农业产业化高质量发展(精选5篇)

二是壮大加工企业,提升农业产值。2018年,全市产值在100万元以上农产品加工企业有XX家,同比增长11.58%,其中产值在500万元以上企业XX家,同比增加XXX家,产值在2000万元以上农产品加工企业XX家,亿元以上企业XX家,全年实现生产总值XX亿元,同比增长12.98%。

二、存在问题

1、资金投入明显不足,产业启动速度慢。由于农业产业高投入、低产出、回报慢、融资难的特点,财政资金对产业化的扶持力度相对薄弱,难以撬开民间资金,农业企业转股、上市相对较弱。

2、社会化服务体系不健全,市场通道较窄。农户与龙头企业、龙头企业和中介组织之间关系松散,利益链接不牢固,还未形成规范、完善的体系。销售渠道不畅、造成丰产不丰收等现象,不同程度上挫伤了群众发展农业产业化的积极性。

3、农业产业化规模相对较小,市场竞争力不强。目前,我市虽然拥有市级以上农业产业化龙头企业XX家(省级以上龙头企业数量居全省第一),但产值在亿元以上龙头企业仅xx家.占市级龙头企业的6.57%。

三、下一步打算

1、解放思想,转变观念。把发展农业产业化提升到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高度来认识,增强紧迫感,树立扶持产业化经营就是扶持农业,扶持农业企业就是扶持农民的观念。要正确认识,科学对待,为发展农业产业化扫清思想认识障碍。

3、加快步伐抢占市场占有率。推进茶业、辣椒等主要农产品参与国际化认证,积极推进与“一带一路”沿线国家和地区农产品贸易关系。利用大数据、电子商务服务平台加快信息获取和农产品流通,加大“货出山﹒XX直营店”建设力度。加强农产品推介活动,继续举办“XX会”、“XX会”,组织有竞争力企业参加大型农产品展销活动,进一步强化沪、川渝等地现代农业战略合作。

4、推进“质”与“量”的转换。坚持品质优先,不断优化市场结构,逐步减少每年新增培育龙头企业数量,鼓励、支持企业集聚发展,抱团发展,增加产品科技含量,加大对产品质量、产品外包装、产品精深加工研发等力度,纵深推进我市优质农特产品生产企业在市场上的竞争力。

关键词农业产业化;龙头企业;发展;宁夏西吉

龙头企业在提高市场竞争力、带动产业发展、促进农民致富的过程中发挥着重要的作用,因此,要加强对农业产业化龙头企业的监督和管理[1-2]。只有加强农业产业化龙头企业的监督和管理,才能实现农产品的工业化,才能增强农产品在市场上的竞争力。结合企业发展现状,就西吉县农业产业化龙头企业发展问题进行探讨。

1西吉县农业产业化龙头企业发展现状

2015年,西吉县进一步调整农业产业结构,加快特色优势产业发展步伐,实现了农业发展的速度、质量和效益同步增长,农业产业化经营有了较大提高,扶持发展了一批农业产业化龙头企业。

1.1农业特色优势产业初具规模

根据“因地制宜,突出特色”发展的思路,从西吉县的实际情况出发,发展特色产业。目前,形成了马铃薯、草畜、特色蔬菜、小杂粮四大产业,特别是马铃薯产业规模显著[3]。

1.2农产品加工企业运行良好

截至目前,西吉县共有农产品加工业73家,其中24家龙头企业均为农产品生产加工企业,完成农产品加工业总产值3.85亿元,比上年同期增长了4%。其中,完成工业总产值3.5亿元,增长了3%;规模以上农产品加工业完成总产值1.5亿元,增长6%,实现利税2372万元,增长10%。

1.3龙头企业逐步发展壮大

截至目前,西吉县有市级以上龙头企业24家,其中国家级1家,自治区级10家,市级13家;按行业类别:马铃薯加工企业13家,园艺产业3家,清真牛羊肉加工产业1家,其他(白酒、塑料制品等)产业7家。按照销售收入:2个销售收入超过1亿元的龙头企业,9个龙头企业销售收入超过2000万元;13个龙头企业的销售收入500万元以上。龙头企业从业人数达到10730人;龙头企业固定资产67995万元。

