乡村振兴战略下武陵山民族地区农业合作社可持续发展研究三下乡

报告题目:乡村振兴战略下武陵山民族地区农业合作社可持续发展研究——以永顺县润雅乡神仙草莓茶合作社为例

报告主题:农村集体经济(农业合作社)

报告作者:江涛、周勇、李喜磊、陈淼

指导老师:瞿州莲、李端生、廖浩、张宝娣、何剑

所在单位:吉首大学

所属团队:吉首大学“云上学堂”永顺县润雅乡社会实践服务团

实践项目:2021年全国大中专学生志愿者暑期文化科技卫生“三下乡”社会实践活动、2021年“走近千村观察,助力乡村振兴”全国大学生暑期社会实践专项活动、吉首大学2021年“万名师生走进武陵山”大学生志愿者暑期“三下乡”社会实践活动、吉首大学“千村调研计划”第六期暨“湖南省农村集体经济发展现状大调查”社会实践活动

关键词:乡村振兴;民族地区;合作社;可持续发展

一、绪论

(一)研究缘起

1.乡村振兴战略的指向性

2017年12月29日,中央农村工作会议在北京隆重召开,会议首次提出:“要坚持走具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新时期乡村振兴的道路”。此后,中央针对三农问题,为推动农村社会的发展,审议了《国家乡村振兴战略规划(2018——2022年)》。在脱贫攻坚取得全面胜利后,乡村振兴战略持续深入展开。2021年2月21日,中共中央、国务院发布《关于全面推进乡村振兴加快农业农村现代化的意见》,将实施乡村振兴战略作为实现农业现代化的必经之路。

2.农业合作社发展的必要性

(二)研究目的与意义

1.研究目的

本调研报告基于当下我国政府及专家学者对农民专业合作社良性、持续发展的重视,以润雅乡的神仙草莓茶合作社、四明仙山莓茶合作社为个案,通过对调研对象具体分析,针对其面临的发展瓶颈,提出可操作性建议,最终推动武陵山民族地区的农业合作社振兴与发展。

2.研究意义

(1)理论意义。本调查报告认为,应当将民族地区农业合作社的发展,进一步纳入到乡村振兴战略统筹考虑,这不仅有助于完善农业合作社发展的理论体系与现实要求,还有助于丰富和拓展乡村振兴的理论内涵。

(2)实际意义。通过本次研究,能够培养本团队成员的沟通交流能力、组织协调能力、社交应变能力、深入思考能力,深入了解农民基层现状,联系社会时事。不再局限将知识停留在书本上,将所学的专业知识运用于社会实践,响应教育部门“早进课题、早进实验室、早进团队”的号召,适应新时代高水平的教育要求。运用创新思维探寻现实问题的解决方法,在一定程度上提升团队成员的创新能力。

1.国外研究

(1)传统合作社研究。传统合作社的“合作经济”思想起源于16世纪的空想社会主义。1817年,空想社会主义者欧文率先提出“合作公社”的构想。1829年,法国的学者傅立叶提出了“法兰吉”的组织理念,强调“以农业生产为主,工业并举”的思想,为后来合作社的建立奠定了理论基础。机构RochdaleEquitablePioneerSociety于1844年在英国成立,是世界上第一个合作组织。半个世纪后,1895年,国际合作社联盟正式成立。时至今日,合作社运动经历了170余年的历史,合作社在世界各地异彩纷呈。合作社的管理制度、经营策略随着时代发展发生变化,但均延续着“民主管理、公开参与”的基本原则与“民有、民享、民受益”的宗旨。

