语文教案10篇

“儿”连在别的音节后面作词尾时,就失去独立性,和前面的音节融合成一个音节,使前一个音节的韵母带上一个卷舌动作的韵尾,成为卷舌韵母即儿化韵。这种现象叫做“儿化”。同学们别小看“儿化”,它在意思的表达上是有一定作用的。

一、有些词儿化后表示喜爱的心情。如:

鲜花儿、女孩儿、好玩儿、山歌儿

二、有些词儿化后表示“小”、“少”的意思。如:

小孩儿、竹棍儿、门缝儿、一会儿

三、有的词儿化后表示温和的态度。如:

您慢慢儿地说、我和你说说贴心的话儿

四、有些动词、形容词儿化后变成名词。如:

盖(动词)——盖儿(名词)

画(动词)——画儿(名词)

尖(形容词)——尖儿(名词)

五、有些词儿化后意思变了。如:

眼(眼睛)——眼儿(“小洞”之义)

头(脑袋)——头儿(“负责人”之义)

课题定风波

课型第几课时

课时教学

目标知识与技能

1了解苏轼及其创作。

2、理解词人复杂的心情,丰富学生的情感世界。

3、继续学习掌握一些常用的鉴赏词的方法。

过程与方法

反复吟咏,感受词的音律美;运用联想和想象,感悟词的意境美。指导学生学习鉴赏古代诗词的方法:从词句入手,体会炼字炼句的妙处,进而把握作品的意境。

情感态度价值观

把握作品的感情基调,感受作品豪放壮阔的意境。

教学方法诵读法讨论法

教学用具

使用教材

构想引导学生在理解字面内容的基础上,重点体会词人丰富的思想感情和旷达豪放的意境,初步了解豪放派的艺术特点。当然,苏轼的思想是复杂的,他将儒、释、道的思想精髓杂糅融通,为他所用。本课学习的两首词中的有些情感就比较复杂,如:“人生如梦,一尊还酹江月。”“回首向来萧瑟处,归去,也无风雨也无晴。”学生理解起来比较困难,要允许学生心存疑问,留待他们有一定的生活阅历后加深理解。

设计意图

本课的两首词作同创作于他被贬黄州期间,其生活境况和思想情感都有许多相似之处,学习本课应有意联系以往所学的内容,以便参照阅读,加深理解。指导学生学习鉴赏古代诗词的方法:从词句入手,体会炼字炼句的妙处,进而把握作品的意境。

教学过程

一、检查复兴学生背诵情况

二、知识积累

字词正音

同行()吟啸()一蓑()烟雨

字词释义

芒鞋草鞋

吟啸吟咏长啸,表现泰然自若的心态

料峭形容微寒

三、诵读指导

三月七日沙湖道中遇雨。雨具先去,同行皆狼狈,余独不觉。已而遂晴,故作此。

莫听/穿林/打叶声,何妨/吟啸/且徐行。竹杖/芒鞋/轻胜马,谁怕一蓑烟雨/任平生。

料峭/春风/吹酒醒,微冷,山头/斜照/却相迎。回首/向来/萧瑟处,归去,也无风雨/也无晴。

四、信息筛选

阅读本首词,思考问题

1.这首词中,词人是一个怎样的形象请结合词句简要回答。

明确:词人是一个吟啸徐行、拄着竹杖、穿着草鞋、顶风冒雨、不畏艰难、镇定从容、旷达乐观的形象。

2.有人评价此词是“于简朴中见深意”,请联系全词,谈谈你对这句话的理解。

明确:词中记叙了途中遇雨的生活小事,描写了“春风”“山头斜照”等雨后天晴的平常自然之景,但在这些简朴的描述中却表现了无论人生遭遇多少苦难,只要坦然面对,一切苦难都将成为过去的人生哲理。

五、合作探究:

1.首句“莫听穿林打叶声”写雨,抓住雨怎样的特点来写的

讨论明确:雨骤风狂。

2.“徐行”且“吟啸”,描写了词人怎样的心态

讨论明确:闲适、坦然的心态。

3.“竹杖芒鞋轻胜马,一蓑烟雨任平生”,是如何以小见大的

讨论明确:词人竹杖芒鞋,顶风冲雨,从容前行,以“轻胜马”的自我感受,传达出一种搏击风雨、笑傲人生的轻松、喜悦和豪迈之情。“一蓑烟雨任平生”,此句更进一步,由眼前风雨推及整个人生,有力地强化了作者面对人生的风风雨雨而我行我素、不畏坎坷的超然情怀。

教学流成

4.过片到“料峭春风吹酒醒。微冷。山头斜照却相迎”三句,给我们以怎样的人生启示

讨论明确:

⑴阳光总在风雨后。

⑵也许正当我们感到绝望的时候,希望和转机已经在前面等着我们了。

⑶失败和成功是一对孪生兄弟,失败来了,成功还会远吗。

⑷祸兮福所倚,福兮祸所伏。

⑸阴雨之后必有阳光,生活中要充满乐观和希望。

5.“回首向来萧瑟处,归去。也无风雨也无晴”,你如何理解句中的“风雨”和“晴”的这三句是此篇的画龙点睛之笔,道出了词人在大自然微妙的一瞬所获得的顿悟和启示,请谈谈是怎样的一种顿悟和启示

