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宜都市西南边陲的全福河村,近五千亩的茶叶环绕在武陵山余脉的群山之中,茶在林中,林在茶中,茶林一体,茶山林海。在全福河村的集镇上,“农家人农资超市”格外醒目,正释放出强大的吸引力与感召力。
经营这家农资超市的是当地茶农刘郭峰,80后。和很多年轻人一样,她也曾外出打工,但家中年迈的父母和常年生病的妹妹,让她选择回到这片生她养她的大山,开起了“农家人农资超市”。
高山云雾出好茶!全福河村紧邻五峰,这里家家户户种茶叶,她的农资店,主营茶叶生产的农药肥料。
听说农业部门在集镇上办班,刘郭峰立马报名参加。在宜都市高素质农民培育的培训班上,她结识了不少的茶叶专家和茶叶种植能手,不仅学到了茶园管理和病虫害绿色防控知识,更让她知晓诚信经营和茶叶质量安全的重要性。“原来小小的农资店,可以成为带动三农发展的‘火车头’!”刘郭峰有些小兴奋。
如何依托小小农资店,当好店小二?她经营的这家农资店,不再单一销售化肥和农药。为了保证茶叶品质,她思考着怎样给茶农“面对面”指导和如何提供“点对点”服务。
继续贯彻落实党的教育方针,将创新课堂教学和课后延时服务有机结合,丰富教学内容,提高教学质量,让学生快乐学习、健康成长,真正做到“提质减负”。
一方面强内功提能力,她认真学习茶园管理技术,除了使用培训班上发的教材,她还依托云上智农学习和提问,不懂的直接去找老师。知晓了茶叶属于食品饮料类商品,她更注重销售低毒低残留农药。为了茶农少用药精准防治病虫,观测茶园病虫害的发展成了她的日常。同时向茶农宣传加强秋冬施基肥、轻修剪,结合施用茶叶配方肥,提高肥料利用率。在她的努力下,店里茶叶配方肥年销售量由原来的100多吨,上升到现在的300多吨;低毒低残留农药的销售从8吨减少到现在的5吨。该村茶农鲜叶亩产量由原来的2000余斤,到现在的4000斤,亩平收益达8000余元。
另一方面借外力聚合力,她用“请进来”方式,把市镇退休茶叶专家请来当顾问,跟着专家学高效生态茶园管理技术,边学习边在茶园试验,以便自己能精准指导茶农选购农资。
为了更好地服务于茶农,现在,小小农资店又增加了助农取款,快递收寄等业务,成为“金税惠农通银行卡助农服务点”“全福河村综合便民服务站”和“万村千乡市场工程”农家店,除了经营种子农药和肥料,每年助农取款超过百万元、收寄快递四万余件。
一个农家人农资超市,在大山里一头连接“分散弱势”茶农,一头连接“变幻莫测”市场,成为茶叶变高端饮品的“转换器”和茶农全方位的“服务器”,打通了茶农与市场的“最后一公里”。刘郭峰因此成为全福河村的“红人”和优秀高素质农民,“农家人农资超市”成为全福河集镇上的“红店”和宜都市示范店!在促进山区茶农增产增收的同时,正领衔宜都茶产业加速前进。
行走在茶山云雾绕,茶香醉人心的全福河,常常让人困惑:这里是农村,还是公园?茶农从事的是农业?还是艺术?青山环绕,茶园清新,茶叶安全,茶农安逸!宜都高素质农民功不可没!
原标题:《【巾帼风采展示】当好店小二助农加速跑——记农家人农资超市负责人刘郭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