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8年玉米市场回顾及2009年展望市场信息

1、国家为了加大调控力度,抑制粮食价格的上涨势头。2007年12月11日开始在国内销区和养殖大省抛售中央储备玉米,坚持每周一次,截止到7月底计划销售的200万吨全部销售完毕。7月22日开始国家抛售临时储备玉米,到10月14日结束共计成交139万吨。

2、2007年12月20日起,国家取消小麦、稻谷、大米、玉米、大豆等原粮及其制粉的13%出口退税。

3、2008年1—11月增收玉米5%出口关税、玉米制粉10%出口关税。

4、从2008年1月1日开始对玉米粉实行临时性的出口配额许可证管理,并对玉米继续实施关税配额管理。

5、2008年1月11日中国储备粮管理总公司下达在东北三省一区(黑龙江、吉林、辽宁和内蒙古)收购中央储备玉米和临时储备玉米400万吨的通知,等级要求为国标二等。其中黑龙江100万吨、吉林140万吨、辽宁90万吨、内蒙古70万吨。1月20日左右开始在三省一区陆续启动收购。

6、2008年3月上旬,国家中储总公司在东北三省一区启动了第二批总量为400万吨的临时储备玉米收购计划。等级要求放宽到国标三等。其中黑龙江120万吨、吉林120万吨、辽宁80万吨、内蒙古80万吨。前后2批共计收购约650万吨。7、2008年10月15日国家公布2009年进口玉米关税配额量700万吨,并对玉米继续实施关税配额管理。

8、2008年10月20日国家决定在东北三省一区(黑龙江、吉林、辽宁和内蒙古)启动第一批玉米临时储备收购,计划收购500万吨,收购价格黑龙江为0.74元/斤,吉林为0.76元/斤,辽宁和内蒙古为0.76元/斤,质量标准为二等,收购质量为三等以上,截止到到3月底。

9、2008年12月10日国家决定在东北三省一区增加玉米临时储备收购500万吨,价格、质量和收购期限按第一批标准执行。10、从12月1日开始取消了玉米及其制粉的出口关税。

11、2008年12月25日国家下达了在东北收购第三批共计2000万吨临时储备玉米的计划,价格、质量同上,收购期限延长至2009年4月底。

二、2008年国内玉米市场走势回顾

1、1—2月份东北收购市场低靡,关内及南北港口价格稳中趋弱

东北地区:2008年初以来,由于农发行贷款下摆较少,国有收储企业因缺乏资金,迟迟没有入市收购,基本以玉米深加工企业作为主体在市场收购,其他贸易主体入市收购数量较少,主要是因为国家出台多项调控政策,使业内人士对后市看空,不敢贸然入市收购。由于玉米深加工企业具有绝对的话语权,在几乎没有竞争的情况下,逐渐下调收购价格。因此,东北玉米产区市场持续走弱。截止到2月底,吉林大成收购价为1400元/吨(二等,水分14%),较年初下调50元/吨,中粮肇东事业部收购价为1060元/吨(二等,水分30%),较年初下调60元/吨。更严重的是,在没有玉米深加工企业的偏远地区出现了卖粮难的情况。

南北方港口:国家为了稳定南方销区的玉米市场价格,保证市场供应,从2007年12月11日开始每周在南方销区抛售国储玉米,从而稳定了市场上的恐慌心理。同时,北方产区市场低靡,农民卖粮困难,也使得广东地区饲料厂商看空后市,南北方港口同时出现走弱的迹象。截止到月底,广东蛇口港平舱价1760元/吨,较年初回落30元/吨;锦州平舱价1560元/吨,较年初回落30元/吨。

2、3—4月份国内玉米市场呈现“南弱北强”的格局

东北地区:随着国家在东北三省一区(黑龙江、吉林、辽宁、内蒙古)连续启动二批中央储备和临时储备玉米共计800万吨的收购计划,尤其是第二批的400万吨临时储备收购计划放宽收购标准降至国标三等,使得备春耕急需资金的农民售粮积极性高涨,形成了新粮上市以来真正意义上的销售高峰。多元主体认为价格底部已经确立,纷纷入市抢购,使东北地区玉米价格快速上扬,随着竞争愈发激烈,玉米深加工企业也在不断拉抬收购价格,造成东北产区价格持续走高,农民售粮节奏加快。

