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际需求下行
除了印度,二铵进口有较大需求量的国家是巴基斯坦,从历史数据获悉,近几年该国二铵进口量逐年递增,14年总进口量为100万吨左右,而到现在为止15年进口量已达70万吨,后期需求量亦相对疲软,即便尚存走货,但在如此价格下行压力之下,预计价格难有明显的上涨之趋势;再次需求国即为美国,虽然美国企业近两年产量减少100万余吨的产量,预计因其成本的原因,再次复产的可能性相对较低,但在今年的国际贸易上进口商并未有明显的亮点,对于消耗国际二铵货物并未起到一定性的作用。
总体来看,因中国出口窗口期的完全开放,虽然摩洛哥因装置问题供应量略有不足,但国际市场的供应量并未有所减少,而是相应的增长,加之国内二铵价格处于国际市场低谷,在15年前三个季度内出口量达566.25万吨,比去年全年出口量488万吨高出78万吨,而从国内市场的价格来看,无论是国际市场上的销量还是成交量均有成绩较为喜人,但祸兮福所倚,福兮祸所伏,大量货源国际供应而需求并未有明显的增加之下,二铵第四季度国际销售进入艰难的守擂期。
内需尚未显现
东北、西北等地已经开始发货,但价格出台缓慢,主要是因为国际市场二铵价格下行。据悉近期湖北某大厂离岸走低至407美元,折合到港价不足2400元,厂商进入相互博弈期。下游暂未采购主要有以下几点原因:首先多认为二铵后期价格仍有100元的回落空间,且经过前几年淡季涨价而旺季降价的原因,毕竟当前暂无需求,用肥将要等到明年4月以后,经销商唯恐后期利润受损,暂时做观望;其次粮价走低,无论是新疆地区的棉花,还是东北地区的玉米,本年度的整体售价和产量均有不同程度下行,虽黑龙江地区并未受到干旱的影响,但从基层反馈消息称,因今年玉米价格走低,平均每公顷相对于去年来说少收入近2000元,从而造成经销商收款情况较差。厂家近期暂未下调价格的主要原因为减小国际大环境的疲软所造成的下行压力;其次当前企业多以预收形势为主,且个别企业还带有部分的计息政策,均为刺激下游打款,这样做可以令企业的活动资金相对充裕,最后即便企业将当前价格回落到一定的理性状态,但下游采购量并不会有明显的增多,反而会将企业推向一个相对较为被动局面,所以即便当前暂无实际成交,国内企业挺价意愿仍相对较为明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