农产品质量安全追溯平台包括公共服务平台、系统管理中心、政府监管中心、农产品基地追溯系统、质量安全检测系统(第三方系统)及农残检测设备集成模块、智能终端数据交换接口与基础设施(硬件、软件支撑)业务功能。追溯业务流程如图1所示。
(1)生产经营主体备案。食品生产经营主体向所在地行政主管部门进行实名备案与开户,备案内容包括基本信息、产品信息、地块信息等信息。
(4)追溯标识打印与张贴。通过产地准出检测后,生产经营主体进行采收并录入平台,在线打印动态生成的二维码形式的追溯标识,在准备上市的农产品外包装上进行张贴,或者在产地准出证明上加贴即可。
(6)动态监管。定点批发市场或超市对上市农产品进行标识查验,农业行政部门可通过环境监测、例行监测、监督抽查、日常巡查或消费者举报投诉等方式,对可追溯农产品进行动态监管。
图1农产品质量追溯业务流程
2智能终端设计实现
智能终端服务端采用基于J2EE的轻量级架构与MVC模式的B/S体系结构[13,14],完成持久化设计与实现[15],使之更方便面向全省消费者、各级监管员、检测机构与生产基地用户使用公共服务平台。系统运行稳定、速度快、跨平台、可移植。服务端预留了数据交换服务接口对外数据服务(接收手机端请求与响应返回应答),部署在中心服务器上,用以连接手机端,接收和处理用户手机客户端传递进来的信息或请求。手机端采用C/S结构,以便最大程度适用于智能手机用户。平台与智能终端两者共用一个中心服务器,实现数据的完整性、一致性和及时性。
图2智能终端系统
智能手机安装最多的是Android操作系统,是以Linux为基础的半开放原始码作业系统。手机端软件以Eclipse编程实现,采用C/S模式的三层结构,包括Android客户端、Web服务器、数据库。Android客户端负责提供用户界面、扫描解析追溯标识,通过通信接口与服务器连接。服务器负责提供数据交换接口、访问数据和发送数据,数据库负责提供数据。如图2所示。
2.1农产品追溯码编码
农产品追溯码是农产品终端销售时承载追溯信息直接面对、展现给消费者的统一代码[16]。按农产品类别,农产品追溯码可分种植业农产品追溯码、养殖业(畜产品、水产品)追溯码两大类。一般农产品产地码的设计,采用行政区划码+地块编号、地理坐标等编码方式,以便对农产品产地、流通环节、检测机构等信息进行快速、准确定位,有利于对存在安全隐患的产品采取应急措施[2]。
根据农业部NY/T1430-2007《农产品产地编码规则》标准[17],种植业农产品追溯码设计成由农产品产地码、产品信息码两部分构成,共29位数字,如图3所示。产地编码为农产品生产基地归属地的身份编码,由行政区划+乡镇+村+产地分类+产地代码构成,共计20位;产品信息码为9位,由产品生产档案号+采收批次号组成。
图3农产品追溯码结构
2.2二维码编码与译码
二维码技术应用是实现农产品质量追溯成功的关键,包括对农产品追溯码编码、编码生成与译码等方面。二维码中,QR条码应用较为广泛,特点是:信息密度高,承载信息量大,存储空间小,容错能力强,可靠性高,能超高速全方位识读,支持多种符号、汉字的编码,即使局部受损仍可识读二维码完整信息[18]。智能终端应用QR条码规则进行编码与译码。
编码时,农产品追溯码生成图形化的QR条码。QR码有若干可选择的编码规则,由于待编码的追溯码为29位的连续数字序列,因此本系统采用数字编码规则,编码过程如图4所示。
图4QR编码过程
