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不久刚刚参加由NKO发起组织的日本九州当代建筑探究的游学,其游学范围覆盖日本九州区域,考察了包括槙文彦、安藤忠雄、伊东丰雄、菊竹清训、内井昭蔵在内的多位著名建筑家的30余个作品,并从功能、空间、材料、形式、建构等多方面去深刻认知和品位这些大师作品。
【屋顶】
1.早市こどもの城(儿童之城)——池田賢一、千葉学
▲屋顶天沟顺着屋坡自由排水,外做溢流口
▲金属屋顶的锁边在檐口的收头
2.kitchenhouse——窪田勝文
▲屋面收边
▲屋顶天沟
3.八代市立博物馆·未来之森——伊东丰雄
▲屋檐
▲屋檐腹部结构布置及收边之间的关系
▲金属屋顶
4.坂元醸造くろず情報館——アーキテクトファイブ
▲金属屋顶下沿收头
▲金属屋顶上沿收头
5.大分市立美术馆——内井昭蔵
▲屋顶
6.大分县中津市市立小幡纪念图书馆——槙文彦
▲金属屋面板
7.豊後高田市立図書館——益子一彦
▲屋顶瓦
8.熊本県立あしきた青少年の家——铃木了二
▲曲面金属屋顶
9.雲仙岳災害記念館——久米设计
▲檐沟细部
10.长崎县立美术馆——隈研吾
▲金属屋架
【外墙】
1.GardenTerraceMiyazaki——隈研吾
▲竹子肌理
2.TogitsuCanary音乐厅——久米设计
▲两种不同的清水混凝土外墙肌理
3.大分市立美术馆——内井昭蔵
▲多种不同的外墙肌理
▲金属外墙肌理
▲面砖外墙肌理
4.大分县立美术馆——坂茂
▲木结构外墙
▲木结构细节
5.護老人ホーム八代市立保寿寮——伊东丰雄
▲玻璃波纹板外墙肌理
6.豊後高田市立図書館——益子一彦
▲金属波纹板与清水混凝土外墙肌理
7.香椎集合住宅——雷姆·库哈斯、斯蒂文·霍尔等
▲彩色混凝土外墙肌理
▲清水混凝土外墙肌理
▲清水混凝土外墙肌理,注意深色部位是预制后安装
8.星巴克——隈研吾
▲再生材料板材与木构的连接
9.熊本県立あしきた青少年の家——铃木了二
▲金属波纹板
▲金属格栅
▲金属格栅细部
10.雲仙岳災害記念館——久米设计
▲金属波纹板与清水混凝土外墙的转角交接
11.早市こどもの城(儿童之城)——池田賢一、千葉学
▲涂料外墙与清水混凝土外墙的转角交接
▲仿木墙板
12.长崎轮渡客运码头——末广宣子+末广香织
▲清水混凝土外墙
13.长崎县立美术馆——隈研吾
▲石头与钢柱连接
▲石材百叶顶部与钢骨架收头
【门窗】
▲门窗竖梃与柱的接头
▲飘板、玻璃与室内吊顶的关系
▲采光窗
3.TogitsuCanary音乐厅——久米设计
▲门窗横梃、竖梃与玻璃的关系
4.八代市立博物馆·未来之森——伊东丰雄
▲采光天窗
▲公厕内的采光顶
▲公厕内的采光顶+
▲窗台板
6.大分县立美术馆——坂茂
▲外门
▲内门
7.福冈大学60周年纪念馆——槙文彦
▲室内走廊采光窗
▲灯具
▲卫生间门
8.豊後高田市立図書館——益子一彦
▲室内采光天井
9.香椎集合住宅——雷姆·库哈斯、斯蒂文·霍尔
▲霍尔惯用的构图手法,窗分隔
10.早市こどもの城(儿童之城)——池田賢一、千葉学
11.长崎轮渡客运码头——末广宣子+末广香织
▲室内天窗,带电动遮阳
▲室外天窗
12.长崎县立美术馆——隈研吾
▲玻璃幕墙连接节点
【楼梯】
▲楼梯栏杆节点
▲梯段板与结构梁的组合关系
▲楼梯