⑴“风雨”比喻词人生中的逆境,如各种政治打击和人生险途。“晴”比喻春风得意的顺境。

⑵人生有顺逆,有成败,有荣辱,有福祸。但无论处于何种境地,我们都要以坦然而超脱的心态去对待,胜不骄,败不馁,福不喜,祸不悲,这样才能完成自己的人格修养。风雨改变不了苏东坡,也改变不了我们。

六、艺术手法

1、写眼前景,想心中事,异质而同构

2、若即若离,隐喻寄托

3、以小喻大,言外无穷

七、作业

背诵本首词,完成练习册本课作业

《鲸》是一篇说明文,讲了鲸的`形体、进化、种类和生活习性。根据说明文的特点,可采用如下方法进行教学。

一、填一填

课文写到了鲸很大,为了把这个特点说清楚,作者列举了箐多数字来说明。教师可指导学生读书,画出描写鲸很大的有关数字,然后完成如下填空练习:

鲸是一种很大的动物,最大的有()万公斤重,最小的也有()公斤。我国捕获一头()公斤重的鲸,有()米长,舌头就有()头大肥猪重。()个人围着桌子坐在它的嘴里看书,还显得宽敞。长须鲸刚生下来就有()长,()公斤重,一天能长()公斤到()公斤。两三年就可以长成大鲸。

通过读、画、填让学生体会到鲸确实很大。

二、说一说

课文第二自然段为了讲清鲸是哺乳动物,不是鱼这个问题,主要写了鲸的进化过程。学生对这段不太容易理解。根据这一情况,我让学生仔细读书,然后把自己当作是鲸鱼,将这一段话转述给同学听,这样学生兴致盎然,效果颇佳。

三、比一比

课文第四、五自然段按鲸的种类写了它的生活习性,可引导学生读书并找出描写须鲸和齿鲸生活习性的语句,并比较它们的不同,然后填写下列表格:

第一课时

教学目标:

知识技能:

1.会写12个生字,正确读写“城堡、风调雨顺”等词语。

2.有感情地朗读课文,抄写自己喜欢的部分。

3.抓住关键句子,领会课文的内容。

过程与方法:

1.课前查阅资料,了解大炮与战争的关系及战争时大跑的威力。

2.让学生充分阅读,置身课文所描写的情景中,去感受,去领悟主题。

情感态度价值观:

通过本课的学习,感悟和平时代的幸福,树立反对战争,热爱和平的观念,呼唤、珍惜和平。

教学重点:

1.领会课文的主题。

教学难点:

领会课文的主题及表现主题的方法。

教具:

录音机、幻灯、课件

教学方法:

引导、点拨

教学流程:

一、导入新课

观看灯片,引出主题。

二、讲述故事

1.教师讲述故事。

(1)故事插问

(2)交流明确:要发动战争吗要向老百姓开炮吗

(3)听完故事,你心里觉得怎样

2.学生讲故事。

三、再次欣赏故事,观看课件。

1.卡卡王国的孩子新年快乐吗从哪些话中可以听出来他们很快乐请再仔细听故事。

2.交流明确

五、课堂小结

18.城堡上的大炮

第二课时

一、谈话导入

1.上节课,我们观看了灯片,欣赏了故事,我们感受了卡卡王国里新年时人们的快乐与幸福。

2.板书课题

二、学习新课

1.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2.学生复述课文内容或按课文内容讲述课文中的故事。

3.检查生字、词的掌握。

三、精读课文

1.学生自读课文,在书上作标记。

(1)大炮以前是用来干什么的有怎样的威力

(2)卡卡国王将大炮掉头面向广场时,人们有什么表情想些什么人们是怎样的心情

(3)国王用大炮做什么当时的情况是怎样的你是从哪些地方感受到的

四、再读课文,理解表达方式

1.通读全文。

2.思考:

(1)为什么要写老师带学生参观城堡上的大炮与国王用大炮狂欢有什么关系

(2)为什么不把国王的意图直接写出来

(3)“难忘的狂欢之夜,难忘的大炮”可改成“难忘的狂欢之夜和大炮”吗

3.交流,明确。

1.学会本课生字、读准生字的读音,能正确读写课文中的词语。

2.能正确、流利、有感情朗读课文,体会课文语言严谨用词准确以及在谋篇布局上的条理性。

3.理解课文内容,懂得

4.培养学生收集整理材料的能力,通过调查地球的资源以及地球所受到污染的有关信息,懂得保护生态环境,保护地球的重要性;增强环保意识,受到保护环境的教育。

教学重点:让学生理解课文,懂得

1、重点词句、段落的文字课件

2、美丽地球动画课件

3、人类破坏地球图片

教学过程:

一、创设情境,导入新课

1、在浩瀚无边的宇宙,有一个美丽的星球,她是我们人类的家园,它是太阳和月亮的朋友,它就是可爱的地球(板书:地球)