农业经济发展模型研究。1954年,Lewis率先提出:运用“传统-现代两部门多结构模型”来分析经济发展,将劳动力从传统向现代的流动,置于经济发展的中心。Ranis和费景汉深化了Lewis的分析,并扩展建立了“Lewis-Rannis-Fee模型”,通过描述劳动力从传统部门向现代迁移的动态过程,进而预测:随着剩余劳动力迁移,农业最终将实现商业化经营。1971年,学者Chayarov认为:在小农家庭中,为满足家庭消费,劳动力需要忍受极低的生活水平。其系统挖掘了“边际产出率”这一全新理念,建构了劳动消费均衡模型,指在劳动困难和消费满意度的平衡下,做出相应调适的家庭生产决策。此外,还有王力的“过度密集化”理论,以传统中国的小农经济为考察对象:发现中国农业长期以来,由于人口过度密集化,经济增长被稀释,小农经济并未走向资本主义的农场式经营。

2.国内研究

(2)乡村精英与乡村治理研究。2004年,学者杨萍强调:动员社会资源的能力是精英的本质属性。为更好发挥农村精英作用,需要进一步完善制度,营造良好的就业创业环境,强化党在基层的领导作用,充分发挥农村精英的巨大作用。2005年,赵聚军提出新思路:有必要扩大自治的空间范围,增加乡镇政治中的民主因素,以制约乡镇政府的官僚化倾向。此后,杨军、王文峰等人于2015年指出:乡村精英在农村治理中面临诸多困难,亟待现实解决——例如,农村精英不回归、农村治理缺乏开放性思维、缺乏制度保障等。

(四)研究方法与思路

1.研究方法

(2)实地调研法。走访部分武陵山区农民专业合作社,开展实地调查,了解其现状,听取村民的意见,使研究成果能被村民理解接受。

(3)理论与实证结合。在进行理论归纳提炼的同时,注重剖析各种类型农民专业合作社相对应的具体案例。

(4)比较分析法。通过对国内不同区域、不同类型的农民专业合作社进行比较,从中找到其共性和差异;再结合武陵山地区实际情况进行分析:如何突破农业合作社的发展瓶颈,找到其可持续发展的新途径,为武陵山民族地区的农业合作社发展提供参考。

2.研究思路

具体思路如下:

调查报告具体思路

二、基本情况概述

(一)润雅乡基本概况

润雅乡位于永顺县东北边陲,距永顺县约为63公里,东邻清坪镇,西邻石堤镇,北与张家界、桑植县隔河相望。2021年,全乡有66个村民小组2053户8733人,少数民族合计7108人,其中土家族占比56%,苗族占比25%,是一个典型的土苗混居乡。

润雅,相传土司在此设立官衙,取名润衙,后将“衙”改为“雅”,故名润雅。解放前属内龙乡,建国初置润雅、五官、柯溪乡,1956年改为润雅乡,1958年属石境公社,润雅称大队,1961年为润雅公杜至今。

全乡总面积84平方公里,耕地合计8419亩:其中,水田7160亩,旱地1259亩。截止目前,全乡森林覆盖率约74%。全乡地形以山地为主,适宜茶叶的广泛种植。乡内土家族、苗族民俗保存完好,人文资源独特,曾经是电影《边城》主要外景地。

(二)神仙草莓茶合作社基本概况

神仙草莓茶专业合作社,又名茗芽农业科技有限公司,是一家集优质莓茶的种植开发、生产加工、销售服务于一体的地方性农业产业化企业。合作社成立于2018年12月,注册资本200万元,位于润雅乡五官村,占地面积1200平方米,安置就业人数15人(含建档立卡户13人)。企业采取“公司+合作社+基地+农户”的联合经营模式,下设综合办公室、生产部、市场部、财务部、质控部等组织,生产经营正常。目前,公司莓茶种植面积达1400余亩,带动精准扶贫30余户发展。

(三)莓茶基本概况

1.历史渊源

明嘉靖三十四(1555)年,永顺宣慰使彭翼南率土兵三千,致仁宣慰使彭明辅率土兵两千,应征奔赴东南沿海抗击倭寇。因水土不服,士兵多有腹泻,几乎失去战斗力。后军医建议回永顺收集莓茶千余斤,用军锅熬煮以止腹泻。后每餐必备,为士兵的正常战斗提供了保障,最终获得王江径大捷,被誉为“东南第一战功”,其中溪洲莓茶功不可没。润芽莓茶,原产地位于永顺海拔1500米以上的原始森林,当地山民将此茶认为是神灵对土家人的恩赐,故尊称为“土家神茶”。

