赣南脐橙,为何越来越难种,越来越难赚钱?

今年5月,我有幸来到这个山村,探访著名的“赣南脐橙”的产地,和当地果农深入交流后才发现,曾经带果农走上致富之路的脐橙,已经变得越来越难种,越来越难赚钱。

●五月初,橙花几乎已经落尽,小果开始取而代之。

和脐橙共起落的三十年

虽然被打上了“赣南”的地理标志,但脐橙却并不是当地的原生特产。这种学名“纽荷尔”的水果是美国最先育成的杂交品种,七十年代之后才在江西信丰县开始落地,逐渐在附近的县市推广开来。

风车所在的村庄种植脐橙的历史更短。1990年前后,她的大伯从邻县带回了第一批脐橙树苗,成了村里第一个吃螃蟹的人。后来子承父业,由大哥接手了果园。

而等到其他村民看到脐橙的收益,开始纷纷跟随时,则是四五年后的事了。包产到户时各家都分到一些林地,当时也没有挖掘机等等大型工程设备,为了种橙子,村民只能靠自己的双手,加上最简陋的工具,一点点砍掉原有的树木,开荒整地。

其实在脐橙推广的早期,销售渠道主要还是出口,价格自然也比国内市场高得多。早在九十年代,脐橙就能卖到两块多一斤。当时各家本来还有水蜜桃、三华李、奈李等其他果树,但脐橙产量大、耐储运,销路又好,最终就变成了脐橙“一统江湖”。

●脐橙耐储存,五月的大热天里还能吃到冬天留下来的脐橙。

橙子越种越多,村里肯种橙子的人家都发了财。靠卖橙子就能盖新房,是那一代果农的记忆。

不过,随着脐橙的市场逐渐转向国内,产量也逐步扩大,又面临层出不穷的新品种和新产地的竞争,脐橙已经“沦落”成了市场上的普通水果,行情再没有过去好了。去年在地头的收购价在2.5元左右。换句话说,30年后,脐橙价格没变,但大家对收入的预期和生产投入和90年代完全无法同日而语。

黄龙病和衰退病

其实最近几年,脐橙价格甚至还不如九十年代和2000年初,但是脐橙产量大,如果价格能保持稳定,对果农来说,也是一份可观的收益。

脐橙的老树产量非常惊人,有些九十年代种下的大树甚至能产1000斤橙子。“如果产量能有那么高,那橙子卖1块钱也能赚钱。”风车的大哥说。

在巅峰时,这个三十多户的小村里能产出200多万斤脐橙,而现在产量仅剩100多万斤。其中最重要的原因,就是2010年前后出现的黄龙病。

黄龙病是由木虱携带的一种韧皮部杆菌引起的果树疾病。患病的果树叶片会变黄,故此得名。虽然水果的品质会变差,但受到这种病菌感染的果树并不会立即死去,而是在几年内慢慢枯萎,同时病菌还会伴随着木虱传播给临近的果树。而且,市面上的农药无法从根本上医治黄龙病,因此它也被称为“柑橘的癌症”。

因为具有传染性,加上整个产区都在连片种植同一种作物,黄龙病很快就传播开来。以风车家的果园为例,大部分果树位于路边,和周围的果园相邻,这里曾经大约三分之一的果树都陆续感染过黄龙病。而剩下的一小片因为深入山林,步行距离虽然很远,摘果时很不方便,却也因祸得福,从没出现过病树,一直收成不错。

●有些果园会在周围种植杉木,据说能够起到隔离的作用。

可惜对于大多数果园来说,没有这种天然的物理隔离条件。有些果农选择在果树上遮一层细密的防虫网,防止木虱接近感染果树。但据防虫网的主人说,这种方法成本也不低,为了给一万多平米的果园布网,他一次性投入了十几万。因此这一操作虽然在赣南的其他地方已经推广开来,但当地的大多数果农还是不愿意拉网。

