YouTubeApp产品分析报告!青瓜传媒

产品开发需要对基于需求不断完善功能,流程需要一步步推进。设计App时还需要考量移动设备特性、新的交互方式。谷歌作为安卓系统的主导厂商,在硬件和软件层面都在强化自己的生态,旗下的视频平台YouTube是生态的代表。

此外,随着谷歌AI战略的推荐以及Android10系统的到来,未来的YouTube将是否有大的变化?本文将依据现有版本,为后续迭代提供纪录参考。

YouTube创立于2005年,2006年被谷歌(Google)公司收购,经过多年发展成为全球最大、最受欢迎的视频站点。YouTube提供Web、App、TV、VR等版本,使用谷歌账号,内容能多端共享。

2.2.1产品类型

YouTube在早期属于媒体型产品,为人们提供了信息传播平台。随着社交功能的加入,逐渐地YouTube具备了社区型产品属性。尽管集成Google+战略失败,但YouTube还是不断在强化用户关系、增强内容驱动力。

YouTube的功能特性主要包括:

2.3.1目标用户

2.3.2用户总量

2.3.3受众特征

在美国,YouTube是年轻人中最受欢迎的应用,年龄在18-24岁、25-34岁之间的YouTube用户超过了其它任何应用,高于第二位的Facebook(最受65岁以上用户欢迎的应用)。

此外,90%以上的美国人都是YouTube用户。在英国,YouTube同样在年轻人群体中占主导地位。根据castfromclay数据,YouTube用户家庭收入最高超过100,000美元,城乡之间的差距不大。

显然,YouTube成为了吸引美国各行各业消费者的最有效渠道之一。

2.3.4用户需求

主要的痛点与需求处理

2.3.5使用场景

开放的YouTube没有使用门槛,能让大众轻松使用,并且使用场景多样。比如:

2.3.6小结

2.4.1财务表现

YouTube每年为Google创造的营收约为130亿美元,根据Google母公司Alphabet的2019第二季度财报,YouTube已经成为继搜索之后的第二大营收引擎。

2.4.2App独立下载量

强劲的表现离不开平台用户。YouTube用户每天观看视频时长超过10亿小时,这比Netflix和Facebook视频的总和还多。那么YouTube的App客户端表现如何?

YouTube的Androidapp在谷歌商店(GooglePlayStore)的下载的独立用户达到了6100万,而实际的设备安装次数是50亿次。其它版本也有一定的下载量:YouTubeMusic76万,YouTubeKids85万,YouTubeTV7万,YouTubeVR0.3万。

2.4.3评价与得分

好评的理由:

差评的理由集中在:

2.4.4版本更新

早期在Android系统中YouTube是内置的程序,直到2010年YouTube基于HTML5发布了手机端App,可以在安卓及苹果手机上使用,不过直到2011年12月才正式发布了Android客户端,次年即2012年9月发布iPhone客户端。直到目前YouTube的更细历史跨度达到8年。

经常更新App可以带来新功能,修复Bug并带来安全更新,但是过于频繁也损坏了用户体验,增加了操作成本。

最近的版本更新记录:

YouTube专注于视频服务,其也遇到过一些竞争对手,主要包括Vimeo、Dailymotion、Vevo、Twitch、Instagram、Vine、Tiktok等。

2.5.1Vimeo

在早期,Vimeo曾经禁止游戏视频,因为游戏视频的市场过长,转码成本高。不过这一禁令不久就取消了。但是Vimeo没有抓住游戏带来的商机,游戏视频流媒体服务市场被Twitch和YouTubeGaming夺走。

在内容方面,Vimeo以“精”为主,而非YouTube的多而全。目前Vimeo仍在开拓软件即服务(SaaS)业务,进行了几次收购。

Vimeo取代了YouTube了吗?答案是否定的。由于YouTube的崛起,Vimeo依旧保持了良好的发展,实际是一种万幸。

2.5.2Dailymotion

Dailymotion是一个创立于2005年的视频网站,曾在2009年获得法国政府投资,2011年时

估值为1.2亿欧元。2013年5月,雅虎欲意收购Dailymotion但被法国政府阻止。在2015年之后,Dailymotion90%的股份由Vivendi公司获得。