2015年3月,自治区扶贫办初步确定并公布全区104家自治区级扶贫龙头企业,西吉县10家企业榜上有名,分别为西吉县获得自治区级扶贫龙头企业的有西吉县勇兴三粉加工有限公司、万里淀粉有限公司、宁夏单家集牛羊产业有限公司、马兰回乡刺绣有限公司、单家集金龙淀粉厂、伊斯曼牧业有限公司、宁夏华林农业综合开发有限公司、宁夏汇丰天塑有限公司、国圣食品有限公司、迈斯尔草畜发展有限公司。

1.4因势利导,鼓励企业退城入园

西吉县认真贯彻落实全区工业化新型城镇化工作会议精神,积极鼓励加工企业“退城入园”,从根本上解决企业生产规模偏小、工艺布局不合理、配套设施不完善的问题[4],进一步加快转变发展方式、改善城区人居环境、建设资源转化低碳经济强县。截至目前,入园的企业有7家,其中龙头企业5家。

2存在的问题

西吉县农业产业化龙头企业存在的问题主要有以下几方面:一是龙头企业由于农业产业化程度低,融资不畅,流通加工相对滞后。二是龙头企业的数量不多,对当地经济发展的辐射和带动作用小。从整体来看,西吉县工业化程度不高,对农业生产的带动能力较小。同时,西吉县农产品加工的龙头企业较少,大部分企业的规模小、加工能力弱,对农业产业化的发展和壮大影响较大。三是资金制约。农业产业化龙头企业缺少生产发展资金,贷款手续繁杂,贷款门槛高,一定程度上制约了企业正常发展,尤其在环保治理方面。四是原料制约。部分农业产业化龙头企业缺少高质量加工原料。主要是种植缺乏标准化管理,农残超标,影响了加工企业的产品质量。部分行业和局部地区加工能力相对过剩,加剧了原料供应矛盾。五是效益制约。部分农业产业化龙头企业产品研发、推广投入、市场拓展投入大,而且产品成本高,经营毛利率低,效益不高,稍有不慎就会亏损,很多都是靠争取政策补贴维持经营。

3进一步发展农业产业化龙头企业的建议

3.1将发展农业产业化龙头企业与培育区域主导产业结合

3.2加强扶持引导

促进农业产业化龙头企业发展,要因势利导,进一步做好政策扶持。对企业发展过程中遇到的难题和问题,要积极帮助解决。通过政策、资金、人才等方面对龙头企业的发展壮大提供保障。

3.3加大龙头企业项目扶持力度

积极争取项目资金,利用项目扶持发展农业产业化龙头企业,通过龙头企业的示范带动,促进农业产业化和农村经济的持续稳定发展。

4参考文献

[1]闫玉科.农业龙头企业与农户利益联结机制调查与分析:以广东省为例[J].农业经济问题,2006(9):32-36.

[2]郝朝晖.农业产业化龙头企业与农户的利益机制问题探析[J].农村经济,2004(7):45-47.

[3]陈超,周宏,黄武.论农业产业化过程中龙头企业的创新[J].农业经济问题,2002(5):23-26.

关键词:农业产业化;农业经济;质量;品牌

一、农业经济的地位

农业、农村和农民问题历来是党和政府所关心的重大问题。众所周知,在辽宁的4200多万人口中,还有近一半的人口生活在农村。振兴东北老工业基地应该将农业产业化问题考虑进去,因为现代农业与工业是呈一体化趋势的。因此,我们必须千方百计花大力气,加快推进农业产业化进程。

我国农业经济与世界的差距:

二、我国农业经济的现状

1.农村土地的经模式

从我国目前的农业经济条件来看,很多农产品还是以小规模的生产方式存在。规模小自然也就导致了农产品的生产标准有所下降。做事不按标准,后果自然会很明显。农产品的品质稳定性差。若是想要建立自己的品牌就颇有难度。通过以上分析我们能得出现阶段我国农产品的品牌表现不好的原因是:规模小、品质差等。

2.农业企业规模太小

虽然我国的农业企业在不断的扩大规模,也有了一定的硬件基础,但是加入到WTO后,与国外的企业或者国内的外资企业相比,还是没有一点优势的。“九五”开始,国内的很多农业企业从国外引进设备和技术,对企业进行大规模的改革。这些改革策略是为了更好的实施品牌战略,品牌战略具有资本积累性的特征,所以品牌战略的实施更加的有利于规模的扩大。首先,品牌属于无形资产,随着企业开始实施品牌战略,无形资产也在不停地积累;其次,如果品牌优势可以创造出一个知名品牌,则会更加的促进以该品牌为龙头的运营,还可以促进组建名牌集团,有利于扩大企业规模,增加资产总额。资产总额扩大了,才可以在促进企业发展的有效手段中投入更多的费用,这样更有利于企业的发展。

