湖北曝光2021年农资打假典型案件

为进一步加大违法案件曝光力度,震慑制售假劣农资违法行为,持续保持高压严打态势,切实维护农民群众合法权益,省农业农村厅日前公布了2021年农资打假典型案例。

一、随州市曾都区某食用菌消毒剂有限公司和某商贸有限公司非法生产经营假农药案

2021年初,随州市农业农村局接到四川省农业农村部门情况通报,称曾都区某食用菌消毒剂有限公司涉嫌无证生产经营假农药。2021年2月,随州市农业农村局下发案件督办函,指定曾都区农业农村局进行立案调查。经立案查明,该食用菌消毒剂有限公司(主要负责生产)及其关联的某商贸有限公司(主要负责销售)生产销售的农药既没有取得农药登记证,也未取得农药生产、经营许可证。其在淘宝、拼多多等注册了6个店铺,已销售“施耳康”“金点二代克霉灵”“食用菌绿霉青霉杀菌剂克霉先锋”等44个产品,共922件农药,合计涉案金额93721.6元,涉嫌刑事犯罪。2021年5月17日随州市曾都区农业农村局向公安部门移交此案,曾都区公安分局于2021年6月11日立案。2022年4月25日,该案犯罪嫌疑人袁某某等二人已被公安机关刑事拘留,案件正在进一步侦办中。

二、安陆市徐某某、王某生产销售伪劣产品案

2020年11月,安陆市农业农村局接群众举报,称有“忽悠团”正组织培训大肆推销肥料。执法人员立即前往调查,发现该团伙采取培训洗脑、宴请吃饭、多购送礼、加入会员、订单送货等方式销售“大地丰”肥料,疑似“农资忽悠团”作案方式。经追溯调查,发现有2拨“忽悠团”销售肥料,分别为延峰牌“大地丰”床土调酸剂和延峰牌“营养肥(驱虫型)”床土调酸剂,肥料未经登记,包装上均标注生产商为河北省某化肥有限公司,经抽样送检,均判定为不合格产品。在公安机关协助下,经排查统计,全市有6个乡镇农户购买“忽悠团”肥料共67.32吨,涉案金额22万余元。安陆市农业农村局分别于2021年1月和4月,将该2起案件移送公安机关立案调查。公安机关到全国多地调查并锁定证据后,发布了网上追捕公告,徐某某和王某落网,涉案销售团队人员先后投案自首。徐某某已被判有期徒刑十个月,并处罚金8万元,返还受害人15万余元。王某等人等待宣判。

三、恩施市唐某某、陈某某未经定点从事生猪屠宰活动案

2020年9月,恩施市农业农村局接到市场监督管理局情况通报,称舞阳坝街道办事处鸭子塘村外有人私自屠宰生猪。恩施市农业农村局联合市场监督管理局、公安局赶赴现场开展突击执法检查,现场查获生猪及产品3头,起吊设备1套、屠宰工具18件,且当事人无法提供《动物检疫合格证明》,涉嫌未经定点从事生猪屠宰活动。经立案查明,当事人唐某某、陈某某两人合伙,配备屠宰设施、屠宰工具,于2020年5月至9月,未经定点在唐某某家中设立生猪屠宰场从事生猪屠宰活动,共计私屠生猪97头,涉案金额42万余元,涉嫌构成非法经营罪。2021年3月,恩施市农业农村局将本案移送至市公安局。2022年1月,当事人唐某某、陈某某被恩施市人民法院判处有期徒刑二年缓刑三年,并处罚金10000元。