●走进防虫网内才能感觉到,与其说是网,其实更像是棚,网内的温度甚至能比外面高两三度。果园的主人告诉我们,网也会老化,影响透光率,大约每五年就需要更换一次。

防虫网也只是一种预防的手段,一旦果树真的发病,最好的解决办法还是尽快砍掉,防止病菌继续传播。2015年左右,村里的黄龙病已经非常严重。因为树开始得病时还能有一些产量,果农有时会因为舍不得而不愿砍伐。为此,当地政府三令五申,强制要求果农一旦发现黄龙病的迹象必须砍掉。政府甚至一度为此征调机关单位的人员下乡帮农民砍树。

当地政府的文件中也提及,从2012年开始,县里就投入了大量人力物力防控黄龙病。到目前为止,病情也只能说“得到了遏制”,并没有完全消失。虽然目前在各家的果园中几乎看不到黄龙病的病树,但是从果农的口中,却还是能听到黄龙病的踪迹。

大哥种下的800多棵果树里就有300多棵树被砍掉又重新栽种,今年已经是第五年了。

●风车的母亲在果园里,她面前新栽的小树大多是因为黄龙病而砍掉重新种植的。

不过,一些新栽的树苗也出现了新问题。

大哥回忆,刚开始市场上树苗的品质良莠不齐,农民自己也会在集市上买卖树苗。后来政府开始引入更好的苗木,产量才渐渐高了起来。但黄龙病爆发后,因为整个产区的苗木都可能携带病菌,政府只能从其他地方调来了一批新苗。然而,外地来的树苗上也带有各种病毒,结果旧病还没送走,新病又来了。在2017年前后,附近出现了衰退病的大爆发。

衰退病也是一种传染性的疾病。被感染的果树长不高,被当地人称为“小老树”,有些果农一开始还认为是树苗的质量问题,后来才知道这是一种疾病。病毒使得果树的养分输送不良,枝条脆弱易折,甚至主干也像细枝一样,一掰就断。即使病树结了果,果子也偏小,而且形状不好看。2011年的赣南师范学院的一项调查发现,在赣南产区的脐橙中,衰退病的感染率高达44.9%。

●同一年种下的两棵树,左侧的患有衰退病,长势明显不如右侧的正常果树。

事实证明,即使是政府指定的苗圃也无法确保树苗的健康。目前,附近的大苗圃都发现了衰退病的树苗,在苗木市场上已经失去信任。当地有办法的果农都是依靠关系,自己联系信任的苗圃。

被衰退病耽误的果园

到村里的第二天,我们拜访了风车的小舅。和种了三十多年橙子的大哥不一样,小舅属于新果农,年轻时出门打工,直到2017年才返乡种植脐橙。

小舅一看就很能干,过去在潮州的陶瓷厂里做到高级技工。现在果园全靠他和小舅妈两个人打理,每天早出晚归,几乎从不间断。为了干活方便,他们中午也不回家,就在附近的老屋里随便做点饭吃。

●小舅站在老屋前。

“我们这里的人手脚都勤快,下小雨还要去果园里干活,只有下大雨才能歇歇。”风车这样说。

果园里确实是全年无休:从春天开始,直到11月开始收果,施肥、打药、管理树体的工作让果农几乎天天不得闲;采摘季开始之后收果卖果,还要剪枝清园,就这样忙忙碌碌,又到了过年的时候。

但是这样的勤快人,却因为脐橙赔了几十万。

“那个时候我们村拿到了一片开荒的指标,这几座山都被开辟成果园。村书记自己种了1000多棵树,一年就卖了五十多万。他自己挣了这么多,也动员我们回来承包果园。”小舅说。

那时他就心动了,夫妻二人一合计,一口气把打工攒下的积蓄投进果园,种下了1700多棵脐橙苗。

谁知道,村支书的成功不可复制。大哥返乡的时候正是衰退病的爆发期。因为选苗时没有经验,第一批种下的1700多棵树苗全部都染上了衰退病。种下的当年并不容易辨认出病苗,但等到第二年、第三年,大哥渐渐发现这一批树苗的问题。长不大的树留着也没有用,只能砍掉重栽。

那有多少健康的苗木从第一年坚持到现在了呢?

