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聚焦三农|金融综合服务助力乡村振兴》
“兴农撮合”平台促发展
薛亚甲的养牛场主要从事肉牛繁育牛、种牛培育。他想要扩大规模发展生产,最大的困难就是资金不足。为助推当地养殖业发展,工商银行推出了专门面向农业经营主体的“兴农贷”,以优惠利率为农户、家庭农场、农民专业合作社、涉农小微企业等提供普惠贷款服务。
内蒙古昕元牧业有限责任公司总经理薛亚甲:
三年来,工商银行已经累计给我们发放了两千多万元的贷款,尤其是2019年的第一笔贷款,给我们在发展的关键时期解决了燃眉之急。
贷款发放后,银行会实地跟进客户发展,了解融资去向和用途,做好贷后管理和服务。
中国工商银行正蓝旗支行客户经理郭磊:
我们在后续跟进调查过程中,也看到了客户在资金需求方面还有更大的缺口,融资上我们会更加倾斜。
在工行正蓝旗支行的金融支持下,薛亚甲的公司已经发展成为拥有标准牛舍9000平方米、饲料加工机械厂房2450平方米,集种牛培育、牧草种植、高档牛羊肉生产销售于一体的企业。而通过工商银行推出的“兴农撮合”平台,他足不出户就能用网络与2000公里之外的潜在合作伙伴开展洽谈磋商。
通过“兴农撮合”平台,直接就帮我们筛选掉了一些潜在的风险,总之就是最高效直接地让我们找到了可以信赖的客户。
中国工商银行内蒙古分行普惠金融事业部(乡村振兴办公室)负责人王清亮:
“兴农撮合”平台是农业农村部和中国工商银行强强联手打造的服务农业企业和新型农业主体的平台,这个平台依托的是工商银行客户资源和服务网络,客户可以在这个平台上找商机、谈生意、促合作、办贷款、获信息。
一起来了解一下“兴农撮合”平台
乡村振兴工作队深入基层
在内蒙古自治区多伦县的乡村里活跃着一支由银行工作人员组成的队伍,隔三差五进村入户,将金融服务送到广大农牧民身边,他们就是“工银乌兰牧骑”乡村振兴工作队。工商银行多伦支行与榆树林村签订党建共建协议,在村支部中设立工行驿站,为村民提供信贷支持、金融科普等多种服务。
内蒙古自治区多伦县榆树林村党支部书记张春茂:
结了对子以后,服务得非常好,给老百姓讲解怎么样贷款、什么步骤等这些业务知识,在讲解得非常清楚的同时,还要把那些防诈骗知识宣传到位。
工行内蒙古分行组建了76支“工银乌兰牧骑”乡村振兴服务队,已累计开展了各项活动八百余场,实现了对全区旗县区金融服务的全覆盖。为方便村民,乌兰牧骑小分队经常上门为养殖户办理贷款业务。
中国工商银行多伦支行综合管理部主任扈石磊:
这个贷款现在主要用于牛的养殖,假如说你要买理财产品,或者买房、消费这些的话,现在是不能流入那些领域的。
多伦县榆树林村近年来大力发展家庭养殖业,几乎家家户户都养牛。对于中小养殖户来说,高效便捷的金融支持是村民增收致富的重要保障。
内蒙古自治区多伦县榆树林村村民赵金全:
对于小户来说,贷款都是10万元、20万元、50万元,最低的应该都是5万元。因为利率低,贷的钱也多,所以可以多养牛。以前每年贷50万元的利息钱,现在可以贷100万元。
打造农业产业供应链金融
为了保障农业产业链稳定畅通,工行加强对种植、养殖龙头企业上游农企、农户的支持,缓解他们采购农资、扩大生产等资金压力。记者近日来到了一家大型奶企的原奶供应基地。
内蒙古恒富牧业集团有限公司第一牧场场长朱文静:
牛吃的饲料越好,对牛的产奶量,还有产奶的指标是越好的。所以说,饲料在牛奶的全成本里边要占到75%到80%左右。
我们的牛吃的是全混合日粮,这里边总共有七种物料,其中青储是日粮里边用量最大的,单头牛的用量能达到25公斤。
对于牧场来说,饲草储备至关重要,而青储收购又是饲草储备中的关键。每年收购青储的季节也是牧场资金压力最大的时候。