四、荆州市李某经营假农药产品案

2021年9月,荆州市农业农村局接到安徽某植保科技有限公司湖北区域经理徐某某举报,称其从山东某科技有限公司业务员李某处购进销售的“20%氰氟草酯乳油”农药产品施用于水稻秧苗田后,出现大面积主心叶和分蘖心叶枯死现象。荆州市农业农村局立即派出执法人员进行调查处理。经立案查明,安徽某植保科技有限公司从李某处购进销售的4批次“20%氰氟草酯乳油”农药产品经抽样送检均检出“噁唑酰草胺”或“烯草酮”农药有效成分,判定为假农药产品,货值金额13.5万元,涉及种植农户167户,受损田块面积4828.2亩。2021年11月,荆州市农业农村局将该案件移送公安机关处理。2022年1月,荆州市公安局指定由监利市公安局立案侦办。

五、天门市某种业经营部销售假种子案

2021年5月,天门市农业农村局接到群众举报,称天门市场上销售的标称“徐豆19”的大豆种子是假种子。天门市农业农村局立即开展核查,经调查天门市某种业经营部从安徽合肥购进2300公斤该种子,其标签上标注的品种名称为“徐豆19”,品种名称与标签标注审定编号所对应的品种名称不符,且标签标注的品种特征特性与“徐豆19”大豆种子的品种特征特性不符,涉嫌销售假种子。经检验,该种子与对照品种“徐豆19”判定为不同品种,与“皖宿01-15”判定为同一品种,该种子属于假种子。查明当事人至案发时,已销售该种子2070公斤,违法所得20458元,剩余230公斤种子尚未销售,货值总金额22712元。依据《中华人民共和国种子法》第七十五条第一款之规定,天门市农业农村局依法对当事人作出没收标称“徐豆19”的假种子230公斤,没收违法所得20458元,并处罚款386104元的行政处罚。

六、京山市裴某某销售应当审定未经审定的农作物种子案

2021年3月,京山市农业农村局接到群众举报,称有外地种子经销商将来历不明的种子销售给罗店镇大树村、陈岗村、涂场村等村的水稻种植户。执法人员立即前往调查,发现外地种子经销商裴某某将“TL2004”、“TSM05”、“T2022”三个水稻品种种子共4890公斤,以40元/公斤的价格销售给当地25个种植户,并约定水稻收割后付款。经立案查明,“TL2004”、“TSM05”、“T2022”三个水稻品种均未通过审定。2021年4月,已销售给种植户的4890公斤水稻种子被全部追回。依据《中华人民共和国种子法》第七十八条第一款第一项的规定,京山市农业农村局对当事人作出没收涉案水稻种子4890公斤,并处罚款18万元的行政处罚。

七、宜昌市当阳市某龙虾养殖专业合作社经营不符合产品质量标准的饲料案

2021年5月,宜昌市农业农村局依法对当阳市某龙虾养殖专业合作社开展饲料监督抽检,检测结果表明,当事人销售的渔美康牌“水产动物配合饲料”赖氨酸检测含量为0.53%,不符合标签标识的产品成分分析保证值≥1.0%的要求,判定不合格,涉嫌经营不符合产品质量标准的饲料。经立案查明,2020年9月,当事人从湖南某生物技术集团有限公司购进5吨,共计500袋水产动物配合饲料,货值金额为16850元,至案发时已销售238袋,违法所得8020元。鉴于当事人积极配合调查,在立案前已主动停止销售该批次不合格饲料产品,同时举报一无证生产兽药违法行为,经查证属实,对当事人从轻处罚。依据《饲料和饲料添加剂管理条例》第四十六条第一款第二项的规定,宜昌市农业农村局对当事人作出没收违法经营的饲料产品262袋,没收违法所得8020元,并处罚款33700元的行政处罚。