2.5.3Vevo

2.5.4Twitch

Twitch的前身Justin.tv创始于2007年,在2011年6月,游戏内容从中剥离,取名为TwitchTV。由于Twitch的优异表现,母公司也在2014年2月更名为TwitchInteractive。3个月后,谷歌提出了以10亿美元收购Twitch的邀约,但是最终在8月份,Twitch被亚马逊以9.7亿美元收购,成为了全资子公司。这次收购中知名的游戏开发商Take-Two也拥有2%的股份,可见Twitch拥有游戏基因。

之后,通过一系列收购与运营,Twitch成为了游戏视频直播和电子竞技平台服务商。

2.5.5Instagram

之后Instagram进行重新设计,成为脸书生态的一员,并组建发展成一个以相片、视频、直播为主的社交平台。随后通过API等限制,使得第三方软件和Web应用程序不能再访问Instagram帖子内容。

虽然Instagram不是以视频作为主要服务,但是在平台内封闭的环境下,短视频和直播吸引了大量的用户,加上脸书的社交战略,也给YouTube带来了挑战。

2.5.6Vine

Vine主要受到了自身6秒视频的限制,虽然此后进行长度调整,但为时已晚。此外,竞争对手的模仿也成为了直接的挑战。Snapchat在2012年12月增加了10秒的视频共享功能,Instagram在2013年6月增加了15秒的视频共享选择,后面放宽到了60秒甚至10分钟。

在Vine产品生命周期终结的时候,也正是同类产品抢占短视频市场的时机。包括Instagram以及Musical.ly/TikTok。

2.5.7Tiktok

Tiktok即抖音,是字节跳动于2017年推出的一款产品。在2017年字节跳动收购music.ly,并于2018年8月将其与TikTok合并,形成了一个短视频为主的社交媒体平台。

Tiktok一经推出,凭借强大的市场推广获得绝对的占有率。在2018年整个上半年,TikTok在苹果应用商店的下载次数超过1.04亿次,超过了Facebook,YouTube和Instagram,成为世界上下载次数最多的iOS应用。截至2019年2月,TikTok全球下载量达到了10亿次,且不包含中国大陆的安卓用户。

2.5.8Netflix

Netflix创立于1997年,早期主要从事家庭视频销售和DVD租赁,之后推出订阅服务。2002年IPO上市。在2010年,Netflix开始大力拓展流媒体业务,截至2016年1月,Netflix宣布拥有7480万订阅用户。2018年3月2日,Netflix股价飙升,市值突破1300亿美元,是当时全球最大的数字媒体和娱乐公司。

YouTube和Netflix在付费内容上存在一定竞争,YouTube引入了付费模式,用户取得高级会员权限后可以观看付费内容,包含YouTube官方自制和第三方付费内容。Netflix除了强化订阅模式外,和娱乐公司合作外,也开始了内容制作打造自己的内容。为了巩固自己的优势,Netflix的付费内容只能在Netflix上观看,并未将付费资源投放到YouTube。

小结:

通过主要业务领域和发展历史对比,可以看出YouTube起步早,但早期的直接竞争对手已经丧失了优势,现在YouTube占据了绝对的市场地位。由于需要扩大市场,和亚马逊、脸书等业务领域产生了“冲突”,开始了竞争。

2.5.9App对比分析

通过对谷歌商店各App的数据统计,进行对比分析。

1)独立用户数:YouTubeApp拥有6100万独立用户,远远超过Vimeo、Dailymotion这样的早期对手,最大超过了580倍(Vimeo)。但总量上落后Instagram约300万。而对于现有的有直接竞争关系的Twitch,YouTube是它的约21倍,从数据上看具有显著优势。

2)App安装次数:YouTube的设备安装次数是50亿,排名第一,遥遥领先其它App,并且是第二名Instagram的5倍,是Vimeo的500倍。不过需要指出的是,这里的次数仅为安装次数,并非实际的安装用户,卸载重装、更新等也会计算在内。

