丰农控股合伙人、大丰收CEO周单:数字驱动农业产业服务的发展与升级
周单表示,在国外,农业的规模化、现代化和数字化发展已经走在前面,国内目前的探索方式是主要依托于政府和村集体的力量,让更多的小农户拼接起来,把土地交给社会服务组织去代耕代种,实现规模化、机械化和信息化,达到让小农户衔接现代农业的愿景。丰农控股正是在这方面布局,旗下公司大丰收农服平台,积极响应国家政策号召,在北方做大量的大田全程托管,充分发挥丰农控股在种植、产业服务和数字技术方面的优势,助力农户增收。生产托管永远是一个大的方向,丰农控股未来的增长点也主要在于生产托管。
对于在经济作物、西部山地丘陵地区的托管服务布局情况,周单告诉35斗,大丰收同时在积极推广经济作物托管,但托管面积不会太大,主要是做技术服务的托管,起示范带动作用并推广到更多地方。
我们经常会被问到,为什么选择在深圳做农业?因为深圳没有太多的耕地,耕地面积大概3万亩,因此我们在深圳做农业,主要是利用深圳科技创新的优势,做农业的科技创新和农业的产业服务,立足深圳,服务全国。
中国农服需求观察:中国对农业服务的需求日益迫切,发展现代农服的条件已经成熟
2014年丰农控股成立的时候,我们更看重一个大的背景是,中国的未来在农业产业服务方面会有很大的变革和升级,这几年我们通过实践有两个非常深刻的观察和体会。
第一,中国对农业服务的需求日益迫切,做现代农服的条件已经成熟。一个大的趋势是中国的农业从业人口在大幅度下降,越来越多的人在离开农业。很多人觉得做农业的人越来越少,应该是一件悲观的事情,但我们认为这是一个很大的机会,因为农业从业人口的减少会进一步倒逼农业效率提升。
国外农业的发展也证实了这一点,离开农业的人越来越多,从事农业的人越来越少,农业的规模化、机械化、信息化必然会提升。经过多年发展,中国农业机械化率水平已经非常高了,特别是大田粮食作物生产,机械化水平高达71%。
中国农业经营主体观察:适度规模化经营主体逐步增加,需求分层、升级
第二是,过去十多年的土地流转,大量的规模化经营种植者大规模出现,因此现在大量的适度规模化经营主体出现,他们对农业服务的需求在分层,对农业服务需求也在不断升级,在持续诞生新的需求、新的业务和新的机会。
我们把中国的农业从业经营者划分为两类,第一类是传统的小型种植户、散户,第二类是已经进入规模生产的主体和大型的农业公司,二者对农业服务的需求不同。小的零散种植户看中的是农资,而对规模化的农场主来说,需求是管理难,缺乏人工、技术及好的装备。比如在南方很多山地丘陵的农业,或者从事经济作物生产的,很多就缺乏现代化农机装备,还需要大量使用人力。
针对不同的经营主体,他们需要的农业投入品不仅仅是传统的农药、肥料、种子、农器具,对管理服务的需求也在不断加强。此外,应用农机装备,需要进一步实现农业生产的信息化,需要用到大量的数据。
因此农资、管理服务和农业数据是未来农业生产的核心投入品。基于这三个需求,丰农控股进行了分层分析:农业投入品需求从优质优良农资,逐步升级为作物综合解决方案,再进一步升级为全程社会化服务;农业管理需求从作物本身健康管理,升级为对单环节的技术托管,最后升级为对全程信息化的智能托管;对数据的需求从粗放式的结构表单,升级为多元的数据集成,未来会升级为共享的大数据中心及应用。
基于以上的需求分层,丰农控股直接服务于现代的农场主,业务上进行了很多创新实践,为了满足农业投入品需求丰农布局农资电商平台,为了满足管理需求布局生产托管服务的业务,为了满足数据需求布局数智农业系统。
第一,农资电商平台
2014年开始做大丰收农资商城,直接面向种植户,面向大的种植基地和农场,现在我们不仅自建了平台,还布局了所有第三方平台,包括淘宝、天猫、拼多多、抖音、快手等,种植户可以通过各种渠道购买到大丰收的农资产品,既实惠又绝对保证正品。
第二,智慧农业
丰农控股做智慧农业的初衷,是要把农业生产由传统靠人驱动,特别是靠人的经验和知识驱动,逐步转化为靠数据驱动。
