YouTubeApp产品分析报告!青瓜传媒

产品开发需要对基于需求不断完善功能,流程需要一步步推进。设计App时还需要考量移动设备特性、新的交互方式。谷歌作为安卓系统的主导厂商,在硬件和软件层面都在强化自己的生态,旗下的视频平台YouTube是生态的代表。

此外,随着谷歌AI战略的推荐以及Android10系统的到来,未来的YouTube将是否有大的变化?本文将依据现有版本,为后续迭代提供纪录参考。

YouTube创立于2005年,2006年被谷歌(Google)公司收购,经过多年发展成为全球最大、最受欢迎的视频站点。YouTube提供Web、App、TV、VR等版本,使用谷歌账号,内容能多端共享。

2.2.1产品类型

YouTube在早期属于媒体型产品,为人们提供了信息传播平台。随着社交功能的加入,逐渐地YouTube具备了社区型产品属性。尽管集成Google+战略失败,但YouTube还是不断在强化用户关系、增强内容驱动力。

YouTube的功能特性主要包括:

2.3.1目标用户

2.3.2用户总量

2.3.3受众特征

在美国,YouTube是年轻人中最受欢迎的应用,年龄在18-24岁、25-34岁之间的YouTube用户超过了其它任何应用,高于第二位的Facebook(最受65岁以上用户欢迎的应用)。

此外,90%以上的美国人都是YouTube用户。在英国,YouTube同样在年轻人群体中占主导地位。根据castfromclay数据,YouTube用户家庭收入最高超过100,000美元,城乡之间的差距不大。

显然,YouTube成为了吸引美国各行各业消费者的最有效渠道之一。

2.3.4用户需求

主要的痛点与需求处理

2.3.5使用场景

开放的YouTube没有使用门槛,能让大众轻松使用,并且使用场景多样。比如:

2.3.6小结

2.4.1财务表现

YouTube每年为Google创造的营收约为130亿美元,根据Google母公司Alphabet的2019第二季度财报,YouTube已经成为继搜索之后的第二大营收引擎。

2.4.2App独立下载量

强劲的表现离不开平台用户。YouTube用户每天观看视频时长超过10亿小时,这比Netflix和Facebook视频的总和还多。那么YouTube的App客户端表现如何?

YouTube的Androidapp在谷歌商店(GooglePlayStore)的下载的独立用户达到了6100万,而实际的设备安装次数是50亿次。其它版本也有一定的下载量:YouTubeMusic76万,YouTubeKids85万,YouTubeTV7万,YouTubeVR0.3万。

2.4.3评价与得分

好评的理由:

差评的理由集中在:

2.4.4版本更新

早期在Android系统中YouTube是内置的程序,直到2010年YouTube基于HTML5发布了手机端App,可以在安卓及苹果手机上使用,不过直到2011年12月才正式发布了Android客户端,次年即2012年9月发布iPhone客户端。直到目前YouTube的更细历史跨度达到8年。

经常更新App可以带来新功能,修复Bug并带来安全更新,但是过于频繁也损坏了用户体验,增加了操作成本。

最近的版本更新记录:

YouTube专注于视频服务,其也遇到过一些竞争对手,主要包括Vimeo、Dailymotion、Vevo、Twitch、Instagram、Vine、Tiktok等。

2.5.1Vimeo

在早期,Vimeo曾经禁止游戏视频,因为游戏视频的市场过长,转码成本高。不过这一禁令不久就取消了。但是Vimeo没有抓住游戏带来的商机,游戏视频流媒体服务市场被Twitch和YouTubeGaming夺走。

在内容方面,Vimeo以“精”为主,而非YouTube的多而全。目前Vimeo仍在开拓软件即服务(SaaS)业务,进行了几次收购。

Vimeo取代了YouTube了吗?答案是否定的。由于YouTube的崛起,Vimeo依旧保持了良好的发展,实际是一种万幸。

2.5.2Dailymotion

Dailymotion是一个创立于2005年的视频网站,曾在2009年获得法国政府投资,2011年时

估值为1.2亿欧元。2013年5月,雅虎欲意收购Dailymotion但被法国政府阻止。在2015年之后,Dailymotion90%的股份由Vivendi公司获得。

