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久在樊笼里,复得返自然。”一千多年前,陶渊明的这声感叹,也道出不少现代人的心声。
车水马龙的城市喧嚣,到处要排队的人从众……紧张、快节奏的都市生活,让乡村成为现代人的精神家园。
城市有消费需求,乡村有发展需要。一些县市区,利用当地自然生态、文化传承等优势资源,大力发展休闲农业。近日,农业农村部公布2023年全国休闲农业重点县,全国共60个县入选,其中湖南有长沙县、苏仙区入选。
入榜全国“重点县”,门槛不低
乡村要振兴,产业兴旺是关键。休闲农业,横跨一二三产业、兼容生产生活生态、融通工农城乡,对推进美丽乡村建设、农村经济发展、乡村全面振兴具有重要意义。
农业农村部自2021年开始评选全国休闲农业重点县,每年在全国范围内认定60个休闲农业重点县,平均每个省2个县入选。
农业农村部这一举措,旨在强化统筹协调,集成服务、政策、宣传推介等各方面资源,打造休闲农业高质量发展先行区,助力农业农村现代化建设。
江永县夏层铺镇皛咏村,游客在体验传统手工纺纱。田如瑞摄
然而,要挤进榜单,门槛着实不低。
例如,本次入选的北京市平谷区,位于首都郊区。凭借着生态与区位优势,平谷区成为北京的网红休闲旅游打卡地,并多次举办世界休闲大会。近年来,平谷区在着力打造“世界休闲谷”。
此次入选的浙江省余姚市,拥有国家A级旅游景区14家,省级休闲农业和乡村旅游精品线4条、休闲观光农业区(园)17个,拥有民宿农家乐近300个、A级景区村庄164个。2023年全市累计接待游客590.2万人次,休闲农业区(园)与农家乐总产值8.54亿元。
清晨,新化县奉家镇渠江源景区,游客在渠江源世外山居楼顶练习太极拳。辜鹏博摄
湖南两地,凭实力入选
虽然门槛不低,但长沙县、苏仙区两地,凭实力入选。
长沙县位列全国县域经济基本竞争力百强县前列,各项指数持续领跑中西部。其中,乡村休闲旅游是长沙县县域经济发展的主导产业之一。
长沙县金井镇湘丰有机茶园,游客在体验采摘春茶。湖南日报记者徐行摄
长沙县制定《长沙县休闲农业与乡村旅游发展规划》,打造“一湖两河、一圈两区”的总体布局,加大对休闲农业的支持力度。全县首倡“院士农业”,聘请刘仲华等4位农业院士担任顾问,为休闲农业发展注入高科技含量。打造金井镇湘丰村、金龙村等一批宜居宜业和美乡村示范片,涌现了湘丰茶博园等一批乡村旅游示范点。
2022年,长沙县休闲农业和乡村旅游实现营业总收入46亿元,接待游客1020万人次,人均消费水平460元,均处于全国领先。
长沙县发展休闲农业区位优势明显,苏仙区更是“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的生动诠释。
苏仙区森林覆盖率达68%,自古享有“山川之秀甲湘南”的美誉,徐霞客赞为“无一山不奇,无寸土不丽”。境内有苏仙岭、王仙岭、飞天山国家地质公园、天堂温泉等4A级旅游景区,有全国网红打卡地高椅岭。
郴州市高椅岭景区丹霞地貌与碧水相依,壮观与柔美并存。傅聪谢婉雪摄
作为大湘南旅游核心,苏仙区成功创建全省全域旅游示范区,连续多年入选中国最美县域榜单。苏仙区大力开展美丽乡村建设,73%以上的行政村达到了美丽乡村建设标准。
2022年,苏仙区休闲农业经营主体335个,实现收入4.9亿元,比2021年增长28.9%。建成星级农庄21家,其中国家五星级2家、省五星级8家。
从1.0到4.0版本,湖南休闲农业来势
截至目前,加上2021年、2022年认定的4地(浏阳市、永定区、鹤城区、新化县),湖南共有6地入选全国休闲农业重点县。作为示范县、先行区,这6个县也让侃财君看到了湖南休闲农业的良好趋势。
张家界天门山国家森林公园出现云海景观,云海与山峦群峰构成一幅山水画卷。郭立亮丁云娟摄
回过头来看,我省休闲农业经历了从无到有、由小到大的蝶变过程。从吃饭、钓鱼、打牌的1.0版农家乐,到依托生态环境的2.0版度假型休闲农庄,再到适当拉长农业产业链条的多功能型3.0版休闲农园崛起,到4.0版的休闲农庄与村庄融合集聚发展模式,目前已实现从“单一吃住”向“多元经营”、从“单打独斗”到“抱团发展”、从“单个产业”到“多产融合”的转型升级发展。
浏阳“全BA”超燃开赛。2023年7月6日晚,浏阳市永安镇人民政府前坪广场,村民在观看篮球比赛。李健王文摄
这背后,是湖南顺应城乡休闲消费市场火爆且不断升级的需求,各部门强化合作、完善扶持政策、开展示范创建等方面的共同努力。
目前,全省有休闲农业经营主体1.73万个。休闲农业已成湖南乡村产业振兴的重要支撑和农民增收的重要渠道。据湖南省农业农村厅预计,2023年休闲农业接待人次达2.38亿人次、同比增长13%,实现经营性收入535亿元、同比增长8.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