八、鹤峰县某养殖专业合作社未按规定使用兽药、销售不合格农产品案

2021年7月,恩施州农业农村局依法对鹤峰县某养殖专业合作社生产的鸡蛋进行监督抽检,检测报告显示该合作社生产的两批次鸡蛋兽药残留氟甲砜霉素(氟苯尼考)检测数据分别为3.77ug/kg和3.70ug/kg,依据GB31650-2019《食品安全国家标准食品中兽药最大残留限量》要求,检测结果被判定为不合格,涉嫌未按规定使用兽药、销售不合格农产品。2021年9月,恩施州农业农村局将该案交办给鹤峰县农业农村局依法处理,鹤峰县农业农村局认为此案涉刑,于2021年12月23日将此案移交鹤峰县公安局,经过鹤峰县公安局调查,认为不构成刑事犯罪,又将案件退回鹤峰县农业农村局查处。查明当事人生产销售的该2批次鸡蛋,共计4500枚,已全部销售完毕,违法所得2700元。鹤峰县农业农村局依据《农产品质量安全法》第五十条第一款之规定,2022年1月,对当事人作出没收违法所得2700元,并处罚款8000元的行政处罚。

九、巴东县黄某某销售肥料产品有效成分或含量与登记批准的内容不符案

2021年6月,恩施州农业农村局依法对巴东县黄某某经营门店的肥料产品进行监督抽检,检测结果表明当事人经营门店的嘉有牌“黄腐酸生物有机肥”肥料有效活菌数不符合产品标示要求,后经当事人申请复检,检测结果仍为不合格,涉嫌销售肥料产品有效成分或含量与登记批准的内容不符。2021年8月,恩施州农业农村局指定巴东县农业农村局依法查处。经立案查明,当事人于2021年5月,购进20吨“黄腐酸生物有机肥”,货值金额3.7万元,违法所得3.15万元。依据《肥料登记管理办法》第二十六条第三款之规定,巴东县农业农村局对当事人作出警告,并处罚款3万元的行政处罚。

十、十堰市郧西县某农资网商务中心经营劣种子案

2021年3月,十堰市农业农村局对郧西县某农资网商务中心经营的“同玉609”玉米杂交种进行抽样检测发现,该种子发芽率实测结果为72%,不符合GB4404.1-2008中规定的“发芽率指标≥85%”要求,认定为劣种子。经立案查明,当事人从四川某农业科技有限责任公司购进该批劣种子50件,共计2000公斤,至案发时当事人已销售160公斤,其余1840公斤种子已退回厂家,无库存,累计获得销售收入为5755.16元。2021年7月23日,依据《中华人民共和国种子法》第七十六条第一款之规定,十堰市农业农村局对当事人做出没收违法所得5755.16元,并处罚款2.5万元的行政处罚。

据悉,2021年,全省各级农业农村部门联合农资打假行动协调小组各成员单位,严格按照“保供固安全,振兴畅循环”总体要求,狠抓农资市场监管,畅通放心农资下乡进村渠道,不断提高农资产品质量水平。共检查农资企业和经营场所7.4万余家,查处生产经营假冒伪劣农资违法案件3179件,出动执法人员21.4万余人次,移送司法机关案件140件,挽回经济损失3414万元,有力打击了制售假劣农资的违法犯罪行为,为保障全省农业生产和粮食安全发挥了重要作用。