2.5.3Vevo

2.5.4Twitch

Twitch的前身Justin.tv创始于2007年,在2011年6月,游戏内容从中剥离,取名为TwitchTV。由于Twitch的优异表现,母公司也在2014年2月更名为TwitchInteractive。3个月后,谷歌提出了以10亿美元收购Twitch的邀约,但是最终在8月份,Twitch被亚马逊以9.7亿美元收购,成为了全资子公司。这次收购中知名的游戏开发商Take-Two也拥有2%的股份,可见Twitch拥有游戏基因。

之后,通过一系列收购与运营,Twitch成为了游戏视频直播和电子竞技平台服务商。

2.5.5Instagram

之后Instagram进行重新设计,成为脸书生态的一员,并组建发展成一个以相片、视频、直播为主的社交平台。随后通过API等限制,使得第三方软件和Web应用程序不能再访问Instagram帖子内容。

虽然Instagram不是以视频作为主要服务,但是在平台内封闭的环境下,短视频和直播吸引了大量的用户,加上脸书的社交战略,也给YouTube带来了挑战。

2.5.6Vine

Vine主要受到了自身6秒视频的限制,虽然此后进行长度调整,但为时已晚。此外,竞争对手的模仿也成为了直接的挑战。Snapchat在2012年12月增加了10秒的视频共享功能,Instagram在2013年6月增加了15秒的视频共享选择,后面放宽到了60秒甚至10分钟。

在Vine产品生命周期终结的时候,也正是同类产品抢占短视频市场的时机。包括Instagram以及Musical.ly/TikTok。

2.5.7Tiktok

Tiktok即抖音,是字节跳动于2017年推出的一款产品。在2017年字节跳动收购music.ly,并于2018年8月将其与TikTok合并,形成了一个短视频为主的社交媒体平台。

Tiktok一经推出,凭借强大的市场推广获得绝对的占有率。在2018年整个上半年,TikTok在苹果应用商店的下载次数超过1.04亿次,超过了Facebook,YouTube和Instagram,成为世界上下载次数最多的iOS应用。截至2019年2月,TikTok全球下载量达到了10亿次,且不包含中国大陆的安卓用户。

2.5.8Netflix

Netflix创立于1997年,早期主要从事家庭视频销售和DVD租赁,之后推出订阅服务。2002年IPO上市。在2010年,Netflix开始大力拓展流媒体业务,截至2016年1月,Netflix宣布拥有7480万订阅用户。2018年3月2日,Netflix股价飙升,市值突破1300亿美元,是当时全球最大的数字媒体和娱乐公司。

YouTube和Netflix在付费内容上存在一定竞争,YouTube引入了付费模式,用户取得高级会员权限后可以观看付费内容,包含YouTube官方自制和第三方付费内容。Netflix除了强化订阅模式外,和娱乐公司合作外,也开始了内容制作打造自己的内容。为了巩固自己的优势,Netflix的付费内容只能在Netflix上观看,并未将付费资源投放到YouTube。

小结:

通过主要业务领域和发展历史对比,可以看出YouTube起步早,但早期的直接竞争对手已经丧失了优势,现在YouTube占据了绝对的市场地位。由于需要扩大市场,和亚马逊、脸书等业务领域产生了“冲突”,开始了竞争。

2.5.9App对比分析

通过对谷歌商店各App的数据统计,进行对比分析。

1)独立用户数:YouTubeApp拥有6100万独立用户,远远超过Vimeo、Dailymotion这样的早期对手,最大超过了580倍(Vimeo)。但总量上落后Instagram约300万。而对于现有的有直接竞争关系的Twitch,YouTube是它的约21倍,从数据上看具有显著优势。

2)App安装次数:YouTube的设备安装次数是50亿,排名第一,遥遥领先其它App,并且是第二名Instagram的5倍,是Vimeo的500倍。不过需要指出的是,这里的次数仅为安装次数,并非实际的安装用户,卸载重装、更新等也会计算在内。

3)平台估值/市值:排名前四位的分别是YouTube(1600亿美元)、Netflix(1380亿美元)、Instagram(1000亿美元)、Tiktok(750亿美元),而其它5个平台均估值低于5亿。从分布上看,视频平台的估值/市值相差悬殊,呈现两级分化现象。