译码是编码的逆过程,是将条码图像解析成追溯码、实现查询追溯的前提。手机端采用ZXing框架解析二维码,能够对QR编码、DataMatrix、UPC等编码进行解析。QR条码数字译码步骤是[18]:(1)定位、获取符号图像,转换模块为0、1矩阵;(2)识读格式信息,去除掩模图形,纠错格式信息模块,识别纠错等级与掩模图形参考;(3)识读符号版本;(4)用掩模图形对编码区位图进行异或处理消除掩模;(5)按照模块排列规则,识读符号字符,恢复信息的数据与纠错码字;(6)用纠错码字检测错误纠错;(7)数据码字按模式和字符计数指示符分为多个模式段;(8)采用模式译码获得以数据字符表示的追溯码。
2.3数据访问与交互
图5手机端数据访问序列图
数据交换格式)格式的数据发回到手机端。手机端通过HttpPost类验证来自系统服务端的连接,若连接成功,将接收到的JSON数据解析成List数据,通过Android操作系统的适配器将List数据显示到手机页面上[19]。图5是手机端实现农产品质量追溯的数据访问序列图。
3应用案例
以农产品质量追溯平台上实际注册的种植业用户产品为例(见图6),通过Android手机扫描QR条码进行测试,查询追溯农产品控制信息。测试过程为:在客户端界面选择二维码扫描,手机摄像镜头对准并扫描二维码,手机端译码模块解析QR条码,获得追溯码为32092410621082000001101131001,向系统服务端发送经格式转换后的追溯码,系统服务器交换接口读取追溯码,通过业务逻辑查询数据库,获得农产品质量控制信息,经过处理,返回手机端。手机得到数据后进行解析转换,显示在手机端界面上。
4结语
本研究以种植业农产品为质量控制和追溯对象,采用二维码、多平台溯源、Eclipse、Android等技术,研究面向手机的农产品质量安全追溯,建立了多层次、多角色的质量安全控制追溯体系。以种植业农产品应用案例进行运行测试,结果显示,通过手机追溯获得的农产品信息准确、可靠。实现了以智能手机快捷、新颖手段对农产品质量信息的跟踪溯源,满足了人们“明白消费、放心消费”的基本需求,也能为政府动态监管、企业构筑质量控制信息平台提供更高效优质的服务,达到了质量可查询、产品可溯源、事故可预警的示范目的。本研究对其他农产品建立质量安全可追溯也提供了借鉴和参考。
参考文献:
[1]陈子雷,李维生.现代科学技术对食品安全管理的支撑作用研究[J].山东农业科学,2012,44(12):112-118.
[2]余华,吴振华.农产品追溯码的编码研究[J].中国农业科学,2011,44(23):4801-4806.
[3]涂传清,王爱虎.我国农产品质量安全追溯体系建设中存在的问题与对策[J].农机化研究,2011,3:16-20.
[4]王本明,张秀兰,于庆满,等.农产品质量安全“安丘模式”的创立与发展[J].山东农业科学,2012,44(10):119-123.
[5]金海水,刘俊华.农产品质量快速溯源系统的现状、问题及对策[J].商业时代,2009,25:66-67.
[6]昝林森,郑同超,申光磊,等.牛肉安全生产加工全过程质量跟踪与追溯系统研发[J].中国农业科学,2006,39(10):2083-2088.
[7]朱海鹏.粮食龙头企业质量安全可追溯系统研究与实现[D].北京:中国农业科学院,2007.
[8]杨信廷,钱建平,孙传恒,等.蔬菜安全生产管理及质量追溯系统设计与实现[J].农业工程学报,2008,24(3):162-166.
[9]刘雪梅,章海亮,刘燕德.农产品质量安全可追溯系统建设探析[J].湖北农业科学,2009,48(8):2001-2003.