四月下旬铁道部提出了在5月1日—6月30日的61天内从东北地区集中抢运1000万吨粮食,以最大限度地解决东北粮食外运难问题。受此影响,贸易商抢购粮源的热情大大提高,随着粮源的减少,收购价格随即进一步上扬。4月底时,哈尔滨地区玉米收购价1450元/吨,较2月底上涨140元/吨,涨幅达10.7%。到4月底时,农民手中余粮已经不足20%,同比减少50%以上。

关内地区:受奥运环保限制,国家要求从5月1日起暂时关停河北及山东等地污水排放标准不达标的玉米加工企业。由于多数加工企业没有能力进行一次性改造,奥运会后能否复工还是未知数,因此对当地的玉米销售产生了较大的影响。另外东北产玉米到货量仍较大,对当地的市场抛压依然较重,玉米市场进一步走弱。4月底时,石家庄收购价1600元/吨,较2月底回落60元/吨,跌幅达3.6%;青岛收购价1680元/吨,较2月底时下跌100元/吨,跌幅达5.6%。

南北方港口:进入3月,受港口玉米库存积压较大以及西南地区受冻雨雪灾害影响饲用消费水平降低所致,南北方港口玉米出现不同幅度的回落。加上船运费的小幅下跌,贸易商对后市比较悲观,补库比较谨慎,广东港口的玉米价格相比北方港口下跌幅度较大。进入4月份,市场出现逆转,北方玉米价格的快速上涨,粮源出现短缺,贸易商收购难度加大,船运费也因船期紧张出现反弹,饲料厂商补库意愿增强,港口价格也出现小幅上扬,但上涨幅度有限,仍低于年初的平舱价格。4月底时广东港口平舱价1750元/吨,较2月底时回落10元/吨,期间曾跌至1670元/吨;锦州平舱价1590元/吨,较2月底时上涨30元/吨,期间曾跌至1540元/吨。

3、5—6月北方坚挺,关内维持弱势,广东港口震荡上扬

东北地区:进入5月,由于北方粮源殆尽,在铁路运力宽松的政策支持下,部分贸易商在零星收购的同时加快了对南方销售的节奏。今年1--5月,黑龙江省通过铁路外运630万吨,较上年同期增长94.4%。另外,玉米深加工企业由于库存有一定的缺口,仍坚持敞开收购。加上农民手中余粮质量偏好、惜售心理较强,东北地区玉米收购价格仍保持坚挺,尤其是进入6月以后,随着保管成本的增加,各地收购价格略有上扬。到6月底,双城收购价1560元/吨,较5月初上涨80元/吨,增幅5.4%。

关内地区:进入5月,关内地区深加工企业开工不足,影响了部分玉米的需求。同时由于2007年陈小麦价格偏低,同玉米的价差较大,不少饲料加工厂使用小麦替代玉米制作禽料,替代率几乎达100%,另外豆粕价格过高,使用小麦替代部分豆粕的现象也较为普遍。到6月中旬时关内玉米价格仍处于弱势,与东北产区价格形成倒挂。但随着6月中旬关内冬小麦的上市,高开高走的收购价格影响了小麦的替代效应。自年初以来持续走弱的玉米市场有触底反弹的迹象,到月底时,关内大部分地区玉米价格略有回暖。

南北港口:自5月初开始,受北方粮源偏少,贸易商收购困难,饲料商担心后期价格走高的影响,南北方港口玉米价格上涨。随即受四川地震将减缓国内养殖业饲料需求的预期,以及因玉米价格过高,小麦替代情况增多的影响,广东港口玉米价格高位回落,平舱价由5月中旬的1880元/吨跌至6月初的1830元/吨。但北方港口价格受收储及运输成本的制约,价格相对比较坚挺。

进入6月中上旬,在今年冬小麦质量明显好于上年、国家小麦托市收购价上调、种植成本增加等因素下,市场购销价格高开高走,南方销区小麦替代的现象也逐渐失去优势,加工商重又将采购重点转移到玉米上来,广东港口库存偏少,价格有所上扬。

