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国农药行业:大而不强特征显著政策引导下绿色农药生物农药前景可期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首页

好书

留言交流

下载APP

联系客服

2024.10.17

根据观研报告网发布的《中国农药行业发展趋势分析与投资前景研究报告(2024-2031年)》显示,农药分为作物用农药和非作物用农药两大类。其中作物用农药主要用于粮食作物的保护,而非作物用农药应用于公共卫生、工业防霉、皮革等领域。目前作物用农药需求量远大于非作物用农药。因此在本文主要讲的是作物用农药市场发展情况。

农药具有成本低、见效快等特点,及提高农作物产量、防治各类病虫害、确保农业增产等作用,是农业生产的重要资料,在水稻、小麦、玉米、蔬菜、水果等农作物中应用广泛。随着农业现代化进程的加速,农药作为提高农作物产量、防治病虫害的重要手段,被广泛应用于农业生产中。

作物农药按防治对象来看,可分为除草剂、杀菌剂、杀虫剂、植物生长调节剂等。其中除草剂依然是目前规模最大的细分市场,占作物用农药市场的44%;杀虫剂、杀菌剂位居其后,市场份额分别为27%、25%。

农药按照农药的性质,可分为生物农药、化学农药、新型农药。其中化学农药仍是目前农业生产中应用最广泛的杀虫药类型,但因会带来环境和健康风险,近年也在寻找替代品,并对其逐渐减少使用。新型农药还处于研究和开发阶段,现在市场现有的只有植物源农药和纳米农药。

二、发展晚但增长快速,我国已形成较为完整农药工业体系

虽然我国农药发展晚,但行业发展快速。近年借助全球产业转移的浪潮,我国已形成了一套包括科研开发、原药生产、制剂加工、原材料及中间体配套较为完整的农药工业体系,农药的产量与出口量已处于世界前列。截至2023年12月31日,我国在有效登记状态的农药有效成分738个(不包括仅限出口的30个新农药);登记产品45,659个(不包括仅限出口产品),与2022年同比增加了1.89%,其中大田用农药42,763个、卫生用农药2,896个。2013—2023年,每年农药登记数量的年均增长率为4.38%。农药登记证持有人1,913家(与2022年同比增加0.63%),包括境内1,773家、境外140家。近4年批准了572个仅限出口(EX)农药产品登记,其中2023年批准了211个。

具体来看,农药工业产业链主要包括前端的创新药开发、中游环节原药制造产能,以及后端的制剂销售环节。其中前端与后端的高壁垒保障了全球农药巨头长期的丰厚利润,而中游原药制造环节则利润微薄。目前我国只在中游环节原药制造方面相对成熟,而前端的创新药开发以及后端的制剂销售环节,由于研发进入壁垒高、全球化登记与销售网络搭建的复杂度而难以快速切入。

三、规模化产能集中释放下,我国农药市场呈现阶段性供给过剩格局

虽然经过多年发展,特别是“十三五”以来,随着国家政策、产业结构调整目录的调控以及行业整体转型意识的提升,我国农药产业发展成效显著,低水平重复建设得到了有效控制,结构性产能过剩问题得到有效缓解。但由于近几年规模化产能集中释放以及“十三五”到“十四五”期间投资过多导致目前我国农药市场仍然呈现阶段性供给过剩格局。

在经历2014-2019年因土地、环保等政策趋严使得产量不断下滑后,进入2020年随着满足复产条件企业数量的增加和新产能逐步释放,农药整体供应好转。2021-2022年,受疫情影响,农药企业开工率不足,农药供有限,叠加上游原材料涨价,最终农药价格大幅上涨带动农药市场进入高景气阶段。2023年随着新冠疫情管控终结,市场预期经济强劲反弹,农药行业投资再次兴起,农药产品进入新一轮产能扩张,热点产品规划投建产能持续增长,使得产量上升到251.9万吨,同比增长27.9%。进入2024年以来,受国家产业政策支持、农药产品结构优化、国际农药行业的加速整合等因素下,产量得到大幅增长。根据国家统计局数据显示,2024年1-8月我国化学农药原药产量累计约为251.9万吨,较上一年同比增长27.9%。

与此同时,最近两年农化市场投资比较激进。一是沿海发达省份加强安全环保监管,导致中小化工企业恐慌性搬迁;二是民营农化企业快速证券化,资金充裕后增加了投资冲动。这一方面引发现有产品的产能严重过剩,以至于大多数产品近年来产能利用率不足50%。另一方面还引发了次新产品的盲目投资,如氯虫苯甲酰胺、丙硫菌唑等产品。

由于上述产能过剩问题,所带来的是市场竞争加剧,市场仍在内卷。以氯虫苯甲酰胺为例,这一曾经的明星产品因众多企业的竞相涌入而迅速沦为价格战的牺牲品,价格暴跌、利润骤减,产品登记数量的激增更是加剧了市场的混乱与无序。