2、同学们都知道哪些有关地球的知识

二、初读课文,整体感知

1、下面请同学们打开课本用自己喜欢的方式读课文。注意:把词语读准确,语句读通顺。思考:课文又向我们介绍了地球的哪些知识。

3、当宇航员在太空目睹地球之后发出了怎样的感叹(课件出示)板书:可爱;易碎

4、请同学们快迅浏览课文。

三、研读课文

(一)研读

过渡:你从哪些语句感受到

1、学习第一段(课件)

(1)从作者的描写中,你感受到了什么(板书:美丽)你能具体说说从哪些词语感受到地球的美丽谁知道纱衣指什么吗(大气层)运用了什么手法。比喻也叫打比方(板书:打比方)

(2)运用打比方的手法让我们更能感受到地球的美丽。谁来把这段话,再美美地读一读。

(3)齐读。这句话运用了什么手法把地球比作什么(人类的母亲,生命的摇篮)

(4)小结:看,作者运用打比方的手法,不但突出了地球的美丽、可爱,更多的是对地球的赞美。让我们用赞美的语气再读这句话。

2、作者把地球比喻成人类的母亲、生命的摇篮,难道仅仅就因为她外表美丽吗

一、课前谈话。

1、谁去过华山想看看华山吗

2、课件播放一小段表现华山高的录像。

3、今天我们要学的课文叫《咏华山》。读到这个题目你有什么疑问

二、复习。

⒈认读词语。

⒉听配乐朗诵。

三、读讲课文,品味华山的高。

⒈学习第一自然段。

⑴多媒体出示图一,指导看图,引导学生用“什么时候,谁去干什么”句式说图意,课文是怎样写的

⑵指名读第一自然段。

⑶了解叙事方法。

⑸齐读第一自然段。

⒉精读第二、三自然段。

⑴自由读这两节课文。

⑵学习第二自然段。

①多媒体出示图二,指导看图。

②设疑:爬华山为什么如此艰难呢

③指导朗读.

④此时,他们会发出怎样的惊叹

相机出示句二、句三:啊!华山真高哇!竞读齐读

⑤华山到底怎么个高法相机出示句四、句五。

a指名读句子。

b质疑问难。(多媒体出示图二,指导看图理解)

c设疑:从这两句话,你品味出华山的什么特点

d齐读句子。

⑥谈话:相机出示句六。点拨:“情不自禁”

⑦学习古诗:

a指名读。

b小组学习:要求:你是怎样理解这首诗的请找出与诗句意思相对应的句子。找一找,并用“”划出。(师巡视)

c指名读句子,点评。

d质疑问难:

e诗文分组对照对应朗读。

f指导用自己的话说一说诗义。

g竞读古诗。(评价)

⑶学习第三自然段。

①多媒体出示第三自然段,指名读(点评),表演读。

②延伸:这首诗好在哪这孩子是谁当时几岁

⒊齐读第四自然段。相机进行思想教育

四、课中巩固

⒈竞赛背古诗。

⒉课外延伸:

⑴多媒体出示动画:欣赏华山的风光。

⑵收集有关华山的资料。

3.学生描红、老师巡视、指导。

教学目的

1、明确本文紧扣线索展开故事情节的写法和自然环境描写的烘托作用。

2、学习红军战士对革命事业无比忠诚、勇于献身的高贵品质。

教学设想

1、本文故事性感人,易于引起学生思想上的共鸣,因此,在指导学生认真阅读课文时,要注意让他们把重点放在对人物形象的把握和理解上。

2、在提问时,要避免杂而碎,而应紧紧抓住人物形象的意义分析这条主线,从整体阅读出发,全面、准确地理解小说内容。

3、引导学生分析内容时,应抓住重点词语和词句,理解语言的深层含义。

4、充分利用发散思维,激发学生展开联想和想象。

5、课时安排:两课时。

教学重点

1、分析人物形象,理解小说主题。

2、运用多种描写方法刻画人物形象。

一、解题

题目是一个偏正结构的短语。“火柴”前面加上“七根”这样精确数字进行限定,给读者以非同寻常的感觉,因此而造成悬念。标题既揭示了小说的内容,又提供了故事情节设置与展开的线索。同时,它又是人物形象刻画,人物品质展现的依托。读完小说,“七根火柴”给人留下了不可磨灭的印象。

作者说:“它是从我的见闻和感受里来的。在战争中,我多次看见过这样一个战士的手啊,握着枪的,攥着担架杆的,拉着战友的,抚摸在同志额角上的……。如今,我已经不能确切地说出,在我握着笔写《七根火柴》的时候,到底是想起了记忆中的哪一件事、哪一只手。但是,在这短短的两千字里,确实凝结了我在战争中直接获得的生活体验:关于人,关于人的手和心灵,关于战争中人和人的关系,以及战士的忠诚。就连一个细节、一点感受、一星思绪,也得从真切的体验里得到。”

这段话告诉我们,标题是生活真实的高度概括,是作者切身体验的艺术再现,它所要表现的是“人”,“人的心灵”。因此,标题有着深刻的内涵。

二、导入

火柴的作用在于引火。人类自从钻木取火以来,火就成为人类生活一刻也不能离开的伙伴,甚至有时会关系到人的生存。这篇小说就讲了一个七根火柴的故事。

三、课文分析

1、教师提问:这篇小说的主要人物是谁?为什么?

