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年来,元谋县以发展设施智慧农业为目标,探索“大数据+农业深度融合”新路径,加快农产品产前、产中、产后全产业链完整数字化管理,助推农业产业化转型升级。2023年,全县实现农林牧渔业总产值59.96亿元,同比增长4.8%。农村常住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连续21年领跑全州。
从“苗尖”上发力,推动设施装备智能化。联合浙江天演维真网络科技股份有限公司打造“元谋菜园数字孪生平台”,示范打造以云岭鲜生、思农公司、金诚种业为代表的20个果蔬、育苗基地,建设气象监测站、5G视频监控等300多种物联网传感设备,蔬菜大棚变成智慧菜园。建成果蔬设施大棚8.57万亩、工厂化育苗大棚55万平方米,年出苗10亿株,蔬菜育苗产值达3亿元。
在“舌尖”上聚合,推动质量监管数字化。在全县15家果蔬种植基地安装农业数字监控系统,消费者通过平台监控系统了解生产管理情况,实现农产品买得放心。持续开展农药、化肥减量增效行动,农药、化肥使用量连续4年实现负增长,认定无公害农产品产地23.9万亩、绿色食品产地17.1万亩,出口蔬菜质量安全认定面积达21.05万亩。强化从生产源头到消费餐桌的农产品全过程质量监管,全县上市外销农产品质量安全检测连续5年合格率达100%。
向“指尖”上延伸,推动一体服务精准化。每天准时更新县农产品市场和全国155个农产品市场交易动态,种植户可通过线上平台发布文本、图片,向农业专家“一对一”咨询种植问题。建成数字化农资经营门店30家,实现农药源头可控、监管部门数据等可查。客商通过“元谋数字农业”App可直观了解历年蔬菜种植面积、基地情况及批发市场信息。政府通过货运车辆扫描的二维码信息,掌握市场销售量,拓展外销市场数据分析。
在“足尖”上拓展,推动外销产品便利化。建成51个覆盖城乡的电商运营中心、服务站点和物流配送分拣中心,实现优势产业基地网络全覆盖。目前,全县共有电商企业314家,开设网店179家。加大与国内大中城市商超企业合作,构建产销一体化的农产品供应链条。每年有70多万吨蔬菜产品销往北京、上海等国内200多个大中城市,近8万吨洋葱、香葱产品出口韩国、日本等国家。
在“品牌”上创新,推动产品质量高端化。结合“一果一码”喷码技术设备,逐步推进元谋县“一菜(果)一码”建设和应用。通过举办云南元谋蔬菜种业博览会和鲜食玉米新优品种试验展示会等途径,扩大“元谋蔬菜”品牌市场效应。目前,全县获得绿色食品、有机产品认证186个,有机认证面积达3.52万亩。“元谋番茄”“元谋青枣”获地理性证明商标后,又入选第二批全国名特优新农产品名录。“元谋蔬菜”“元谋水果”集体商标获国家市场监督管理总局注册,新增2个区域公用品牌,6个农产品连续12次获“云南省十大名品”称号。(通讯员康强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