2.功效运用

莓茶又名藤茶,属冰川四纪孑遗珍稀物种,是植物黄酮之王。《诗经总集》称其为“古茶勾藤”。莓茶生长于湘西原始次森林,位于海拔1500米以上的红砂岩之中。莓茶是集营养、医疗、保健为一身的新型绿色饮品。其富含生物黄酮,17种氨基酸、14种微量元素。长期饮用莓茶,拥有如下诸多功效:

①有助于增强身体的免疫系统,减低各种疾病的侵害。

②有助于食物营养的分解、消化、吸收,利于毒素的及时排除。

③有助于伤病手术后早日康复,能及时提高身体的自愈能力。

④有助于推动体内酵素的生成,增进各种蛋白质的合成。

⑤有助于消除疲劳、倦怠及无力感,改善体力。

三、润雅乡农业合作社发展现状调查分析

润雅乡位于永顺县东北边陲,距永顺县城约为63公里,东邻清坪镇,西邻石堤镇,北与张家界市永定区温塘镇、桑植县罗塔坪镇接壤,以澧水河为界,隔河相望。

1984年4月,农村基层体制改革,政社分离,社改乡制,9个行政村合并为润雅乡。2005年11月,由于行政区划调整,原有9个村合并成7个村,共同组成润雅乡:即五官、凤鸣、润雅(原润雅村与云南村合并)、柯溪(原柯溪村与旧村合并)、署科、麻阳、七角。

2016年,因区划再次调整,润雅乡7个村合并6个行政村,一直沿用至今:即五官(原五官村与七角村)、凤鸣、润雅(原润雅村与云南村合并)、柯溪(原柯溪村与旧村合并)、署科、麻阳。

(二)村民样本特征

调查结果统计显示,调查对象总计198人:其中,年龄段50岁以上合计123人,占总数62.12%;年龄段40-50岁合计46人,占总数的23.23%;其他年龄段有29人,占总数的14.64%。加入合作社的村民约占全村人口的比重92%。合作社收入占村民总收入比重80%以上者,占调查人数的50%;合作社收入占村民总收入比重50%-80%者,达调查人数的30%;合作社收入占村民总收入比重40%-80%者,占调查人数的30%;合作社收入占村民总收入比重10%-30%者,达调查人数的15%;其他占调查人数为5%。?

调查对象认为,村合作社的发展存在如下问题:认为项目、收入渠道单一,可持续发展能力弱,占调查人数83%;认为合作社债务多,负担重,经营规模受限占17%;认为资产经营不善,管理混乱,占调查人数58%;认为村委思想认识不到位,占调查人数的14%;认为产业项目同质化严重,缺乏市场竞争力,占调查人数95%,其他占调查人数30%。

调查人数年龄段占比

调查对象参与合作社占比

调查收入人数占比

合作社发展存在的突出问题

1.合作社成员民族情况

调查结果统计显示:调查对象合计198人——其中,土家族105人,占调查人数的53%;苗族人数65人,占调查人数的33%;汉族28人,占总人数的14%。由此可见,当地是一个典型的土苗民族居住区。

调查对象民族情况

2.合作社成员身份情况

合作社成员身份情况

3.合作社成员实际参与情况

调查结果显示,调查对象合计198人,其中:通过合作社购买农资者125人,占总数的63%;选择合作社销售产品者185人,占总数的93%;采用合作社提供的服务者87人,占总数的44%;选择合作社的互助资金者15人,占总数的7%;不参与合作社的生产经营,仅以承包农地或资金入股者63人,占总数的32%;其他者13人,占总数的6%(见图9)。