学生讨论,教师评析、小结。

主人公是无名战士。确定小说的主人公,主要看人物在体现小说主题上的地位和作用。无名战士用生命保存了七根火柴,表现了他对革命事业的忠诚和伟大的献身精神,这正是作者通过小说所要表达的主题。那么,小说为什么还要用很多篇幅写卢进勇呢?这有三个作用:一个是通过卢进勇所见所闻所想,叙述了七根火柴的故事,刻画无名战士的形象,他实际上起到了第一人称的作用;二是用卢进勇衬托无名战士:卢进勇遇到的艰难困苦说明无名战士的处境恶劣;卢进勇对火的渴望,烘托出无名战士用自己的生命保存火种的意义和崇高的共产主义品质;三是卢进勇与无名战士的关系正是红军部队内部的亲密无间的革命关系,也正是无名战士用生命保存火柴的基础和动力。作者是围绕无名战士展开情节、表达主题的。

2、分析第一部分(开头棗“……发现它”)

教师提问:从课文中找出语句,概括一下:卢进勇碰到了哪些困难?

学生阅读、概括,然后明确:

①“整个草地……给遮没了”棗荒凉

②“天,还是……一朵朵浪花”棗冰雹

③“因为小腿……他掉队了”棗伤病

④“一阵凉风……湿透了”棗阴冷

⑤“他下意识……‘没有发现它’”棗饥饿

教师提问:作者为什么要写卢进勇碰到的这些困难?这些困难,只是卢进勇一个人遇到的吗?

学生分析、明确:这是为了自然地引出卢进勇对“火”的向往,同时还点明红军过草地时要克服怎样的困难,如果不依靠崇高的理想和团结友爱的精神,红军会付出更大的代价,甚至不会取得长征的胜利。由此可知,无名战士也遇到了这些困难,暗示出他是在忍受了难以想象的痛苦中保存了七根火柴。

教师提问:“他也知道这是妄想棗”破折号后面的语句起什么作用?“妄想”一词是什么意思?

学生思考、明确:破折号后面的语句起解释、说明的作用。“妄想”一词在这里是“根本不可能实现的想法”的意思。后面却居然有了火柴,这就增强了小说的艺术效果。一个破折号,一个词语,既突出了火柴的极端重要性,又为下文埋下了伏笔。

教师提问:本部分最后一句,为什么连用“小心地”、“居然”、“吝惜地”、“喑自庆幸”等词语?各有什么含义?

学生思考、明确:“小心地”说明惟恐丢掉一点点,突出粮食的宝贵;“居然”反映出意想不到的心理状态;“吝惜”“暗自庆幸”说明粮食的意义。这些词语的运用突出了这点粮食对于卢进勇赶上部队、走出草地的重大意义,同时为下文他毅然地拿它救助战友,体现红军部队团结友爱,即把死的危险留给自己,把生的希望送给战友埋下了伏笔。这里又一次交待了无名战士保存七根火柴的阶级基础和思想基础。

3、分析第二部分(“已经一昼夜……前进的方向”)

教师提问:第二部分安排了几个情节?

学生分析,然后明确:三个情节,即呼唤战友,拒绝帮助,托付火柴。

教师提问:在托付火柴之前,小说怎样通过声音、肖像、动作和语言具体描写了无名战士垂危的状况?

学生思考、明确:

声音:“低低的”,“微弱、低沉”,“就象……”

肖像:“倚着”、“身子底下”、“脸色”、“头发”、“眼眶”、“眼睛”

动作:“喉结……抖动”、“嘴唇……发出”、“呆滞地望”,“吃力地……推开”、“嘴唇翕动”、“齿缝里挤出”

语言:“不,没……没用了”

这些具体、细腻、感人至深的描写,是为托付火柴作了充分的铺垫。说明无名战士怎样顽强地与困苦、与死神搏斗;崇高的信念,部队的安危凝结成巨大的精神力量,支撑着他的生命;为保存七根火柴,他作出了超乎寻常的努力和牺牲。身体的衰竭与一定要把火柴交给战友的顽强意志形成了强烈反差,使得故事格外地悲壮。

教师提问:“托付火柴”这个情节,可以分成几个层次?有哪些重点词语?各有什么含义?