3)平台估值/市值:排名前四位的分别是YouTube(1600亿美元)、Netflix(1380亿美元)、Instagram(1000亿美元)、Tiktok(750亿美元),而其它5个平台均估值低于5亿。从分布上看,视频平台的估值/市值相差悬殊,呈现两级分化现象。

需要注意的是,这里的统计的Netflix是上市后的市值数据,其它为估值数据。目前YouTube获得了最高的估值,近年来一直在上涨中。

YouTube是发展较早的视频平台,并在后续发展中取得了高市场占有率,用户基数大,市场价值排在前列。随着竞争加剧,在长视频的基础上,逐渐开始短视频、直播、内容制作等业务,和其它平台展开竞争。这种竞争从早期的视频托管网站转移到了流媒体与社交,Instagram、Twitch、Tiktok、Netflix等成为现在及未来主要的竞争对手。

功能架构图:

App信息结构图:

基础流程图:

4.1.1页面切换

YouTubeApp内的页面间切换方式为点击切换,不支持左右滑动切换。

4.1.2导航设计

YouTubeApp主界面导航采用底部固定式选项卡菜单,共5个:首页、时下流行、订阅内容、收件箱、媒体库。

随着移动设备尤其是手机设备中大屏和全面屏的流行,屏幕能展示更多的内容,不必一直进行突破屏幕空间限制。YouTube也不再完全按照原有的谷歌MD规范进行设计,最明显的是导航抛弃侧滑菜单,采用底部选项卡代替。

这样做的好处是:

但是底部导航也存在缺点:对横屏的支持不够友好;在大量功能菜单的情况下,底部选项卡数量(通常最多不超过5个)有限。这时可以采取“侧滑+底部导航”的组合方式,这也被同为视频平台的BilibiliApp采用。

YouTube的账号与设置中心则采用列表式菜单,各项功能依次排列。

在个人实际使用中,由于消息几乎为个位数,[收件箱]作为5大底部导航经常被不自觉地点击打开,但并没有收获实际信息,让人怀疑它存在于导航的必要性。

导航设计主要变化历史:

2010发布的YouTube客户端采用底部弹出式导航,此后两年的版本基本延续了该设计。

2013年,YouTubeUI重大改版,YouTube5.0带来了侧滑导航菜单,用户使用时只需要在屏幕左侧边缘向右滑即可唤出菜单,也可以点击左上角的“三横”图标进行展开/关闭导航菜单。

该版本还带来全新的卡片设计(下文布局将讲到)。2014年YouTube6.0带来了MaterialDesign设计,在顶部补充了“首页”“音乐”选项卡。

图:2013年的YouTube5.0带来了侧滑菜单

2015年6月谷歌重新设计了YouTube

图:2015年的4个顶部导航逐渐转变为2016年的5个底部导航

4.1.3内容布局

1)视频内容布局

对比早期YouTube2.0版本采用了“列表式”布局,那时一屏可以展示6个视频,而且是在小屏幕上。从常规角度上,屏幕逐渐变大,应该展示更多的视频内容。但是目前正好相反,大屏幕下一屏展示的数量少了一半。内容布局从以前的左图右文变成现在的上图下文。且图片不仅占有面积绝对的多,且在元素中排在首位。

可见,采用这样的方式,目的是突出了图片的作用,吸引用户的视觉。对于创作者,封面制作变得及其重要。

而进入每个视频的播放界面,在播放器下方的关联视频,采用的是列表式,左图右标题,和早期的YouTube相同。

首页及订阅内容视频布局为什么不用网格式/双栏卡片?

列表式的空间利用率差,网格式很好解决了这个问题。为什么YouTube不采用“双栏卡片”的方式在有限的空间呈现两个视频,这样也和桌面端端(一排多个)保持一致?