由此可见,大部分农民选择加入合作社,其主观目的在于:通过合作社提供的平台来销售农产品,实现与市场直接联系。对于农资购买、采用合作社的服务者持保守、观望的态度,实际操作中仍有所顾虑。当地农民仅依赖承包农地或资金关系入股,缺乏集体化、规模化的生产,合作社的组织结构较为松散,发展层次仍较低。

合作社成员实际参与情况

4.合作社成员学历基本情况

四、润雅乡农业合作社现状问题分析

(一)组织管理问题

润雅乡当地的合作社,多为董事长兼任财务会计。大部分合作社并未设立独立的会计账目,甚至缺失专业的会计人员。一方面,合作社没有公开、透明的财政管理程序,极易造成资金管理混乱,进而造成合作社发展受限,农民利益受损。另一方面,村民的经营管理意识淡薄,缺乏有效的监管机构,不能规避管理人员以权谋私、中饱私囊现象的发生。

(二)生产经营问题

1.生产成本高,所得净利润少

(1)劳动力成本高。当地合作社的劳动力,主要来自本村和邻村的农民,工资进行日结。其中,手工采摘茶叶为120-150元/天,同时,还需要对其进行技术性指导,进一步加重了劳动力成本。此外,部分合作社小规模机械加工茶叶,加工需配备5-10名劳工,工资月结,为每人3300-3600元/月。因此,其劳动成本支出占生产要素总支出比例大,一方面,制约生产规模的扩大;另一方面,削弱了当地农民的收入水平,打击了其生产积极性。

(2)种植生产成本投入高。以神仙草莓茶合作社为例:其种植莓茶合计1400—1500亩,每亩单次产量约为15-25斤生茶。生茶收购为16元/斤,普通情况下,5斤生茶可加工成1斤产品茶。最终,产品茶价格仅为120-150元/斤(含成本)。由于承袭传统的生产和购销模式,成本居高不下,净收入处于低迷状态。

2.缺失稳定的生产模式

润雅乡多个合作社已经倒闭,究其原因,其普遍存在合作社与农民生产脱节的问题。合作社初期与当地茶农达成协议,以14元/斤的价格向其长期收购莓茶(生茶)。起步阶段,合作社能根据协议有序开展收购。后由于市场导向,合作社转向外地收购更为低廉的茶叶。由于合作社毁约,致使双方原有脆弱的联系断裂,使得农民重新回到自产自销的生产模式。

3.销售渠道传统且单一

4.生产标准化程度低

5.合作社融资渠道受限

(三)可持续发展的桎梏

1.教育程度低,技术人才匮乏

当地合作社成员普遍年龄偏大,受教育程度较低,极大制约了合作社的长期发展。一方面,成员普遍年龄较大,年轻人不愿加入合作社,使得合作社人口结构老龄化。老龄人口思维僵化、创新能力不足,极易造成内生发展动力缺失。另一方面,成员受教育程度偏低,农作物种植主要依靠经验,依赖惯性思维,面对新种植技术,观念较为保守,这将延缓合作社引进与推广新品种、新技术的进程。

2.政策扶持不够全面

3.产品宣传力度不足

五、润雅乡农业合作社可持续发展原则

(一)坚持农业合作社可持续发展“一中心”

(二)注重农业合作社可持续发展“两结合”

1.与乡村振兴战略实施结合

乡村振兴战略是党和国家为解决“三农”问题而提出的先进战略。农业合作社的可持续发展,离不开乡村振兴战略的宏大背景。农业合作社的可持续发展,也是乡村振兴“产业兴旺、生态宜居、乡风文明、治理有效、生活富裕”深入实践的重要载体。两者的有机结合,有助于实现农业的稳步增收,改善农民的现实生活,推动基层治理民主化的进程。

2.与地区资源特色相结合

农业合作社的发展,要紧贴当地区域的特色资源,发展有地区特色的专业合作社。同时应继续扩大农村合作社的数量与规模,提升合作社的覆盖面,以整合现有资源,与政府的扶持政策有效对接。

