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产业突出。有明确清晰、相对集中、优势明显的主导产业1—2个,覆盖产业园面积达到50%以上,主导产业产值占产业园总产值的50%以上。围绕主导产业,有2家以上龙头企业带动,农产品初加工转化率达到70%以上,加工业产值与农业总产值比达到2.5∶1(或二三产业产值与农业总产值比达到3.5∶1)。
(三)要素集聚。有2家以上科研单位为技术支撑,新型职业农民占农业生产经营者比例达到20%以上,农业科技贡献率达到65%以上。农业机械化率、信息化水平分别高于所在区县平均水平5%和10%以上。土地产出率和劳动生产率高于产业园所在地区平均水平30%以上。水、电、路、网络等基础设施配套完备。
(四)机制创新。“三权”分置改革等各项改革全面深化,水利基础设施等产权明晰。土地适度规模经营率达到60%以上,农户参加合作社的比例达到70%以上,主导产业80%以上实行产业化经营。产业园管理方式创新,有适应产业园发展要求的管理机构和开发运营机制,形成政府引导、市场主导的建设管理方式。
(五)绿色发展。全面实施“一控二减三基本”,畜禽粪污综合利用率达到80%以上,农用薄膜全部回收处理,亩均化肥和农药施用量比所在区县平均水平低30%以上。产业园内农产品抽检合格率达到99%以上,绿色、有机、地理标志农产品认证比例达到80%以上。产业园核心区和拓展区内农村人居环境全面整治,村容村貌得到明显改善。
(六)增收显著。创建形成合作制、股份制、订单农业等多种利益联结模式,村级集体经济年经营性收入达到5万元以上,产业园农民人均可支配收入高于当地平均水平20%以上。
农业产业示范园是近年来我国农业发展的一个重要举措。它旨在通过示范引领的方式,带动当地农业产业的整体升级,提高农业生产效率和产品质量,最终实现农民增收和农村经济的可持续发展。那么,什么是农业产业示范园它在我国农业发展中扮演着什么样的角色下面让我们一起来探讨这个问题。
农业产业示范园是指在特定的区域内,通过科学规划和合理布局,集中发展一个或几个特色农业产业,并以此带动周边农业产业的整体发展。它通常包括种植业、养殖业、加工业等多个环节,形成一个较为完整的农业产业链。示范园区内会配备先进的生产设备和技术,并建立健全的产业配套服务体系,为园区内的农民和企业提供全方位的支持。
农业产业示范园的建设,一方面可以充分发挥区域资源优势,提高农业生产效率;另一方面也能带动当地农民增收,促进农村经济发展。因此,它在我国新型城镇化和乡村振兴战略中扮演着重要角色。
近年来,我国各地纷纷建立了不同类型的农业产业示范园。根据统计数据,截至2020年,全国共有各类农业产业示范园超过3000个,涉及粮食、蔬菜、水果、畜牧等多个领域。这些示范园区在推动当地特色农业产业发展、提高农民收入等方面发挥了重要作用。
随着我国新型城镇化和乡村振兴战略的深入推进,农业产业示范园的建设将进一步加快。未来,这些示范园区将呈现以下几个发展趋势:
展望未来,盐都现代农业产业示范园将继续沿着以下方向发展:
一是进一步提升科技含量。园区将持续引进和应用先进的农业技术,推动从传统农业向智慧农业转型。
二是加强产业融合。园区将进一步深化农业与旅游、文化等产业的融合,打造更多具有地方特色的休闲农业项目。
特色农业产业的发展,农民朋友富起来了。
加快构建产业兴旺发展新格局。
一是继续夯实农业基础。全市种植粮食面积28.5万亩,其中早稻种植0.88万亩,任务完成率100%;小麦种植面积达1.16万亩,预计平均亩产为300公斤。嵊州市乡村振兴粮食产业融合发展集成已列入2021年度省级乡村振兴集成创新示范建设县创建名单。
生猪产能稳步增长,至6月底,全市生猪存栏19.02万头,出栏17.65万头,产能达到36.13万头。
名优茶产量增价格升,至6月底,全市茶叶总产量6720吨,总产值8.69亿元,产量较上年同期减少0.9%、产值较上年同期增长6%,其中名优茶产量、中高档茶数量增加,名优茶平均价格比去年提高12.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