4、7—9月国内玉米市场震荡趋弱,广东地区更为明显。

进入7月份,东北地区玉米库存减少,基本呈现有价无市的格局。关内产区多数玉米深加工企业因奥运环保限制停产,加上因玉米价格不断走高,养殖业中小麦替代玉米情况十分普遍,价格也呈现震荡趋弱的现象。广东销区因养殖效益下降,国家连续抛售国储及临时储备玉米连续抛售,同时船运费开始回落,当地玉米市场价格震荡去弱的势头比其他地区较为明显。截止到9月底,哈尔滨双城地区玉米销售价1580元/吨,较7月初上涨20元/吨,;青岛入厂价1730元/吨,较7月初下跌30元/吨,跌幅1.7%;广东港口平舱价1830元/吨,较7月初下跌90元/吨,跌幅4.7%,船运费为80元/吨,较7月初下跌80元/吨,跌幅50%。

5、10月初关内及东北秋玉米上市之后,受生猪价格不断下跌,养殖户亏损加重,国内生猪养殖存栏量迅速减少。同时,9月上旬的“三聚氢胺”事件愈演愈烈,不断的延伸到鸡蛋及肉禽,造成国内养殖业增速骤缓,饲料加工企业停产、整合数量增加,再在国内外农产品尤其是大豆价格的快速回落、国内玉米市场在季节性供给压力较大的共同影响下价格迅速下滑。由于2008年玉米种植面积与上年基本持平,在种植技术改良和天气整体良好的背景下,国内玉米产量获得连续第五年的丰收,并创历史最高记录,国家信息中心预测,2008年全国玉米产量达1.655亿吨,而美国农业部预测我国玉米产量将达到1.60亿吨。而受养殖业低迷、加工企业产品价格下跌、需求不旺造成加工企业收购力度减弱,尤其是东北产区在没有其他贸易主体入市收购的情况下,连续下调收购价格,市场持续步入低迷状态。

回顾一年来的玉米市场走势,国内玉米市场价格较年初均有不同幅度的回落。其中同比下跌幅度最大的是关内产区,其次是广东销区,下跌幅度最小的东北玉米产区。截止到12月底,黑龙江哈尔滨地区玉米收购价格为1270元/吨,较年初下跌2.3%;河北石家庄收购价1280元/吨,较年初回落22.9%;山东青岛收购价1440元/吨,较年初回落20%;锦州平舱价1490元/吨,较年初回落6.3%;广东蛇口平舱价1570元/吨,较年初回落12.3%。

三、期货市场回顾

CBOT市场:上半年,美国CBOT市场受原油价格上涨、美元贬值、美国玉米播种面积减少以及美国玉米主产区连续遭受播种期低温多雨推迟播种和历史上罕见的洪涝灾害等多种不利因素,玉米期价大幅震荡上扬。6月27日,5月合约创出822.0美分/蒲式耳的历史最高价格,较同期合约年初第一个交易日上涨71.4%,比去年7月合约2月26日的当年最高价459.6美分/蒲式耳上涨了78.9%。下半年开始,受次贷危机爆发、国际原油价格巨幅下跌、美元升值等多重因素影响下,玉米期货价格跟随其他农产品价格持续下跌,并在12月5日创出年内最低价。这个价格也成为两年来CBOT市场的最低价。其中12月合约创出所有月份合约的最低价,为290.0美分/蒲式耳,较年内最高价的822.0美分/蒲式耳下跌了64.7%。