需要注意的是,这里的统计的Netflix是上市后的市值数据,其它为估值数据。目前YouTube获得了最高的估值,近年来一直在上涨中。

YouTube是发展较早的视频平台,并在后续发展中取得了高市场占有率,用户基数大,市场价值排在前列。随着竞争加剧,在长视频的基础上,逐渐开始短视频、直播、内容制作等业务,和其它平台展开竞争。这种竞争从早期的视频托管网站转移到了流媒体与社交,Instagram、Twitch、Tiktok、Netflix等成为现在及未来主要的竞争对手。

功能架构图:

App信息结构图:

基础流程图:

4.1.1页面切换

YouTubeApp内的页面间切换方式为点击切换,不支持左右滑动切换。

4.1.2导航设计

YouTubeApp主界面导航采用底部固定式选项卡菜单,共5个:首页、时下流行、订阅内容、收件箱、媒体库。

随着移动设备尤其是手机设备中大屏和全面屏的流行,屏幕能展示更多的内容,不必一直进行突破屏幕空间限制。YouTube也不再完全按照原有的谷歌MD规范进行设计,最明显的是导航抛弃侧滑菜单,采用底部选项卡代替。

这样做的好处是:

但是底部导航也存在缺点:对横屏的支持不够友好;在大量功能菜单的情况下,底部选项卡数量(通常最多不超过5个)有限。这时可以采取“侧滑+底部导航”的组合方式,这也被同为视频平台的BilibiliApp采用。

YouTube的账号与设置中心则采用列表式菜单,各项功能依次排列。

在个人实际使用中,由于消息几乎为个位数,[收件箱]作为5大底部导航经常被不自觉地点击打开,但并没有收获实际信息,让人怀疑它存在于导航的必要性。

导航设计主要变化历史:

2010发布的YouTube客户端采用底部弹出式导航,此后两年的版本基本延续了该设计。

2013年,YouTubeUI重大改版,YouTube5.0带来了侧滑导航菜单,用户使用时只需要在屏幕左侧边缘向右滑即可唤出菜单,也可以点击左上角的“三横”图标进行展开/关闭导航菜单。

该版本还带来全新的卡片设计(下文布局将讲到)。2014年YouTube6.0带来了MaterialDesign设计,在顶部补充了“首页”“音乐”选项卡。

图:2013年的YouTube5.0带来了侧滑菜单

2015年6月谷歌重新设计了YouTube

图:2015年的4个顶部导航逐渐转变为2016年的5个底部导航

4.1.3内容布局

1)视频内容布局

对比早期YouTube2.0版本采用了“列表式”布局,那时一屏可以展示6个视频,而且是在小屏幕上。从常规角度上,屏幕逐渐变大,应该展示更多的视频内容。但是目前正好相反,大屏幕下一屏展示的数量少了一半。内容布局从以前的左图右文变成现在的上图下文。且图片不仅占有面积绝对的多,且在元素中排在首位。

可见,采用这样的方式,目的是突出了图片的作用,吸引用户的视觉。对于创作者,封面制作变得及其重要。

而进入每个视频的播放界面,在播放器下方的关联视频,采用的是列表式,左图右标题,和早期的YouTube相同。

首页及订阅内容视频布局为什么不用网格式/双栏卡片?

列表式的空间利用率差,网格式很好解决了这个问题。为什么YouTube不采用“双栏卡片”的方式在有限的空间呈现两个视频,这样也和桌面端端(一排多个)保持一致?

在淘宝中,双栏卡片可以并列展示两组商品,这样有利于对比。但对于YouTube的视频,它们之家彼此独立,来自于不同的创作者,视频之间不存在对比,用户需要的是快速浏览,筛选出想看的内容。

此外,布局背后实际隐藏着清晰的设计逻辑路径。《AboutFace3:交互设计精髓》中将“创建逻辑路劲”作为重要的交互界面设计的原则之一,“布局需要采取正确而有效率的逻辑路劲,用户可以沿着这个逻辑路劲与界面互动”。下面是YouTube与Bilibili的主要的路径对比:

虽然用户看到点击播放视频的路劲并不复杂,但对于人们来讲,通常的阅读情况是从左到右、从上到下。YouTube的布局使得用户的眼睛在界面上移动时遵循了从上到下的逻辑路径,这样能促使用户简单有效地到达目标。

