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新闻奖广播电视新闻专栏参评作品推荐表
栏目名称
《乡村四季12316》
创办日期
2001年8月日
专栏周期
日播
播出频道
吉林电视台
乡村频道
语种
汉语
播出单位
主创人员
集体
自荐作品所获奖项名称省部级以上或中央新闻单位社(台)级新闻奖
参评专栏简介
(另附)
推荐
理由
该栏目十七年来,牢固扎根吉林农村,准确把握国家对农发展以及宣传要求,恪守服务三农的节目定位,不断创新播报模式,持续获得农民的高度肯定。在新形势下,该栏目用通俗易懂的语言,依托农民身边的寻常小事,通过业界资深专家的点评解读,将中央及省里的对农工作的要求与栏目采编紧密联系,在确保国家粮食安全、围绕市场需求变化,增加农民收入为报道重点,同时将供给侧改革要求、脱贫攻坚战略实施等内容进行有效传播。
签名:
2018年3月29日
初评
评语
该栏目定位准确,内容饱满,播报形式灵活,将传统播报方式与新媒体有机融合。栏目中所叙述、评议的内容紧扣“三农”工作主题,将提高综合生产能力、推行绿色生产方式、推进农业产业化经营、推进品牌建设、推进“五区三园”建设等工作与节目紧密结合,站位较高。在采用多元素活化节目形式的同时,不浮不躁,不忘“服务三农”的根本,凸显了栏目的社会价值。
联系人
韩梅
0431-85818660
手机
13843172574
这个E-mail受反垃圾邮件程序保护,您需要启用JavaScript才能查看。
邮编
130033
地址
吉林省长春市卫星路2066号吉林广电大厦
《乡村四季12316》栏目简介
《乡村四季12316》是吉林电视台唯一一档对农服务新闻资讯直播类栏目,从2001年开播,至今已经17年,在吉林省具有稳固的收视群体。覆盖全省,平均最高省网份额20.12%,省网收视率1.2,目标观众占有率90%。
2017年,栏目在原有采编的基础上,加大了农业供给侧改革、乡村振兴战略解读等方面的采编力度。通过农民身边的小人物、小事件、小举措,来分析大背景、大功能、大作为。如今,栏目已经成为省里、涉农单位对农宣传的得力阵地。
中国新闻奖广播电视新闻专栏代表作基本情况
作品标题
播出日期
2017年6月23日
时长
30分钟
作
品
评
介
六月中下旬,气温升高,雨水增多,节目组特别邀请了大田作物栽培专家黄庭君座客演播室,针对这一时期主要的生产问题给予解答,助力农业生产。
1、《令人刮目相看的免耕地》免耕播种,是吉林省主推农业技术之一,2017年,包括农安县在内的多个地区出现了不同程度的春旱,免耕播种技术表现出了良好的优势,记者通过现场采访,对比展示了免耕播种的优点,增加了农民对这项技术的认识。
2、《小苗喝上解渴水》6月中下旬,吉林省多地发生了春旱,特别是中西部地区,土壤墒情严重不足,在镇赉等地,村民不等不靠,积极打井灌溉,为粮食丰产丰收提供了保障。
3、《鹅雏也会患痛风》春季是畜牧生产的黄金季节,但有些农民朋友过度重视饲料供给,忽略了科学地管理,造成了畜禽病害的发生。带着这一问题,我们请专家做了初步的诊断,并给出了解决方案,同时,从农民的生产实际出发,专家又对于鹅的养殖管理给出了及时的提示。
4、《西瓜脆到没朋友》6月中下旬,各种蔬果陆续上市,片子从消费市场出发,对“仁风”这一西瓜优良品种做了介绍,为吉林省瓜菜生产提供了有益的借鉴。
采
编
过
程
节目录制时,我们从生产实际出发,分别安排了《令人刮目相看的免耕地》,《鹅雏也会患痛风》等时效性较强的节目。根据镇赉县抗旱保苗的作法,专家引申介绍多种抗旱保墒的措施,这种贴心的提示,为夺取粮食丰收提供了动力。
社
会
效
果
《乡村四季12316》2017年6月23日
节目串联单
【导视】在农安,免耕播种优势明显,集约管理效果更佳;在镇赉,抗旱井发挥作用,助力生产保丰收;在长春,鹅雏也会患痛风,对症治疗效果好;在山东,瞄准市场选品种,西瓜脆到没朋友。《乡村四季12316》即将播出。
演播室
黄庭君(以下简称黄):主持人好。
标题:令人刮目相看的免耕地记者:李景雨摄像:张永刚
【导语】眼下,正是我省大田中耕除草的关键时期,农民朋友都在地里忙碌着,然而在农安县的一处农田里,这里的村民没有莳弄庄稼,反倒是聚在一块儿,讨论着什么。
【解说】在农安县的农田里,中耕机械过后,有人把木棍插到刚翻过的土壤中,又用尺子量了一番。
【同期】:农安县乾溢农业发展专业合作联社于洪斌
咱们深松的深度正常深松深度要求35厘米但是我们深松到40厘米