大连期货市场:受国内玉米现货市场处于政策市的限制,大连期价没有走出象大豆一样随美盘连动的走势,震荡区间逐渐缩小。但仍受到国际农产品价格的影响,上半年走出了震荡盘升的走势。其中5月合约在2008年7月11日创出历史最高价2050元/吨,较去年11月合约在11月16日创造的最高价格1926元/吨上涨6.43%。下半年在国内养殖业低迷、玉米加工企业亏损以及国内玉米获得丰收及季节性销售压力偏大等共同因素作用下,大连玉米期货价格也走出了震荡下跌的行情。1月合约在2008年12月19日创出年内新低,为1402元/吨,同样为2年来的最低价,较当年最高价2050元/吨回落648元/吨,跌幅达31.6%。从年底的主力合约905看,2008年最后一个交易日的结算价为1542元/吨,同比上年最后一个交易日的结算价1695元/吨下跌9.02%。虽然今年国内玉米期货价格波动幅度较大,但总体来看,波动幅度比国际玉米期货价格小得多。一方面是国内玉米市场为封闭运行格局;另一方面是国家调控措施十分有效和及时。

四、我国玉米种植面积及供需情况

我国已经连续五年获得粮食产量的丰收。其中玉米产量在面积略有减少的情况,在种植几管理技术提高、生长情况相对良好的背景下,2008年我国玉米产量达历史最高记录。据美国农业部预测,我国玉米产量达1.60亿吨,同比增加770万吨,增幅5.06%;消费量将达到1.58亿吨,同比增加900万吨,增幅6.04%;库存量将减至4099万吨,同比增加160万吨。种植面积为2920万公顷,较上年减少28万公顷。2007/08年度出口量预计为54.9万吨,将较上年减少472万吨。预计2008/09年度与上年度持平。与出口数量大幅减少所不同的是进口数量将恢复性增长,并在2008/09年度有可能将突破2000/01年度以来的最高进口量达到100万吨。

五、黑龙江省玉米铁路出省情况

2007年下半年开始,在国家多项扶持政策下,国内生猪养殖行业发展迅速,玉米饲用需求快速增长。在国际农产品价格大幅上涨的拉动下,国家为了稳定国内玉米市场,于2008年初在东北产区启动玉米临时储备收购,之后调运到南方200万吨适时销售。同时,随着南方玉米价格的不断攀升,与东北地区玉米价差拉大。其中,黑龙江省哈尔滨地区收购价1300元/吨,较广东港口平舱价相差490元/吨;锦州港口1590元/吨,较广东港口相差200元/吨。巨大的利润促使贸易商加快了从黑龙江省的采购,玉米外运量大幅增加,其中尤以2007年1月至2008年5月的外运数量较多。通过铁路部门统计,2007/8年度(上年10月至下年9月)全年通过铁路外运玉米达1126.3万吨,同比增加70.84%%。再从2008年1—11月的玉米出省量来看,共计运出1007.5万吨,同比上年增加22.96%。

2009年玉米市场展望

从短期来看,国内玉米市场仍将保持低迷。原因是:

1、玉米连续五年大丰收,供大于需的格局仍没有改变

2007/08年我国玉米产量达到1.523亿吨,消费量为1.49亿吨,理论上有390万吨的结转库存。2008/09年度,虽然玉米种植面积略有减少,但由于种植技术提高、天气好于上年,2008/09年度我国玉米获得连续第五个年景的大丰收,产量预计为1.60亿吨,为历史最高记录。美国农业部预测2008/09年度我国玉米消费将达到1.58亿吨,但笔者认为受全球经济衰退影响,国内玉米消费量与上年持平的可能性较大,这样将有1100万吨的结余,也就是说连续两个年度的玉米结转库存将增加1490万吨。如果不出口,2009年国内供大于需格局仍没有改变。

2、养殖业低迷难以拉动饲用玉米需求

3、玉米加工企业亏损面扩大,价格风向标地位已失

近几年随着东北地区玉米深加工企业的快速发展,玉米外运量不断减少,加工企业对当地玉米市场价格逐步形成了主导地位。秋粮上市之初,由于资金雄厚,加工企业率先入市收购,形成最初的市场价格,并在收购时基本上比其他贸易商的收购价格略高一些,在收购市场完全占据主动。今年秋粮上市之初,由于价格低迷,贸易商基本没有入市收购,加工企业仍然占据主动,并不断下调收购价格,使农民产生极大的恐慌心理。但在国家连续启动三批托市收购并且收购价格远高于市场价之后,玉米深加工企业变得被动,即使有心提价增加库存,但由于国内淀粉及酒精价格持续走低,多数企业产品滞销严重,不断增加的亏损难以使加工企业与国家托市价格抗衡,短期内提价幅度有限。加上国家托市收购玉米质量要求较高,加工企业只能收购质量稍差玉米,从根本上将失去指导市场价格的作用,取而代之的将是国家托市收购价格。但是国家托市收购仍面临着仓容、烘干、运输、资金等诸多不确定因素,实际收购效果仍有待观察,这将在短期内对东北乃至全国的玉米价格产生较大影响。

