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通知》共十条,从农险承保、理赔、应收保费管理、数据共享等十个方面提出明确工作要求,细化监管规定,旨在更好保障农户权益。
此外,除了要求各地应因地制宜制定农险精准投保理赔实施规范,提升农险精准投保理赔可操作性,《通知》还要求保险公司完善理赔机制和标准、提高理赔服务质效以及鼓励科技赋能等。
农险做好理赔服务的重要性不言而喻,它直接关系到农户的切身利益、农业生产的稳定以及农险行业的可持续发展。
在规范农险市场秩序方面,《通知》明确加大对保险公司违法违规行为监督检查力度。《通知》指出,保险监管部门适时对各层级保险公司进行综合考评,不符合条件经营农险的,责令限期改正,停止接受新业务,逾期不改正或者造成严重后果的,依法依规采取监管措施或实施行政处罚。
保费补贴等层面划红线
除了险企,《通知》也对于行业、各地有关部门提出多项要求及禁令。其中包括严格应收保费管理、夯实条款费率管理等。
根据《通知》,各地财政部门要采取切实有效措施,进一步规范保费补贴管理,优化资金拨付方式。《通知》还鼓励有条件的省份推动各省级财政部门与保险公司省级分公司结算模式。
农险的高质量发展亦离不开行业层面的进一步推动。《通知》指出,保险行业应加快推进农险主要标的示范条款开发和风险区划测算发布工作,提升条款标准化水平,完善费率动态调整机制。
农险业务发展将更规范
农险在农业生产中的“防火墙”和“安全网”功能日益显现。财政部10月发布的最新数据显示,截至今年三季度末,我国农业保险保费规模已达1307亿元,同比增长4.2%,为1.36亿户次农户提供风险保障4.14万亿元。
早在2022年,原银保监会出台《农业保险承保理赔管理办法》,对承保、理赔、协办、内控等关键环节行为进行规范。同时,指导保险业协会发布种植险、养殖险、森林险承保理赔服务规范,分险种明确服务标准。金融监管总局有关司局负责人表示,关于投保理赔精准性的规定尚不够完善,一些规定还较为原则。
李文中表示,《通知》是此前监管部门对农险精准承保精准理赔要求的进一步完善与细化,有利于推动农险业务发展更规范,提升农险承保理赔服务的精准性与时效性,更好地发挥农险在强农惠农方面的功能与作用,提升农户的获得感。这也是对农险经营机构的服务能力和服务质量的要求,引导经营主体不断增强经营能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