【解说】原来,这个地块采取了大垄双行免耕技术。和常规的耕作技术来比,免耕机械松土深度更大,有利于打破犁底层。机械过后,呈现在村民眼前的是一块块厚达10厘米的坚硬土块。
【同期】农安县乾溢农业发展专业合作联社社长徐国臣
【解说】看到犁底层的坚硬土壤,结合近几年热线当中反应的问题,热线专家梁琦老师又给农民做了重要提醒。
【同期:12316新农村热线专家梁琦
30厘米这么一大块掰都掰不开这个可想而知你说这玉米根系能扎进去么不倒伏才怪了另外今年种这样明年种不还是这样吗
【解说】了解到免耕机械的好处之后,参观的农民又对这种大垄双行模式产生了兴趣。据了解,这块地采取了双行密植、左右空闲的模式,充分利用边行优势,还兼具了秸秆就地还田、空垄交替种植的特点。
(采取)搂草归行的做法整个把秸秆都隔一行归到一行上然后在露出地表的行里去播种
【解说】趁着大伙交谈的空闲,村民张文林借过卷尺,量了一下自己采取免耕模式的玉米苗,又量了一下邻居采取平常模式栽培的玉米苗。
【同期】农安县农安镇张文林
我这个免耕的玉米苗高60厘米他那个50厘米差10厘米这一比相差得差多少
【同期】农安县农安镇张文平
我看今年要是好了明年我也这么办。
主:免耕播种,是黑土地保护性耕作的一项重要技术,我们通过一段资料,一块儿来详细了解一下。
知识链接
热点链接:保护性耕作,是指通过少耕、免耕、地表微地形改造等措施,来减少农田土壤侵蚀,保护农田生态环境,并获得生态效益、经济效益、社会效益协调发展的可持续性农业技术。其核心技术包括少耕、免耕、沟垄耕作、残茬覆盖、秸秆覆盖以及配套专用机具等,一般来说,常规耕作,秸秆、残茬覆盖地表的面积不足15%;少耕,秸秆、残茬覆盖地表的面积在15%-30%之间;免耕播种,可使秸秆、残茬覆盖的面积超过30%以上。
主:黄老师,免耕播种都有什么样的优势呢?
黄:免耕播种的情况下,第一减少了田间的耕作次数,第二免耕播种之后可以有效保持土壤墒情,有利于出苗,免耕播种之后由于减少了耕作次数,土壤菌落结构不发生变化,有利于作物的生长,再一个从免耕来说可以降低农民的生产成本。
主:那么就我们省来看,哪些地块是比较适合采用这项技术的?
黄:关于免耕播种的情况,咱省很多地块都适合这种技术,因为咱省春旱,缺雨这样从生长来看不利于作物生长,多数地块都可以,而且免耕秸秆还田,有助于提高土壤有机质,这样逐渐来说土壤有机质增加了,有利于抗旱、保肥、保水。
主:刚才老师也提到了,我省是北方缺水省份之一,在农业生产上,抗旱保墒一直是非常重要的话题。
标题:小苗喝上“解渴水”镇赉台供稿
【导语】今年入夏以来,虽然我省雷雨天气较多,但总的雨量并不够,特别是中西部地区,一些地块墒情不足,严重影响了作物的生长。针对这种情况,镇赉县莫莫格蒙古族乡少力村包保工作队及时采取有效措施,指导村民全力抗旱保苗。
【解说】在莫莫格蒙古族乡少力村的田地里,几台自走式大型喷灌设备正在浇灌受旱的秧苗。与传统水车漫灌相比,新设备具有效率高、喷灌匀、用水少的特点。这让不少村民们把提着的心放了下来。
【同期】镇赉县莫莫格乡少力村韩殿军
都借上力了,村里领导和包保省里领导都来指导抗旱,对我们帮扶很大。
【解说】莫莫格乡少力村沙质地块较多,素有“十年九旱”的说法,抗旱机井是当地重要的农业设施。今年,在省政府发展研究中心驻村工作队的帮助下,少力村新打灌溉扶贫井35眼,其中10眼机井已开闸放水,灌溉耕地近千亩。解决了当地贫困村民岗地用水难的问题,为保苗促丰收提供了有力保障。
主:黄老师,在当前的生产当中表现比较好的抗旱措施都有哪些?
黄:一个是用现在的设备进行喷灌的情况下有几种,第一种就是滴灌,膜下滴灌。目前在旱区来说,种植玉米种植作物最好的一种抗旱栽培措施。再就是喷灌,喷灌可以省水,相对喷的比较匀。最差一点的就是沟灌,沟灌用量大,而且相对西部,虽然打井了,水位相对的也不是很充足。这样建议农民朋友们最好用喷灌,有微喷还有膜下滴灌,这样就可以了。
黄:根据过去很多人对掰玉米“丫子”做过的一些实验,实验情况下,掰和不掰情况下,它俩产量应该差3-5%。很多农民朋友因为这3-5%肉眼看不到,所以对这一部分的减产不太重视,这样建议农民朋友如果秋天能做下实验,掰和不掰,自己做下实验,会明显看到,掰还是有利于提高产量的。
黄:从图片上来看,他喷施的除草剂应该有激素类的除草剂,也就2,4-D丁酯和二甲四氯。如果2,4-D丁酯和二甲四氯用量过大的情况下,会造成第7片叶、第8片叶、第9片叶出现叶的畸形、卷心。建议农民朋友针对这种情况到农药店去买赤霉素,按照说明书喷洒的情况下,能缓解这种现象。
主:下面是四平的王杰,请问老师我家玉米被虫子吃得挺严重的,应该喷点什么药?他也发来了图片,这种情况应该喷什么药呢?