六、润雅乡农业合作社可持续发展对策

(一)强化政府支撑、建议、引导功能

1.提升合作社功能的认知

(1)经济发展的助力剂。农业合作社属于集体经济的范畴,是公有制经济的有机组成部分。合作社的可持续发展,有助于巩固我国的基本经济制度,在实践中落实按劳分配的原则,壮大公有制的力量;同时,将进一步克服传统小农经济的局限性,合作互助中达到双赢的效果,进而实现共同富裕。

(2)农民利益表达的有效途径。农业合作社是政府与广大农民沟通的有效渠道,其建立与推广为双方提供了一个交流的平台:一方面有助于将农业政策及时传达给民众,进而推动政策的执行度;另一方面利于社员反应基层信息,表达人民的利益诉求,为精准决策提供现实的依据参考。

(3)政府的权责定位。在农业合作社发展方面,政府应是一位倡导者和支持者,需要强化其支撑、建议、引导的功能。需将其可持续发展农业合作社列入当前农村工作的重点,改进管理方式,改善服务态度,全力促进其可持续发展。

2.多途径推动合作社发展

3.财政杠杆与市场调控相结合

(二)顶层设计,制度支撑

1.建立合作社诚信经营体制

2.健全合作社内外管理制度

首先,要打破传统的“任人唯亲”、“帮派山头”观念,真正选拔、引进一批高素质、拥有管理经验的人员,作为核心骨干负责公司事务。其次,明确公司人员的权力与社员监督的权利,定期召开社员大会,为莓茶合作社的发展集思广益、建言献策,充分调动各方的积极性。再次,针对农民合作意识淡薄的问题,政府可运用选派合作社辅导员的方式加以指导,积极帮助建立健全成员大会、理事会、监事会机构,切实发挥“三会”功能,强化其执行力,推动规范化建设。此外,应健全合作社内部的财政管理和盈余分配制度,自觉接受民主监督,定期进行合作社的财务公开,提高其透明度,从制度与程序层面保障公平正义,规避中饱私囊、侵犯农民利益的行为。

(三)补齐合作社发展短板

1.拓宽销售渠道,融合社会资金

(1)线上线下双向销售。充分利用互联网天猫、淘宝等市场平台,通过互联网获取准确、可量化的权威数据,收集市场信息,寻找交易客户,判断营销效果是否高效,便于合作社营销策略的调整。积极打造信息服务平台,开拓莓茶的销售市场。运用线上销售与线下宣传相结合的方式,打破闭塞、传统的销售渠道,将莓茶的销售突破地域的限制,市场范围扩大至邻省乃至全国,最终打造成为面向世界的地区实体性品牌。

2.提升社员自觉,培育新型职业农民

(2)农民的高素质发展。应发挥政府作用,为合作社提供培训服务,通过实地考察、观摩学习和座谈交流等形式,培养一批爱农业、懂技术、善于经营的新型职业农民,以提高农村劳动力的质量与能力。同时,政府可以采取请进来、走出去、专题培训等方法,分期分批对全乡莓茶合作社负责人、经营管理人员、专业技术人员和财会人员进行培训,重点加强对农业合作社带头人的培养,选送一批至专业院校进行学历教育。

(3)专业人才的引进。为解决鼓励人才下乡,优质大学生回乡创业,多渠道、多形式的推动“专家进社”,参与乡村合作社的建设,调动社员的生产热情,提升农民合作社的经营能力,以实现传统农民向高素质方向转变。

3.更新技术,机械生产

针对润雅乡生产加工成本高的困境:首先,应主动引进新品种、新技术,进行定点的实验田测试后,逐步推广至莓茶种植区。再次,充分结合农业部门“三百三千”、“田间流动学校”等活动,组织农技指导员队伍与合作社衔接,为其提供测土配方施肥、病虫防治等高产高效栽培技术。再次,推广莓茶大机械加工,精简人员投入,提高生产效率,降低劳动力成本。最后,引导种养型合作社向加工型合作社方向转型,加大农产品加工项目的引进承包力度,增加现实收益。