一个月就得把一年的量储存下,资金的需求量是1500万元到3000万元左右。
青储作为牛的主要饲料,具有季节性强、使用量大的特点,如果储备不足,对牧场原奶生产供应将产生直接影响,进而影响整个产业链条的稳定。
中国工商银行呼和浩特分行普惠金融事业部(乡村振兴办公室)经理刘钊:
我们针对青储的特点推出了“青储贷”这个产品,累计为上游全流程的企业发放了1.6亿元的贷款融资,解决了青储储备的需求。
通常银行贷款在集中采购前的一个星期就能到账。
有了这个钱之后,我们收农户的产品都是现金结算,拉过来一车算一车的钱。如果要是一直赊账的话,农民种植饲草料的积极性也会降低。
内蒙古自治区托克托县什力圪图村村民段二巧:
中国工商银行内蒙古分行积极推动数字供应链业务发展,支持上下游融资,打造以龙头企业为核心的金融生态圈,为乡村振兴注入了金融活水。
中国工商银行内蒙古分行党委书记、行长李峰:
目前,中国工商银行内蒙古分行已为两百多户涉农企业发放了供应链融资超过50亿元。围绕自治区高标准农田建设、耕地轮作休耕、奶业振兴等重大项目,我们持续加大了信贷支持力度。目前,我行涉农贷款的余额超过了739亿元,较年初增加了130亿元。
科技赋能打造“工农e家”平台
为推动乡村产业振兴,切实巩固脱贫攻坚成果,工商银行毕节分行推出了“乡村振兴产业贷”,用于支持全省发展特色优势农业产业。威宁县是贵州省的烤烟生产大县,烟叶是农民增收的“金叶子”,“烟草贷”和“烟农贷”有力保障了当地烟草产业的发展。
贵州省威宁县银水村村民彭裕黔:
今年我家种了30亩的烤烟,资金紧张的时候在工商银行贷了5万元钱,解决了我在化肥、农资上面的缺陷,而且贷款相当方便。
中国工商银行毕节分行行长张艳:
工商银行除了为种植端的农户提供生产资金,还为下游经销商提供采购用资融通,缓解零售端的资金压力。
贵州省威宁县六桥街道社区便利店店主张明清:
张明清店里安装的是“工银兴农通智能服务终端”,上面承载着“工农e家”金融服务系统。工商银行通过与当地供销社、商超合作,形成软件与硬件相结合、线上线下一体化的乡村金融服务站点。
贵州省威宁县供销社主任张明荣:
“工农e家”这个管理系统主要是解决我们进销存管理这样一个问题。我们在开展C端销售的时候,通过这个系统又大大节省了我们在支付和管理方面的成本。
通过工商银行省分行自主研发的“工农e家”系统平台,在全市8个县区、150个乡镇建成了这个普惠金融服务的示范点150个,2700多个普通示范站点,把我们工商银行的优质金融服务送到农民朋友的身边。
贵州省黔西市化屋村村民刘庆刚:
“工农e家”系统的应用实实在在解决了农村支付、结算等方面存在的难题,为村民经营带来便利,在资金和服务的双重支持下,当地旅游业迅速发展,村民的日子也越过越红火。
贵州省黔西市化屋村村民杨文丽:
我们化屋村现在发展旅游,像我们这边的民宿,还有一些农家乐,一些土特产、手工艺品,一家人都在做这个生意。我们现在都没有留守妇女、留守儿童了,都是一家人开开心心的,都是比较好的,在家可以照顾小孩子。
工商银行积极构建“城市+乡村”、“对公+个人”、“实体+数字”、“线上+线下”一体化联动发展的新格局,全力支持乡村振兴。
中国工商银行总行普惠金融事业部(乡村振兴办公室)副总经理李纵:
做好乡村振兴金融服务,不仅饱含着我们对农业、农村、农民的天然情感,更是一份沉甸甸的责任。下一步,工商银行将继续推动城乡联动发展战略落地,加大对农村地区新基建的支持力度,助力畅通城乡经济循环,帮助更多的乡村主体深度融入产业生态,实现乡村振兴金融服务发展好、服务优、有特色、可持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