智慧农业的话题近年在国内讨论比较多比较火,很多人觉得中国的智慧农场是假的,就是把数据、传感器、信息展示出来,没有实际效益。丰农控股两年前在深入底层做研究,做产业服务的过程中建立了一套先进的数字农业的工具和平台,去提升丰农的服务水平。
丰农认为,智慧农场的发展可以分为三个阶段,第一步是实现农业生产管理信息化和省力化,信息化是为了提高农场管理效率,省力化是省人工,智慧大棚、智能通风、控温都可以极大节省人力。第二步是进一步实现精准化、自动化,做到节水和节肥,可以精准的控制农资的使用,更好的控制作物生长和品质。再进一步,是经过多年的作物数据积累,实现农业生产的智能化和无人化。
丰农控股的智慧农业系统在三个层面均有相应的布局。
微观层——智慧作物,专注作物的智慧管理,管理对象是作物。我们在2018年发布了“识农”平台,是国内首家做病虫害AI识别的平台,可以支持八种作物病害虫害识别和所有草害识别,另外还做了很多作物农识操作管理等其他智慧农业的应用;
中观层——智慧农场,搭建的平台是“DAP数智农场管理系统”,管理对象是农场。DAP数智农场管理系统,是为了实现农场管理的信息化、省力化,进一步实现精准化和自动化,从而提高农场管理的效益,适用方向包括露天农业和部分设施农业。
丰农做智慧农场管理非常注重对作物表型数据的采集,现在国内智慧农业的很多装备比较缺乏对作物本身的表型数据和生物数据的采集,丰农控股智慧农业系统里面通过专业技术和服务人员,通过手持装备来弥补这一部分数据,达到农场完整的数据采集和记录。同时依托于本身的农场服务团队去让智慧农场系统更好的落地,更好的和生产管理结合在一起,从而达到省工、节水、节肥、高效的目的。
宏观层——智慧乡村,搭建的空天地一体化的区域管理平台,管理对象是一个县域农情监测管理。我们智慧农业现在和中国工程院罗院士共同承担一些课题,也和浙江大学承担国家863重大课题,做更深层次的底层研究。
第三,数智化的生产托管服务
丰农控股生产托管主要做两个方面,第一是对大田作物在东北做从种到销的全面托管;对经济作物做技术服务托管,主要提供六项技术服务。
公司在托管领域利用了数字农业方面的工具和创新取得了一些成果,比如在做园区规划的时候,利用无人机航拍生成园区地图,去做园区的科学分区,构建园区地图,以便后续做更加精准和规范的管理。也会做远程监测和数据监测,并且所有的寻园报告通过信息化的方式审核和下达。非常注重检测,除了通过物联网设备检测,还依托手持装备检测,进行多元全面的农业数据整合。日常田间管理和内部方案,通过信息化的平台做相应的管理和方案的下达,也利用平台优势给农场提供线上和线下的综合培训机制。
对于大田托管模式,不只提供上述服务,还提供全程从种到销的服务,主要依托于和村集体、合作社,把小散户的地拼起来连耕连种,我们组织代耕代种,从而让小农户连接现代农业,衔接大型农机。
丰农的生产托管被农业部评为创新试点单位,农业农村部张天佐司长也曾亲临我们托管基地指导。我们在数智农业方面的创新取得了很多成果,申请到了广东省(深圳)数智服务产业园牵头建设单位。
第四,社会化产业服务平台
大丰收不仅是提供农资的电商交易平台,更是农业服务的平台。未来会让更多的社会化服务组织加入我们平台来,让更多农户和农场在我们平台上不仅得到农资,还可以得到各种社会化服务,包括打药、修剪、播种、收割、托管,能够在我们的平台上购买到社会化服务,实现服务的交易和质量认定,同时引入政府作为第三方监管来把控社会化服务的品质。
我们呼吁能够同更多的农资企业、社会化服务的机构、各地的专业劳务组织、金融保险机构,以及自动化的设备企业,都可以入驻我们平台,共同将中国的社会化服务做大做强。
注:文中如果涉及35斗记者采访的数据,均由受访者提供并确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