学生分析并明确:

①“指火柴”:“睁开”“指着”“急急地说”棗指出存放部位,表达急切心情

②“看火柴”:“打开”“揭开”“并排摆着”“干燥”“红红的”“压”“像……”棗与阴冷环境、湿透的衣服形成对照,把火柴同党联系在一起,表现对党的一片赤诚

③“数火柴”:“抬手”“伸开”“小心翼翼地……拨弄”“数着”“望”“好像说”棗清楚地交待,认真的态度,庄重的神情表明火柴的意义非比寻常

④“交火柴”:“舒展”“放射”“合拢”“捧起”“像擎着”“小心地放”“紧紧地……握……”“直直地叮着”棗交待后的无比欣慰,郑重地托付,殷切地期望

教师提问:为什么要特意写出“记住,这,这是,大家的!”这句无名战士说的话?为什么一词一顿?

学生思考、明确:这是无名战士对卢进勇的嘱托,也明确地揭示了无名战士保存七根火柴的思想基础:大公无私。这一句话表现了无名战士高度的政治觉悟和不可动摇的革命信念。

一词一顿,既表明了无名战士生命垂危、力气将尽的特点,也表明了话语意义的严肃和郑重。

教师提问:无名战士牺牲之后,为什么写卢进勇“眼睛模糊了”,又写“只有那只手是清晰的”?“模糊”与“清晰”不是矛盾吗?

学生思考并明确:不矛盾。“模糊”是写卢进勇对战友牺牲的悲痛心情,“清晰”是点明卢进勇心里已经明确自己所负有的重大责任。

4、分析第三部分(小说结尾)

教师提问:结尾有三段,每一段都怎样体现了无名战士托付火柴的巨大意义?

学生分析、明确:①“卢进勇走得特别快”,含蓄地点明托付火柴的举动和崇高精神给了他巨大鼓舞和力量。②写篝火,点明火柴给部队带来生机和活力,暗示火柴的巨大意义,从侧面赞颂无名战士的精神。③写卢进勇递交火柴,并特意重复数火柴的细节,显示出火柴的不同寻常和重大价值,重现无名战士的崇高形象。

四、小结

1、第一部分写卢进勇处境的恶劣是为下文的展开作铺垫,卢进勇遇到的艰难困苦暗示出无名战士的顽强意志。无名战士垂危的状况与托付火柴的情节形成鲜明对照,小说结尾点明了火柴的巨大意义,从而歌颂无名战士的崇高品德。

2、小说刻画人物运用了多种描写方法,在分析人物形象时要抓住情节的安排和重点词语与语句。同时要透过语言的表层理解它的深层含义。

1、紧扣线索展开故事情节的写法。

2、烘托和映衬的写法。

一、导入

这篇小说所以写的感人至深,除了立意深刻,用多种描写方法正面刻画人物形象之外,还采取了有效的写作手段。

二、分析写作方法

1、以小见大的写法。

教师提示:火柴虽小,人们也习以为常,但作者却赋予它深刻的意义,从而表现红军战士对党的事业无比忠诚的崇高品质,这就是以小见大。

教师提问:小说是怎样写火的?这样写有什么作用?

学生分析、明确:小说中有六处写到火。

“要是有堆火烤”→“要是有一堆火,有一杯热水”→“像一簇火焰在跳”→“一个通红的火堆”→“一簇簇的篝火”→“熊熊的野火”。

前四点写想象中的“火”,后两点写真实的“火”,使“火”的意义逐步扩大:由个人到战友再到部队。这就启示我们:这“火”由火柴点燃,火柴的意义和价值非同寻常,它是无名战士那颗赤诚的心,“火”就是革命事业的象征。

2、紧扣七根火柴这条线索推动情节发展的写法。

“七根火柴”是全文的线索,围绕“火”展开情节,塑造人物,突出了火柴的价值和作用。

教师提问:请把小说中直接写到火和火柴的地方找出来,分析一下它们的作用。

学生分析、明确:

第一次第二次第三次第四次第五次

卢进勇需要无名战士无名战士点燃篝火卢进勇

有堆火烤需火堆托付火柴用上火柴交火柴

由此看出本文构思上的特点:火柴这条线索由隐而明,前两次突出对火,对火柴的渴求,第三次出现火柴,体现火柴引出的人物崇高内心世界,后两次强调火柴的价值与作用。

3、映衬手法的运用。

教师提问:小说有两个人物,卢进勇贯穿全篇,但无名战士是主人公,那么卢进勇在小说中起什么作用?

学生分析、明确:卢有进勇虽不是小说的主人公,但对他的描写在推动情节发展,刻画无名战士的形象方面起了重要作用。

①卢进勇的所见,使读者历历在目、身临其境;他的所闻,使读者觉得无名战士衰竭的生命与顽强的意志之间的反差是那样巨大;他的所感、所想,时时引起读者心灵的震撼和感情的波澜。这样,小说的真实性、艺述性得到了充分的体现。

②第一部分明写卢进勇,暗写无名战士;第二部分卢进勇和无名战士交替描写;第三部分再明写卢进勇,暗写无名战士。卢进勇起到了穿针引线的作用,使无名战士的形象饱满而丰富,放射出灿烂的光彩。

③卢进勇是红军部队中的普通一兵,他同无名战士一样,是千万红军战士中的一员。他对战士充满阶级爱、同志情,他对火的渴求同样表现在无名战士身上,他对战友的救助也出于牺牲自己为战友的崇高思想。因此,这就明确地启示我们:无名战士所以用生命保存七根火柴,正是以阶级情谊和团结奋斗作为思想基础、政治基础的。