在淘宝中,双栏卡片可以并列展示两组商品,这样有利于对比。但对于YouTube的视频,它们之家彼此独立,来自于不同的创作者,视频之间不存在对比,用户需要的是快速浏览,筛选出想看的内容。

此外,布局背后实际隐藏着清晰的设计逻辑路径。《AboutFace3:交互设计精髓》中将“创建逻辑路劲”作为重要的交互界面设计的原则之一,“布局需要采取正确而有效率的逻辑路劲,用户可以沿着这个逻辑路劲与界面互动”。下面是YouTube与Bilibili的主要的路径对比:

虽然用户看到点击播放视频的路劲并不复杂,但对于人们来讲,通常的阅读情况是从左到右、从上到下。YouTube的布局使得用户的眼睛在界面上移动时遵循了从上到下的逻辑路径,这样能促使用户简单有效地到达目标。

而Bilibili则是Z字形的逻辑路径,用户的视觉会在第一个视频“从上到下”阅览视频封面和标题,再通过“从左到右”进入并排的第二个视频,之后视觉需要从界面右上角跳到左下角,重复进行“从上到下”阅览视频封面和标题的步骤。

当存在多个视频同时排列出现时,这样的路径几乎充满了整个屏幕,容易引起视觉和心理的疲劳。

>>内容把控

为了获得点击,你需要做“封面党”+“标题党”。但是,站在平台的角度,这样无疑是给真正的标题党制造了机会。

4.1.5短片故事布局

短片故事并非YouTube的原创功能,但从Snapchat和Instagram等应用上抄到了经书,于是加入了短视频功能。其布局方式采用了可左右滑动的小卡片。

4.1.6帖子布局

用户可以发布帖子,由标题、内容(可含链接)、图片等组成,并采用上下排列方式。订阅用户会收到帖子更新。目前,帖子占用的空间较大,当有图片时,帖子占面会超过一个视频。

从权重上看,帖子和视频相当。

4.1.7网络异常

首页加载内容时:采用“图案+提示文字+操作”的方式。卡通图案(一位宇航员倒立,咖啡撒了)能直观而清晰地告知用户遇到了意外意外状况,用文字提示了具体原因“连接互联网”“您没有联网,请检查网络连接。”,并提供了可行的解决方案即蓝色字体的“重试”供用户点击,重新尝试连接服务器。

搜索时:告知“请检查您的网络连接”,并提供“重试”按钮。

实际使用中,如果只显示网络错误或加载错误的文字,会让用户感觉无助。这时应当提供可行的解决方案。虽然MD规范中曾表示不建议只提供“重试”,但为了能让用户恢复状态,明确告知“检查网络连接”和“重试”按钮将会很有帮助。

同时,这种提示可以根据页面加入“图案”或“图标”,让用户在不阅读文字的情况下也知晓发生的情况。可选的方案是:感叹号、网络断网图标、不开心表情等。

其中一种应用是,要让用户知道系统在做什么,当系统在运行中时,尽可能向用户提供系统运行状态的信息。YouTube在网络异常和网络恢复时都及时给出了状态变换的反馈,能清晰地理解,能在错误发生时减少用户焦虑,或在错误修复时告知用户可以继续使用。

4.1.8暗黑模式

暗黑模式遵循了无障碍设计,使任何人(无论什么能力)都能浏览、理解和使用YouTube应用。其中:图标和文本遵循MD规范的颜色对比度建议,它们与背景色之间有清晰的对比。黑色的背景并非纯黑色,否则造成过高的对比度。

不过,切换主题时,首页内容会自动重新刷新加载。

4.1.9说明文字/提示文本

以[设置]-[常规]为例,每一项功能都有说明文字或提示文本。如切换“深色主题背景”,下方固定的说明文字为“减轻炫光,提升夜间观看体验”;“上传”也有说明文字“视频上传的网络偏好设置”。

它们的好处在于:

这样用户可以在点击选择或开启开关前,知道当前的状态,知道操作的后果,获得信息反馈。

功能图标采用“面形图标”,采用了“线面结合”的设计方式。图标配合了文字,和桌面端保持一致。

图标在颜色上属于单色面图标,默认颜色是灰色,主界面导航图标点击时颜色转换为红色(品牌色),颜色均为透明度为100%纯色。当开启暗黑模式时,图标默认颜色为浅灰色,点击后为白色(非100%透明度)。点击时图标自身内部没有元素变化和动效。