而Bilibili则是Z字形的逻辑路径,用户的视觉会在第一个视频“从上到下”阅览视频封面和标题,再通过“从左到右”进入并排的第二个视频,之后视觉需要从界面右上角跳到左下角,重复进行“从上到下”阅览视频封面和标题的步骤。

当存在多个视频同时排列出现时,这样的路径几乎充满了整个屏幕,容易引起视觉和心理的疲劳。

>>内容把控

为了获得点击,你需要做“封面党”+“标题党”。但是,站在平台的角度,这样无疑是给真正的标题党制造了机会。

4.1.5短片故事布局

短片故事并非YouTube的原创功能,但从Snapchat和Instagram等应用上抄到了经书,于是加入了短视频功能。其布局方式采用了可左右滑动的小卡片。

4.1.6帖子布局

用户可以发布帖子,由标题、内容(可含链接)、图片等组成,并采用上下排列方式。订阅用户会收到帖子更新。目前,帖子占用的空间较大,当有图片时,帖子占面会超过一个视频。

从权重上看,帖子和视频相当。

4.1.7网络异常

首页加载内容时:采用“图案+提示文字+操作”的方式。卡通图案(一位宇航员倒立,咖啡撒了)能直观而清晰地告知用户遇到了意外意外状况,用文字提示了具体原因“连接互联网”“您没有联网,请检查网络连接。”,并提供了可行的解决方案即蓝色字体的“重试”供用户点击,重新尝试连接服务器。

搜索时:告知“请检查您的网络连接”,并提供“重试”按钮。

实际使用中,如果只显示网络错误或加载错误的文字,会让用户感觉无助。这时应当提供可行的解决方案。虽然MD规范中曾表示不建议只提供“重试”,但为了能让用户恢复状态,明确告知“检查网络连接”和“重试”按钮将会很有帮助。

同时,这种提示可以根据页面加入“图案”或“图标”,让用户在不阅读文字的情况下也知晓发生的情况。可选的方案是:感叹号、网络断网图标、不开心表情等。

其中一种应用是,要让用户知道系统在做什么,当系统在运行中时,尽可能向用户提供系统运行状态的信息。YouTube在网络异常和网络恢复时都及时给出了状态变换的反馈,能清晰地理解,能在错误发生时减少用户焦虑,或在错误修复时告知用户可以继续使用。

4.1.8暗黑模式

暗黑模式遵循了无障碍设计,使任何人(无论什么能力)都能浏览、理解和使用YouTube应用。其中:图标和文本遵循MD规范的颜色对比度建议,它们与背景色之间有清晰的对比。黑色的背景并非纯黑色,否则造成过高的对比度。

不过,切换主题时,首页内容会自动重新刷新加载。

4.1.9说明文字/提示文本

以[设置]-[常规]为例,每一项功能都有说明文字或提示文本。如切换“深色主题背景”,下方固定的说明文字为“减轻炫光,提升夜间观看体验”;“上传”也有说明文字“视频上传的网络偏好设置”。

它们的好处在于:

这样用户可以在点击选择或开启开关前,知道当前的状态,知道操作的后果,获得信息反馈。

功能图标采用“面形图标”,采用了“线面结合”的设计方式。图标配合了文字,和桌面端保持一致。

图标在颜色上属于单色面图标,默认颜色是灰色,主界面导航图标点击时颜色转换为红色(品牌色),颜色均为透明度为100%纯色。当开启暗黑模式时,图标默认颜色为浅灰色,点击后为白色(非100%透明度)。点击时图标自身内部没有元素变化和动效。

4.2.1分析

此外,基于一致性原则,图标采用简约设计,没有多种颜色,这样图标和大量的彩色视频封面更加协调,更能让用户将注意力聚焦到视频内容上。

关于顶部菜单栏,YouTube延续了一贯的设计:Logo+视频图标+搜索图标。后来YouTube在顶部右上角加入了头像。

4.3.1分析

头像是圆形,不是矩形等多边形,更利于突出人脸主体,去除多余的元素。圆形头像也更加通用。

头像是一个功能入口,将账号+设置中心集合在一起,基本流程是:点击头像——打开[账号]面板——修改资料+设置。此外,不同页面的点击头像有不同的效果:主界面点击头像是进入[账号]面板,在账号面板中点击头像则是进入个人频道。