黄:从这图片上看,这家农民地块应该遭受了粘虫的危害,而且这种危害,虫龄还比较大,建议农民朋友去农药店买菊酯类的杀虫剂,加上敌敌畏,这样打的情况下,效果能快,能好一些。
【标题:鹅雏也会患痛风】记者吴鑫悦摄像:陈英杰
【解说】通过查看农民发来的图片,赵立峰初步判断鹅雏得的是痛风病。
【同期】吉林农业大学兽医师赵立峰
它都是趴着死的,并且它都伸着腿,死亡的时候都很痛苦,它腿疼,肌肉痛。咱们可以通过剖检以后,可以看到肌肉都有白色条纹状的尿酸盐沉积。并且打开腹腔以后,可以看到心脏,整个心包,都是被尿酸盐包裹。这种情况是典型的痛风,就是尿酸盐沉积造成的。
【解说】据专家介绍,今年我省肉鹅养殖规模较大,而一些养殖户缺乏养殖条件、和养殖技术,再不悉心照料,导致鹅痛风病大量发生。
这种情况第一个是通风做得不好,第二个是密度大,第三个是喂的高蛋白饲料,或者是包括像微量元素、维生素配比不合理
【解说】赵立峰告诉大家,遇到这种情况不用着急,只要及时的采取措施就可以很快见到成效。
第一个是加苞米面,就是加玉米面。把蛋白降下。第二个是投小苏打,就是碳酸氢钠。小苏打投的量,一般按的是一百斤料里面加三两到半斤,严重的时候可以加到五两,同时再投维生素C,维C投量一般是一克兑五到十斤料,按这个比例倾投就可以,一般用药三到五天以后,明显症状就缓解了。
【解说】了解了鹅雏的病因以及治疗方法,我们就可以对症用药了。同时专家也提示在饲养时要加强管理。
【同期】吉林农业大学鹅业研发中心隋玉健
首先我们选择品种的时候,对品种疫苗注射情况一定要有所了解。如果没有免疫过,我们要及时进行免疫。它每天吃了多少喝了多少,拉出的粪便颜色,包括它是否愿意行走,还是说始终处于趴卧状态,它有没有出现一些悲鸣的感觉,这个都是在生活中就应该观察到的。
【同期】吉林农业大学鹅业研发中心田洪生
最主要是给鹅粪清好,鹅圈整干净的。今天灌完新水了,等到第二天鹅槽子的水必须得倒掉,涮干净,完了再添新水。
主:养殖业讲究精细化的管理,需要我们注意每一个细小的环节。我们接着往下看。
标题:西瓜脆到没朋友山东台供稿
【导语】夏天到了,甘甜多汁的西瓜成了很多朋友喜欢的水果之一,很多人在挑选西瓜的时候,喜欢轻轻的拍一拍、弹一弹,来判断它的成熟程度。不过,在山东,有这样一种西瓜,您在拍的时候可要小心了,因为它的皮非常薄而且非常脆。
【同期】一弹就破(配音乐)
【同期】山东省济阳县蔬菜技术服务中心张雷
这个是从台湾引进的一个小兰品种,在小型西瓜黄瓤品种系列里,是最优秀的一个品种。
【解说】仁风西瓜是小型黄瓤西瓜中的佼佼者。个头小是它的一个特征,平均每个西瓜只有六七斤重。而能够做到一弹就破,还要归功于它那只有一毫米厚的外皮。新鲜采摘下来的仁风西瓜果皮翠绿,果肉嫩黄,散发出淡淡的清甜,叫人欲罢不能。
【同期】切瓜
真的好好吃,这个西瓜吃下去第一口你就能感觉到它的水分非常足。而且能吃出它独特的清甜味在里面,整个口感非常清爽。
【解说】仁风西瓜吃起来口感甜脆,清爽多汁,非常受市场欢迎。
天气预报:6月23号天气
长春晴转多云29~19度
白城晴30~18度
松原晴29~19度
四平晴27~16度
辽源多云28~16度
吉林晴28~17度
通话晴转多云28~18度
白山晴28~15度
延吉晴29~16度
长白山池北区多云转晴25~9度
粮食主产区天气预报
23日夜间到24日白天晴转多云16~29度
24日夜间到25日白天多云19~29度
25日夜间到26日白天小雷阵雨19~28度
26日夜间到27日白天多云转晴17~33度
27日夜间到28日白天晴17~33度
【视频连线】12316新农村热线畜牧专家高光
这个一般都是属于异物性肺炎引起的,也就是说在分娩的过程当中可能犊牛的口腔里面的黏液没擦干净,呛到肺里造成的一种现象。那么这种现象主要还应该以抗生素为主,赶紧打一些抗生素,抗生素最好是打一些吊瓶,效果好一些,来的快一点,个别的打一些肌肉针来的比较慢。如果用了几天还不见好的话,可以适当的量一下体温,看看发不发烧,如果发烧给它用一点降温的药,同时配一点像黄芪多糖这样的,能提高机体抵抗力的药,这样做效果就会好一些。
主:此外,还有农民咨询鸡蛋的价格走势,我们来连线梁琦老师。
【视频连线】12316新农村热线价格分析专家梁琦
鸡蛋价格最近上涨得比较猛,近两天可以用“疯涨”这两个字来形容,现在农民坐家出售,鸡蛋,应该每市斤在2.8~3元之间,市场零售价现在应该在3.5元上下,淘汰鸡的价格涨的幅度更大,现在每市斤3.8元,如果鸡蛋价格上涨,淘汰鸡价格还要涨,鸡蛋价格还有上涨的空间。所以现在养鸡户应该坚定信心了,鸡蛋的价格应该说是逐渐上升的。
公主岭的朋友想问专家,我家的玉米地里的草用什么除草剂合适?同时也发来了图片,我们一块儿来看一看,老师他这个应该用什么?