4.2.1分析

此外,基于一致性原则,图标采用简约设计,没有多种颜色,这样图标和大量的彩色视频封面更加协调,更能让用户将注意力聚焦到视频内容上。

关于顶部菜单栏,YouTube延续了一贯的设计:Logo+视频图标+搜索图标。后来YouTube在顶部右上角加入了头像。

4.3.1分析

头像是圆形,不是矩形等多边形,更利于突出人脸主体,去除多余的元素。圆形头像也更加通用。

头像是一个功能入口,将账号+设置中心集合在一起,基本流程是:点击头像——打开[账号]面板——修改资料+设置。此外,不同页面的点击头像有不同的效果:主界面点击头像是进入[账号]面板,在账号面板中点击头像则是进入个人频道。

假设主界面没有头像,也完全可以将相应功能放入设置中,对视频内容的呈现也没有影响。但是如上文所述,YouTube是内容驱动的平台,内容来自于用户,用户需要一个身份系统,系统需要强调用户身份,头像就是最直观有效的方式。

4.3.2疑问

目前的思考是,导致是否将头像放置在主界面的原因主要在于账号系统。

除了滑动刷新之外,App内动效的使用并不多。在直播页面,实时聊天等都依照简约风格,和Instagram等直播平台丰富的动效不同。

Youtube画中画播放

虽然如此,YouTube的动画设计有其独到之处。以画中画功能为例,对比Bilibili和虎牙直播,YouTube的动画更加流畅和自然,小窗口的设计也更利于其它应用的操作。

红色作为YouTube的品牌色被传承下来,即便经过多次迭代,此后的App都采用红色为通用的主题色。同时,从早期开始到目前的版本,Logo、视频功能图标、搜索图标等都得到相对一贯的传承。保持视觉的一致性。

日常使用某些应用时,会遇到运行缓慢、卡顿等问题,尤其是一些知名的国产App或者Facebook等应用尤为明显,而使用YouTube却没有遇到这些情况(至少近几年的版本如此)。

在笔者看来,其原因主要在于:

好处:良好的权限控制使得YouTube运行流畅,既能获得好的用户体验,又能增加产品的好感度。

下面是一组对YouTube简短的功能体验介绍:

4.7.1语音搜索

YouTube在搜索框中提供了语音输入选项,和谷歌搜索一样,成为文字输入搜索的另一种补充方案。虽然笔者几乎不用语音搜索,但是它具有不可替代的作用:语音搜索丰富了交互方式;帮助残疾人士无障碍使用产品;潜在为谷歌语音助手提供算法支持,增强谷歌的人机交互开发,具有巨大的使用前景。

4.7.2画中画播放

开启画中画可以让用户观看视频的同时进行应用内的浏览、搜索,或者打开使用其它App。这样能相当于实现多窗口任务。

4.7.3轻松反馈

4.7.4不感兴趣/不推荐此频道

首页推荐的视频,用户可以直接点击标题右侧的“三点”菜单图标,选择“不感兴趣”或“不推荐此频道”。虽然如此,如果有大量的不喜欢的视频,需要一一点击操作。

4.7.5快速退订

如果是看到订阅的频道的视频,同样用户可以直接点击标题右侧的“三点”菜单图标,选择“退订”,就可以取消订阅此频道,而无需进入订阅管理寻找此频道。

4.7.6有用的小圆点

[订阅内容]页顶部是一栏订阅的频道的头像,每个头像右下角带有蓝色小圆点,证明该频道有内容更新。点击全部可以查看所有的频道列表,右侧的是否有蓝色小圆点可以快速辨别哪些频道更新,哪些频道在潜水。而且,经常观看的频道会默认排在更靠前的位置。

4.7.7屏蔽

4.7.8电视投屏/VR观看

YouTube支持“在电视上观看”,这样电视就能同步手机上的视频,前提是同在同一Wlan网络并已经连接。另外,YouTube支持在播放界面菜单选择VR模式观看,前提是需要VR设备。