三、提高竞争力的策略

1.名牌战略

市场竞争就是产品竞争、质量竞争,而提高产品质量往往又是通过品牌竞争来促成的。因此,农业产业化经营组织要提高产品在市场上的竞争能力,必须创立自己的名牌产品。只有实行名牌战略,才能保证自己的产品在市场竞争中立于不败之地,才能促进农业产业化健康有序地发展。在这一利益目标的驱动下,名牌战略也就有力地推动了农业产业化的发展,主要体现在:一是名牌战略的龙头功能、优化功能可以促进龙头企业的发展;二是名牌战略的社会文化功能可以为农业产业化的健康发展提供良好的“软环境”;三是名牌的规模集聚功能可以促进农业产业化的不断升级。

2.名牌战略的方式

从实践总结看,名牌战略的具体方式一般有三种:一是以从事农业产前产后关联产业的一些名牌企业带动农业产业化。二是以地区传统名优农业为基础,为地区名优农副产品注册证明商标,形成地区名牌推动农业产业化。三是利用地区特色研究开发或引进农业优良品种,扩大宣传,培育新的农业名牌推动农业产业化。

四、结论

为了推动我国的农业现代化及市场化进程,我们应该紧跟时代步伐,以质量为基础,以品牌为支撑,在我国的农产品领域真正的树立起品牌经营、质量为先的理念,为了实现这些,不仅需要整体农产品市场的共同努力,同时也需要消费者及农产品生产者的意识形态的转变,希望通过农业进程的加快,能够尽快地让农产品市场的参与者树立品牌意识,让我国的农产品真正的融入市场经济中,发挥我国农业大国的优势,真正的让农业经济为我国的市场经济发展起到应有的拉动作用。

参考文献:

[1]蔡意中.现代农业产业化初探——上海孙桥现代农业开发区建设实践与思考[J].上海农业学报,1999.

[2]白光,马国忠.中国要走农业品牌化之路[M].北京:中国经济出版社,2006.

[3](美)西奥多·舒尔茨.梁小民,译.改造传统农业[M].北京:商务印书馆,1999.

关键词:农业;产业化;结构调整;

1面对农业新形势必须要有新思路

面对新世纪初严峻的农业形势,我们不得不更多地考虑农村、农民和农业发展不平衡的诸多问题:农产品销路不畅、价格下跌;乡镇企业发展速度和效益下滑;农民收入增加日显困难。首先,农业生产究竟是“供需平衡、丰年有余”,还是我国农业的生产能力已进入供过于求的时代,这已成为制定农业发展战略不能回避的重要问题。尤其是我国已加入WTO,农业面临新的国际竞争,能否成为国际竞争的强者,如何对付这一严峻的形势,已成为我们急需解决的问题。目前我国农产品产量和人均主要食品消费量除乳品外,均超过世界平均水平,许多甚至与发达国家比较接近。国务院《中国食物结构与发展纲要》提出,到2000年,我国每人每天摄人热量达到10882千焦,但早在1996年,我国每人每天摄入热量已达11297千焦。

2农业产业化的基本特征

食物紧缺和国家补助是迄今我国农业发展的动力,然而,在新的形势下农业如何进一步发展农民如何切实走上富裕之路农村如何实现现代化这些已成为迫切要解决的问题。如今,走产业化经营的道路,已成为人们对农业发展的共识。然而,什么是产业化如何才能实现产业化这些问题至今尚未完全解决。虽然有人把农业产业化归纳为“龙头企业加农户”、“产、加、销一条龙”等说法,然而这些看法只停留在表象上,不能普遍指导我国农业的产业化转变。农业本来就是第一产业,为何要提产业化是因为我国农业尚没有从根本上摆脱几千年来自给自足的小农经济。从本质上讲,产业化农业的基本特征应该是:经营企业化、生产集约化、产品规格化标准化。