3.坂元醸造くろず情報館——アーキテクトファイブ
4.大分農業文化公園中心施設——伊东丰雄
▲旋转楼梯,注意梯段板的做法
▲单梁式楼梯
▲楼梯的结构部分作为造型的一部分
▲楼梯栏杆细部,材料之间的关系
▲楼梯下部空间的利用与本身的造型
8.香椎集合住宅——雷姆·库哈斯、斯蒂文·霍尔等
▲注意踏面材料与侧面材料的交接关系
9.熊本县立装饰古坟馆——安藤忠雄
10.熊本県立あしきた青少年の家——铃木了二
▲楼梯底板
▲楼梯踏板与侧板
11.长崎县立美术馆——隈研吾
▲楼梯侧边
【防护】
▲玻璃栏板
▲防护栏杆
▲楼梯栏杆
▲护窗栏杆
▲坡道、栏杆、坐凳和灯光的整合
▲防护栏杆及金属压顶板
▲楼梯栏板
▲防护栏杆及石材压顶板
7.大分县中津市市立小幡纪念图书馆——槙文彦
8.護老人ホーム八代市立保寿寮——伊东丰雄
▲树脂波纹板栏板
9.九州国立博物馆——菊竹清训
▲栏板与扶梯的交接
▲室外栏板
10.香椎集合住宅——雷姆·库哈斯、斯蒂文·霍尔等
▲室外护栏
▲阳台护栏
▲台阶栏杆
【吊顶】
▲仿竹吊顶与玻璃的关系
▲再生材料的吊顶板
▲雨棚吊顶,顶部往下依次为:玻璃波纹板、钢骨架、竹吊顶
2.坂元醸造くろず情報館——アーキテクトファイブ
▲注意窗扇、遮阳、与吊顶的关系
3.大分農業文化公園中心施設——伊东丰雄
▲吊顶采光
▲吊顶格栅与玻璃的关系
4.大分市立美术馆——内井昭蔵
▲室外木质吊顶格栅
▲结合屋顶锯齿造型,吊顶采光
▲内外吊顶
▲连廊底部吊顶
5.大分县立美术馆——坂茂
▲吊顶与灯光整合
▲木构吊顶
▲顶光(自然光)吊顶
▲清水混凝土吊顶
8.九州国立博物馆——菊竹清训
▲木格栅吊顶
9.豊後高田市立図書館——益子一彦
▲铝板网吊顶
11.熊本县立装饰古坟馆——安藤忠雄
12.熊本県立あしきた青少年の家——铃木了二
13.軒の教会—東八幡キリスト教会——手塚貴晴+手塚由比
14.雲仙岳災害記念館——久米设计
▲吊顶与机电管线整合,下方是连廊
15.早市こどもの城(儿童之城)——池田賢一、千葉学
▲钢格栅
16.长崎轮渡客运码头——末广宣子+末广香织
17.长崎县立美术馆——隈研吾
▲吊顶(结构)与机电管线整合
▲铝格栅吊顶
▲清水混凝土格栅
【雨棚】
▲雨棚,顶部为金属板,下部为再生材料板
▲钢构竹肌理雨棚
▲清水混凝土雨棚
▲钢构雨棚,注意腹部结构布置
▲钢构雨棚
5.大分農業文化公園中心施設——伊东丰雄
6.大分市立美术馆——内井昭蔵
▲入口雨棚,注意尺度
▲钢构雨棚与屋檐的关系
7.大分县立美术馆——坂茂
▲玻璃雨棚,注意钢构反上
▲玻璃雨棚延伸进来形成门斗,注意钢构反上
▲钢构细部
▲钢构雨棚顶面,注意排水机制
8.大分县中津市市立小幡纪念图书馆——槙文彦
▲钢构雨棚顶面
9.大分县中津市市立小幡纪念图书馆——槙文彦
11.雲仙岳災害記念館——久米设计
▲拉索薄膜雨棚
12.早市こどもの城(儿童之城)——池田賢一、千葉学
13.长崎轮渡客运码头——末广宣子+末广香
14.长崎县立美术馆——隈研吾
▲玻璃雨棚
15.佐世保新港建筑群——五番商商业街设计(栗生明)、佐世保新港客运码头(北川原温)、佐世保港国际客运码头(末广宣子-末广香织)
▲钢构雨棚细部
【女儿墙】
1.houseN——藤本壮介
▲塑料压顶,注意排水口
▲女儿墙压顶,注意排水口
3.大分县中津市市立小幡纪念图书馆——槙文彦
▲金属女儿墙压顶