基于此,农药市场马太效应明显,国际农药巨头兼并重组不断,以先正达、拜耳、巴斯夫、科迪华为第一梯队的跨国公司在全球农药市场占比份额达到60%以上,能够与国际农药巨头长期合作的优秀供应商数量将进一步减少,必将带动原药龙头企业获得更多农药巨头订单,市场份额也将获得进一步提升。

四、目前我国农药行业面临的形势十分严峻,压力巨大

农药是农业的卫士,如果没有农药的贡献,中国粮食产量连续9年稳定在1.3万亿斤以上、14多亿人丰衣足食、中国人餐桌上的美味佳肴日益丰富等,都只能是不可实现的梦想。从2010年开始,我国成为世界第一化工大国、世界第一农药大国,2023年包括农药在内的中国化学工业的销售额占到世界化学工业销售总额的44.4%,超过美国、欧洲和日本的总和,这其中农药的贡献功不可没。但在当前,我国农药行业面临的形势十分严峻,压力巨大,其中原因比较复杂,概括起来有以下几点:

一方面国内农药市场的刚性需求量已经见顶,没有进一步增长的空间,导致大量农药产能闲置。而且近年在国家政策限制下,我国农药使用量呈下降趋势。数据显示,2022年我国农药使用量(折百量)在24.53万吨左右。2023年我国农药使用量(折百量)为24.48万吨。

另一方面出口受阻。我国生产农药量中70%-80%为出口导向。2023年以来由于疫情导致的国际市场对农药过量采购囤货并带来过高的价位,国际市场库存有待消化;再加上局部战争效应外溢,使得产业链供应链碎片化,国际循环格局被打破,这在一定程度上阻碍了我国农药出口。2023年我国农药原药出口折百量约为82.8万吨,同比下降1.41%;出口金额约为104.8亿美元,同比下降43.3%。

最后国外农药产能不断扩张,使得我国产品在海外市场被挤压。这在一定程度上也导致了目前我国农药市场阶段性供给过剩的局面。

五、政策指引行业未来发展方向,绿色农药前景广阔

整体来看,目前我国是世界第一农药大国,但不是农药强国,大而不强是我国农药的显著特征。从全球大势分析,中国农药行业曾经的辉煌不可能再现,如果不居安思危、发奋图强、赶超世界先进水平,即便困难处境暂时缓解,也只是昙花一现,“大”的优势将会逐步贬值丧失,只能作为弱者跟在强者的背后面亦步亦趋。

在此背景下,我国农药企业持续增强生产和创新能力、不断提高经营规范化水平,为保障粮食安全、推进乡村振兴发挥积极作用。

随后2023年以来,国家发展改革委及行业主管部门相继发布《产业结构调整指导目录(2024年本)》《农药经营许可管理办法》等文件的修订草案征求意见稿,对有关农药管理方面的政策更新落地,或将进一步推进农药生产企业兼并重组、转型升级、做大做强。培育一批竞争力强的大中型生产企业,促进行业企业实现“生产集约化、经营规范化、使用专业化、管理现代化”的发展目标正在加速,到2025年,农药产业体系将更趋完善,产业结构更趋合理,对农业生产的支撑作用持续增强,绿色发展和高质量发展水平不断提升。

综上来看,在政策引导下,农药管理将更加规范,绿色环境友好型的农药更受市场欢迎,前景也更广阔。农药行业的发展趋势将更加注重产品的安全性、高效性、经济性以及使用的方便性,同时行业整合和环保要求的提升也将是未来发展的重要方向。

六、行业出现回暖迹象,2024年一季度多家企业营收净利双增

回顾2023年,分析认为,2023年我国农药处于去库下行周期,大部分原药品种持续处于供大于求的状况,导致部分原药品种的价格出现较大幅度下降。据中农立华监测,跟踪的所有产品里,92%产品价格下跌,8%产品持平,无上涨品种,其中,除草剂品类跌幅为42%,杀虫剂品类跌幅为36%,杀菌剂品类跌幅为30%。

基于此部分农药上市公司2023年业绩不佳。例如农药龙头企业先达股份2023年年度报告显示,期内公司实现营收24.82亿元;净利润9828.19万元,同比大幅下降。兴发集团实现营业总收入281.05亿元,同比下降7.28%;归母净利润13.79亿元,同比下降76.44%。巍华新材实现营业收入14.86亿元,较上年下降16.34%,实现归属于母公司所有者净利润、扣除非经常性损益后归属于母公司所有者净利润分别约为5亿元和4.90亿元,较上年分别下降19.82%和20.67%。