假设主界面没有头像,也完全可以将相应功能放入设置中,对视频内容的呈现也没有影响。但是如上文所述,YouTube是内容驱动的平台,内容来自于用户,用户需要一个身份系统,系统需要强调用户身份,头像就是最直观有效的方式。

4.3.2疑问

目前的思考是,导致是否将头像放置在主界面的原因主要在于账号系统。

除了滑动刷新之外,App内动效的使用并不多。在直播页面,实时聊天等都依照简约风格,和Instagram等直播平台丰富的动效不同。

Youtube画中画播放

虽然如此,YouTube的动画设计有其独到之处。以画中画功能为例,对比Bilibili和虎牙直播,YouTube的动画更加流畅和自然,小窗口的设计也更利于其它应用的操作。

红色作为YouTube的品牌色被传承下来,即便经过多次迭代,此后的App都采用红色为通用的主题色。同时,从早期开始到目前的版本,Logo、视频功能图标、搜索图标等都得到相对一贯的传承。保持视觉的一致性。

日常使用某些应用时,会遇到运行缓慢、卡顿等问题,尤其是一些知名的国产App或者Facebook等应用尤为明显,而使用YouTube却没有遇到这些情况(至少近几年的版本如此)。

在笔者看来,其原因主要在于:

好处:良好的权限控制使得YouTube运行流畅,既能获得好的用户体验,又能增加产品的好感度。

下面是一组对YouTube简短的功能体验介绍:

4.7.1语音搜索

YouTube在搜索框中提供了语音输入选项,和谷歌搜索一样,成为文字输入搜索的另一种补充方案。虽然笔者几乎不用语音搜索,但是它具有不可替代的作用:语音搜索丰富了交互方式;帮助残疾人士无障碍使用产品;潜在为谷歌语音助手提供算法支持,增强谷歌的人机交互开发,具有巨大的使用前景。

4.7.2画中画播放

开启画中画可以让用户观看视频的同时进行应用内的浏览、搜索,或者打开使用其它App。这样能相当于实现多窗口任务。

4.7.3轻松反馈

4.7.4不感兴趣/不推荐此频道

首页推荐的视频,用户可以直接点击标题右侧的“三点”菜单图标,选择“不感兴趣”或“不推荐此频道”。虽然如此,如果有大量的不喜欢的视频,需要一一点击操作。

4.7.5快速退订

如果是看到订阅的频道的视频,同样用户可以直接点击标题右侧的“三点”菜单图标,选择“退订”,就可以取消订阅此频道,而无需进入订阅管理寻找此频道。

4.7.6有用的小圆点

[订阅内容]页顶部是一栏订阅的频道的头像,每个头像右下角带有蓝色小圆点,证明该频道有内容更新。点击全部可以查看所有的频道列表,右侧的是否有蓝色小圆点可以快速辨别哪些频道更新,哪些频道在潜水。而且,经常观看的频道会默认排在更靠前的位置。

4.7.7屏蔽

4.7.8电视投屏/VR观看

YouTube支持“在电视上观看”,这样电视就能同步手机上的视频,前提是同在同一Wlan网络并已经连接。另外,YouTube支持在播放界面菜单选择VR模式观看,前提是需要VR设备。

可以看出,电视/VR支持是谷歌为了拓宽平台边界,正在塑造多端共享的内容生态。随着谷歌大力进军智能家居和物联网,多设备互联互通的步伐已经加快。

按是否跳过划分:

按时长划分:

按所在位置划分:

按媒体类型:

YouTubePremium(以前称为“YouTubeRed”)是谷歌提供的付费会员服务,采用订阅制,开通后可以随时取消。提供了3种会员类型:个人会员$11.99/月;家庭会员$17.99/月,最多支持5位家庭成员使用;学生会员$6.99/月,需要每年验证一次。

虽然权益看起来差强人意,但是对比其它平台,YouTube并未依靠会员权限来限制用户的体验。反而很良心。比如,用户可以观看YouTube上的4K(+60FPS)的视频,即便你没有会员资格也是如此。而Bilibili上,非会员用户只能观看普通清晰度的视频,超清和60FPS的视频需要会员资格。

谷歌并未采用会员权限来设置门槛,在视频观看上所有用户可以获得相同的体验。这很大程度上是因为谷歌拥有强大的云服务和流媒体技术,从而降低在数据存储及传输上的成本。

但是Bilibili不同,它需要面对大量用户每天0成本、不停地上传视频,存储成本不断增加,超清及60FPS的视频会对服务器造成更大的压力和损耗,在技术缺少领先优势的情况下,利用会员权限建立有限资源的访问门槛,是一种无奈之举,当然也属于商业拓展上的有益尝试。