4、出口数量较少难以提振国内玉米市场

今年秋粮上市以来,国内玉米市场与国际上形成明显的倒挂。这是历史上首次出现的情况。2008年12月末美国出口韩国的玉米出口报价为170美元/吨,而我国的报价在210美元/吨,明显的缺乏出口竞争力。近期国家取消了玉米出口关税以鼓励玉米出口,但悬殊的价差,短期内实现出口的可能性并不大。元旦前有消息说国家发放50万吨玉米出口台湾,因数量较少,不足以拉动国内玉米市场。从最大的玉米出口国美国来看,受金融危机影响该国经济在2009年将维持较低的增长水平甚至衰退,因此对汽油的消费将同比上年不会有较大的增长,相应的用于转化燃料乙醇的玉米消费量也将比玉米大幅减少。12月美国农业部预测2008/09年度玉米能源转化需求将达到37亿蒲式耳(合940亿吨),比上年增加6.74亿蒲式耳(合1712万吨),笔者认为增加的预估数量过于乐观。加上全球玉米需求减少的可能性加大,美国玉米出口和消费减少,库存将比当前预测的数量要大得多,后期国际玉米价格仍有继续下跌的可能。因此在国内玉米市场相对封闭运行的格局下,如果同国际玉米价差继续拉大,则玉米出口更加难以实现,也就失去了对当前玉米价格炒做的可能。