黄:他这个地里面主要是禾本科杂草,目前,玉米地除禾本科杂草,主要是烟嘧磺隆成分的除草剂,到农药店去买玉农乐,或者是烟嘧磺隆成分的都可以。
观众:你好
主:有什么问题想要咨询?
观众:我家的玉米地打完除草剂后,有个别的草没有药死,也挺高,我寻思我带着喷雾器,哪儿有草我就打哪儿,打烟嘧磺隆和2,4-D丁酯可不可以?
主:黄老师
主:下面是安图的张丽梅说,花大豆的叶子干巴,光剩下秆了,去年是角瓜茬,豆子喷药第一遍喷的是甲丙胺,第二遍药还没打应该怎么办?同时也发来了图片。这个是什么原因造成的呢?
黄:从这个图片来看,应该还跟除草剂的药害有一定的关系,不知道上一茬她种角瓜是不是用了一些除草剂,对下茬种大豆有影响。再一个就是说她打第一遍药的时候,不知道她的桶里面刷没刷干净,可能残留的玉米除草剂,会造成这种现象。建议农民朋友先到农药店去买除草剂药害的解药,像比较好一点的碧护这种药,解除草剂药害好一点,打一遍之后再去打除草剂。
主:下面是辽源的朋友说,玉米长到三四个叶时上边就出硬挺死心的,不知道什么原因造成的?应该怎么办?
黄:这个出现硬挺和死心跟除草剂的药害有一定的关系,建议农民朋友到农药店去买赤霉素,也叫920,按照说明书的要求喷一遍,应该马上就有恢复的可能,如果说再严重的情况下可以喷两次,如果喷两次基本上就可以恢复了。
主:延边的朋友,除草剂能和解药害的碧护一块儿打吗?
黄:因为除草剂主要是打在杂草的叶面上的,而咱们解除草剂药害的这些药,主要是打在作物的叶面上,打的方向不一样,所以说不能同时打,这个打的方法不对。再一个解药害的药不能跟除草剂同时应用,这样会降低药效的。
主:通化的朋友说想问一下专家,线麻可以追肥吗?用什么肥好?
黄:这个线麻可以追肥,但是我建议他追复合肥,如果说能买到氮磷钾比例三个十五的复合肥,一亩地追25斤左右就可以了。
主:松原的朋友,大豆地竹叶草用什么药好?
黄:大豆地的竹叶草,应该就是我们经常说的三角菜,农民说叫蓝花菜,你可以考虑用氟磺胺草醚,或者豆施乐,这都可以,如果不考虑下茬种玉米的情况下可以用广灭灵这种药可以。
黄:大豆要打矮棵药,多数要在大豆高度长到80%的高度的时候,打矮壮素就可以了,矮壮素处理的情况下直接可以矮化,再一个建议这位农民朋友,当大豆长高的情况下,可以用掐尖的方法,用一根柳条把大豆的尖打下去,这也是一个办法。
主:四平的张金良说高粱的“丫子”掰不掰?
黄:高粱地首先要定苗和间苗,根据高粱的保苗要求,应该在14万到15万之间,如果有“丫子”的情况下,可以掰。但是缺苗地方的丫子不要掰,这样利用丫子来增产,因为高粱的丫子是顶端结穗,有一定的产量。
主:公主岭的大海,请问老师玉米受到了药害,用的药是硝磺草酮、乙锌滴酯,现在玉米特别脆,刮风都从地皮折了,一碰就折,特别脆,怎么办?
