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微众银行,粤港澳大湾区:粤澳跨境数据验证平台
2.中国电信,潍坊市农业农村局:潍坊市区块链+蔬菜创新应用项目
为搭建标准化、流程化的信息平台,打造可信呈现、可信服务,构建可信透明的运营体系,潍坊市农业农村局委托中国电信潍坊分公司建立信息平台,实现了蔬菜全产业数据链实现跨端互通,打通了监管端、企业端和用户端的互通应用,规范制定数据管理和数据采集标准,统一了数据可信入口和数据出口。“区块链+蔬菜”信息平台部署2022年已完成,为蔬菜生产经营数据安全及时上链提供坚实的技术支撑。有序推进场景打造,在开展“区块链+韭菜”试点基础上,扩大到西红柿、韭菜、黄瓜等多种果蔬数字化管理,上链数据达到260万余条,实现蔬菜种植从投入品、种植、采摘包装、物流、销售5个场景全过程管理,区块链赋能农产品提高效益35%以上。
4.国网河南省电力公司,兰考县:基于区块链的电碳协同应用
该项目基于国家“3060”双碳目标落实和乡村振兴战略推进,结合河南省碳达峰实施方案,依托全国首个农村能源革命试点建设示范县——兰考县资源优势,借助国网链河南省从链和“能源碳链”河南电力试点平台,构建基于区块链技术的碳交易分析、电-碳协同等创新应用,解决碳资产管理过程中溯源成本高、多方数据同步难等问题,支撑兰考县域300余家企业开展碳排放数据全环节覆盖认证,为政府建立可视、可信、可靠的监管环境,助力碳排放权交易市场主体与监管协同互动,为国家“双碳”战略与农村能源革命工作深度融合提供“电力方案”。
5.国家外汇管理局重庆市分局、重庆市人民政府口岸物流办、陆海新通道运营有限公司,国家外汇管理局重庆市分局:境内运费外币支付结算功能
在国家外汇管理局的大力支持下,重庆聚焦西部陆海新通道上下游企业外汇金融诉求,建设“西部陆海新通道物流融资结算”应用场景,推出了境内运费外币支付便利化和物流对账单融资、南向进出口融资等功能。其中,境内运费外币支付便利化功能的业务流程包括付汇申请信息上链、付汇单证重复性核验、付汇单证真实性核验、付汇业务后续受理。通过该项功能,建立起了贸易单据信息与付汇业务联动模式,实现了跨部门数据的可信交换和有效核验,优化了运费外汇支付全流程线上办理,提高银行审核效率,企业的外汇支付得到极大便利。
6.天河国云,湖南股交所:基于区块链技术的区域性股权市场交易平台
天河国云“基于区块链技术的区域性股权市场交易平台”,通过跨部门数据整合与可信共享,构建中小企业股权质押融资平台与企业多维数据画像,提高区域性股权市场规范程度和运行效率,促进中小微与专精特新等企业规范发展,助力地方企业上市跃升行动。平台通过完善股权市场企业登记要素,对企业数据进行有效治理,搭建智能监管报送体系,将主体、账户、登记、产品、交易报告、资金结算、信披、财务和监管九大类主题数据,实现数据智能监管报送,并实时监测预警,满足区域性股权市场业务链跨链报送至中国证监会“监管链”的要求,保障了监管数据上报真实性,从而推进企业信息规范披露。
7.北京航空航天大学云南创新研究院,云南省:云南省区块链底层链公共服务平台
8.中储京科,青岛自贸区管委:基于数字仓库公共服务的大宗产业区块链创新应用实践
数字仓库公共服务平台是由青岛自贸区管委牵头出资打造的全国首个基于政府新基建的数字仓库公共服务平台,由中储京科负责平台的整体规划。平台通过连接中储京科货兑宝等产业平台,与建设银行、华夏银行等金融机构系统对接,利用区块链、大数据、智能风控、云计算等技术和能力,打造“金融+科技+产业+生态”模式,打破原有授信过程中的数据孤岛,构建“仓储物流-贸易-金融”数字化新生态。
9.国网数字科技控股,北京冬奥会、杭州亚运会:基于区块链的绿色电力消费认证应用
“基于区块链的绿色电力消费认证应用”项目基于区块链构建可信高效绿电交易市场,设计绿色电力消费凭证链上流通机制,实现市场主体信息链上记录、交易信息链上保存、绿电绿证流通踪迹溯源,让绿电获得唯一且不可篡改的“身份标签”,并推出二维码绿色电力溯源查询功能,为各类市场主体、交易机构、监管机构提供可信、便捷的数字化服务,保证绿电绿证交易的透明可信、安全高效。目前,该项目已支撑26个省份6.27万家市场主体开展绿电交易,交易电量达1335.76亿千瓦时,支撑绿证交易3139万张。项目还先后为北京冬奥会、杭州亚运会100%绿电供应核发具有唯一性的“绿色电力消费凭证”,为“绿色中国”建设提供有力支撑。
10.农投大数据,各级农业主管部门:黑龙江省农业投入品监管溯源平台
IT智库,是互联互通社区IT架构、前沿技术平台。包含科技趋势、总体架构、产业架构、技术架构、系统架构、业务架构等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