关键词农产品;二维码;追溯系统;开发;应用;浙江嘉兴;秀洲区
1二维码追溯系统的开发
完成秀洲区二维码追溯系统总体设计(系统的总体结构设计、数据库设计、计算机及网络系统配置方案设计等)和系统详细设计(代码设计、用户界面设计、计算机处理过程设计等)。并根据系统设计方案,委托软件开发公司分工进行系统模块开发,将模块分别进行测试。保证了系统集成后能运行正常,再进行运行调试、修改、最终完善后进入应用运行。
完成农产品溯源查询系统,利用互联网提供给公众一个根据追溯标签信息就可查询农产品信息和质量数据的业务系统。
建立追溯体系,完成追溯标签的设计,可以简单的利用二维码打印机打印商品标签。消费者只要通过掌上电脑、网络等,将农产品外包装上提供的追溯码输入,该产品从播种到收获的田间管理、检测检验、品牌信息等将在消费者面前一览无余。消费者也可以通过智能手机、二维码阅读器等直接读取农产品包装上的信息,让消费者对所购买的农产品有所了解,同时也向消费者反馈了农产品的安全生产管理信息。
2二维码追溯系统完成情况
2.1实施结果
2.2实现的技术指标
3二维码追溯系统取得的成效
系统在秀洲区几家农业企业和合作社进行了应用,所需材料只是一个简单的二维码打印机,普通文具商店就可以购买到标签纸,成本低,但意义重大。一是可以帮助企业进行信息收集和记录,记录产品在生产和加工过程中详细信息,建立产品信息数据库。二是使得企业内部的信息沟通更加顺畅和有效,一旦产品发生问题,就可以快速地查找原因,并及时对产品进行召回或撤回,最大程度地保护消费者的身体健康,提高企业的信誉。三是可以抵制劣质产品商家假冒企业产品,提高产品的保真性。目前秀洲区一些知名企业,已经在外包装张贴或者印刷二维追溯码。这些企业从农产品生产和销售建立档案,包括产地信息、肥料使用情况、农药使用情况、基地说明、基地和产品图片、检测报告等信息在电脑中记录下来,整合到数据库中,全面掌握自己的生产动态,不仅成为可查询的电子生产记录,同时也杜绝了品牌被冒充。本系统投入使用后,得到农业企业、合作社的大力支持,系统带来的经济效益、社会效益显著,为农产品质量提供了良好平台,推进了秀洲区农业信息化发展。
4参考文献
[1]俞香云.杭州市农产品质量安全现状与对策措施[J].农村经济与科技,2012(1):87-89.
[2]王波,沈朝阳,朱裕工.手机二维码技术及业务发展[J].通信世界,2007(30):4-5.
一、指导思想
以《中华人民共和国农产品质量安全法》为依据,以提高农产品质量安全水平为出发点和落脚点,根据我县生产实际和工作重点,采取定性和定量检测相结合,依法加强果品质量安全检测,切实保障公众农产品消费安全和身体健康。
二、检测范围
检测对象林业系统管辖范围内的所有“齐鲁放心果品”、取得“三品一标”证书的食用林产品种植单位、省级标准化示范园,小面积种植户不少于总量的20%,根据情况随机抽取,为确保样品抽检无缝隙全覆盖,2021年度样品抽检工作每个种植单位无论规模大小,原则上每个品种只抽取一个样品。
抽样品种:梨。
抽样批次:15批次。
四、工作要求
1、果树站要及时和农产品安全检测中心结合,根据果品成熟期确定采样地点进行采样。
2、抽样人员要认真履行职责,抽检行为规范,抽检不走过场,抽检登记及时准确。
【关键词】涉农专业群实训基地建设思路实践
【中图分类号】G【文献标识码】A
一、研究背景
高职教育人才培养模式改革的重点是教学过程的实践性、开放性和职业性,实验、实训、实习是培养学生职业能力的重要教学环节。因此,要有效地实施人才培养,就必须加强职业教育实训基地建设,构建完善的实践教学体系。一般职业院校的实训基地都是以服务于单一专业或专业群人才培养而规划建设的,但现代农业产业链要求培养覆盖种植、加工、物流、营销等技术技能人才,因此只有整合多专业资源,统一规划建设涉农专业群实训基地,才能更好地满足现代农业产业技术技能人才培养的需要。广西职业技术学院自2004年以来,紧抓广西壮族自治区示范性职业院校建设项目、中央财政支持职业教育实训基地项目、国家骨干高职院校建设项目的契机,先后建设了一批中央财政支持及自治区财政支持的实训基地,并整合形成了服务种植、加工、流通、营销的农业产业链“一条龙”实训基地,为学院涉农专业群人才培养提供了良好的实训教学条件。本文拟探讨广西职业技术学院涉农专业群实训基地的思路及实践经验,以期为职业院校的专业群实训基地建设提供经验借鉴。