4、自然环境描写的烘托作用。

教师提示:小说中自然环境描写,既是情节发展的组成部分,也起到了烘托作用。

第一部分中第二自然段是客观描写,第三自然段通过卢进勇的观察和感受来描写。这些描写突出了草地气候变化异常、遍地潮湿的特点,烘托出卢进勇处境恶劣和他的苦恼、焦急与盼火的内心活动,烘托出火和火柴的无比珍贵。结尾写篝火,烘托出红军战士的欢乐情绪,烘托出部队的生机和活力,从而说明火柴的巨大作用,赞颂了无名战士的革命品质。

三、小结

小说采用以小见大的写法,是赋予司空见惯的事物以不同寻常的意义,揭示小说的深刻主题。“七根火柴”是小说的线索,线索的延伸就是情节的构成和发展,就是小说主题的不断深化和升华。

小说采用的不同写法各有不同的作用和体现,但目的是一个,就是塑造人物形象,揭示人物的内心世界。

1、学会8个生字,会认10个生字。

2、正确、流利地朗读课文。学习默读课文。

3、通过读文,让学生喜欢童话,培养学生的想象能力。

教学重难点:

1、学会田字格中的8个生字,会认双横线中的10个生字。

2、能正确、流利地朗读课文。

设计理念:

《语文课程标准》中明确指出:学生是语文学习的主人,教师在课堂教学中应充分发挥学生的主体性。如何在这节课中充分发挥学生的主体性?让学生成为语文学习活动的主人?结合低年段学生的身心特点和已有的认知水平,我力图给学生创造的读书实践的空间,以读代讲。让学生读中整体感知,读中有所感悟,读中培养语感,读中积累语言。同时运用多媒体教学,让学生直观感受文本中语言文字所描述的情境,帮助学生理解“膨胀”“歪七扭八”等词语的意思,激发学生想象,发展学生思维,全面提高学生的语文素养。

教具:生字卡片

教学时数:二课时

教学目标:初读全文,整体感知;学习第1——3自然段。弄清莫格身体膨胀的原因,指导朗读;认识、读准生字字音,学写生字。)

一、激趣导入:

1、你喜欢看童话吗?说说你都看过哪些童话?

2、板书课题,指名读课题,全班齐读。

3、读了课题,你想知道什么?

1、读课文,要求读准字音,难读准的字多读几遍。教师巡视辅导。

2、组内自主识字。教师要注意发现会学习的小组,教学生小组合作的方法。

3、检查初读效果。采用抽读生字卡片、“开火车”认读、挑读等形式,大面积检查学生初读情况。

4、送生字宝宝回家,点人分段读课文,并正音。

5、读了课文,你觉得课文有意思吗?

6、你觉得课文哪些地方有意思?

7、相机引导,学习课文1—3自然段。了解故事的起因。

三、学习生字

1、出示生字卡,上面写有“猫、破、扭、扇”四个字,问学生:说说你有什么发现?你最会记哪个字?

2、书写时你想提醒小朋友注意什么?

3、教师区别“扇”,并范写,学生在书上描红。

4、在本子上练习。

1、学写后面的四个生字。

一、回顾上文,引入新课

1、(出示词语卡片:湍急、倾盆大雨、瞳睡、撑裂、膨胀、震惊)

师:上节课,老师和大家一起初读了课文,学习了课文1——3自然段,这些词语你们还记得吗?谁来给它们打打招呼。

2、指名学生读词语。

3、回忆课文的起因部分。是呀!莫格喝了主人喂的掺着酵母的牛奶后,会发生什么事呢,这节课老师和大家一起读读课文的4——6自然段。

二、自由读文,整体感知

1、学生自由朗读课文第4—第6自然段。边读边想:英格喝了主人喂的掺着酵母的牛奶后、会发生什么事?

2、学生读完课文后,同座交流。

三、感悟文本,读好课文

1、刚才老师看到许多同学都笑了,老师想问问:你们都笑什么?

2、指名说。

3、原来大家都觉得莫格喝了主人喂的掺着酵母的牛奶后,所发生的事情很有趣,所以不由自主地笑了起来。让咱们再好好地读读课文第4、第5自然段,把这件事情中你觉得最有趣的地方划下来。多读几遍,读出自己的感受。

4、把自己觉得最有趣的句子读给小组的伙伴听。

5、班级交流。

交流中,学习句子。

(1)当学生读到“起初,它大得像一只绵羊……它把琼斯太太厨房的墙壁绐撑裂了”时,师出示:(),它大得像一只绵羊。(),它大得像一头驴子。(),它大得像一匹拉车的马。(),它大得像一头大河马。(),它把琼斯太太厨房的墙壁给撑裂了。

(2)请学生填空。

(3)教师引读,男女生合作读,感悟句子表达的有序、清楚。

交流中,读出情趣。

(1)当学生读到“只见整座房子膨胀起来……顿时,整座房子都塌了”时,教师出示挂图,让学生直观感受当时的情景,顺势理解“膨胀”“歪七扭八”等词语的意思。

师:孩子们,看到这情景,如果你就是那位琼斯太太,你会怎样呢?