2.1经营企业化是现代农业发展的基本条件当前农民之所以解决了增产问题,却迟迟不能增收,很大一个原因就是农民,特别是贫困山区和西部地区农民缺乏经营意识和市场营销概念。农民无论从他的社会存在,还是经济地位来看都应该首先是一个经营者,其次才是生产者。农民一般不被雇佣、不领工资,且拥有自己的土地等生产资料。长期以来对农民只重视生产技能的培训,缺乏经营、营销、管理知识的教育,是我们在农业教育上的一大失误。无论是送科技下乡,还是办农民训练班,甚至培养农业人才,过去都忽视了农民最需要和最基本的知识——产业经营知识的普及。

2.2生产集约化是产业化农业发展的动力任何现代产业都必须在竞争中生存和发展,农业也不例外。我国农业不仅存在国内市场饱和的压力,而且加入WTO后,也使它面临前所未有的世界范围竞争。不容乐观的是我国农产品价格已经很少有竞争的优势。虽然少数农产品还可以出口,但许多却是以牺牲农民的利益为代价的。由于许多农民缺乏企业化经营意识,往往在生产成本中没有计入自己为维持现代人体面生活而应得的工资,也没有计算培养教育下一代(劳动力再生产)的费用,更没有发展所需的基金,甚至牺牲了自然环境,因而以低廉的、从某种意义上讲是亏本的价格和别人竞争,因此总是难以摆脱贫困的处境。

3产品规格化标准化是农业产业化的基础

农业产业化是生产方式的变革过程,除了要求企业化经营、集约化生产等条件外,产品的规格化、标准化是其重要特征和基础。

3.1农产品规格

所谓规格是对产品的内在使用性能和档次的要求。农产品规格一般是由政府权威部门或权威组织,对农产品的用途档次进行的标准化规定,并通过食品标签制度,保证消费者对各种产品有一个判断和评价的依据。

3.2农产品标准

标准是对产品品质的要求,它是品质的保证。食品的功能特性通常指嗜好特性、外观特性、加工特性、流通特性和简便性等。对于不同规格的各类食品,针对以上特性要求,都有其相应的质量标准。为了保证标准的实施,有的国家实行严格的食品标签制度。

3.3实施规格化、标准化的意义

①规格化、标准化是质量的保证。工业制品为了保证产品合格,必须要有形状、尺寸、精度等规格,而食品的规格标准,对保证消费者的健康乃至生命都是至关重要的。尤其是随着温饱问题的解决,人们生活质量的提高,大家对食品品质要求越来越高。近年许多深刻的教训说明,没有规格品质保证的农产品、食品,即使便宜也很难有市场。

②食品工业需要规格化标准化原料。产业化生产的农产品,需要加工增值;工业化食品的增长趋势,也需要越来越多的规格化、标准化原料。因此,作为食品工业原料,农产品再也不是原来意义上的“口粮”,而是有严格规格要求的工业原料。例如,加工面包用小麦,就必须是符合加工高筋粉要求的小麦品种;加工西红柿浆、西红柿汁的西红柿就不同于鲜食用西红柿;豆腐用大豆与榨油用大豆规格也不相同。

③规格化、标准化是农业产业化经营和农产品进入现代化市场营销系统的基础。许多发达国家的经验证明:农产品规格化、标准化,正是农业产业化经营的关键和基础。在现代流通体系中,公平公正的交易,不仅是市场法则,也是引导良性竞争的保证。它不仅可以保证消费者的权益,更能够按照消费者的合理要求,鼓励优秀的农业企业家,指导农产品生产向优质、高产、高效进步。显然,公平公正交易的前提是农产品的规格化、标准化生产。我国农产品流通交易中假冒伪劣猖獗,市场秩序混乱,污染、搀假严重,而农产品规格化、标准化正是制止这一混乱局面、减少中间环节损失、提高农民收益的重要手段。同时,随着超市、物流、信息化等现代市场流通系统在我国的发展,规格化、标准化更成了农产品流通的必要条件。

关键词:五峰县;农业;产业化

中图分类号:F727

文献标识码:A

1五峰县农业发展现状分析

五峰土家族自治县位于鄂西南边陲,属武陵山支脉,系云贵高原东延部分的尾翼地带,全境皆为山区,东邻宜都市、松滋市,西倚鹤峰县、巴东县,南交湖南石门县,北毗长阳县。属于湖北宜昌市。