THE END
1.海南农资经营许可证的申请流程如果您企业符合条件,可以开始申请农资经营许可证。 下面是一般的申请流程: 1、前期准备,在准备申请材料之前,首先要访问海南农资经营许可证管理机构的网上,了解相关信息和中请要求。 2.准备材料,根据要求,准备好需要的材料,例如单位或个人的基本资料、经营场所的房产证或租赁合同、相关人员的身份证明等。 http://haikou027110.11467.com/product/27911038.asp
2.农资电商平台入驻流程,农资电商平台入驻流程及费用根据查询拼多多官网得知,营业执照。食品经营许可证。农资经营许可证。定期向市场监督管理局报送企业年度报告。 可靠。拼多多是国内移动互联网的主流电子商务应用产品,是专注于C2M拼团购物的第三方社交电商平台。拼多多里的农资站是可靠的。农资公司是以化肥、农药、种子、农机具等为对象,集生产、流通、服务为一体的大型企业https://www.shenqiuyu.cn/153686.html
3.拼多多商家如何上传经营许可资质详细讲解教程那些食品类资质、售卖医药类商品、上传图书类资质、农资类资质、旅行社资质的商家们最需要认真看认真学习了! 一、拼多多后台管理入口 我们可以在【拼多多商家后台首页】-【店铺管理】-【店铺信息】-【店铺经营许可证】-【添加证照】中找到经营许可上传入口哦! https://www.075238.com/4097.html
4.湖南曝光7起农资打假案例,含1起推广销售未审定种子案!要闻资讯9月23日,常德市农业农村局接到山东海而三利生物化工有限公司举报,武陵区华扬园艺蔬菜农资服务部和鼎城区何飞种子经营部在拼多多电商平台上销售假冒本厂生产的80%多菌灵农药。经调查,两家在电商平台销售的该农药均由鼎城区红科农资经营部提供,鼎城区红科农资经营部于2019年8月、9月两次从未取得生产许可证的流动商贩处https://www.chinaseed114.com/news/21/news_104666.html
5.我市公布2022年农资打假十大典型案例四、相城区某农资经营部未取得农药经营许可证经营农药案 2022年6月,相城区农业综合执法大队执法人员对辖区内某农资经营部进行执法检查,发现该经营部在未取得农药经营许可证的情况下经营农药。经调查、核实,经营7%甲维盐·顺氯微乳剂、15%哒螨灵·乳油、10%精草铵膦铵盐可溶液剂、2.8%溴氰菊酯乳油、3.2%阿维菌素http://nyncj.suzhou.gov.cn/nlj/fzzfjs/202304/ac7d1a994186472ea8217fba1be0bd9f.shtml
6.亚马逊入驻京东量子出行城舟专车等5家平台被撤销经营许可证5.量子出行 城舟专车 大象出行等5家平台被苏州市交通运输局依法撤销经营许可证 6.高德地图推出全国首个出租汽车司机驿站地图 7.全国快递年业务量首次突破1500亿件 PART 1 数字零售篇 一、头部平台 阿里成立电商事业群 任命蒋凡负责 11月21日,阿里巴巴集团CEO吴泳铭发布全员邮件,宣布成立阿里电商事业群,任命蒋凡负责,http://ec100.cn/detail--6644502.html
7.西北农林科技大学乡村振兴战略研究院推进高毒农药追溯系统建设,强化农药生产经营企业主体责任,推动企业建设电子追溯码体系,完善农药追溯信息查询、真伪认证和安全预警功能。截至2020年上半年,平台已归集农药生产许可证1511个,经营许可证23万个,生产追溯码约48亿条,注册安装农资进销存系统15.79万家。https://xczx.nwafu.edu.cn/sndtB/750260a4569b4153b2a20a6e3c0f4ef7.htm
8.天禾股份首次公开发行股票并在中小板上市网上路演天禾股份以现代农技服务为先导、直达终端的配送体系为支撑,主要从事化肥、农药等农资产品的销售并提供专业农技服务。天禾股份秉承“诚信为本,服务三农”的经营宗旨,以“深耕华南、走向全国”为发展战略,致力于成为中国领先的农资流通综合服务商。经过多年发展,天禾股份掌握了上游优质产品资源,形成了比较全面的产品https://rs.p5w.net/html/123619.shtml
9.徐州市市场监督管理局发布2024年“铁拳”行动典型案例(第六批案例二:徐州市市场监管局查处徐州某起重设备有限公司未经许可从事特种设备生产活动、销售未取得许可生产的特种设备案 2023年6月13日,根据案件线索,徐州市市场监管局执法人员对某餐饮店进行检查,发现其店内的传菜电梯安装无相关技术资料,无法完成报备手续,当事人没有办理特种设备生产许可证。经查,涉案电梯的销售安装单位https://www.xdkb.net/m1/msxz/j9mjn/495811.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