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知耕.快报』知耕定期准时摘取农业科技领域重要的、有价值的产品技术动态及新闻资讯,可能改变这个行业的信息都在其列。
目录
学术界
○PNAS:蓝藻通过光合作用可产生油
○SciAdv:充电10秒钟,发光几分钟的植物○NatureCommun:华中农大开发QTL快速定位克隆的RapMap方法○NatureCommun:进化的机器学习方法通过转录组数据预测表型○Science:我国人工合成淀粉研究取得原创性突破○Science:光合产物和光信号对于豆科植物根瘤发育和共生固氮的谜底被揭示○Cell:通过操纵感病基因实现广谱抗病的新策略
产业界
○植物家与美国细胞脂肪MissionBarns将合作开发细胞脂肪与植物蛋白混合产品|细胞肉○透云生物莱茵衣藻一期项目生产线进入试生产阶段|植物反应器○华阳新材拟募资5.5亿元加码可降解新材料领域布局|可降解材料○蔚蓝生物牵头成立“青稞高值化产业开发研究中心”○中国农大携手保定打造乡村振兴“保定样板”○DLFSeeds宣布投资350万英镑用于先进的加工设施|加工设备○科学家开发出治疗皮尔斯病的有机疗法|生物农药○草甘膦:欧洲食品安全局(EFSA)和欧洲化学品管理局(ECHA)展开磋商|农药安全
资本界
○人工智能·CeresImaging获得2300万美元C轮融资
○基因测序·今是科技完成超亿元B轮融资○基因测序·牛津纳米孔伦敦证交所IPO○agtech平台·Semios筹集1亿美元资金以在全球扩展agtech平台○生物技术·PerfectDay完成3.5亿美元的D轮融资并计划在未来12个月内IPO○植物原料·AAK收购卵磷脂生产商BICIngredients其他
○中国科研团队获国际核技术农业应用领域最高奖项○有序推进生物育种等领域产业化应用|国内政策○最高法深入调研持续加强种业刑事审判指导|国内政策○欧盟“针对某些新基因组技术生产的植物的立法”的反馈征集|海外政策
01
PNAS:蓝藻通过光合作用可产生油
SciAdv:充电10秒钟,发光几分钟的植物
近日,ScienceAdvances发表论文,该研究通过选用一种可以形成纳米颗粒的名为铝酸锶的化合物作为磷光体,创造出一种“光电容器”,并且他们在将铝酸锶纳米颗粒植入植物之前,先将颗粒包裹上二氧化硅,以此来保护植物免受化合物的伤害。这些直径约为几百纳米的颗粒可以钻入位于叶片表面的气孔,然后顺利进入到植物体内。它们会在被称为叶肉的海绵状层中聚集,并在那里形成一层薄膜,这种薄膜可以吸收来自阳光或LED的光子。研究发现,当这些被植入了纳米颗粒的植物在蓝色的LED下照射10秒钟后,就可以发出约一个小时的光,并且光线在最开始的五分钟里可以维持最亮水平,随后再逐渐减弱,这些植物可以连续充电至少两周。论文链接:
NatureCommun:进化的机器学习方法通过转录组数据预测表型
Science:我国人工合成淀粉研究取得原创性突破
《中国农业科学》:分子植物育种助推南繁种业转型升级
Science:光合产物和光信号对于豆科植物根瘤发育和共生固氮的谜底被揭示
Cell:通过操纵感病基因实现广谱抗病的新策略
02
植物家与美国细胞脂肪MissionBarns将合作开发细胞脂肪与植物蛋白混合产品|细胞肉
据proteinreport报道,植物家HEROTEIN已与美国细胞农业食品技术公司MissionBarns(细胞培养动物脂肪的全球领导者)建立了战略伙伴关系,共同为中国市场开发由细胞脂肪和植物蛋白质混合而成的非转基因混合产品系列。通过这次合作,HEROTEIN有能力成为中国第一个将此类产品商业化的公司,这些产品将具有植物蛋白的健康和可持续发展优势,但其味道和质地更像肉类。
透云生物莱茵衣藻一期项目生产线进入试生产阶段|植物反应器