(四)地区优势资源转化

1.实现农、旅、文融合发展

(1)模式发展的必要性。大多数村民,通过农业合作社取得的经济收入有限,因此对莓茶合作社发挥的作用持悲观态度,对其发展前景、开发利用的价值认识不足。为扩展其收入途经,应当将乡村的适度旅游开发纳入其范畴,重点打造地区品牌,形成文、旅、农多元多渠道发展。

2.加强推广宣传,提升莓茶知名度

3.整合当地资源,扩大合作社覆盖面

调查发现,润雅的莓茶产品仍停留在初级阶段,成品的利润低;同时,入社农民人数有限,产业规模仍较小。为此,应继续扩大农村合作社的数量与规模,提升合作社的覆盖面,以整合现有资源,与政府的扶持有效对接。同时,进一步开拓市场,推动产业化发展,逐渐吸纳一批产销大户,为当地农业结构的调整献计献策。润雅有大量新开辟的土地,属于农民自主经营,为充分利用土地,提高经济效益,应倡导土地所有权、经营权、使用权三权分置。运用宣讲与村民大会等方式提升农民思想认识,将土地置于合作社下集体经营,实现资源的集中管理、合理配置,形成产业化、规模化、专业化的发展趋势,筑牢合作社的经济根基。

(四)标准化生产,打造特色品牌

规范合作社内部的生产、包装、仓储、运输等环节,制定统一管理模式,自觉接受市场监管,进行产品的无公害认证,进而推动特色优势农产品基地建设,提升标准化生产水平,打造地方特色品牌。

七、结论

参考文献

[1]张天如.永顺府志:沿革[M].刻本.1763(清乾隆二十八年)

[2]李树基朱智文.“三农”问题研究综述[J].甘肃社会科学2003(4):68一71.

[3]王睿,贺雪峰.当前三农政策中的若干重大问题[J].天津行政学院学报,2015(02):65-74.

[4]赵聚军.由个体与国家到团体与国家——乡村治理中农民利益表达形式的历史转型[J].人文杂志,2005(04):149-153.

[5]温铁军.中国农业转型应注重生态化理念[J].中华合作时报,2016(A06):1.

[6]旷宗仁,杨萍.乡村精英与农村发展[J].中国农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4(1):45-49.

[7]栾谨崇.规模化经营下的农业微观组织的演变与选择[J].理论探讨,2013(5):83-86.

[8]张英男,龙花楼,屠爽爽等.电子商务影响下的“淘宝村”乡村重构多维度分析——以湖北省十堰市郧西县下营村为例[J].地理科学,2019,39(6)

[9]温铁军,逯浩.新时代“三农”与“三治”问题的内涵转换及其问题域[J].西安财经学院学报,2019(4):5-16.

[10]温铁军.乡村振兴战略中产业兴旺的实现方式[J].行政管理改革,2018(8):26-32.