算法直接带来了70%的观看,为YouTube用户带来了更好的体验。在底层,谷歌使用神经网络对大量数据和用户观看记录进行分析,得出最佳的结果。

能获得感兴趣的推荐内容,既包括最近发布的新视频,也有发布很久(如几年)的视频,这些视频往往都会进行点击。每次下拉刷新,推荐的内容就会变化,对于有强迫症的用户也可以获得筛选内容的机会。

对比虾米音乐的推荐系统,如果你不喜欢某一歌曲,需要快速选择跳过。但是如果忘记了跳过或操作错误,用户也不必过于担心,因为虾米AI的自我学习是一个长期积累的过程,个别操作错误不会影响推荐准确率。此外,虾米音乐允许用户设置自己的音乐偏好,再根据设置优先推荐。

而对于YouTube,切换视频的成本大于歌曲。YouTube又缺少偏好设置,用户几乎失去了主动校正系统喜好推荐的机会,只能在使用中被动地接受。我们没有理由不相信谷歌AI学习引擎的能力,但显然它也有提高的地方。

为此,YouTube提供了多种方式来支持创作者:

即便用户不观看视频,也可以通过每月付费的方式直接支持到创作者。

为了和亚马逊竞争,谷歌在YouTube中开启直播功能,相继增加了打赏等功能,实行独家直播签约等方式,但是和Twitch的竞争中没有获得后发优势。不过,YouTube擅长社区运营,每年度都组织线上线下的社区活动,为创作者提供个人/品牌营销支持。

成本、竞争、内容把控、隐私是YouTube面临的主要挑战。

毫无疑问,YouTube遇到最大的问题是不断递增的成本。一方面,YouTube平台的视频免费上传、免费观看,所有的存储和带宽成本都转嫁到了谷歌服务器。因此看到谷歌一直不断新建数据中心、搭建海底光缆。

图:Vimeo提供的四种付费方案(也提供基础的免费方案)

除了底层的存储成本问题,YouTube还面临外部冲击,如脸书、亚马逊等巨头,以及新兴的公司。YouTube主要依靠长视频,直播和短视频业务驱动的公司在一定程度上会抢走视频消费用户。为此谷歌只能不断“照猫画虎”加入竞品功能。

在年龄控制上,有的视频观看要求用户必须达到法定年龄。另外,YouTubeKids是专门针对儿童推出的版本,这是谷歌在监管压力之下的举措。国内的Bilibili等视频App在近期也推出了青少年模式,显然应该早些到来。

如何改进YouTube产品?针对功能设计提出一些建议。

(2)降低手机端直播门槛

YouTube规定在移动设备上的直播,你必须要有1000订阅者,而桌面端则不受此限制。这造成用户直播的门槛过高,很多人难以随时开启直播。相比之下,国内的视频App的用户完成实名认证就获得直播权限,能迅速带领用户开启直播之旅。YouTube可以强化实名认证系统,简化直播流程,降低参与门槛,吸引更多用户。

YouTube还需要更丰富的直播元素,如表情包、专属挂件等,增强主播与观众的互动和联系,产生更好的直播效果。

(3)调整[收件箱]

将收件箱调整至二级菜单中,点击再打开收件箱系统。原有的主界面导航菜单选项卡[会员]替代。

理由:[收件箱]虽然是用户与创作者、用户与用户之间的联系桥梁,但是其实际权重弱,可以移入媒体库中(或两者合并重新定义菜单名)。新增的[会员]菜单,增强会员服务的地位,建立购买会员快速入口。同时还可以接入传作者的第三方定制商品,让用可以在此页面购买Youtune官方的产品、服务,也可以购买第三方的商品。

YouTube可以进入中国大陆市场吗?如果进入是否引发行业震动?谷歌搜索退出大陆市场后,其它主要业务都随之撤离。YouTube如果想进入大陆市场,必须要解决的问题包括:

如果谷歌能解决敏感内容和服务器问题,那么就只剩下商业模型和竞争。当前的国内视频及流媒体市场已经是阿里、腾讯、字节跳动等之间的竞争,突然闯入的谷歌显然不可能瞬间建立自己的优势,或轻易取代优酷、腾讯视频、Bilibili。