可以看出,电视/VR支持是谷歌为了拓宽平台边界,正在塑造多端共享的内容生态。随着谷歌大力进军智能家居和物联网,多设备互联互通的步伐已经加快。

按是否跳过划分:

按时长划分:

按所在位置划分:

按媒体类型:

YouTubePremium(以前称为“YouTubeRed”)是谷歌提供的付费会员服务,采用订阅制,开通后可以随时取消。提供了3种会员类型:个人会员$11.99/月;家庭会员$17.99/月,最多支持5位家庭成员使用;学生会员$6.99/月,需要每年验证一次。

虽然权益看起来差强人意,但是对比其它平台,YouTube并未依靠会员权限来限制用户的体验。反而很良心。比如,用户可以观看YouTube上的4K(+60FPS)的视频,即便你没有会员资格也是如此。而Bilibili上,非会员用户只能观看普通清晰度的视频,超清和60FPS的视频需要会员资格。

谷歌并未采用会员权限来设置门槛,在视频观看上所有用户可以获得相同的体验。这很大程度上是因为谷歌拥有强大的云服务和流媒体技术,从而降低在数据存储及传输上的成本。

但是Bilibili不同,它需要面对大量用户每天0成本、不停地上传视频,存储成本不断增加,超清及60FPS的视频会对服务器造成更大的压力和损耗,在技术缺少领先优势的情况下,利用会员权限建立有限资源的访问门槛,是一种无奈之举,当然也属于商业拓展上的有益尝试。

算法直接带来了70%的观看,为YouTube用户带来了更好的体验。在底层,谷歌使用神经网络对大量数据和用户观看记录进行分析,得出最佳的结果。

能获得感兴趣的推荐内容,既包括最近发布的新视频,也有发布很久(如几年)的视频,这些视频往往都会进行点击。每次下拉刷新,推荐的内容就会变化,对于有强迫症的用户也可以获得筛选内容的机会。

对比虾米音乐的推荐系统,如果你不喜欢某一歌曲,需要快速选择跳过。但是如果忘记了跳过或操作错误,用户也不必过于担心,因为虾米AI的自我学习是一个长期积累的过程,个别操作错误不会影响推荐准确率。此外,虾米音乐允许用户设置自己的音乐偏好,再根据设置优先推荐。

而对于YouTube,切换视频的成本大于歌曲。YouTube又缺少偏好设置,用户几乎失去了主动校正系统喜好推荐的机会,只能在使用中被动地接受。我们没有理由不相信谷歌AI学习引擎的能力,但显然它也有提高的地方。

为此,YouTube提供了多种方式来支持创作者:

即便用户不观看视频,也可以通过每月付费的方式直接支持到创作者。

为了和亚马逊竞争,谷歌在YouTube中开启直播功能,相继增加了打赏等功能,实行独家直播签约等方式,但是和Twitch的竞争中没有获得后发优势。不过,YouTube擅长社区运营,每年度都组织线上线下的社区活动,为创作者提供个人/品牌营销支持。

成本、竞争、内容把控、隐私是YouTube面临的主要挑战。

毫无疑问,YouTube遇到最大的问题是不断递增的成本。一方面,YouTube平台的视频免费上传、免费观看,所有的存储和带宽成本都转嫁到了谷歌服务器。因此看到谷歌一直不断新建数据中心、搭建海底光缆。

图:Vimeo提供的四种付费方案(也提供基础的免费方案)

除了底层的存储成本问题,YouTube还面临外部冲击,如脸书、亚马逊等巨头,以及新兴的公司。YouTube主要依靠长视频,直播和短视频业务驱动的公司在一定程度上会抢走视频消费用户。为此谷歌只能不断“照猫画虎”加入竞品功能。

在年龄控制上,有的视频观看要求用户必须达到法定年龄。另外,YouTubeKids是专门针对儿童推出的版本,这是谷歌在监管压力之下的举措。国内的Bilibili等视频App在近期也推出了青少年模式,显然应该早些到来。

