、 B 2 C 为核心的电子商务交易技术平台 , http://rbxla.bincess.cn/yue/794830.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