由于各地炮制方法繁多,生产出来的饮片质量千差万别。长期以来,我国无法制定统一的中药饮片质量标准。标准的缺失又增加了质量管理的难度。在3月26日中国中医药研究促进会举办的“全国中药饮片GMP认证与现代化技术学术研讨会”上,这一问题再次成为热点。许多专业人士认为,建立完善的中药饮片质量标准十分必要。
天津医药集团职业药师庞纪平介绍说,目前中药饮片的质量标准缺乏量化指标,多数仅停留在感官和经验鉴别的水平上。《中国药典》2000年版收载的534种药材及其制品中,绝大多数品种“炮制”项下未规定浸出物、有效成分含量等测定指标;在170个对有效成分含量进行了规定的药材中,只有15个药材的炮制品有有效成分含量测定指标,仅占8.8%。
另外,对于《中国药典》中没有规定的中药饮片品种,各地区一般都有各自的地方标准。由于这些标准基本还是上个世纪八九十年代制定的,量化指标缺乏的问题也就更加突出。如对红参的检验仅有性状检查、未对黄芩中的重要质量指标黄芩苷进行含量测定等。
在这种情况下,探索新的质量控制方法才是解决问题的关键。谢培山认为,不少学者自上个世纪70年代开始研究的化学指纹图谱技术可以引入到饮片质量控制中来。特别是其中的色谱指纹图谱由于具有分离和鉴别的双重功能,信息清晰,易于量化,应是首选。谢培山认为,由于饮片生产品种多、批量大,因此可本着先难后易、先简后繁的原则,选择那些条件较为成熟的品种展开指纹图谱的实验研究。
杭州春江自动化研究所肖杰明工程师认为,制定和实施中药饮片质量标准是一项极其复杂的系统工程。由于中药材种类繁多,人们对于中药材的有效成分和药理作用的认识尚在不断深入之中,再加之药材经炮制后其成分往往会发生变化,因此要完全弄清各种药材或中药饮片的成分和疗效,不是一朝一夕的事情。在这种情况下,可针对饮片炮制工艺水平、成分和药效的认知程度、量化指标的研究情况等,分别制定不同级别(水平)的质量标准。如对于有效成分和药效基本清楚、量化指标和检测方法科学的饮片制定专业级标准;对于有效成分和药效尚不清楚,但能进行浸出物检测的饮片制定一般标准;对于不能进行浸出物检验的饮片,规定其片形、包装等要求,制定初级标准。针对不同中药饮片的质量标准或标准的各项具体质量指标,采取渐进的方式,成熟一项,制定一项,执行一项。
与会代表一致认为,由于中药饮片的情况比较特殊,制定全国统一的质量标准的条件尚不成熟。因此,各地可在尊重地方用药习惯、总结传统炮制经验的基础上,对饮片质量标准不断完善。尽可能进行有效成分含量测定等项检验,有条件的还应进行农药残留测定。
中药饮片管理自查报告篇一
为加强我院中药饮片管理,不断提高中药饮片服务水平,保障医疗安全和医疗质量,按照辽宁省卫生计生委《关于辽宁省医疗机构中药饮片管理专项检查实施方案的通知》(辽卫办发【2016】181号)要求,我院对中医药饮片管理进行了自查,情况如下:
一、严格执行国家《药品管理法》、《药品经营质量管理规范》,保证经营中药饮片合法、规范,保障人民预防、使用中药饮片安全有效。我院建立了以董庆锋院长为组长的中药事管理小组,明确职责,加强对中药饮片使用各个环节的质量管理。
二、建立健全中药饮片采购、验收、储存、养护等各项制度和操作规程,保证中药饮片质量。
1、从具有中药材、中药饮片经营资质的药品批发企业购进。对供货企业均进行了严格的资质审查,建立了真实完整的供货企业档案;
2、将执行按需进货、择优选择、质量第一的原则,注重药品购进时的实效性和合理性,力求做到供应及时,结构合理。
3、所购的中药饮片要求有包装,包装上除有品名、生产企业、产地、生产日期外,实施文号管理的中药饮片必须注明批准文号。
4、验收时仔细核对品名、规格、数量、产地、生产企业、生产批号、生产日期、合格证等同时对中药饮片的包装、标签以及有关要求的证明文件均进行逐一检查。实施文号管理的中药饮片核对批准文号。验收时对与货单不符、质量异常、包装、标志内容不符合规定等有疑问的品种,采取拒收,由医院质管部处理。验收完毕,验收员在验收凭证上签字,验收记录保存备档。
5、中药饮片储存于避光、阴凉、干燥、通风,与其它药品分开存放,并有防潮、防霉、防尘、防污染等设施。遇潮湿季节,每月要将中药饮片检查一遍。出现质量问题,立即采取补救措施,根据具体情况采取空调降温、除湿或洒水增湿等措施。