从长期看,由于国家调控能力增强,将使2009年后期玉米保持高位运行。

THE END
1.现代农业chinafarm,safetyfood,troagri,中国农垦信息网,中国热带农业信息网,农垦农产品质量安全信息网,追溯系统,关注食品追溯,监管,食品召回http://www.farmchina.org.cn/Category.php?url=VGgFYFs7BjNSYFE0&PHPSESSID=85mndebrq1nv937p69bom3tuv2
2.中国农业农村信息网编者按:为探索形成以市场信息引导农产品产销平衡的机制,农业农村部市场与信息化司联合大蒜产业链市场主体,组建了大蒜市场分析预警团队。目前,主产区新季大蒜播种已基本结束,农业农村部市场与信息化司联合中国气象局等部门和大蒜产业链主体会商研判大蒜生产和市场形势https://www.agri.cn/sj/gxxs/
3.农牧渔农业信息网助力农业发展,汇总农产品、农业物资、农活用人等信息http://www.nongmuyu.com/
4.首页山东省新型农业经营主体信息网 山东省 农民专业合作社 农民合作社 联合社 农用水 农民用水合作社组织 家庭农场 示范社 示范社申报 示范社监测 示范场 示范场申报 示范场监测 合作社财务 家庭农场随手记 名录库 辅导员 农产品品牌 农技课堂 政策法规http://www.sdhzs.com/
5.农世界网中青网· 2019-08-15 今年阿里的丰收节将持续50天左右,预计助力10亿件农货上行…… 海外农业 化肥公司如何利用技术来保持竞争力 · 2019-08-14 工程院院士陈剑平:信息化时代,如何重塑我国植保科技创新与服务体系?|2019 BAA 万商大会 · 2019-07-29 重塑植保科技体系,要有植物健康、生态健康的系统思维https://www.billygear.com/
6.经纬中国布局农业互联网,大丰收168获千万A轮融资在我国当前的农业流通链中,中游大宗农产品交易、下游农产品消费已有开始被互联网改造,但是上游的农资流通方式还与三十年前一样,分销渠道链长、交易主体弱小且分散、信息不透明、农户采购成本高、农户与零售商长期赊购,这些都是正在被大丰收农资商城改造的地方。https://item.btime.com/02oqocekpofa6dmq9tgrj9um6q0
7.大丰收网由之前单一的农资电商平台扩展到农业供应链服务平台,业务上也从产前环节延伸到了产中及产后环节,形成了农资、植保、飞防、农产品四大业务板块的整体布局,将品牌定位锁定为互联网种植管家,推动了农业互联网的发展。农业大丰收是一家互联网和农业的新型信息交易平台,储备有大量的核心采购商及优质的产地信息。通过大丰收的http://www.kulasuoluhui.com/zhishiku/40323.html
8.富平农副产品农产品电子商务农资产品富平现代农业发展亮点频现 爱秦柿饼参加县域电子商务联盟揭牌仪式 柿饼网(www.eshibing.com)报道:9月2日,爱秦牌柿饼参加了中国县域电子商务联盟揭牌仪式。公司总经理张国强出席并[详细] 爱秦柿饼参加县域电子商务联盟揭牌仪式 陕西富平千亩秦川红蜜桃迎来大丰收 http://efuping.com/
9.“黄海水田,金马奔驰”——黄海金马拖拉机助力农业大丰收悦达农装研究院研发处长 任海勇:“我们公司是国内为数不多的,可以自行设计、生产200马力重型拖拉机的企业,该重型拖拉机命名为‘黄海金马YK系列’,可以在设定的区域内自动作业,安装定位系统,回传有效信息,实现在线远程故障诊断。我们将继续对拖拉机进行优化升级,为乡村振兴和农业丰收提供有力的技术支持。”精彩https://www.0515yc.cn/wifiyc/news/folder919/m/2020-06-24/426890.html
10.丰农控股:十年“蝶变”,只为每一份丰收的盼望得益于提早布局扎根农村、深入了解农业痛点,及生来就具有的互联网基因,丰农控股以科技为支撑实现了服务模式的转型升级,通过农资商城、智慧农业、生产托管“三驾马车”并驾齐驱,提供优质农资、智慧农业解决方案和生产托管服务。 2016年,大丰收农资商城全渠道布局,打造了优质农产品直供平台“丰诚上品”,并逐步成为淘宝、http://xczx.news.cn/20240322/5bcd39002ceb4b6c9fb353085019e4de/c.html
11.种植网中国农业信息网 http://www.agri.cn/ 3. 中国农业技术网_中国最权威的专业农业技术信息平台 http://www.chinanyjs.com/channel/13344589 4. 农业门户-农博网 http://www.aweb.com.cn/ 中国农资农药批发网 火爆农资招商网、大丰收。火爆农资招商网汇集肥料、农药、种子、农机、农膜各种优质产品;大丰收是农业http://www.ma-wang.com/article/4039.html
12.重庆市农业广播电视学校(重庆农业农村远程教育网)农业农村部启动实施农垦两大行动支撑粮油产能提升 为充分发挥农垦保障粮食和重要农产品稳定安全供给的“国家农业农村部等八部门:加快推进深远海养殖发展 据农业农村部网站消息,近日,农业农村部、工业和信息化部、http://www.cqngx.com/index.php?s=/home/index/screen/id/1.html
13.为大家简单介绍下传感器网络的一些常见应用五、在农业领域的应用 农业是无线传感器网路使用的另一个重要领域。为了研究这种可能性,英特尔率先在俄勒冈州建立了第一个无线葡糖园。传感器被分布在葡萄园的每个角落,每隔一 分钟检测一次土壤温度,以确保葡萄可以健康生长,进而获得大丰收。以后,研究人员将实施一种系统,用于监视每一传感器区域的温度,或该地区有害物的https://m.elecfans.com/article/1337508.html
14.一文了解全球800家农业大数据公司(国内篇)36氪未来智库中智讯致力于农业物联网整体解决方案与智慧农业系统开发,针对中国农业和农村信息化建设的重大需求围绕农业物联网、农业遥感、精准农业、智能装备与自动化技术、农产品溯源几大方向。以农业传感器系列产品开发、水产健康养殖物联网系统、设施农业制系统、大田作物监控系统、畜禽健康养殖物联网系统等五大板块业务,进行源头技https://www.36kr.com/p/5213113.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