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1月21日,在广西农资峰会上,广西壮族自治区供销社联合产业互联网奇兵中国—东盟信息港股份有限公司(以下简称“中国东信”)发布了“农资云”。
中国东信是经国务院批复成立的国有控股的平台型信息科技公司,是总部落户于南宁的“中国”字头企业,肩负着建设运营中国—东盟信息港和数字广西的重要使命。其运营的广西泛糖科技有限公司是国内唯一一家能够深刻影响糖产业的产业互联网平台企业,也是国内为数不多的不依赖金融放贷、为行业创造价值的产业互联网平台。
广西壮族自治区供销社和中国东信合资成立的“农资云”平台,突出了“多、快、好、省、保、贷”六大优势。目前已建成农资交易中心、储运协同&进销存中心、农业服务中心、金融惠农中心、溯源&再生资源利用中心和农资信息中心等六大服务中心。平台投入运营后将拓展广西全区农资流通渠道,成为全区乃至全国一流的农资保供稳价平台、数字赋能化平台。
广西壮族自治区人民政府副秘书长梁磊
广西壮族自治区人民政府副秘书长梁磊在致辞中表示,农业发展离不开农资供应保障和农资价格稳定,此次借助信息技术,通过数字化赋能,畅通农资流通渠道,旨在推动广西农业社会化服务精准高效,促进农业领域产业链供应链稳定,提升效益和竞争力。
中华全国供销合作总社农业生产资料与棉麻局副局长王建红
中华全国供销合作总社农业生产资料与棉麻局副局长王建红表示,面对农资行业的发展机遇,要抓住政策机遇、战胜挑战:一是提高政治站位,毫不松懈抓好农资供应;二是坚定发展方向,毫不气馁抓好为农服务体系建设;三是积极探索创新,毫不迟疑加快绿色高质量发展。
广西壮族自治区农业农村厅党组副书记、副厅长许瑾
广西壮族自治区农业农村厅党组副书记、副厅长许瑾表示,眼下即将进入冬季储备的关键时期,畅通农资销售和供应链服务非常重要。由广西壮族自治区供销社和中国东信联合打造的广西农资“云平台”,凝聚了政府、企业和社会等多方资源,将为农资流通、社会化服务、供应链协同等提供一揽子解决方案。
广西壮族自治区供销合作联社党组书记、理事会主任吴浩岭
广西壮族自治区供销合作联社党组书记、理事会主任吴浩岭表示,广西是农业大区,农资使用量位居全国前列,推动农资行业健康可持续发展,对促进乡村振兴、农民增收至关重要。今年以来,广西供销社落实化肥商业储备制度,打击假冒伪劣农资坑农害农行为,切实维护农资行业秩序,实行线上线下相结合,实现农资稳价保供。希望广大农资企业、经销商等充分利用农资峰会和广西农资云平台,增进农资贸易。
中国东信董事长兼总裁鲁东亮
中国东信董事长兼总裁鲁东亮在致辞中表示,此次发布的广西农资“云平台”,充分发挥广西供销社的资源、品牌优势和中国东信的平台、技术、运营优势,将构建广西农资产业生态,打造国内一流的农资分销和农业服务领域的产业互联网平台,推动广西农资产业保供稳价、降本增效和数字化转型升级。
中国农资流通协会副秘书长、中国农资传媒三农调研咨询中心主任王旭波
中国农资流通协会副秘书长、中国农资传媒三农调研咨询中心主任王旭波在报告中提到,农资流通的市场化提高了农资流通效率,同时也带来了一些市场的弊端。供销合作社系统有必要发挥系统网络完善、产品资源丰富的优势,实现横向产业协同和纵向系统联动,强化县域农资流通,弥补市场化的不足之处。
广西壮族自治区供销社党组副书记、监事会主任冯国平主持了此次峰会。广西壮族自治区党委宣传部,广西壮族自治区党委网信办,广西壮族自治区发展和改革委员会,广西壮族自治区财政厅,广西壮族自治区大数据发展局,广西壮族自治区信息中心,广西壮族自治区地方金融监管局,中国银行保险监督管理委员会广西监管局,广西壮族自治区市场监管局,以及人民银行南宁中心支行等政府职能部门参加了峰会。
广西农资峰会的举办是广西农资迈向高质量发展的重要一步。此次会议吸引了500多名农资和金融领域的领导、专家、企业家参会,其中9家品牌厂商、8家生态合作伙伴以及10家金融机构参与了品牌战略签约仪式。通过本次峰会,将进一步形成良好的生态合作圈,创新农资服务方式。实现由传统经营向流通业态转变,从单纯购销业务向综合经营服务转变,让生产与市场终端有效连接。提升产业活力,为上下游资源打造聚合价值,促进农资产业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