THE END
1.贵凯物资1、【源生态农业发展合作社】—— 这个名称强调合作社的绿色健康理念贵凯生态农业,以及其符合生态可持续发展的农业生产模式。 【新康态农业发展合作社】—— “新康态”一词结合贵凯生态农业了网络热词“新常态”,而“康”字既贴近农业的特征,又寓意着人们的身体健康。 http://www.guabaoshu.cn/post/186642.html
2.农业种植园起名字1、稻草人开心农场 稻草人是稻田农业种植园名称的守护者农业种植园名称,为孩子们守护乐土农业种植园名称,名如其含义农业种植园名称,孩子们在这里度过快乐时光,而且稻草人也是主题,是农场的核心及品牌。 2、青葱农庄:使用形容词“青葱”,形容农庄环境绿意盎然、生机勃勃。“农庄”一词暗示这是一个农业相关的场所。名字https://www.xiaomingmuye.com/nongmu/132465.html
3.合作社名称,农村合作社起名大全560个合作社名称,农村合作社起名大全560个是为您推荐的内容,希望对您的学习工作带来帮助。 1、汇和谦合作社 2、奉佳合作社 3、德福昌农业合作社 4、农丰合作社 5、农家乐合作社 6、正香蜜宝合作社 7、格润合作社 8、元旺生合作社 9、玉宏合作社 10、桔丰合作社 http://caibaojian.com/fw/1667759293319135.html
4.好听的农业合作社名字大全“森”字是由三木而成,象征着大家团结一心为合作社发展而努力,也有绿色农业生态农业含义,基于国家政策生态绿色农业为中心,坚持可持续的科学发展观,“源”字是以合作者的利益为轴心,为合作社提供源源不断的新鲜血液与文化。 03、谐合 “谐”有和谐,现在农村主题是“和谐新农村”,“谐”和谐发展,“合 ”合作团结,https://m.liemingwang.com/dpmz/6292.html
5.生态农业公司取名(精选386个)在当今注重环保和可持续发展的时代,生态农业成为了热门领域。一个好的生态农业公司名称不仅能够传达公司的核心理念,还能吸引消费者的关注。以下为您精选 380 个生态农业公司的名字,希望能给您带来启发。 生态农业公司取名 (精选 386 个) 一、体现自然与生态的名字 https://m.sohu.com/a/800933341_120589944
6.给农村种植合作社起名字大全公司起名大全改革开放给农村合作社刮起了东风,因为经济的发展离不开农业,人们的生活离不开种植业,所以开办一家农村种植合作社的想法越来越被大家认可和重视,那么对于一家农业种植合作社来说,步就是先给农业种植合作社起名字。下面先知中国起名公司就来为大家介绍如何给农村种植合作社起名字。 https://www.xianzhi.net/gongsiqiming/34033.html
7.农业合作社起名农村合作社起名字大全免费水稻合作社起名农业合作社起名大全,种植农民专业合作社取什么名字好与水稻有关的农村合作社起名两个字、三个字都可以。合作社如何取名?农业种植合作社起名字我办一个农民种植专业合作社不知道取什么。 1、如何给合作社取名 合作社名称(精选500个),零度合作社安泽农业合作社金元多合作社富捷兴合作社名扬合作社达世农业合作社和https://www.16757.com/ysh/xingming/3331.html
8.农业合作社响亮的名字农业合作社取名大全集探鸣起名(农业起名)最新农业公司起名大全 6、农业商标名字大全10000个 农业合作社取名字大全企二哥,开生态农业的本质是为了让环境更加的美好而现阶段最受大家喜欢的保护环境概念乃是“绿色环保”给生态农业取名字的时候就可将这种环保的观念融入进的名字中迎合。农村店名字店名大全起名有什么技巧,2绿杭生态(农业)科技起名有什么技巧?忌过于https://www.01973.com/zhoyyi/3675.html
9.合作社名字简单好听博爱惠农专业合作社 嵩宝农业专业合作社 云鹏专业合作社 双鹏专业合作社 支农专业合作社 新发专业合作社 亿佳专业合作社 中峰农业专业合作社 向阳农民专业合作社 宏祥专业合作社 和见专业合作社 友好专业合作社 永城鑫阳专业合作社 惠城专业合作社 跃康专业合作社 http://mingzi.jb51.net/qiming/gongsi/24897.html
10.四川三农新闻网(记者 李世芳 文/图)在蒲江县西来镇铁牛村,新村民通过线上销售渠道,把生态丑橘送到全国各地买家手上;在大邑县新场镇,农业职业经理人王浩瀚正忙着合作社生猪的出栏和腊味产品的销售……在市委十四届四次全会暨市委经济工作会议上,审议通过了《关于加快推进超大城市城乡融合发展高质量发展的决定》,提出了“七个融合”http://sc3n.com/index/news/topics/id?page=313