4.福冈大学60周年纪念馆——槙文彦
▲金属女儿墙压顶,注意尺度
【接地】
▲柱在水池接地
▲玻璃接地
▲勒脚,注意饰面分缝
2.houseN——藤本壮介
▲墙角接地
3.kitchenhouse——窪田勝文
4.TOTO展示馆——梓设计
▲屋顶接地
▲玻璃接地,注意与屋顶绿化的过渡关系
▲柱接地
5.八代市立博物馆·未来之森附近建筑
6.坂元醸造くろず情報館——アーキテクトファイブ
▲墙角接地,注意卵石部位为屋檐滴水带
▲玻璃接地,注意U形柱部位外部材料为金属
▲玻璃接地,注意U形柱部位外部材料为木材(亲人)
7.大分市立美术馆——内井昭蔵
▲玻璃接地,注意玻璃肋和设备的关系
8.大分县立美术馆——坂茂
▲玻璃接地,注意风口的关系
9.福冈大学60周年纪念馆——槙文彦
▲柱接地,注意排水槽的关系
10.九州国立博物馆——菊竹清训
11.豊後高田市立図書館——益子一彦
▲窗台接地
12.熊本县立装饰古坟馆——安藤忠雄
13.长崎轮渡客运码头——末广宣子+末广香织
▲柱接地,注意风口的关系
▲玻璃接地,注意风口的关系,层间为玻璃封堵
【地景】
▲金属编制坐凳
▲金属花坛边
▲车位分隔线
▲金属防滑条
▲坡道防滑
5.八代市立博物馆·未来之森——伊东丰雄
▲地景
▲坡道、排水沟、盲道和铭牌之间的组合
▲坐凳
▲饮水处
▲雨棚、坐凳、洞口和排水的整合
【排水】
1.TogitsuCanary音乐厅——久米设计
▲金属水舌
2.TOTO展示馆——梓设计
▲屋顶绿化排水沟
▲排水沟
▲雨链(锁樋)
3.安川電機みらい館本社——三菱地所
▲金属溢流口
▲金属溢流口,结合门斗
▲排水小管
▲屋面排水口
▲屋面金属排水管
▲屋面金属排水管穿过雨棚
▲屋面金属排水管结合柱造型整合
▲钢构过水孔
▲场地排水沟
8.福冈大学60周年纪念馆——槙文彦
▲金属落水管
▲金属落水管与柱造型整合
▲花坛过水口
▲景墙过水口
▲缝隙式排水沟
10.豊後高田市立図書館——益子一彦
▲金属落水管接地
▲金属屋面排水边沟
12.軒の教会—東八幡キリスト教会——手塚貴晴+手塚由比
▲木质雨水斗与金属落水管
13.早市こどもの城(儿童之城)——池田賢一、千葉学
14.长崎轮渡客运码头——末广宣子+末广香织
▲屋顶雨水收集结合室内采光,防护
15.长崎县立美术馆——隈研吾
【其他】
▲指示牌
▲外墙排气口等
2.大分县立美术馆——坂茂
▲消火器的隐藏
▲连桥底部喷头
▲喷头放大图
3.福冈大学60周年纪念馆——槙文彦
▲消火栓的整合
4.豊後高田市立図書館——益子一彦
▲外墙排气口与窗扇的整合
5.香椎集合住宅——雷姆·库哈斯、斯蒂文·霍尔等
▲出入户地方的铭牌标识
▲基地出入口转角镜
6.长崎县立美术馆——隈研吾
小结:本次日本九州区域建筑游学对我来说收获巨大,除了从各个维度考察这些距今10-20年间日本建筑,感叹日本建筑家的工匠精神,同时也在深刻反省自己应该更用心得做设计,因为没有心的人是无法做出作品来的。我们国家为何在建筑创作还是建筑的完成度上达不到发达国家的水准,我觉得主因还在于人们对事物的态度。当然现在国内一些精品事务所做出来的建筑已经和国外的相差不多,这也当我看到了新希望,我希望有更多的人能把设计当成自己孩子那样,去关爱、照料,看着它成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