如果要尝试进行本地化,在大陆市场取得占有率,一些可行的执行方案包括:

谷歌商店:YouTubeApp

YouTube统计数据

揭示YouTube和Google算法的工作原理(Google前员工GuillaumeChaslot网站)

THE END
1.和目官方电脑版和目5.11.2 版本:5.11.2 软件授权:共享软件 软件大小:52.14 M 软件语言:简体中文 应用平台:Android 更新时间:2024-08-16 安全下载使用WindSoul软件管家下载 安全无毒无插件 基本简介 和目是一款手机上的视频APP分享网站,在和目中用户可以实时的观看视频哦,其中和目在操作体验上来说还会非常出色的,支持异常报警通知http://www.fqsoftdown.com/soft/10099443.htm
2.和目下载和目最新版下载和目app下载和目下载栏目提供了最全的和目版本内容,喜欢这款软件的用户,可以下载最新的官方版本,还能够找到相同类型的APP,保证每一位来到这里的玩家都能够找到感兴趣软件版本。 更新时间:2024-11-19 和目版本大全 手机版 和目相关软件 小蚁智能摄像机 安卓版 拍照摄影|28.39MB USB摄像头 安卓版 辅助工具|42.32MB 乔https://shouyou.3dmgame.com/zt/59186_game/
3.和目官方电脑版下载次数:19427次 软件语言:简体中文 软件授权:共享软件 软件评级: 安全检测:无插件无病毒 软件类型:国产软件 软件分类:手机影音 软件系统:Android 和目简介 51推荐 和目是一款手机上的视频APP分享网站,在和目中用户可以实时的观看视频哦,其中和目在操作体验上来说还会非常出色的,支持异常报警通知,51下载站为您提供https://www.51xiazai.cn/soft/10099443.htm
4.和目所有版本合集和目全版本大全下载 和目APPV1.2安卓版 52Mb | 系统工具 下载 和目APPV1.2安卓版 52Mb | 系统工具 下载 和目V5.12.0安卓版 62.66MB | 拍照图像 下载 和目V5.12.2 63.96MB | 拍照图像 下载 和目专业版v1.0.7安卓版 48.11MB | 拍照图像 下载 相关专题 查看更多> 克拉有读合集 社区物联合集(https://m.crsky.com/mip/zhuanti/p4p5p5.html
5.和目网站关键字快来绿色资源网下载体验吧! 中国移动和目c15介绍专为c15能摄像头产品设计的一款 [ 查看详细 ] 分类: 视频影音| 语言: 中文| 大小: 50.77M| 评分: 4.0| 时间: 2017-09-02 中国移动和目精英版ios客户端 和目摄像头app苹果版是由中国移动官方推出的一款手机监控软件。支持和目c11、c12、c13、c15、c20智能http://www.downcc.com/tags_%BA%CD%C4%BF.html
6.和目摄像头下载安装和目app下载v5.11.1安卓版相关下载 软件标签: 和目app是和目摄像头官方推出的一款手机app,这款app可以帮助用户使用手机来连接和管理摄像头,让用户即使身处在外也可以随时查看家里、商铺、办公室等场所的实时监控视频。而且和目app还可以通过手机为用户实时推送报警信息,检测到异常事件报警通知后就可以第一时间对用户进行通知提醒,推荐家里有使http://www.liulan.net/az/10080.html
7.和目下载和目手机APP官方下载中移物联网有限公司数字技术分公司出品的安卓版和目,和目,关注生活每一天。安心市场提供安卓版和目APP官方下载,手机和目apk安装包免费下载。https://www.anxinapk.com/rj/11283061.html
8.和目怎么样和目好用吗和目5.11.2怎么样360安全卫士怎么样 和目相关软件下载 Auto Sight 哔嘀视频编辑 7788票证 WiFi全屋通 当鸟动漫 P图软件 伴奏提取AI 一级建造师市政公用工程 招联金融 Max 和目相关专题推荐 高德导航手机版 手机k歌 手机输入法 手机解锁 ai中文版 定时任务软件 番号搜索器在线 国际象棋单机版 熊猫苹果助手 苹果浏览器商务http://www.onlinedown.net/pl/10106495_1.html