五峰是典型的农业型山区小县。历史上主要生产苞谷、黄豆、洋芋。短缺经济年代,曾提出“以粮为纲,全面发展”的口号,但终因温饱问题始终没有得到根本解决,粮食仍然是农业的主要品种。

五峰县有着得天独厚的自然环境,是盛产特产的地方。并有“中国茶叶之乡”的美称。共有特产资源11类160个品种,其中年产茶叶2800多吨,如“天麻剑毫”、“采花毛尖”、“水仙春毫”等名优茶多次荣获国内、国际金奖,以优良的内质享誉海内外;境内还盛产核桃、板栗、柿子、猕猴桃等土特产品。

随着该县农业产业化经营程度的不断提高,相继出现了一批带动农业产业化基地快速发展的龙头企业,农村产业结构调整速度明显加快,多种经营开始“由副转正”,一、二,三产业的产值比熏从“八五”期末的49.6:25.0:25.4上升到33.0:41.6:25.4,传统大宗产品基本稳定,特色名优产品有较快发展,新型产业不断涌现和壮大,农业农村经济结构调整取得阶段性成果。目前,随着市场农业、现代农业、特色农业、创汇农业、生态农业和旅游观光农业等新型理念的提出,该县农业正处于由适应性调整向战略性调整的重要转换时期。

2五峰县农业产业化经营所面临的主要问题

(1)思想认识有偏差,对实施产业化的切入点把握不准。

改革开放以来,随着我国农业的发展,传统的主要农产品的供求已经基本实现了总量平衡,在丰年时还会出现农产品供过于求的状况。产业化的内涵十分丰富,组织形式多种多样,但在有些地方,一提产业化就是建大企业,大市场,大基地,这固然十分重要,但受资源禀赋限制和市场分析失误。没能准确定位本地产业化发展的切入点和突破口,实践中造成产业化发展缓慢或的发展不起来。要使的这一问题得到根本解决,必须推进农业和农村经济结构的战略性调整,大力发展特色农业、绿色农业和生态农业。加快农业产业化经营通过推进农业产业化,延长农业产业链条,对已经形成的特色农产品进行深加工。增加农产品的附加值,使农民能够得到较高的农业利润。

(2)主导产业产品优势不突出,规模小,档次低。

五峰县主导产业多而散,形不成大的规模和气候,造成产业和产品结构雷同化现象,同时主导产业,产品不突出。区域特色优势不明显,市场开拓能力弱,竞争力差。就全县目前来将,除采花毛尖茶,天麻剑毫茶。长峡茶酒外,在县外享有一定知名度的名优产品为数极少。

(3)龙头企业数量少,规模小。辐射带动能力弱。

加工型龙头企业建设滞后,缺乏规模大,实力雄厚,市场开拓力强,辐射带动作用明显的骨干龙头,这已成为制约该县农业产业化水平提高的最突出问题。目前该县年产值1000万元以上的产业化龙头企业仅3家(山山林业集团、长峡酒业公司、宏力魔芋公司)。全县仅有5家市级以上重点龙头企业,没有1家省级重点龙头企业。年出口创汇额不足100万美元,仅占全市农产品出口额的1%。大多数农产品仍处于出售原料或初级产品格局,产业链条短,产品附加值低,外向度和科技含量不高。产品真正打入国际市场的只有宏力魔芋。同时,现有农产品及其加工品科技含量。质量档次低,质量标准体系不健全,受农产品国际贸易技术壁垒制约,影响了农产品出口,降低了市场竞争力。

(4)产业化运行机制和管理机制不健全。利益分配关系不完善。

目前该县农业产业化经营中产加销各环节连接松散,仅有少数龙头企业与农户建立了较为紧密的利益关系,大多是市场买卖关系,即便签订收购合同,也是“带而不连”,没有涉及加工增值利润返还。没有形成“风险共担,利益均沾”利益关系。产业化诸环节的利益调节机制不健全,龙头企业与生产基地和农户之间,缺乏有效的法律规范和行为约束,农业产业化经营主题对产业化经营缺乏战略合作和长期预测。