“基本上都没有了。”

今年已经是他返乡种橙的第六年,有病的苗木才陆续更换完毕。而新树要结果,还要再等三年以上。这也就是说,过去几年,他几乎没有卖出去橙子。虽然这样说着,但是他看起来还挺乐观。

“我们都不算投得多的,才赔了五十多万,有个副厂长,投了二百多万进来呢。”

说着,他拿出几个冬天储存下来的脐橙招待我们。

“这些就是衰退病的树上结的果子。留着自己吃的。”脐橙味道不错,但是个头偏小,卖不上好价钱。

越来越贵的农资

在脐橙上,小舅的种植理念就是“肯下本”。在农资店里,他买的都是最好的药、最好的肥,光肥料一年就要花一万五千块左右,更不用说打药的人工成本。下冬肥的时候,一棵树就要下七八斤;他用的最贵的肥料要三块多一斤,甚至比柑橘更贵。

●在老屋里,小舅给我们展示了他过去几个月在农资店购物的小票(上)。2月到5月间,他在农资店一共购买了22种产品,共计2315元,其中包括10种杀虫剂、7种杀菌剂。因为同一批喷洒的药物比较多,农资店老板还在瓶盖上标注了混药的顺序。

●小舅使用的某品牌肥料,产品宣传说它既能中和酸碱度、又能添加有益菌和有机质、还能补充中微量元素。爱学习的他正是这些新式有机肥的消费者——知识越学越杂,投入品越买越多。

小舅认为,要想种出最好的橙子,必须肯花钱。他的算盘是这样打的:待树苗长成后,一棵树能结100斤果,卖250元,其中成本花掉150元,自己还能赚100元。但是在风车看来,情况远没有那么理想,像小舅这样下本是很难赚到钱的。即使树苗都能健康地长大,一旦价格波动,或者天气原因导致的减产,风险还会更大。

其实不只是小舅一家,附近的果农都感受到了正在上涨的成本。化肥价格连年上涨,农药越用越多,风车的大哥也说,因为用药太多,抗药性越来越严重,特效药越来越没用了。如今,投入品早已占据脐橙成本的大部分,平均下来每斤橙子就要花1元左右,比之前几乎上涨了一倍。而果子的价格却从三块多降到了两块多。

因此风车认为,如果能帮助果农减少农药化肥的用量,也许能给大家带来好处。风车的弟弟就在家自制液体肥,家里还有牛粪用于堆肥,这样可以替代一部分化肥和叶面肥,减少一部分肥料的成本。

尾声

如今,脐橙已经不是市面上最流行的水果了,各式各样更新更贵的柑橘已经把它甩在了身后。但是我们所见到的果农却大多乐观,他们也不羡慕昂贵时髦的新品种,只求能够在自家的果园里把脐橙稳稳当当地种下去,像过去几十年一样,靠它顺顺利利地赚到一点小钱就够了。

脐橙的故事还没有结束。再过几天,我还将重返山村,再次探访当地的果农。对于我来说,我想知道:果农为什么热衷学习各式各样的新技术?果农和果贩的关系又是怎样的?更重要的是,如何能够更好地帮助果农?

而风车已经行动起来了,她所在的深耕社会工作服务中心已经决定尝试在当地开展项目,近期他们就将在当地举办一场脐橙技术的讲座。对于风车和她的同事来说,这是一次帮助果农的微小开始。对于一个经历过风风雨雨的老产区,也许也是时候应该为它注入一点新鲜的活力了。

参考资料:

陶珍珍,易龙,卢占军等.赣南脐橙主产区柑橘衰退病发病率调查研究[J].中国农学通报,2011,27(16):297-300.