二、涉农专业群实训基地建设思路
广西职业技术学院在围绕农业产业链探索涉农专业实训基地建设的过程中,形成了比较清晰的思路,提出了实训基地的建设原则、主要类型等,使得基地建设能够有序、稳步、有效地进行。
(一)涉农专业群实训基地建设原则
1.整体性原则。整合全校各专业资源,整体统一规划,把实训基地建设成从农作物生产标准化、农产品加工、农产品流通到农产品营销,包括种植、加工、流通、销售四个环节的农产品全生产过程,具有全面性、全程性的实训基地。
2.示范性原则。引入先进的现代农业技术,设计集教学、生产、职业技能鉴定、技术服务一体化的实训基地建设项目,努力探索实训基地建设与管理的新模式,从而使实训基地成为广西现代农业新技术应用的示范,成为高职高专院校职业实训基地建设与管理的示范。
3.共享性原则。实训基地不仅用于本校涉农专业实训教学,其教学资源也与区内的同类高职院校、中职学校共享使用,与广西有涉农专业的4所职业院校,共享实验实训设备,共同开展职业技能鉴定,共同举办职业技能大赛,等等。
4.开放性原则。在实训基地建设过程中,积极探索多元化实训基地建设的发展路径,多渠道、多形式筹措基地建设资金,采取校企合作共建、共享的模式,为社会、行业、企业提供生产、培训、技能鉴定、技术服务等多功能服务。实训基地不仅向校内外涉农专业的学生开放,向全校开放,也向广西农业企业、农垦行业企业开放,向社会开放。
(二)涉农专业群实训基地的类型
学院围绕农业产业链人才培养需求,重点建设“两种类型”、“四种性质”的实训基地。
首先,“两种类型”的实训基地,即“校中厂”、“厂中校”实训基地。“校中厂”实训基地由学校提供场地和管理,企业提供设备、技术和师资,校企联合组织实训,为校内实训创建真实的岗位训练、职场氛围和企业文化;“厂中校”实训基地建设将课堂建到生产一线,在实践教学方案设计与实施、指导教师配备、协同管理、实习实训安全保障等方面与企业密切合作,提高实践教学效果。
其次,“四种性质”的实训基地,即生产性、真实性、仿真性和研发性实训基地。生产性实训基地,指以学校、企业的生产项目、生产任务为平台,实训内容与生产任务紧密结合,实训过程与生产过程同步进行,为学生提供生产性的实训环境。真实性实训基地,指企业提供真实性的实训环境,在企业的生产部门、管理部门进行实训,但不参与企业的生产,不参与企业的管理。比如,在企业的财会部门、进出口的报关部门的实训。仿真性实训基地,指营造职业岗位生产氛围,提供合乎企业生产要求的设备条件,按照企业生产工艺开展的操作训练,为学生提供仿真性的实训环境。研发性实训基地,指将实训内容与学校和企业的研究开发项目相结合,培养学生科学研究与技术开发能力,为学生提供研发性的实训环境。
三、涉农专业群实训基地建设实践
(一)整合资源,优化实训基地建设
我国新时期的农业是以先进制造业、装备业和信息化提升农产品的附加值,延长产业链为特征,现代农业已发展为集三大产业于一体的产业。因此,广西职业技术学院积极探索建设涵盖农业产业链――种植、加工、流通、营销的涉农专业群实训基地,为涉农专业群的工学结合人才培养模式改革提供具有全面性、全程性、生产性、真实性的实习实训环境。
广西职业技术学院以中央财政支持、自治区财政支持实训基地建设项目为切入点,整合作物生产技术实训基地、教学农场、茶叶及类茶植物加工中心、农产品冷链储送及配送中心、营销管理实训中心、广西农垦农产品质量溯源数据中心、广西农垦甘蔗糖业信息化技术服务平台等资源,形成了农业标准化生产、农产品加工、农产品营销、农产品质量溯源的现代农业生产全过程的智能化技术实训基地;整合无公害标准化茶园、茶叶加工厂、农产品质量检测中心、农产品质量溯源实训室、包装设计实训室、淘宝电子商务实训室、环境艺术实训中心、茶艺实训中心等资源,形成了涵盖茶叶生产、加工、包装、营销、溯源、茶艺等茶业产业链的生产性实训基地。
(二)以点带面,多渠道、多形式建设多类型的实训基地