黄:这个除草剂药害一般是因为他打的方法应该也不对,浓度过大,如果要是这种情况下,建议农民朋友,不用怎么处理,过个7天到8天,自己就恢复过来了。
结束
2017年11月8日
本期节目,以“推进生态建设”为总体编辑思想,以新项目、新技术、热点话题、生物质材料应用为骨架,以专家教授的点评为串联,形成的一件综合性作品。
1.《辣在根甜在心》,介绍了我省新引进的栽培品种——辣根。该品种的科学引种,不仅能够突出返乡创业、农民增收的好处,也为全省种植结构调整提供了参考。
2.《赤眼蜂防螟实现“水陆空”全覆盖》,承接上条提出的安全生产,介绍了吉林省农业专家研发的专利技术——赤眼蜂防治二化螟、玉米螟的生物防治技术,突出了生物防治技术在减少农药污染、提高产品品质、保护生态环境的作用。
3.《记者调查:秸秆禁烧的背后》,在宣介秸秆禁烧的政策要求、各地采取有效的办法的同时,记者深入农村做了禁烧原因、破解难题的阻力、切实可行的办法等方面的调查,最后提出了科学利用秸秆这种生物质能源的建议。
4.《生物质材料助袜业再发展》,报道了竹纤维、大豆纤维等生物质材料添加到纺织材料中去的新做法,并连线大豆专家针对大豆纤维的提取、利用知识做了解释,对调整种植结构提出了建议。
1.采访中:本期节目主要分为两个采访场景,一个是农村生产一线,一个是科研院所、加工场地。在第一条和第三条的采访中,记者深入生产一线,在尘土飞扬中和农民交流,在瑟瑟寒风中拍摄。在采访中不放过一个细节,比如说第一条片子中,农民调侃的时候将辣根形容成“靖宇的人参”,被记者捕捉到,使节目更鲜活、生动。
2.后期编辑过程中:编辑人员多方查找资料、咨询专家,针对一些农业术语进行认真分析研究,确保科学准确。
(上、下半年代表作前各附1张)
《乡村四季12316》20171108串联单
【导视】在伊通:颇具人参外貌,兼有草药功效,新品种落户当地,公顷收入三万元;在长春:采用环保材料,提高防螟成效,我省生物防治水平再上新高;在公主岭:秸秆禁烧严肃推进,烧荒背后存在隐忧,记者展开调查;在辽源:袜业产品走向高端,生物质纤维助推环保节能;《乡村四季12316》即将播出。
王:您好。
标题:《辣在根甜在心》记者:李景雨吴鑫悦摄像:李景雨
【导语】土里刨食这个词,一般是用来形容农民种地养家糊口的艰辛。但是如今这个词对于郭金宝来说,却是另外的一番情形,在他的辣根地里,二齿钩子抡下去,就能刨出一个辣辣的果实、一个甜滋滋的收获。
【解说】深秋的田野里,到处是萧索的景象。可是在伊通满族自治县河源镇大湾村的田地里,一大群农民还在热火朝天地忙碌着。在收获机械破土、翻耕后,农民又手持二齿钩子刨开土块,从中捡出形状特殊的根茎。
【同期】伊通满族自治县河源镇大湾村农民
就像靖宇那边种的人参似的,再就像咱家芹菜根,但是比那个长得大。
【解说】农民描述的貌似人参的作物根茎叫做辣根,别名马萝卜,是十字花科辣根属植物,具有消食和中,利胆,利尿之功效。据了解,一个完整的辣根能够加工出多种产品。
【同期】伊通满族自治县宝南祥泰合作社张俊明
烘干的干片全是出口在欧美、日本、韩国,全是出口,然后剩这个侧根,咱们可以做食用的辣根,就是吃海鲜蘸的那个辣根。
【解说】眼前这个形状奇特的根茎,就是人们常用的调味品——辣根的主要原材料。得知这个结果后,很多村民大呼“开了眼界”。栽培户郭金宝告诉记者,返乡创业者王金友、张俊明经过多年考察,从山东引进了辣根品种。
【同期】伊通满族自治县河源镇大湾村郭金宝
反正这样两、三千斤是没问题,比玉米产量是强,整好了能多挣一万块钱。
伊通的这个地块,亩产应该在四千斤往上,就是正常年头,就是说咱们比较丰收的时候,四千到五千斤。
【解说】由于第一年种植,在管理上存在一定的欠缺,郭金宝的辣根产量并没有达到最高水平。即使这样,按照订单上约定的每市斤0.9元的回收价,每公顷他也将收入三万元,这让他心里甜滋滋的。更让他高兴的是,经过第一年栽培,明年他可以节省种子的投入。
【同期】伊通满族自治县宝南祥泰合作社技术员王金友
看它的经济利益可观,你可以自己留种根,这种根留的方式,我们可以提供这个方法,怎么储存、怎么保管,这都可以。
【解说】据技术员介绍说,辣根11月份就可以栽培,栽到地里之后可以越冬,而且适应能力比较强。目前,合作社已经在农安、珲春等地进行栽培试验,总面积已经超过了50公顷。
今天起这些,到晚上马上我们装车就走,剩的钱就都给他们分了,就完事了。
【解说】村民在帮着收获辣根的过程中,深入了解了辣根的栽培前景,很多人准备跟着发展。
【同期】郭金宝的妻子李洁
我们种这东西给补贴,然后还可以订单,我们就不愁卖这个东西,我们是新型农民,就得带领百姓发家致富。
【同期】伊通满族自治县农广校教师齐青宇
【解说】见到了效果,有了技术依托,村民的积极性被调动起来了。明年很多人准备跟进种植,都来尝尝辣根带来的“甜头”。
主:在种植结构调整的过程当中,能够拓宽农民增收渠道的项目是非常受欢迎的。那么在分析辣根的栽培前景、准备选项之前,我们还是来了解一下辣根。
链接:辣根,多年生直立草本植物,株高1米左右,全体无毛。根肉质肥大,纺锤形,白色。原产于欧洲南部,又称西洋山葵、西洋山嵛菜,目前在上海、江苏、山东、辽宁等地已有栽培。入药主治消化不良、小便不利、胆囊炎、关节炎等疾病。
主:王老师,没想到辣根还有这么高的药用价值,那么对于这种特殊用途的品种,农民朋友应该怎样对待?