9.和目App下载官方版和目摄像头App下载安装v5.13.0安卓版立即下载详情 相关 评论 和目App官方版是一款功能强大的智能在线监控软件,由中移物联网有限公司倾力打造。这款软件能够为用户提供超多强的监控功能,保护有实时视频、即时分享、云端存储、远程关爱等视频应用服务,有了它以后,用户就可以非常便捷的在电脑上查看详细的监控视频了,还支持语音对讲,保障监控区域安全,不管是https://m.32r.com/app/63973.html
10.和目专业版APP下载和目专业版(视频监控)下载v3.1.1《和目专业版》是一款专业的视频监控软件。为用户提供实时视频、云端存储、分级摄像头管理等应用服务,用户可以方便地对小型临街商铺、连锁店铺、学校、幼儿园等场所进行全方位监控,并通过分级权限控制,便捷地对可观看摄像头人员的权限进行管理,实现专业监控的需求!有需要的朋友不要错过,KK下载站推荐大家下载体验! http://www.kkx.net/az/29495.html
11.和目app和目app苹果版和目app苹果app2.31.3免费版拍照和目下载和目app和目 语言:中文类型:影像工具版本:2.31.3大小:45.7 MB更新时间:2015-11-09 玩家评语:和目是一款功能非常强大的手机软件,能够为你提供实时视频、远程关爱等功能,使用起来非常的方便,你可以随时随地查看家里、商铺以及办公室等场所的视频情况,非常实用。 https://www.zuiben.com/i_soft/24059.html
12.和目app下载和目安卓版下载[视频监控]下载地址 和目安卓版是一款实用的视频监控类的软件,和目安卓版为用户提供实时视频、远程关爱、即时分享、云端存储等视频应用服务。和目安卓版可以让用户轻松查看家里、商铺、办公室等场所的实时视频、云端录像,软件可以帮助用户每一天更好的生活。软件通过WiFi摄像头即时接收用户所关注场所的异常事件。 http://mip.downza.cn/soft/10394275.html
13.和目摄像头app手机版下载和目app安卓版v5.11.2最新版下载电脑版下载在360助手获取资源 版本:v5.11.2最新版 分类:影音媒体 大小:52.1M 语言:中文 时间:2023-01-04 09:53 星级: 官网:暂无 和目app是一款手机智能家居摄像头app,在手机上连接家中的智能摄像头就能在手机上查看各种监控视频,在和目app上提供一键远程报警,在家或者是在店铺办公场所有遇到危险都可以直接使用!https://www.fxxz.com/azsoft/535715.html
14.和目摄像头app下载安装中国移动和目app安卓手机版 软件介绍 技巧攻略 全部平台 历史版本 标签:远程监控视频监控摄像头监控 介绍 和目最新版,智能家居摄像头,为用户提供实时视频、远程关爱、即时分享、云端存储等视频应用服务。 和目app,一般又称和目监控,和目家庭监控app,中国移动和目app。 https://liqucn.com/article/720487.wml
15.和目摄像头app官方下载和目监控手机版v5.8.0安卓版标签:和目安防app中国移动 用手机扫描下载 (6)差评(5) 简介 和目软件最新版是智能看家的监控app,实时报警推送能够让你不错过任何一个动态,提供了远程看家、看店等功能,支持视频录像、录像保存和回放等操作,对于有需要的朋友来说不错。 和目监控摄像头介绍 http://www.pipikun.com/android/soft/17628.html
16.和目摄像头app下载和目摄像头最新版下载v5.11.3《和目摄像头》软件测评: 用户在这款软件上能够直接查看到各种不同场景当中的摄像数据,不管是实时的数据或者是保存的数据,都可以直接去查看。 以上就是关于和目摄像头app的下载链接和内容简介,更多软件资讯与下载,尽在1666手游网,喜欢的朋友快来收藏本站吧!http://www.1666.com/soft/v660730.html
17.敬业签电脑手机云同步桌面便签软件及手机便签APP免费下载敬业签电脑手机云同步桌面便签软件及手机便签APP关于个人职业目标和规划相关内容第1页:个人职业目标和规划Tag标签是敬业签官网为用户提供的相关资讯内容、帮助教程以解决便签使用相关的经验教程。https://www.jingyeqian.com/tag/17655-1.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