据山西新闻网报道,全球首条莱茵衣藻生产线进入试生产阶段。长治市潞城区投资3亿元的山西透云生物科技有限公司莱茵衣藻一期项目生产线进入试生产阶段,目前已有一条由2个50升、2个1500升、6个18000升的发酵容器组成的生产线投入试生产阶段,其余生产线均已进入最后调试阶段,若试生产顺利,可于10月份产出产品。该项目设计为年产莱茵衣藻粉4000吨,年销售收入可达10亿元。
华阳新材拟募资5.5亿元加码可降解新材料领域布局|可降解材料
公司9月28日公告称,拟非公开发行股份募集资金总额不超过5.5亿元,扣除发行费用后将全部用于新材料6万吨/年PBAT项目、2万吨/年生物降解改性材料及塑料制品项目、2万吨/年全系列生物降解新材料项目。今年上半年,华阳新材通过收购山西华阳生物降解新材料有限责任公司100%股权,布局生物降解新材料产业,拓展转型发展战略空间。山西华阳生物降解新材料有限责任公司系公司6万吨/年PBAT生物降解新材料和2万吨/年生物降解塑料制品项目的实施主体,也是公司生物降解新材料产业的运营平台。目前该项目已开工建设,尚未投产。
蔚蓝生物牵头成立“青稞高值化产业开发研究中心”
为加快推动青稞产业高值化发展,拓宽青稞推广应用领域,由第九批青岛援藏干部牵线,青岛蔚蓝生物集团有限公司牵头成立“青稞高值化产业开发研究中心”。中心将以市场为导向,陆续推出形式多样的青稞基新产品,逐步改变青稞产业粗放加工为主的现状,抓住“大健康”产业发展契机,推动青稞产业向高值化、功能化、健康化方向发展。西藏青稞是一种高原特色的作物,含有β-葡聚糖、γ-氨基丁酸、多酚、黄酮类以及花青素类等多种天然活性物质,对这些功能成分的深入开发,将会大大提升青稞的产业价值。蔚蓝生物将充分发挥生物技术优势与青稞高值化开发,实现青稞与现代食品工业的匹配与融合。
中国农大携手保定市政府打造乡村振兴“保定样板”|数字农业
9月28日下午,中国农大与河北保定市人民政府签署农业科技创新合作协议,共建保定国家农业高新技术产业示范区,打造引领产业发展的国家级乡村振兴先行区。项目合作具体内容包括共建“一院、四中心、三集群、两机制、1+N个试点县”,“一院”即共同筹建京津冀现代农业协同创新研究院,“四中心”即模式动物(猪)创新研究中心、作物分子育种创新中心、乳腺生物反应器国家重大转基因专项中心、玉米全程机械化智能化中心,“三集群”即生命健康产业集群、生物育种产业集群、人才培育产业集群,“两机制”即成果发布与项目招商对接机制、合作评估机制,“1+N个试点县”即以涿州市为试点先行培育打造全国乡村振兴科技支撑试点县,同时储备培育若干个试点县。壤活力。
DLFSeeds宣布投资350万英镑用于先进的加工设施|加工设备
世界领先的草种育种商DLFSeeds将投资350万英镑,在其位于伍斯特郡Inkberrow的主要种子加工基地新建最先进的混合和分配设施。这是在2015年在爱丁堡附近的布罗克斯本苏格兰工厂投资300万英镑的基础上实现的,该工厂自动化并彻底改变了饲料草和三叶草混合物进入农业市场的处理方式。该投资包括一个新的用于便利设施和消费品的全自动混合设备,同时释放现有的混合能力,使环境管理、覆盖作物和野花的吞吐量增加三倍。
科学家开发出治疗皮尔斯病的有机疗法|生物农药
草甘膦:欧洲食品安全局(EFSA)和欧洲化学品管理局(ECHA)展开磋商|农药安全
草甘膦是一种广泛用于植物保护产品(PPPs)的化学品。欧盟委员会于2017年授予草甘膦为期五年的批准。目前该草甘膦获准在欧盟使用至2022年12月15日。近日EFSA和欧洲化学品管理局(ECHA)已开始就草甘膦的初步科学评估进行平行磋商。磋商将持续60天,鼓励所有感兴趣的各方做出贡献。在平行磋商中,EFSA将收集关于草甘膦更新评估报告的反馈。预计将在2022年下半年完成其工作。欧盟委员会与来自27个欧盟成员国的风险管理人员一起,然后将决定是否延长草甘膦在欧盟使用的批准。
03
人工智能·CeresImaging获得2300万美元C轮融资