王:关键是农民朋友在引进经济作物的时候,因为它是一个中草药,那么引进经济作物的时候,一定要看准市场,必须和市场进行对接。另外一个是我们农民朋友在种植辣根的过程当中,一定要采用订单农业、订单销售,然后如果有加工的设施,或者企业直接跟上,应该说辣根的发展还是很有潜力的,但是一定要看准市场,然后再进行行动。第二个是在进行栽培辣根的过程当中,应该注重它的栽培特性,主要是在平衡营养施肥上、地块的选择上,那么在整个栽培技术上,应该下一番功夫,产品好与不好,关键在技术。
观众热线:老师你好,我刚才看咱们节目那个辣根,我寻思那个根要是在土里多长几年,不整出来行不行?让它长大点。
王:一定要把它采收之后,在一个0摄氏度到3摄氏度这样一个条件下进行储藏,然后再进行选好种之后第二年选择适宜的地块,比如说土壤PH值在6,壤土或沙壤土,在这样的地块进行栽培,那么产量高,而且产品的质量好,你才能够卖上一个好的价钱。
主:感谢王老师,我们接着往下说。说完了新项目,我们再来说说新技术,这个技术要从一个小虫子说起。
标题:《防螟技术实现“水陆空”全覆盖》记者:李景雨吴鑫悦摄像:李景雨
【导语】赤眼蜂是一种体型较小的昆虫,体长只有几毫米,但是,它对付玉米螟和二化螟是非常有一套的。我们的记者日前从吉林农业大学了解到,一种更高级别的放蜂设备即将推广。那么从此以后,我们吉林省的生物防螟技术将实现“陆海空”的全覆盖。
【解说】这个褐色的小球直径约为2厘米,球体上均匀地分布着几条缝隙。专家告诉记者,球体上缝隙的位置是经过试验精心测算的。
【同期】吉林农业大学现代化所副研究员张俊杰
我们把料仓放在了中间,这样的话出蜂口在料仓之外,这样的话能够达到一个很好的出蜂效果,也很好地解决了雨水浇淋的问题。
【解说】据了解,这种经过技术改良的小球将装载几十粒柞蚕卵,每个柞蚕卵中已经寄生了几十头赤眼蜂的卵。经过无人机空中定点投放之后,小球落入玉米田中。此时,小球中的赤眼蜂成虫从缝隙飞出,寻找玉米螟的卵寄生,从而实现消灭玉米螟的目的。在空中投放技术取得新进展之前,水上防螟的技术已经成熟,这种小球专用于防治水稻二化螟。
用于水田,防治水稻二化螟的一个放蜂器,从这里你可以看到,底部是用填实的材料做成,主要是为了增加底部的配重,使放蜂器投到水里的时候,可以自然的翻转,这样保持出蜂口在上面。
【解说】此外,科研人员又研发了新式赤眼蜂投放器,替代了传统的纸质蜂卡。值得一提的是,尽管生物防螟技术取得了新突破,农民投放的时候却更加便利,使得这项技术更接地气。
【同期】吉林农业大学教授、生防专家臧连生
农民可以不用穿靴子下水田去释放,可以直接走在池埂上,往水田里一抛投就可以。一亩地投放防治成本是十五元,这个费用全部由政府来承担。
主:利用益虫为农业生产服务,是提高农业综合生产能力、生产出绿色优质农产品的重要渠道。那么说到益虫,接下来我们要回答的问题,也和益虫有关。我们来看一位农民朋友发来的视频问题。
视频连线:专家老师你好,我想问一下,我想在大棚里种草莓,是用蜜蜂授粉好?还是用熊蜂授粉好?