(5)农业基础不够稳固,农业基础设施差,农业综合生产能力比较薄弱。

作为贫困山区,有些配套农业基础设施建设处于非常落后的状况,农业机械化使用率不高,农业抵御自然灾害的能力还比较薄弱,导致整体农业产量经常出现仿佛。

3加快和推进农业产业化经营的思路和对策

把推进农业产业化作为提高农业综合竞争里。建设现代农业。发展农村经济,全面建设农村小康社会的总抓手,优化区域布局,培植主导产业,扶持龙头企业,提高农民组织化程度,农业综合效益。按照“纵抓龙头,系列延伸;横抓基地,规模推进”的思路,进一步加大力度,强化措施,完善配套政策,促进全县农业产业化经营快速健康发展。

(1)加快优势农产品区域布局结构调整,培植规模化生产基地。

依据市场,资源和趣味优势,大力培植主导产业,建立规模化,激越化农产品商品基地,是农业产业化经营的基础。要把区域布局和结构调整的着力点,防到发展区域规模经济,培育壮大主导产业上来。全县要按照“高山主攻林药烟,中山主攻魔菜畜,低山主攻茶薯粮”的规划要求,建设采花茶叶经济带,牛庄湾潭药材经济带,长乐坪蔬菜经济带,仁和坪傅家堰养殖经济带,渔洋关五峰镇加工经济带。坚持以扩大面积。增加总量的外延调整为主向提高质量,增强效益的内涵调整为主转变,努力压缩土地密集型传统产品,重点培育市场潜力大的劳动密集型名特优产品。依靠科技创新,提高农产品的附加值和市场占有率。通过布局结构调整,逐步改变结构趋同,布局分散,特色不突出,产品不成规模的局面,提高特色农产品的规模化和聚集度,形成产业化格局。

(2)做大做强龙头企业,增强辐射带动能力。

龙头企业实力强弱和牵动力大小,决定着产业化经营的规模速度,水平和成效。按照扶持产业化就是扶持农业,扶持龙头凄切就是扶持农民的要求,加大对产业化龙头企业的培扶力度。培育龙头企业是推进农业产业化的关键。五峰县农业产业化的龙头企业规模一般偏小,难以发挥组织带动作用。五峰县要采取有力措施引进“三资”(民间资本、工商资本和外资资本)培育壮大龙头企业,通过实施名牌战略,提高龙头企业的综合竞争力。通过龙头企业,将农民与市场联结起来,建立企业与农户“利益共享,风险共担。

优势互补,相互促进”的利益共同体。只有将龙头企业、农民经济合作组织与农户的利益联结起来,农业产业化的推进才会有源源不断的动力。

(3)加大科技创新和技术推广力度。依靠科技进步提高产业化经营水平。

龙头企业的科技开发和创新能力,直接关系到企业市场竞争力的强弱,是农业产业化经营水平高低的主要标志。①要积极开展与大专院校,科研所合作,走产学研相结合的路子。积极推动产业化龙头企业通过联合开发,高薪聘请专家,建示范基地,买断技术等多种形式与大专院校开展紧密的科技合作。②要大力培植农业科技载体,建立科技示范园。通过建立1-2个科技含量高,辐射范围光,带动能力强的科技示范园区,把先进技术,优良品种通过科技员的转化,示范和辐射加以推广,带动主导产业和优势产品提挡升级。③要加大职业培训力度。利用党成校等载体,抓好农民的素质教育和科技培训,大力推广农业科技技术,做到村村有科技示范户,户户有科技明白人,切实提高农民的科技文化素质。

(4)加强农产品专业市场建设,构建市场体系。

市场建设是农业产业化经营的重要组成部分,其吸附和辐射能力影响着基地的生产、企业的加工和整个产业链的运转。五峰县农业产业化发展较东部地区落后,一个重要原因就是农产品专业市场建设的滞后。要大力发展农业产业化,必须加大力度进行专业市场建设,通过农产品市场,促进区域专业化和农户专业化的发展。与此同时,还要加快建立以资本市场、技术市场和信息市场为重点,包括劳动力市场、土地流转市场在内的生产要素市场。通过完善市场体系,在较大的范围内实现贸工农、产加销、种养加、农科教一体化经营。