11.合作社名称(精选500个)4、富捷兴合作社 5、名扬合作社 6、达世农业合作社 7、和圣本合作社 8、源盛和合作社 9、家乐合作社 10、松祥合作社 11、谦全聚农业合作社 12、信干吉合作社 13、太月合作社 14、金川兴农合作社 15、永佳合作社 16、盛隆合作社 17、瑞美厚合作社 18、原生态合作社 https://www.ruiwen.com/word/hezuoshemingcheng.html
12.农业合作社取名字大全农业合作社取名字大全。生态农业”是一种利用生态学原理以及经济学原理,将现代科技融入到农业上的新型农业,随着经济的发展,民众生活水平的提高,大家渐渐有了保护环境的意思,生态农业也由此应运而生。对于这种新型的公司,取名面对的不知所措会比取其他公司名字多,由此下面给打击整理了一篇生态农业公司名字参考内容。 https://www.qierge.com/news/7115.html
13.2023年度重庆市农民合作社典型案例推介(四)采用生态循环种养模式,走生态发展之路。合作社采用稻鸭生态循环种养模式,在稻田散养鸭子,两者生长期基本相同,而且鸭子可以啄食稻田里的杂草和害虫,粪便也是有机肥,养殖模式生态环保,可望获批为“国家级生态农场”,目前重庆市农业农村委正在推荐申报中。同时积极助力龙头企业渝米集团成功申报为“全国放心粮油示范工程http://nyncw.cq.gov.cn/zwxx_161/zwdt/202311/t20231114_12555959.html
14.生态农业在农村中药材管理中的应用生态农业与传统农业相比,其核心理念是追求可持续发展,通过减少对环境的影响来提高生产效率和产品质量。这种方式特别适用于农村中药材种植与管理,因为它不仅能保证药材的安全性和有效性,还能保护自然资源,为当地生态系统提供有益的服务。 1. 生态友好型种植方法 在采用https://www.lboclvlct.cn/tu-pian-zi-xun/468238.html
15.中药材种植合作社名字大全(中药材种植合作社名字大全)3、给农民合作社起一个名字?.祥泰农业合作社、安泽农业合作社、乡情农业合作社、富农合作社、裕民合作社、致富农业合作社、合胜种植、国华山药合作社、家园农业合作社、桑梓农业合作社、原生态合作社、自然美合作社。 4、具有个性的中药材公司起名名字可避免与别中药材公司起名名字雷同,以防混淆大众记忆,并可加深大众对企业的http://wys15523784368.51sole.com/companynewsdetail_260494252.htm
16.收好了这23个典型乡村振兴案例!成都九禾规划农业旅游2021年,“十四五”开局之年,全面推进“乡村振兴”元年。国家扶持农业农村领域的势头不减,多部门发文补贴申报项目,突出锁定种植、养殖、加工、流通等板块,鼓励社会资本等多种经营模式积极参与项目投资建设与经营。 近日,国家乡村振兴局提出开展“万企兴万村”行动。农业强县、龙头企业、合作社、家庭农场、休闲农业和乡村https://www.jiuhe169.cn/h-nd-1168.html
17.福建一茶案例入选!农业农村部办公厅推介第四批新型农业经营主体2月15日,农业农村部办公厅发布了关于推介第四批新型农业经营主体典型案例的通知,福建省漳平永福闽台缘高山茶产销专业合作社案例:“三个聚力”探索海峡两岸农业融合发展新路,入选全国农民合作社典型案例名单。https://www.capiaccti.org.cn/industrynews/72574d9563ef1ad2000bf4583414e9f1
18.科学网—广东省农业农村经济快速转型升级与深入推动“三藏战略广东的农村地区以其优质的特色农产品如增城荔枝、南海龙眼、潮州柑橘、梅州柚子及英德红茶而闻名,特别是在绿色农业和有机农业方面具有显著优势。近年来,广东大力推进乡村旅游和农业体验项目,通过科学规划和建设多条生态旅游路线,成功地将自然景观和农业生产有机融合,吸引了大量国内外游客。这些发展不仅有效促进了地方经济https://wap.sciencenet.cn/home.php?mod=space&uid=67260&do=blog&id=146064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