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运气好的也就有运气差的,24只新股股价在2020年12月31日跌破发行价。不过,24只股票在盘中有盈利机会,就看投资者是否及时止盈。
396只新股上市
截至到12月31日,按照上市日计算,全年共有396只新股相继登陆沪深市场,仅次于2017年,成为A股史上IPO第二大丰收年。首发募资资金约为4699.63亿元,同比增长超过85%。在2019年,上市的203只新股合计首募规模为2532.48亿元。
7只新股中一签可获利10万以上
据挖贝网梳理,截至12月31日,按发行价计算,年内有7只新股中一签打新获益可达10万元以上,可谓大“肉签”。
爱美客(300896.SZ)紧随其后。被称为“玻尿酸第一股”的爱美客在9月28日登陆深交所创业板,IPO发行价为118.27元/股。截至12月31日,公司股价上涨至每股655.02元。中一签,就能赚26.84万元。
排在第三位的是康华生物(300841.SZ)。公司于2020年6月16日登陆创业板,发行价格为70.37元/股,12月31日的收盘价是468.24元/股,打新收益至少19.9万元。
除了上述3只股票之外,思瑞浦(688536.SH)、华峰测控(688200.SH)、斯达半导(603290.SH)、派能科技(688063.SH)的打新收益也均在10万元以上,认购一签的收益分别为15.8万元、13.3万元、11.4万元和10.1万元。
从行业来看,年内上市的396只新股分别来自建筑业、金融业等15个行业,主要集中在制造业、信息技术服务业和水利、环境和公共设施管理业等3个行业。
除去部分行业仅有1-2家新股上市之外,制造业、信息技术服务业成2020年A股“肉签”的诞生地。
据挖贝网梳理,2020年内共有301家来自制造业的企业上市交易。按照发行价计算,截至到12月31日收盘,制造业企业平均中一签的收益为17.3万元左右。
科学研究和技术服务业位列第三。据悉,2020年共有9只科学研究和技术服务业股票上市,按照12月31日收盘价计算,投资者成功认购一签,就能够获得13.7万元收益。
24只新股亏损
有运气好的也就有运气差的,24只新股股价在2020年12月31日跌破发行价。
其中,破发幅度最大的是凯赛生物(688065.SH)。公司2020年8月12日登陆科创板,发行价为133.45元/股。2020年12月31日,该公司股价较发行价下跌36.3%,报收85.05元/股,认购一签亏损近2.42万元。
其次为瑞联新材(688550.SH)。主营用有机新材料的研发、生产和销售的瑞联新材2020年9月2日登陆科创板开始交易,首发价格为113.72亿元。2020年最后一个交易日收盘价为86.11元/股,较发行价下跌了24.3%,认购一签亏损近1.38万元。
排在第三位的是,时空科技(605178.SH)。据悉,该公司2020年8月21日登陆上交所主板,主营业务为照明工程系统集成服务,首发价格为64.31元/股。2020年12月31日,该公司股价较发行价下跌23%,报收49.5元/股,一签亏损近7405元。
不过,这24只股票在盘中有盈利机会,就看投资者是否及时止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