如何改进YouTube产品?针对功能设计提出一些建议。

(2)降低手机端直播门槛

YouTube规定在移动设备上的直播,你必须要有1000订阅者,而桌面端则不受此限制。这造成用户直播的门槛过高,很多人难以随时开启直播。相比之下,国内的视频App的用户完成实名认证就获得直播权限,能迅速带领用户开启直播之旅。YouTube可以强化实名认证系统,简化直播流程,降低参与门槛,吸引更多用户。

YouTube还需要更丰富的直播元素,如表情包、专属挂件等,增强主播与观众的互动和联系,产生更好的直播效果。

(3)调整[收件箱]

将收件箱调整至二级菜单中,点击再打开收件箱系统。原有的主界面导航菜单选项卡[会员]替代。

理由:[收件箱]虽然是用户与创作者、用户与用户之间的联系桥梁,但是其实际权重弱,可以移入媒体库中(或两者合并重新定义菜单名)。新增的[会员]菜单,增强会员服务的地位,建立购买会员快速入口。同时还可以接入传作者的第三方定制商品,让用可以在此页面购买Youtune官方的产品、服务,也可以购买第三方的商品。

YouTube可以进入中国大陆市场吗?如果进入是否引发行业震动?谷歌搜索退出大陆市场后,其它主要业务都随之撤离。YouTube如果想进入大陆市场,必须要解决的问题包括:

如果谷歌能解决敏感内容和服务器问题,那么就只剩下商业模型和竞争。当前的国内视频及流媒体市场已经是阿里、腾讯、字节跳动等之间的竞争,突然闯入的谷歌显然不可能瞬间建立自己的优势,或轻易取代优酷、腾讯视频、Bilibili。

如果要尝试进行本地化,在大陆市场取得占有率,一些可行的执行方案包括:

谷歌商店:YouTubeApp

YouTube统计数据

揭示YouTube和Google算法的工作原理(Google前员工GuillaumeChaslot网站)