(2)学生想象当时琼斯太太的动作、语言、表情等。

师:你们说得、做得这么好,相信也一定能将课文中描写琼斯太太当时的动作、语言、表情的句子读好。

(3)学生练读、指名读、评读、再指名读、齐读。

6、听你们这么一介绍,老师也觉得这件事很有意思。愿意和我一起将这件有趣的事读一读吗?

7、师生齐读第4、第5自然段。

8、琼斯太太的整座房子都塌了,当镇上的人们看到这情景后怎样了呢?指名读最后一个自然段。

9、指名说,镇上的人为什么震惊?

10、指导朗读最后一个自然段。(重点指导读好“非常震惊”“没完没了地长”这两处。)

师:镇上的人看到这情景都非常震惊,担心它会没完没下地长,谁能将刚才看到的情景读出来。

指名读、评读、再指名读、齐读。

四、回归全文,激趣拓展

1、有感情地朗读全文,想:如果莫格没完没了地长。还会发生什么事情,

2、班级交流。

3、师总结:可怜的莫格被赶出城门后,还在没完没了地长吗,它生活得怎样呢?回家后自己读读《面包房里的猫》的第二部分,相信你们会找到答案。

五、自主记、写生字,教师相机指导

请学生自己描红,一边描一边仔细观察每个字的关键笔画在田字格中的位置。

学生独立书写生字,教师巡视,相机进行个体指导。

《新课程标准》还指出:“要让学生充分地读,在读中整体感知,在读中有所感悟,在读中培养语感、体验品位。”现在语文教学中流行一个字眼叫“语文味”,是指朗读是语文细酌如“味”之佳法。朗读不仅是感悟课文内容的重要手段,也是体现学生语文学习能力的重要特征,重视个性化朗读能充分激活学生的内心世界,引发个性张扬,促进主体发挥,享受阅读教学的无限乐趣。下面让我们抱着欣赏的态度步入个性化朗读教学的殿堂吧!在教学中,笔者主要有以下几点体会:

1、尊重学生的个性差异。

“一千个读者,就有一千个哈姆雷特。”教育部基础教育司《关于当前九年义务教育语文教学改革的指导意见》指出,“应重视个体差异,尊重发展学生的个性”,“在发展学生语言的过程中,努力培养学生的悟性、灵性,激发学生的创造力”,要重视朗读过程中的感知与感悟。因为学生的表达能力与语言领悟具有个性差异性,他们的理解能力、朗读水平、感悟能力、感悟角度等也各不相同。而这种差异性就决定了表现某一语言材料的神韵与情味并非只有一种读法、一种朗读表现模式。

如以上片段二中我就充分尊重了学生,让学生自己选择朗读方式,结果真是异彩分呈。

2、体现朗读训练的层次性。

个性化朗读和所有朗读一样,要遵循循序渐进的原则。对于老师来说指导学生朗读要由简到繁,由易到难,由一般训练到实用训练,由浅入深,避免高屋建瓴、急于求成,使朗读训练有它的适度性、层次性、阶段性。本文中从词语教学开始,就为学生的朗读做好了准备,朗读时也是循序渐进,层层深入,从初读,了解内容;到做动作感受再读;再到看课件,产生视觉冲击,升华感受;最后再自由选择表演读。可以说是一环环紧扣,朗读达到高潮!

教学目标:1、初步学习歌曲《我是少年阿凡提》。

2、掌握变音记号——升记号,了解滑音记号、重音记号、换气记号。

3、感受音乐带来的乐趣。

教学重点:有感情的演唱歌曲并扮演歌曲。

教学难点:创编歌词。

1、猜谜(出示谜面:人→男人→他很勇敢→新疆是他的家乡→他很聪明、风趣、幽默→民间流传许多有关于他和地主老爷的故事)

教师:同学们,你们能够猜出此人是谁吗?

生:阿凡提。

2、讲故事

教师:阿凡提在民间流传着许多故事,今天,老师也来讲一个给大家听一下。

从前有一个穷人,他肚子饿了,走到一个饭店的门口……

教师:故事讲完了,阿凡提给人的感觉怎么样啊?

生:非常的聪明。

教师:提到了阿凡提你们想到了他的亲密小伙伴,是谁啊?

生:小毛驴。

教师:真聪明,一下子就想到了。那我们现在来学习阿凡提骑小毛驴。(师生一起扮演)

二、发声联系,认识“#”记号。

教师:你们知道“阿凡提”这三个字的意思吗?老师告诉你们,“阿凡提”在新疆是代

表有知识、有文化的人,是老师的意思,那么你们想要做一个小阿凡提吗?