2023年我国主要农药企业经营业绩状况

进入2024年,在去库存完成和“再通胀”扩散的影响下,农药周期迎来修复期,市场呈现回暖迹象。不少农药上市公司发出了一季度实现营收和净利同比双增的喜报。

如植物生长调节剂龙头企业国光股份在2024年第一季度营收约3.66亿元,同比增加9.25%;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净利润约6776万元,同比增加24.24%。

草甘膦龙头新安股份一季度实现净利1.1亿元,同比增长4.18%。农化流通龙头中农立华实现净利5684万元,同比增长5.96%。新农股份实现净利润约2977万元,同比增加175.87%。

安徽农药企业广信股份一季度实现收入12.15亿元,同比下降36.9%,但环比增长56.45%;实现归母净利润2.3亿元,同比下滑57%,环比大增95%。(WW)

THE END
1.农产品绿色生产与加工,实现可持续发展的关键路径随着全球环境问题日益严重,可持续发展已成为各国共同追求的目标,农业作为国民经济的基础产业,其发展与环境保护息息相关,农产品绿色生产与加工是实现农业可持续发展的重要途径,对于提高农产品质量、保障人民健康、促进农业经济发展具有重大意义,本文将从农产品绿色生产与加工的背景、意义、措施及未来展望等方面进行探讨。 http://cfnyrdgw.com/post/16.html
2.绿色农业:含义内容现状趋势和措施绿色农业是可持续农业模式,以减少环境影响、保护生态系统为核心。包括有机、生态、节水、节能、循环等形式。尽管技术不断进步,政策支持增强,市场需求增长,但面临技术水平不足、成本高等挑战。未来,绿色农业将科技驱动、多元化发展,与其他产业融合,全球合作共同应对挑战。应加强政策支持、推动技术创新、优化市场机制、https://baijiahao.baidu.com/s?id=1791384379879321352&wfr=spider&for=pc
3.绿色农业什么是绿色农业物联网百科一、什么是绿色农业: 绿色农业是以生产并加工销售绿色农产品为轴心的农业生产经营方式,是指将农业生产和环境保护协调起来,在促进农业发展、增加农户收入的同时保护环境、保证农产品的绿色无污染的农业发展类型。绿色农业涉及生态物质循环、农业生物学技术、营养物综合管理技术、轮耕技术等多个方面,是一个涉及面很广的综http://www.tpwlw.com/baike/info_93.html
4.中国农业农村信息网建设农业强国,推动乡村振兴,农资行业大有可为。2023年农业农村经济运行情况新闻发布会提到2023年化肥农药“减量增效”在农业绿色发展和农业生态环境改善方面的效果。绿色农业的趋势会为农资企业不断研发绿色高效的农业解决方案、提高农业生产效率和可持续性带来信心和推动。https://www.agri.cn/sj/scdt/202402/t20240207_8607957.htm
5.农化网火爆农化招商网集农资招商、农药招商、农药代理、肥料招商、肥料代理为一体的网络招商平台! 施可丰化工股份有限公司 河南勇冠乔迪农业(蓝虎) 山东沃亿佳生物科技有限公司 史丹利农业集团 四川善田农化科技有限公司农药肥料新闻 农药肥料新闻,助您时刻掌握农资行业的新动态! 玉米还要跌多久?12月4日 华北地区基层种植户http://www.1988.tv/
6.2020中国农资经销商年会在山东青岛举办本届年会着力提升农资行业服务绿色农业发展、增强绿色农资供应能力,进一步推动农资流通行业加快转型升级和创新发展,体现了全国供销总社对发展绿色农资的重视和倡导,为当前农资行业发展指明了方向。山东省是全国农资大省,省供销社将进一步推进农资企业转型升级,更好服务于绿色农业发展,为实施乡村振兴加快推进农业农村现代化作出https://wap.eastmoney.com/a/202011301719297724.html
7.中国十大复合肥品牌是那些?(10)篇“艳阳天”、“东方红”荣获“中国驰名商标”;“艳阳天”还被评为“中国化工行业最具影响力品牌”、“中国复合肥市场用户满意首选第一品牌”、“中国化工行业十大影响力品牌”、“中国化工行业十大自主创新品牌”“农民最喜爱的农资放心产品”等荣誉称号。史丹利化肥股份有限公司是一家集高塔复合肥及其它新型复合肥https://www.nygq.net/sites/post/WKbkZv2A8r
8.农资行业招商策划.pptx123农资行业现状渠道模式农资产品销售渠道多样化,包括经销商、零售商、电商平台等。行业规模农资行业作为农业产业链的重要环节,市场规模庞大,涉及种子、农药、化肥、农机等多个领域。竞争格局目前农资行业竞争激烈,国内外品牌众多,市场集中度逐渐提高。 互联网+科技创新绿色农业发展趋势与机遇互联网技术的运用将改变农资行业https://max.book118.com/html/2024/0104/5243302122011034.sht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