批次是物料管理中的常见概念,常常用于进销存、WMS仓库管理等系统的出入库管理,基本概念如下:
在物料管理中,存在一些核心的业务痛点:
1.效期管理:特别是在化工、制药和快消品行业,不同批次的产品或原料的生产日期和保质期可能有所不同。如果没有有效的批次管理,很难确保产品在过期之前被使用或销售,导致产品报损。
2.成本控制:在没有精确批次追踪的情况下,成本计算可能不准确。例如,如果较旧的库存因为管理不善而过期,可能会造成显著的经济损失。
3.质量问题:当产品发生质量问题时,没有批次号的支持,很难追溯到具体的生产批次,从而影响了对问题的快速响应和解决。
1.改善效期管理:通过批次管理,可以确保较早入库的物料或产品先行出库,从而最大限度地延长产品在客户手中的保质期,减少报损率。
2.增强成本控制:准确的批次信息可以帮助企业更精确地追踪和分配成本,确保财务报表的准确性,并优化库存成本。
3.实现质量追溯:每个批次都有唯一的批次号,使得企业能够快速追踪到任何质量问题的源头,有效进行风险控制和后续的质量改进。
4.优化库存管理:批次号的使用和批次的先进先出管理能够使库存更加有序,避免过时库存积压,提高库存周转率。
多批次管理&先进先出方案的实现思路如下:
销售入库时,可以通过选择批次将批次更久的产品先行出库:
进销存涉及批次号的录入一共有两处,一是采购入库,二是期初库存导入。
1)采购入库
具体计算公式如下图所示:
2)期初导入
在初次使用进销存,未正式开展采购业务之前,需要将历史产品库存通过期初导入的形式录进来,这时就需要将历史产品的批次一同录入:
设置好批次号的规则后,后续发生产品出入库操作都需要关联批次,因为先围绕产品的出入库业务,计算好每个产品每个批次的库存数据,后续发生库存变更也能实时更新库存。
通过简道云聚合表,可以同时关联多张出入库业务表单,完成批次库存计算:
涉及出入库业务的表单有:采购入库单、其他入库单、销售出库单、其他出库单。具体计算如下图所示:
计算好各产品批次的库存后,我们在出库业务单据中关联批次库存,每次出库时,选择具体的批次进行库存扣减。以销售出库为例,出库时选择的批次关联上一步计算好的库存表中批次:
并设置过滤条件,过滤掉库存为0的产品,也就是没有库存的批次不展示:
并将选择数据时的数据顺序设置为按批次号升序排序,在选择批次出库时,最先入库的产品就能显示最前面,这样就能按顺序优先出库老批次的产品了:
全部设置好以后,就可以在出库时,按照产品批次遵循先进先出完成出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