THE END
1.和飞信下载全部版本和飞信下载手机版和飞信官方电脑版安卓应用 中国移动和飞信手机版 2022-11-23 社交聊天66.35Mv7.1.3.0307 官方最新版 免费下载电脑应用 中国移动和飞信pc客户端 2021-05-19 聊天软件60.04Mv7.2.2000 官方最新版 免费下载网友评论 我要跟贴 更多合集 易信 酷q机器人插件 yy多开器 和通讯录 熊猫表情 企业通讯录访问电脑版|返回首页|举报反馈http://m.downcc.com/k/hefeixin
2.哪个好用枫叶信息自动化系统和好视通视频会议软件对比下载2.64 MB 视高协同视频会议系统 视高协同视频会议系统是一套专业的多媒体通讯协作视频会议软件,全面贯彻以用户为中心的设计开发理念,能帮助全球用户迅速建立在线视频会议平台,轻松进行沟通。视高协同视频会议系统凭借领先的音视频通讯技术、丰富的数据协作功能和人性化的会议交互模式得到了全球客户的高度认可。 下载11.0https://xiazai.zol.com.cn/pk/710156_428613.shtml
3.和慧眼下载最新版本中国移动和慧眼app下载和慧眼2024相似推荐 中国移动浙江 浙江和教育app 移动爱家 优酷视频 小翼管家 芒果tv app 爱奇艺 抖音和慧眼监控app中国移动和慧眼app和慧眼安装下载、和慧眼苹果版、中国移动和慧眼app下载、和慧眼监控免费版、和慧眼监控app下载、和慧眼app下载、广告手机版专区 电脑版|APP客户端 声明:为严格遵守广告法,站点已将"https://m.liqucn.com/rj/976027.wml
4.太平洋软件下载官方网站,rpa,机器人,自动化PC Online太平洋科技是专业IT门户网站,为用户和经销商提供IT资讯和行情报价,涉及电脑,手机,数码产品,软件等.更多内容请查看https://www.pconline.com.cn/?id=0&title=57 PC下载网太平洋证券软件下载-太平洋证券软件官方版下载 [电 2024年10月11日?·?太平洋证券软件官方版是款由太平洋证券公司打造的证券理财https://www.wdlinux.cn/html/ruanjian/20241130/20545.html
5.梦幻Notepad下载notepad\官方版下载最后的召唤师日语版高清版-动漫-哈趣影视|最后的召唤师,动漫,【2023/11/中字】初恋時間 1-2 - AcHome动漫社区 - 天下漫|初恋,FuLao2官方下载国内载点,fulao2官网安卓国内载点,fulao2官|FuLao2官方下载,载点,安卓,国产精华液和欧美的精华液的区别:成分、用法与护肤理念的|国产精华液和欧美的精华液的区别,cchttp://zgzswxwlw.com/v/video/205906020241121.shtml?scm=46520241203
6.后勤优管电脑版下载后勤优管网页版电脑版下载 APK下载 特别说明:电脑版是指通过安卓模拟器在windows系统电脑上畅玩安卓软件,本网页可实现一键安装官方介绍 安装教程 实用资料 相关截图 软件介绍 后勤优管智慧后勤以20余个应用功能,形成智慧资产、智慧消费、智慧物业、智慧出行、智慧安防、智慧办公六大后勤服务板块,针对政府机关单位、企事业单位、学校、医院https://www.iuuu9.com/pc/com.yftech.android.shell
7.和目官方电脑版和目5.11.2 版本:5.11.2 软件授权:共享软件 软件大小:52.14 M 软件语言:简体中文 应用平台:Android 更新时间:2024-08-16 基本简介 和目是一款手机上的视频APP分享网站,在和目中用户可以实时的观看视频哦,其中和目在操作体验上来说还会非常出色的,支持异常报警通知,华军软件园为您提供和目下载,快来体验吧! https://soft.onlinedown.net/soft/10099443.htm
8.中国移动和目app下载电脑版下载在360助手获取资源 版本:v5.11.2最新版 分类:生活应用 大小:52.1M 语言:中文 时间:2023-09-13 11:10 星级: 官网:暂无 和目app客户端下载官方正版是一款功能全面、智能化的家居生活应用程序。它可以帮助用户连接多种智能家居设备,实现家庭智能化,提高生活品质。 https://www.fxxz.com/azsoft/693764.html
9.Linux基础知道Linux 内核及发行版的区别 知道Linux 的应用领域 01. 操作系统的发展历史 1.1 Unix 1965 年之前的时候,电脑并不像现在一样普遍,它可不是一般人能碰因为Minix只是教学使用,因此功能并不强,林纳斯经常要用他的终端仿真器(Terminal Emulator)去访问大学主机上的新闻组和邮件,为了方便读写和下载文件,他自己编写https://blog.csdn.net/weixin_41942547/article/details/109528954
10.和目App下载官方版和目摄像头App下载安装v5.13.0安卓版立即下载详情 相关 评论 和目App官方版是一款功能强大的智能在线监控软件,由中移物联网有限公司倾力打造。这款软件能够为用户提供超多强的监控功能,保护有实时视频、即时分享、云端存储、远程关爱等视频应用服务,有了它以后,用户就可以非常便捷的在电脑上查看详细的监控视频了,还支持语音对讲,保障监控区域安全,不管是https://m.32r.com/app/63973.html
11.该模版由三部分的程序组成,一个服务端运行的程序,一个客户端本框架包含了四种客户端的模式,第一种常用的winform客户端,第二种为wpf客户端,第三种为asp.net mvc模式,第四种为安卓平台的客户端,也就是说你可以在winform和wpf客户端上选择一种模式,然后您的系统提供一些功能(诸如报表查看)到asp.net上去,然后提供一个手机端使用的Android App,如果服务器假设在云端,所有的人https://github.com/dathlin/ClientServerProject
12.关于和目客户端停止服务的公告尊敬的和目客户端用户: 为进一步提升服务体验,和目客户端将于2023年1月31日0时停止运营并下线,所有服务统一切换至和家亲客户端。为保证您的正常使用,请点击下载和家亲客户端https://hy.10086.cn/hjq,详询10086。 中国移动通信集团江苏有限公司 2023年1月13日https://www.10086.cn/aboutus/news/pannounce/js/index_250_250_detail_44202.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