王:应该说是从种种试验表明,还是用熊蜂效果比较好。因为熊蜂整个体态比蜜蜂含有的绒毛多,在授粉的过程当中,因为接受的花粉比较多,所以在授粉的过程当中,能够达到完全授粉的目的。第二熊蜂和蜜蜂相比,它在每分钟访花的数量不同,熊峰可以访二十朵左右,蜜蜂可以访六朵。再一个是放蜂的温度不同,熊峰在8摄氏度-35摄氏度,在这样适宜的温度条件下,都可以到开花的草莓直接进行授粉采蜜,对于蜜蜂,它要求的温度比较苛刻,在16摄氏度-28摄氏度这样的条件下,才能直接进行采蜜。再一个是在饲养技术上,也有很大的不同,比方说蜜蜂需要花粉,或者是需要水进行饲养,熊蜂就不用进行饲养。所以说对于种植草莓也好,种植的西红柿,或者茄果类、瓜果类授粉的过程当中,一定要根据你授粉的技术,有的农民朋友是对于熊蜂的放蜂技术不太掌握,喜欢用蜜蜂,那你就要采用蜜蜂的授粉技术。但是从整体的经验上来说,还是熊蜂更勤劳一些。希望农民朋友在放蜂上,根据你自己的实际情况,进行科学的选择。
【导视】在公主岭:秸秆禁烧严肃推进,烧荒背后存在隐忧,记者展开调查;在辽源:袜业产品走向高端,生物质纤维助推环保节能;蔬菜专家座客演播室,从生态建设角度指导蔬菜生产;《乡村四季12316》,稍后播出。
视频连线:生猪的价格平稳,农民出售每市斤在6.9-7.0元,仔猪的价格走低,每市斤大分量的10.0元左右,小分量的14.0-15.0元。肉牛的价格皓月收购还是每市斤12.2元,小公牛每市斤15.0-16.0元,小母牛每市斤14.0-15.0元。肉羊的价格每市斤8.0-10.0元,品种之间的差异挺大的。肉驴的价格每市斤20.0元,肉鸡的价格每市斤2.9-3.1元,鸡蛋的价格养殖户出售,每市斤3.5-3.85元。
主:感谢王老师,我们接着往下说。
标题:《记者调查:秸秆禁烧的背后》记者:李景雨公主岭市环保局协助拍摄
【导语】入秋以来,我省各地加大了秸秆禁烧的力度,在突出“新农村建设治理有效”成果的同时,有些县市采取了打击和疏导相结合的方式。
【同期】无人飞机轰鸣起飞。
【解说】在公主岭市大岭镇的农田边,一架小型无人机腾空而起,随后在田地上空往返飞行。
【同期】公主岭市大岭镇城管分局办公室主任付爽
咱这无人机飞行高度可以达到1500米,飞行半径可以达到3公里,从遥控器上可以看到经纬度,可以看到飞行高度。
【解说】据了解,为突出秸秆禁烧的效果,大岭镇购入两架无人机,对一些比较偏远或者人力无法到达的区域进行空中巡查。
【同期】公主岭市大岭镇武装部长张道年
用无人机监控,可以从高处及时发现火点来确定方位,人员能及时赶到。
【同期】公主岭市刘房子派出所干警赵猛
在宣传的同时,也组建了10支巡逻小队,组织两台巡逻车。
【解说】在政府部门刚开始推进秸秆禁烧政策的时候,有些村民不太理解。为此,环保部门开展了细致的工作。
【同期】公主岭市环保局宣传科徐丽华
(焚烧秸秆)一个是对环境造成危害,再一个也影响群众的身心健康,再一个可能对交通安全造成不利影响,另外可能引起一些火灾。
【解说】随着宣传、管理、打击力度的加大,村民对于秸秆禁烧的政策有了明确的认识。但是,有的村民告诉记者,由于大型收割机收获之后秸秆破碎程度高,不容易捡拾整理。
【同期】公主岭市大岭镇东沟村刘福昌
这秸秆都碎到一地,根本就没法收拾。
【解说】为了解决散碎秸秆捡拾整理难的问题,有农机大户购置了大型秸秆打包机械,准备将秸秆压缩打包处理。可是,在实际操作中农民发现,打成捆之后,在秸秆捆运出地块的时候,大型机械将把田地压出深坑,影响明年的播种。
但是打包不是最终解决方法,最好就是深翻。
【同期】公主岭市大岭镇东沟村农民
打包的少,农民的秸秆没处放。
【解说】史柱家住公主岭市刘房子镇,带头组建了农机合作社之后,承揽了附近田块秋季深翻的活计。在当地黑土地保护项目的支持下,农民和合作社都得到了实惠。
【同期】公主岭市刘房子镇农机合作社史柱
国家给补贴,补贴到农机户,一垧地给补贴1500元钱,给农民免费翻地。
【解说】据了解,秋季深翻可以将散碎的秸秆压到土壤下,作为有机质还田。还可以打破犁底层,有利于明年耕种。但是,在各家各户小规模的地块内翻地作业,会产生不利的后果。
【同期】公主岭市大岭镇东沟村黄树鹏
机收的翻完了中间还一溜沟,所以说也挺没办法。
【解说】在深翻的过程中,每一次大型机械过后会产生一个深达三、五十厘米的沟,俗称地沟,如果连着作业,地沟会顺次被填平,如果不连着作业,地沟就会出现在地中央,影响耕种不说,还容易导致临近农户因为地沟产生纠纷。
【同期】公主岭市大岭镇东沟村党支部书记周艳广
以后面临情况也就是成立合作社,归大户。
【解说】村民一致认为,成立合作社或者组建家庭农场,将土地集中连片,可以有效实现土地深翻,解决散碎秸秆处理的难题,同时推进黑土地保护工作进程,推进生态建设步伐。
标题:《生物质材料助推袜业再发展》记者:李景雨摄像:李景雨
【导语】堵疏结合,终于找到了一个既能保证村容整洁又能合理利用生物质材料的好方法。那么接下来,给大家介绍一下我省远近闻名的纺织品牌——辽源袜业,让人想不到的是,袜子也用上了生物质材料。