THE END
1.开农资店赚钱吗做农资一年能挣多少钱→买购网买购网小编建议,成功经营农资店需充分调研市场、科学管理成本、提供优质服务、保持法规合规、找准市场定位,并通过有效的营销策略提升知名度。虽然面临市场波动等风险,但具备行业知识和资源,投入足够精力,开农资店有望实现盈利。 开农资店赚钱吗 开农资店是否赚钱取决于多个因素,包括市场需求、经营管理、成本控制和竞争https://www.maigoo.com/zhaoshang/531353.html
2.养鱼赚钱吗?农资资料养鱼赚钱吗? 在这繁华喧嚣的世界,大家都在为生活奔波忙碌,可有人却反其道而行之,爱上了养鱼这种“悠闲”的生活方式。不过,养鱼这事儿,除了能带来一池碧水、几尾游鱼、几分闲情外,还能赚钱?这听起来可能有点“反常识”啊。 一、养鱼,不只是养水养鱼http://4g.bailichun.cn/post/14407.html
3.卖农资,凭什么赚钱?应该很好赚钱吧? 真是这样的吗? 答案是否定的! 说实话, 现在卖农资能活下来就不错了! 农资经销商,是最不稳定的人群, 默默为农业发展苦苦支撑着, 再难再苦也务实的去干着, 做农资经销商没有暴利,只有坚持! 要练就十八般武艺, 与一颗强大的内心! https://www.lexiao123.cn/articles/64
4.农村开养狗场,这事儿能赚钱吗?农资财富说到农村开养狗场,很多人第一时间想到的就是那个味道——那个让人又爱又恨的味道。狗,作为人类的好朋友,一直以来都是农村家庭的好帮手,但说到专门开个养狗场,估计大多数人心里会想:“这事儿能赚钱?” 首先,咱得明白,这养狗可不是养宠物狗那么简单。宠物狗虽然也值钱,但成本也不低,要是想靠养宠物狗赚钱http://bbs.fulifuli.com/post/367.html
5.农资渠道商不靠差价,怎么赚钱?肥料代理商今天之所以还能赚钱,是因为厂家通过代理商来管理上千家门店的效率要比厂家直接管理上千家门店的效率要高。如今那么多的农资零售商为什么还能赚钱?是因为厂家和经销商如果不通过零售商去管理那么多农户,而是厂家和经销商自己去管理分销农户,成本更高,效率也会更低。 https://www.chinacoop.gov.cn/news.html?aid=1706902
6.2018年很多农资店都开始卖货赚钱了,为啥你的农资店却惨将淘汰隔壁老王和你一样都是卖农资的,2017年很多农资人都纷纷抱怨生意难做,账难收的时候,老王却在疯狂卖货赚钱,而2018年,你却惨将淘汰。这是为啥? 在激烈竞争的移动互联网时代,农业竞争拼的不是价格,而是服务;赚钱,拼的不是身体,而是效率!在这样的物联网+时代,你还凭过去的经营模式,走着被时代抛弃的老路,你拿什https://www.jianshu.com/p/03c05dd5d7ea
7.2023农村人在家干什么挣钱?这6个赚钱的生意赶紧学起来!4、开农资农机店 在农村,现在还是有很多人都会自己种地或者种菜、种果园的,既然农村还有很多人搞种植,那么在农村开一家农资农机店也是很有必要的。如果我们家在农村集镇,或者能在农村集镇租到门面的话,开设一家农资农机店,肯定能赚钱的。 6、开百货批发部 https://m.nongjiao.com/news/read-32276.html
8.中国农资党的十八大以来,农资行业内涌现出一大批敢于创新、勇于担当、听党指挥、胸怀国家的优秀企业党员代表。作为党领导下的中国农资流通和为农服务"国家队"的中农集团,也涌现出一大批常年扎根为农服务一线的优秀党员代表,他们不仅为夯实"三农"压舱石奠定了坚实的基础,更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注入了农资行业特有的http://nzkj.cbpt.cnki.net/WKB2/WebPublication/wkTextContent.aspx?colType=4&yt=2021&st=27
9.大户为何不愿种优质粮,卖不出去不赚钱是主要原因–北方农资网公开数据显示,我国优质稻谷和大米需求量巨大,进口量不断增加,2017年9月份我国进口稻谷和大米30万吨,比上年同期增加37.9%;2017年1月到9月期间累计为298万吨,同比增加16.3%。 一忧市场主体是否收购 为鼓励农户调整种植结构,加大优质粮食供给,2017年10月,国家粮食局正式启动“优质粮食工程”,目标是力争到2020年把全国http://www.bfnz.cn/1776.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