(5)完善利益连接机智,促进产业化健康发展。

健全的运行机制和管理机制,是农业产业化经营健康顺利发展的重要保障。用市场经济的方式把龙头企业与农户连接起来,实现产加销一体化经营。大力推行“专家+法人+农户”的经营模式,采取多种形式,通过发展“订单农业”,股份合作和各类行业协会等方式,建立产业化各经营主题的利益共同体。目前实践中迫切需要建立健全三种机制。①利益分配调节机制。本着“风险共担,利益均沾”的原则,恰当处理龙头企业,生产基地和农户间的利益分配关系,实现龙头企业和生产基地农户双赢。②行为规范约束机制。按照市场经济法则,采用合同,订单,契约,入股联营等多种经济和法律手段,严格约束各利益主题的经济行为。③风险保障机制。建立风险保障金制度,在加工,流通环节按一定比例提取风险保障基金,用于调节天灾,减收之年农民收入和抵御市场风险。

THE END
1.理县农产品质量追溯体系建设提升监管能力三农信息发布中心官网该平台包括信息采集系统、分析决策系统、数据共享系统、信息查询系统、资料下载、平台介绍等六个系统,具备数据实时传输、视频在线监控、线上线下联动监管的多项功能,该平台的建设旨在助力农业农村部门监管信息化,引导生产经营主体实施全程追溯,满足广大消费者查询需求。目前已有28名监管人员完成了用户注册,18家农资和农产品http://qgsnxx.org.cn/show-280345.html
2.城区市场监管所召开生猪产品信息化追溯监管系统经营者操作培训会11月27日,城区市场监管所联合局食品流通监管科召开生猪产品信息化追溯监管系统经营者操作培训会,县聚鑫农贸市场、嘉和农贸市场平台操作人员,辖区生猪产品经营户和监管人员参加。 培训聚焦生猪产品溯源监管这个关键点,采取边讲解边操作的形式进行https://mp.weixin.qq.com/s?__biz=MzIyOTUzMTAxMQ==&mid=2247514697&idx=2&sn=795015e110181e342c09c3b7f0a478d3&chksm=e843b6a5df343fb3541b966458ca3a1bb3b19607f393b7a420f4078cae6e905b35fc9ba34223&scene=27
3.解锁农村经济增长潜力农资进销存台账系统的重要性农资进销存台账管理系统是指在农业生产中,对种子、肥料、化肥等基本农产品进行进货、销售和库存管理的一套信息处理系统。这种系统通常集成了数据录入、查询分析等功能,可以帮助用户实时监控库存状况,预测需求变化,为决策提供支持。 三、新型乡村建设背景下的挑战与机遇 https://www.gntpr.com/ke-yan-jin-zhan/80733.html
4.安徽省农业农村厅农产品质量安全追溯管理信息平台运维服务项目拟采购的货物或服务的说明:对安徽省农业农村厅农产品质量安全追溯管理信息平台从网络安全、应用安全、数据安全三个层面进行运维服务。网络安全:对工作范围内的网络与安全设备、网络架构进行网络安全符合性排查检验,针对相关风控点安排相应的技术人员进行排查。应用安全:对信息系统进行应用安全符合性排查,如身份鉴别、访问控制http://xzgbdy.org/show-394195.html
5.源汇区农业农村局开展农药进销存系统使用情况检查工作为强化农药源头管控,更好地规范农资市场秩序,11月27日,源汇区农业农村局组织工作人员对辖区农药经营门店进行农药进销存系统使用情况开展检查。 重点核查农药经营门店的农药购销台账及进销存电子系统使用情况,经检查,大部分农药经营商户均及时对销售记录进行纸质和进销存电子系统进行记录,但仍有个别商户没有录入或者只有纸质记https://m.yuanhui.gov.cn/e/action/ShowInfo.php?classid=9&id=28508
6.中国农业农村信息网“我们还推行村级资金管理非现金结算方式,通过村级财务管理与‘网上银行’系统在线直联,实现资金审批、支付在线操作,确保支付行为有据可查。”北海市农业农村局负责人说道。 据悉,截至目前,北海市24个乡镇、373个村集体经济组织均已实现财务电算化管理,2.5万余条财务凭证纳入电子存档,1.25万余项资产、2千余项资源纳入https://www.agri.cn/zx/xxlb/gx/202411/t20241130_8694326.htm