【解说】在辽源市东北袜业纺织工业园展品展示区内,近百种形态各异的袜样让人眼前一亮。花型美观的水晶丝袜,凝结了新型的纺织工艺;为专业球队代加工的运动袜,凸显了吉林品牌的影响力;用羊毛、电阻丝科学组装而成的防寒袜,又给从事冬季农业生产、冰雪运动等特殊行业的人员送去了温暖。
【同期】辽源东北袜业科研公司打样技师温泉
羊毛本身蓄热能力特别强,然后我们脚底用的电阻丝,有发热的蓄电池,它是可以拆卸的,穿起来很舒适,它可以自动调节温度,关闭的时候,根据外部空气可以自动降温。
【解说】在不断研发功能型袜子产品的同时,袜业园区又在原料选取上加大了研发力度。其中,竹纤维、大豆纤维等生物质材料被添加到原材料当中。
这种纤维是一种新型纤维,它这种纱线的降解能力特别强,对环境是一种保护。
【解说】在我省种植结构调整的过程中,大豆的栽培面积越来越大,随之大豆销售的压力也在增强。如果能拓宽大豆加工利用的渠道,将有效缓解农业生产的压力。据了解,东北袜业纺织工业园每年产能23亿双,可为生物质材料提供广阔的利用空间。据辽源市商务局负责同志介绍说,随着质量不断提升,产品已经销售到日本、韩国等十几个国家。
【同期】辽源市商务局副局长曾丽丽
企业的出口额大幅的提高,今年上半年就增加了5000多万美金,同比增数达到40.3%。
【解说】目前,园区内已经入住袜业企业超过400家,间接、直接安置就业人数2.3万人,年产值超过15亿元。
【同期】东辽县石河乡郑洪江
在制造(车间)挡车,一个月三千多元钱。
【同期】辽源东北袜业园企业负责人范中心
员工这块基本上是五险都有,包括一些工伤保险各个方面。
主:片中提到了几种新型的材料,其中有一种叫大豆纤维,这是一种什么样的材料呢?接下来,我们就来连线吉林农业大学的教授、大豆专家王丕武,您好王老师。
主:王老师,这个大豆纤维是怎么提炼出来的呢?
王丕武:大豆纤维是利用大豆当中的蛋白质来生产的,它的提炼首先大豆榨油,榨完油之后剩下的豆粕,就含有了很多的大豆蛋白,那么把豆粕浸泡到碱溶液当中,然后利用离心机再进行离心,就分离出了大豆蛋白当中的球蛋白,利用大豆球蛋白,再加上一些高分子化合物,聚酰烯类的高分子化合物,就形成了一种液体的大豆蛋白的纤维液,然后再利用纤维的加工工艺,就生产出了大豆的纤维。
主:那么如果这种大豆纤维的需求量增加,对于咱们省的种植结构调整有着怎样的积极作用?
王丕武:那有很大的促进作用,因为大豆蛋白纤维属于植物类的蛋白纤维,蛋白纤维就有一个特点,第一,它非常的轻盈,像我们的蚕丝,这属于动物的,还有一些羊毛,还有蜘蛛丝都属于动物的蛋白纤维,它非常轻盈,手感也比较好,所以用这样的纤维织的纺织品,它具有透气性、手感(好),还有防腐、防霉等这样一些特点,那如果把这个开发好了之后,就会促进纤维生产和纤维利用的发展。那么纤维利用发展之后,它的原料需求量就大了,它是利用大豆豆粕来生产的,所以对大豆豆粕的消费量也就大了。
【导视】在镇赉:改变传统模式,稻田中笨鸡散步,成本节约添风景;在汪清:瓜籽丰收入库,村屯里客商不来,货物积压使人愁;《乡村四季12316》明日播出。
王:应该说从黑龙江种的土豆,它的产量确实不错,但是对于明年留种,原则上是不赞成的。为什么不赞成呢?因为马铃薯种薯现在都已经应用脱毒种薯,那么用脱毒种薯进行繁育、进行种植,这样的话产量才会更高,如果你现在应用的是黑龙江拿回来的土豆再进行留种,那么这样产量肯定是下降的,不仅仅是产量下降,那么在病害防治上,也带来一定的麻烦,所以说尽量规避种植的风险,还是要直接进行异地换脱毒种薯为好。
主:好,再来看下一位农民朋友发来的视频。
王:种植出口的辣椒,多半都是属于所说的金塔红辣椒,进行加工用的,那么对于这样的,种植辣椒首要一个问题是在平衡营养施肥方面,应该注意以下几个问题,一个是氮磷钾,氮磷钾的比例属于1:0.5:0.2......(节目结束)
广播电视新闻专栏2017年每月第2周刊载作品目录
月份
标题
刊载日期
1月
《特殊的年画》
1月4日
2月
《过大年品年味》
2月12日
3月
《农大专家驻村后》
3月9日
4月
《从豆腐匠到董事长》
4月13日
5月
《董雅丽的减肥计划》
5月8日
6月
《主动配合脱贫快》
6月13日
7月
《稻田布阵巧防螟》
7月8日
8月
《百合的节日》
8月9日
9月
《吉林特产亮相东博会》
9月5日
10月
《为了大豆的丰收》
10月16日
11月
《算好经济账》
11月3日
12月
《野菜飘香》
12月5日
注:填写连续12个月每月第2周刊载的作品标题,日刊栏目填写每月第2周任一天刊载的作品标题。
《乡村四季12316》栏目收视情况
《乡村四季12316》栏目覆盖吉林省全省,平均最高省网份额20.12%,省网收视率1.2,目标观众占有率9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