6、执行先进先出,易变先出的原则,不合格中药饮片一律不得出库。
三、建立中药饮片处方调剂制度,保证饮片调剂质量。
1、严格按配方、发药操作规程操作,坚持一审方、二核价、三开票、四配方、五核对、六发药的程序。
2、配方时按处方药物顺序逐味称量;需特殊处理的药物如先煎、后下、包煎、另煎等应单独包装,并注明处理方法。
3、按方配制,称准分匀,总剂误差不大于±2%,分剂误差不大于±5%。处方配完后,应先自行核对,无误后签字交处方复核员复核,严格审查无误签字后方可发给患者;
4、重点核对调配的药物和用量与处方是否相符;需特殊处理的药物是否按要求作了特殊处理;配制的药物有无虫蛀和发霉等质量问题;毒性药和有配伍禁忌药及贵重细料药的应用是否得当;调配者有否签字等。经核对无误后复核人员签名盖章,即可装袋发药。
四、加强中药饮片的煎煮管理
2、为了更好的提高中医,临床疗效,提高工作效率制定了中药煎药机操作规程。从领药、浸泡、加料、煎煮、出料、浓缩、封装等各个环节严格控制煎药的质量。
在此次自查行动中,仍然存在一些问题和不足,应及时进行纠正,具体情况如下:
1、中药饮片采购计划没有形成材料留存;
2、无饮片供药企业药品质量评估管理制度及药品质量评估记录;
3、无本机构的处方用名及调剂给付规定;
4、由于面积有限,煎药室布局不够合理;
5、中药饮片没有开展处方点评及评价等工作;
6、由于工作繁忙,中药饮片没有及时对全部饮片仔细验收,没有建立保管账,今后需注意,及时上账,做到账物相符,保证质量。
7、处方核查签字不够及时,今后一定按照‘四查十对’原则管理,保证调剂质量。
以上是我单位根据《沈阳市卫计委关于开展沈阳市医疗机构中药饮片管理专项检查的通知》及《辽宁省中药饮片管理检查细则》等文件精神对我院中药饮片进行的质量自查,请局领导检查指导!
中药饮片管理自查报告篇二
XX市食品药品监督管理局:
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药品管理法》和新版《药品经营质量管理规范》及《药品经营质量管理规范实施细则》的要求,我药房对实施GSP工作高度重视,并进行了认真准备和全面检查,现将我药房实施GSP认证工作及自查情况报告如下:
一、药店基本概况:
本店成立于2013年11月21日店,位于田苑新村17栋12号网点,企业负责人吴爱枝,质量负责人吴爱枝。经营范围:处方药与非处方药、中成药、化学药制剂、抗生素制剂、生化药品、乙类非处方药等。现有职工4人,其中从业药师1人,已取得上岗证有3人,营业面积106平方米。经营品种有800多种。
二、质量管理与制度
由于我店规模小、人员少、业务少,鉴于此种情况只是设立质量管理组,由4名同组成:分别是药店法人:吴艳、质量管理负责人:吴爱枝(兼驻店药师)、验收员:沈芸芸、养护员:李芳。营业伊始,我药房就是按照GSP要求制定了一套适合自己实际情况的药品经营质量管理文件,经营过程中,我药房严格按照GSP要求去做。在营业的初期,有些制度执行的不好、存在过工作不规范的现象,后经过几次整改现在制度已完全得到落实,已完全符合新版《GSP》要求。
三、人员与培训
为了不断提高全体员工的专业技术素质,制定了学习培训计划,定期的组织全体员工学习药品管理法律法规和专业技术知识,每六个月进行一次考核,并建立培训档案。
四、设施与设备
五、药品进货、验收管理
验收管理:验收人员对购进的药品,根据原始凭证及税票,严格按照有关规定逐批检查验收并记录。主要检查验收的药品是否符合相应的外观质量标准规定。(1)外包装是否牢固、干燥;封签、封条有无破损;外包装是否注明通用名称、规格、生产厂商、批准文号、注册商标、批号、有效期。对于特定储运标志是否符合药品包装要求。(2)内包装每件中是否有产品合格证,容器是否合理,有无破损,封口严密是否合格,包装字迹应清晰,品名、规格、批号等不得缺项;瓶签要粘贴牢固。(3)药品标签说明书上明确印有药品的通用名称、成份、规格、生产企业名称、批准文号、生产批号、生产日期、有效期等。标签或说明书上还应有适应症或功能主治、用法用量、禁忌、不良反应、注意事项以及贮存条件等。(4)验收进口药品其包装的标签以中文注明名称、主要成份以及注册号,有中文说明书,并附有《进口药品注册证》、《进口药材批件》和《进口药品检验报告书》,并加盖供货单位质量管理机构红印章的复印件。及时收集药品不良反应情况,出现不良反应马上上报药监部门。