3.校企合作共建生产性实训基地。围绕广西特色农产品茶叶、油梨产业,对接广西食品、生物两个千亿元产业,校企共建了17个全面涵盖种植、加工、流通、营销等方面的生产性实训室,为学生提供亚热带果树生产技术和无公害茶叶生产技术研究、木薯酒精生产、果蔬加工、酿酒、烘焙、组培、食品检测、农产品流通管理、农产品电子商务营销、农产品移动电子商务营销等真实的生产性任务,营造真实性、生产性职业氛围,为企业提供营销咨询、营销策划、网站开发等技术服务,同时为开展学生技能竞赛提供操作平台,也为学生提供创业教育及实践的平台。
4.校企合作共建“厂中校”、“校中厂”实训基地。一是“厂中校”实训基地。学院4个国家重点建设专业与学院理事会单位合作共建了4个“厂中校”实训基地。将专业实训基地入驻到对口的企业,企业提供场地、校企合资共建“厂中校”,将专业实训教学课堂搬到产业园区、企业生产车间一线,校企共同设计和实施实践教学方案,学校专业教师和企业技术人员共同授课,校企共同负责顶岗实习管理,共同落实顶岗实习学生考核制度、效果评价制度、阶段检查制度,同时依托“厂中校”教师开展企业员工培训和技术服务。二是“校中厂”实训基地。依托学院重点建设专业的实训基地,校企共建4个“校中厂”。“校中厂”建设采用学院提供场地和管理,企业提供设备、生产技术和师资方式联合组织实训,企业生产设备与学校实训设备资源共享,企业技术人员和专业实训教师合作教学,学校实训教学与企业生产相结合,为校内实训创建真实的岗位训练、职场氛围和企业文化,同时将校内生产性实训基地建成为企业员工培训基地和企业新技术、新工艺、新设备、新材料的推广应用基地。
四、结语
实践证明,行业型职业院校必须充分依托行业企业资源进行开放性办学,才能办出特色、办出水平。广西职业技术学院作为以农为特色、三大产业专业综合发展的职业院校,积极整合多专业优势资源,对接现代农业产业链,建设涉农专业群实训基地,充分发挥自身的人才培养和社会服务优势。同时,该校以中央财政支持的物流管理、智能化农业技术两个实训基地建设为龙头,通过校内资源整合、校企共建等形式,历经多年不懈努力,建成了包括2个中央财政支持实训基地和6个涉农自治区示范性实训基地,形成颇具特色的作物生产、加工、流通“一条龙”涉农专业群实训基地,探索出实训基地建设的新路子,可为行业型职业院校实训基地建设提供一定的经验借鉴。
【参考文献】
[1]姚丽梅,王玉生.实训基地建设的思考与实践[J].中国职业技术教育,2006(9)
[2]丁金昌,童卫军.校内生产性实训基地建设的探索[J].中国高教研究,2008(2)
5月18日,山东省农业厅举行全省禁限用农药专项治理行动启动仪式,安排、部署并启动全省禁限用农药专项治理行动。省农业厅党组副书记、副厅长刘芳原出席启动仪式并讲话,副厅长周占升主持启动仪式,副巡视员刘子杰对开展禁限用农药专项治理行动实施方案做了说明。
刘芳原指出,近年来,农产品质量安全一直是热点、焦点问题之一。经过持续几年的整治,我省农产品质量安全整体水平得到了明显提高。在近两年的全省蔬菜农药残留例行检测中,合格率一直稳定在98%以上,处于较高的水平。确保农产品质量安全,是《农产品质量安全法》赋予各级农业部门的一项神圣职责,从全省农产品质量安全工作的实际情况来看,当前最核心、最迫切的任务就是要抓好农药监管,特别是强化对禁限用农药的监管。为此,省厅确定通过开展禁限用高毒农药的专项治理,切实推动整个生产过程监控等各项工作的深入开展,推动农产品质量安全水平的不断提高。
刘芳原要求,各地加强领导,落实责任,确保专项治理行动取得实效。一要加强组织领导。各级农业部门要成立专项治理行动领导小组,要制定周密的行动方案,要加大投入,保障治理行动的顺利实施。二要严格落实责任。明确各农药生产经营企业、农产品生产者是禁限用农药管理的第一责任主体,必须承担法律责任。各市也要明确到具体责任人。三要扎实开展督导检查。要采取听看结合、明查暗访相结合等方式,及时发现问题,及时督促整改。四要强化宣传引导。既要加强正面宣传,及时报道推广先进典型和做法,又要曝光反面典型和大案要案,营造自觉抵制非法滥用高毒农药的良好氛围。五要对专项治理行动进行绩效考核。为检验各地专项治理行动的效果,今年年底,省厅将对这项工作进行考核,考核结果计入各市年终农产品质量安全工作量化考核。
省食安办、省公安厅、省工商局、省质监局等单位负责同志,省农业厅农产品质量安全工作领导小组成员,各市农业局(农委)分管局长(主任)在主会场参加了启动仪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