倡导理性消费(如何预防个人过度负债)
一、什么是过度负债
过度负债是指债务人负债过重一直不能清偿本息,缺乏流动性保证债务链的持续。
二、过度负债的后果
(一)资金流收紧,生活压力增加。家庭债务在提升家庭消费、提升幸福感的同时,也将产生巨大的财务压力,进而影响个人的情绪和身体健康。当面临突发状况时,家庭债务还会对幸福感造成负面效应。
(二)容易造成个人征信不良记录。如果个人消费贷、信用卡出现逾期,可能会影响个人征信。
(三)影响社会稳定,甚至酿成金融危机。如果杠杆率快速上升,将有可能加速泡沫破裂,影响市场稳定。
三、如何判断个人是否过度负债
(一)是否能一次还清所有债务。当你的钱不能一次性还清你所有的债务时,就要特别小心。即便你每月的收入能够刚好覆盖负债,但收入难免会有波动,一旦出现问题便无法及时还款。
(二)个人信用卡和网贷是否超过3笔。如果你在每张信用卡上花费超过额度的70%,你就应该注意。如果这种大额消费超过3笔,便不利于还款,也不利于提额了。
(三)是否只使用信用卡消费。目前,有不少人习惯使用信用卡进行小额消费,认为这样既能增加支出,又可以攒积分兑换礼物。但是,这种透支消费久而久之会慢慢侵入你的生活,让人对存款金额失去敏感性,甚至过度负债而不自知。
四、如何才能有效地预防过度负债
(二)坚持量力而行。要树立文明科学的消费观,只为必要的事负债,对于那些可有可无的消费负债,应该认真思考,量力而行。
(三)合理控制负债金额。建议每个人持有的信用卡不要超过三张,而且最好根据额度和功能分开使用,将个人负债率尽量控制在50%以内。
投资理财知识宣传
一、理财的概念
理财就是学会合理地处理和运用钱财,有效地安排个人或家庭支出,在满足正常生活所需的前提下,进行正确的金融投资,购买适合自己的各种金融产品,实现资产的保值和增值。
二、如何辨别理财产品风险
辨别理财产品的投资风险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着手:
二是看产品的风险评级。销售机构会根据理财产品的风险,将其从低到高分为不少于五级。一般来说,风险评级越高,意味着产品可能获得的收益越高,但面临的风险越大。投资者要根据自身的风险承受能力选择合适的理财产品。
三是看产品的期限和流动性。理财产品的期限有长有短,有的允许到期前赎回,有的只能在开放期间赎回,有的则完全不能在到期前赎回。投资者务必要查看清楚理财产品的期限和赎回条款,避免出现急用钱时不能赎回的情况。
三、制定家庭理财计划
1.职业计划。选择职业首先应该正确评价自己的性格、能力、爱好、人生观,其次要收集大量有关工作机会、招聘条件等信息,最后要确定工作目标和实现这个目标的计划。
2.消费和储蓄计划。必须决定一年的收入里多少用于当前消费,多少用于储蓄。与此计划有关的任务是编制资产负债表、年度收支表和预算表。
3.债务计划。对债务必须加以管理,使其控制在一个适当的水平上,并且债务成本要尽可能降低。
4.保险计划。随着事业的成功,拥有越来越多的固定资产,需要财产保险和个人信用保险。为了子女在离开后仍能生活幸福,需要人寿保险。更重要的是,为了应付疾病和其他意外伤害,需要医疗保险,因为住院医疗费用有可能将积蓄一扫而光。
5.投资计划。当储蓄一天天增加的时候,最迫切的就是寻找一种投资组合,能够把收益性、安全性和流动性三者兼得。
6.退休计划。退休计划主要包括退休后的消费和其他需求及如何在不工作的情况下满足这些需求。光靠社会养老保险是不够的,必须在有工作能力时积累一笔退休基金作为补充。
7.遗产计划。遗产计划的主要目的是使人们在将财产留给继承人时缴税最低,主要内容是一份适当的遗嘱和一整套避税措施,比如提前将一部分财产作为礼物赠予继承人。
倡导依法理性维权
一、维权的概念
维权是指维护个人或群体的合法权益。维权的范围可能包括人身损害、土地纠纷、医疗事故、婚姻、家庭、继承等民事纠纷,所进行的行政及司法诉讼。
二、金融消费者的八项权利
2015年11月,国务院办公厅发布《关于加强金融消费者权益保护工作的指导意见》,提出保障金融消费者的8项基本权利,即:财产安全权、知情权、自主选择权、公平交易权、依法求偿权、受教育权、受尊重权、信息安全权。这是首次从国家层面对金融消费权益保护进行具体规定,强调保障金融消费者的八大权利。
三、文明维权途径“五步”走
1.协商解决。金融消费者与金融机构产生金融消费争议时,首先可以向金融机构反映问题,让金融机构查找问题原因,积极妥善解决问题。该途径处理问题较为高效、经济、可得。
3.第三方机构调解。金融机构作为投诉事件的当事人之一,可能会因自身利益与消费者权益产生冲突,如果处理结果难以让消费者真正信服,请求第三方机构组织调解,从一定程度上来说,更有利于纠纷的公正、合理解决。这些第三方机构具备专业性、独立性、中立性等特点,贯彻公平、合理、专业、及时、经济、便捷的金融纠纷处理理念,在解决金融消费纠纷中能发挥较为重要的作用。
4.提请仲裁。经第三方调解未达成一致的,当事双方可以根据仲裁协议申请仲裁。仲裁实行一裁终局,效率更高。当然,往往成本也较高。
5.法院起诉。在其他维权途径维权无效时,金融消费者可以直接向人民法院提起诉讼,以法律途径维护自身的合法权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