CeresImaging成立于2014年,是一家使用航拍图像和数据分析帮助种植者改善农业实践的精准农业供应商,提供精准农业革命背后的科学,为美洲和亚太地区更高效的农业运营提供动力。随着精准农业行业成为全球农民面临气候变化和关键水资源管理问题的关键解决方案,CeresImaging的增长正在迅速加速。Ceres成像技术通过创新的数字移动界面部署实时数据,使种植者能够快速量化作物压力模式并确定纠正措施的优先级。近日该公司宣布已在C轮融资中筹集了2300万美元,由XTXVentures和REMUSCapital领投,InsightPartners和B37Ventures跟投.通过这项新投资,CeresImaging将进一步扩展其端到端解决方案套件,支持开发更先进的人工智能应用程序,以改善农场层面的灌溉管理实践和资源利用效率。
基因测序·今是科技完成超亿元B轮融资
9月29日,纳米孔基因测序企业今是科技宣布完成超亿元B轮融资。本轮融资由华创资本领投,红杉中国、国药资本、荣安创投、惠远资本、取势成长基金,以及老股东苇渡资本、达润资本跟投,取势资本担任独家财务顾问,资金将用于纳米孔基因测序仪的研发和商业化。今是科技致力于让基因测序成为精准医疗的常规手段,公司基于“边测序边合成”技术路线研发的纳米孔测序仪,解决了基因测序成本高、效率低,数据质量不佳的痛点,可实现“几小时、几百元”进行人类全基因组测序的目标,有望推动纳米孔测序仪在临床广泛应用
基因测序·牛津纳米孔伦敦证交所IPO
数字农业·Semios筹集1亿美元以在全球扩展agtech平台
精准农业平台Semios,也是全球最大的独立农业科技解决方案提供商之一,近日宣布已筹集1亿美元资金,由MorningsideGroup领投。这笔资金将使农业科技供应商能够加速其研发和解决方案的部署,以帮助全球种植者减少化学投入、更好地管理水资源、组织农业数据并改善作物结果。迄今为止,Semios已筹集了超过2.25亿美元的外部资金。将第三方农业解决方案整合到其作物管理平台正在帮助种植者在一个地方最准确地了解作物的发育情况,从而改进决策并最终在更不稳定的气候和更具挑战性的生长条件下获得更好的作物结果。生物技术·PerfectDay完成3.5亿美元的D轮融资并计划在未来12个月内IPO
9月30日,无动物乳蛋白公司PerfectDay,Inc.宣布完成3.5亿美元的D轮融资,资金将用于加强该公司在生物工程、成分创新和消费产品方面的发展。本轮融资由淡马锡和CPPInvestments共同领投,包括HorizonsVentures、BobIger、SK公司等长期投资者也参与了本轮融资,本轮融资使PerfectDay的总融资额达到7.5亿美元。该公司目前估值约为15亿美元,并计划在未来12个月内上市。
植物原料·AAK收购卵磷脂生产商BICIngredients
卵磷脂是一种天然乳化剂,由大豆、向日葵和油菜籽等植物油提取。据FoodbevMedia报道,近日,植物油脂供应商AAK宣布收购BIC国际控股公司的卵磷脂部门BICIngredients,收购金额未公开。这将进一步推进AAK成为特种卵磷脂主要供应商的战略。BICIngredients是BIC国际控股的子公司,主要业务是从全球多个地区采购原材料来生产卵磷脂——一种由大豆、向日葵和油菜籽等植物油组成的天然乳化剂。据悉,此次收购后AAK将把BICIngredients的产品组合纳入其目前以Akolec品牌销售的特种卵磷脂产品中。
04
其他
中国科研团队获国际核技术农业应用领域最高奖项
近期,在维也纳举办的核技术农业应用领域国际最高奖项颁奖仪式上,中国国家原子能机构组织选拔推荐的中国科学家团队荣获卓越成就奖、杰出女性奖和青年科学家三大奖项。其中,中国农业科学院“小麦诱变育种”研究团队荣获“卓越成就奖”。农业科学院作物科学研究所副研究员郭会君、湖南省核农学与航天育种研究所研究员杨震分别荣获“杰出女性奖”和“青年科学家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