7.源汇区农业农村局开展农药进销存系统使用情况检查工作为强化农药源头管控,更好地规范农资市场秩序,11月27日,源汇区农业农村局组织工作人员对辖区农药经营门店进行农药进销存系统使用情况开展检查。 重点核查农药经营门店的农药购销台账及进销存电子系统使用情况,经检查,大部分农药经营商户均及时对销售记录进行纸质和进销存电子系统进行记录,但仍有个别商户没有录入或者只有纸质记http://www.luohe.com.cn/news/lhbm/2024/11/64511565689.html
8.县城区市场监管所召开生猪产品信息化追溯监管系统经营者操作培训会11月27日,东平县城区市场监管所联合局食品流通监管科召开生猪产品信息化追溯监管系统经营者操作培训会,县聚鑫农贸市场、嘉和农贸市场平台操作人员,辖区生猪产品经营户和监管人员参加。 培训聚焦生猪产品溯源监管这个关键点,采取边讲解边操作的形式进行,为参会人员讲解了生猪产品信息化追溯监管系统的基本操作,对系统使用过程https://www.163.com/dy/article/JI5IJ5VP0530WJTO.html
9.农资经营台账系统通过基础追溯系统平台快捷、实时、真实的采集农副生产操作、农资投入等数据,将统计来得数据进行可视化的处理,进一步实现对区域农产品的实时监管。http://www.firstrace.cn/Home/Nzstanding
10.农产品追溯系统(农产品质量溯源系统)成熟案例,服务多家开发;计算机技术开发、技术服务;防伪标签技术开发、技术服务;电子防伪系统技术开发、技术服务;物联网技术研究开发;射频识别(RFID)设备的研究开发;人工智能算法软件的技术开发与技术服务;二维码技术;计算机硬件的研究、开发;计算机信息安全产品设计;数据处理和存储产品设计;(依法须经批准的项目,经相关部门批准后方可开展经营http://guangzhou.11467.com/info/14388605.htm
11.西北农林科技大学乡村振兴战略研究院目前,已有615家农药生产企业应用二维码35亿多条,13.3万家经营单位使用本追溯系统。在农药经营环节,通过扫描标签二维码建立电子经销台账。五是绘制一张农药数字管理地图。利用地理信息系统,初步绘制了农药数字管理地图,初步实现了化工园区、生产企业、经营门店、试验单位等方面的区域分布和产销信息的数字化与可视化。https://xczx.nwafu.edu.cn/sndtB/750260a4569b4153b2a20a6e3c0f4ef7.htm
12.信息发展2023年半年度董事会经营评述股市直击股票光典数字档案室整体解决方案以《数字档案室建设指南》、《数字档案室建设评价办法》等相关文件指引,以我公司丰富的国家、省级数字档案室测评经验为支撑,以档案工作顶层设计模型与档案信息化成熟度模型为导向,覆盖基础设施、档案资源、电子档案管理系统、数字档案资源、制度规范体系、安全保密体系六个维度,实现档案收管存用http://4g.stockstar.com/detail/IG2023082900035383
13.农产品质量安全监管工作总结6篇(全文)2、推进农业执法与农资监管信息化建设。积极引导和鼓励农资批发企业和农资经营店开展农资信息化建设,建立电子进销货台账,加强农资信息化建设督查和指导力度。深入推进农资信用体系建设,积极倡导诚信经营理念,不断扩大诚信小农资店覆盖面,规范农资经营者的经营行为,完善农资监管长效机制。 https://www.99xueshu.com/w/filerbfeugyo.html
14.安全管理工作实施方案到2009年底前,完成组织领导体系、农业化学投入品监控体系、出口农产品标准体系和质量安全追溯体系建设,建立健全检测监控体系,建立质量安全风险分析与预警机制,制定推进区域化管理发展规划、推进时间表及考核制度,全面启动我区生产与出口农产品质量安全区域化管理工作,并建成一定规模的标准化基地。 https://mip.wenshubang.com/fangan/2931603.html
15.治超专项行动实施方案(通用8篇)通过农资打假专项治理行动,使农资生产经营行为进一步规范,放心农资覆盖率显著提高,各种制售假冒伪劣农资行为得到有效遏制,重大恶性坑农案件基本消除。农资市场准入机制不断完善,农业综合执法体系和农资质量监控追溯体系逐步健全,农资监管信息体系和农资信用体系建设取得新进展,农民群众质量意识和维权能力进一步提高,使农业生产安https://www.360wenmi.com/f/filet8a8mx53.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