六、药品储存、养护与陈列(零售)管理。
七、销售与售后服务
八、计算机软件系统
九、自查情况
我药房成立自查组,由经理吴艳带队、质量负责人主抓,对本店实施GSP管理情况进行自查和整改:
一是对有关档案、记录进行科学地归纳和整理;二是对货架上销售标签规范填写;三是对店面卫生重新打扫;四是对分类管理的情况进行进一步检查并规范。通过自查自纠活动GSP管理水平得到进一步提高。
通过GSP自查,我们认为已初步达到标准要求,现提出认证申请,欢迎各位领导前来检查指导。
中药饮片管理自查报告篇三
根据**市卫生和计划生育委员会办公室的《关于印发辽宁省医疗机构中药饮片管理专项检查实施方案的通知》文件要求及《辽宁省中药饮片管理检查评估细则》,近期我院对中药饮片的购进、保管、调配等工作做了一次全面自查,现将自查情况报告如下:
一、中药饮片管理现状
1、成立管理小组。我院已于2015年1月成立了中药饮片质量管理小组,并由张维军院长亲任组长,为中药饮片质量第一责任人,每季度做一次中药饮片质量大检查,从饮片的购进、保管、调配等方面进行严格管理,从而保证了中药饮片质量,保证了临床用药安全有效。
2、完善管理制度。我院严格按照《医院中药饮片管理规范》、《中药处方格式及书写规范》等有关文件的要求,制定了《中药饮片采购验收管理制度》、《中药饮片储存、保管、养护管理制度》、《中药饮片调配管理制度》等有关管理制度,加强中药饮片各环节的管理,保障用药安全。
3、中药饮片采购验收管理情况。能严格按规定从具有《药品生产许可证》的中药饮片生产企业或具有《药品经营许可证》的中药饮片经营企业采购中药饮片。购入中药饮片时,严格按照国家药品标准和省级药品监督管理部门制定的标准和规范进行验收,包括质量、规格、数量、包装、标签、合格证等均须符合要求,且每种中药饮片必须附药监部门的质检报告,并由中医药从业人员验收签字,验收不合格绝不入库,从原头上杜绝了假冒伪劣药品进入医院。
4、中药饮片的储存、保管及养护。由于我院正处于新旧房屋过度阶段,业务用房紧张,不具备完善的通风、调温、调湿、防潮、防虫、防鼠等条件及设施,因而不能彻底防止中药饮片发霉变质、虫蛀、变色、走油、鼠侵等问题的发生。但是我院已经明确规定,定期查看饮片情况并将中药饮片置于阳光下暴晒除湿驱虫。
5、中药饮片调剂管理。由于我院不具备专门的中药调剂人员,调解人员均是由处方医师兼任,并严格执行中药饮片调配管理制度,对存在“十八反”、“十九畏”、妊娠禁忌、超过《中华人民共和国药典》规定剂量等可能引起用药安全问题的处方反复对照坚决拒绝调配,对处方要求需先煎、后下、包煎等特殊煎煮方法均能在服药袋上注明并给病人明确交代。
二、存在问题
1、业务用房紧张,中药架过少,造成中药摆放不规整,个别中药没有上架。
2、中药房设备较少,可以考虑添加除湿机、换气扇、灭鼠器等必要设施。
3、没有专门的中药调剂人员。
三、整改措施
1、中药房已经严格按照标准设计建设,并且拟定购置新的药架、除湿机、换气扇、毒麻药品柜、灭鼠器等设施。
四、根据《辽宁省中药饮片管理检查评估细则》的评分标准及我院的实际工作情况,我院自评得分84分。
【答案】:B(1)对市场上没有供应的中药饮片,医疗机构可以根据本医疗机构医师处方的需要,在本医疗机构内炮制、使用。故A正确。(2)医疗机构炮制中药饮片,应当向所在地设区的市级药品监督管理部门备案。故B错误。(3)医疗机构应当遵守中药饮片炮制的有关规定,对其炮制的中药饮片的质量负责,保证药品安全。故C正确。(4)医疗机构炮制中药饮片,应当具备与之相适应的条件和设施,严格遵照国家药品标准和省级药品监督管理部门制定的炮制规范炮制。故D正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