生;想。

教师:那我们现在就来学两种身手,比比谁像一个真正的小阿凡提。

教师:第一个身手是看老师的手势发声,看谁发的又准确有好听。

(出示板图呜——————

哎嘿)

教师:老师成了魔术师,用手就能发出音来。小朋友们第一个身手学得真棒。

教师:第二个身手是要考我们同学的`耳朵。老师先来弹两组旋律,是不是一样的呢?竖起你们的耳朵来。

2212|3—|

22#12|3—|

生:有点不一样。

教师:那到底是哪个音不一样呢?(教师再弹一遍旋律)

生:第三个音。

教师:那两个音相比有什么区别呢?

生:第二组的第三个音高了点。

教师:知道这是为什么吗?其实是这个“#”记号在起作用(出示“#”记号)。知道这个记号的名称吗?老师告诉你们,这个是升记号。(出示键盘画图,了解C、#C的位置)。

教师:同学们真聪明,不愧为小阿凡提,那么快就学会了两种身手。

三、初听乐曲

教师:老师奖励你们听一段音乐,从音乐中你们能听出谁来了?他给我们带来了这样的情绪?(听音乐)

生:阿凡提来了,他给我们带来了快乐、活泼、风趣的情绪。

教师:那你们听到阿凡提带乐器来了吗?我们再来听一遍,到底他带了没,假如带了,你们知道这是怎么乐器吗?(复听歌曲)

生:有,是琵琶、二胡……

教师:老师告诉你们,这是新疆的一种乐器叫做冬不拉。

四、逐句学唱,解决难句

教师:①66666|67176|22222·1|7176|

第一句是阿凡提唱的,那么第二句你们知道是谁唱的吗?

教师:那我们女小朋友来学阿凡提,男小朋友来唱小毛驴的。

教师:②5·432|012|3·5|

(教师边唱边扮演,在空拍的时候跺一下脚,嘴巴不发出声音。)

五、整首学唱(顺带“滑音记号”、“重音记号”、“换气记号”)

教师:你们在这首曲子中发现了哪些不认识的记号了?这些记号在歌曲中起到了什么作

用?(教师对比着唱有记号和把记号去掉的乐句,请学生说出不同之处,并判断

怎样更合适)(在伴奏下演戏横征收歌曲)

六、创编

歌词创作“谁要……”要充沛发挥学生的发明力,拓展他们的思路,这是综合能力的显示。

教学反思:这是一首比较活泼、风趣的歌曲。因为阿凡提是我们同学所熟识的,所以我一开始设计的谜语,他们很快就揭晓了谜底“阿凡提”,也胜利地导入了乐曲。整首歌曲的节奏有点快,而且旋律也比较复杂,所以整堂课的学习效果不是很理想,再加上我在中间交叉的知识也比较多,所以大多数同学都没有学会唱这首歌曲。录音带里中间有一段很长的旋律,我想空着很可惜的,所以我想到了让学生来念这段歌词,效果非常好,学生觉得非常有意思,课堂活跃的气氛也提高了不少。

教学内容:《练习5》

课时目标:

口语交际:笑话会,丰富课外知识的积累,培养学生口头表达笑话的能力。学写毛笔字。

一、口语交际。我的十分钟。

(二)指导交流

1、分组里说一说自己准备的笑话.

2、小组里推荐一个代表向全班同学讲笑话。

3、全班同学评议:表达是否清楚,有没有趣,怎样更吸引人。

4、每个人再准备.

5比赛讲笑话,评出笑话大王.

二、学写毛笔字

一)、指导学生观察“八”字中的捺——竖捺

1、向右下直下起笔;

2、逐渐按笔;

3、提笔,笔锋至尾处渐渐收笔。

二)、教师执毛笔范写竖捺.

三)、学生临帖描红(提示正确的执笔姿势)

1、指导观察“过”中的捺——平捺:将捺起笔处的笔锋向下,不是平直起笔,而是逆锋向右上起笔,然后提笔圆转,再向右下逐渐按笔,平直运笔,渐渐拖出笔锋。

2、学生临贴描红。

3、学生自由练习写两种捺,互相交流书写心得,教师巡视指导。(程度高的学生还可以练习写含有捺画的字。)

THE END
1.莫姓男孩名字大全姓莫的男孩子好听名字莫姓男宝宝取名莫 莫姓男孩名字大全 莫姓女孩名字大全 莫姓起源 莫翱榜 莫翱歌 莫翱豪 莫翱郝 莫翱笺 莫翱连 莫翱铨 莫翱熔 莫翱慎 莫翱寿 莫翱通 莫翱语 莫翱源 莫翱综 莫滨沧 莫滨郝 莫滨赫 莫滨郎 莫滨菱 莫滨铭 莫滨侨 莫滨荣 莫滨瑞 莫滨慎 莫滨图 莫滨祯 莫滨粼 莫蝉福 莫蝉豪 莫蝉奖 莫蝉精 https://www.zhouyi.cc/xingming/mingzi/12320.html
2.好听莫姓女孩取名名字大全2023华轩起名阁一、好听莫姓女孩取名2023精选 莫智莉 “智”字含“口”字根,适合属兔莫姓女孩起名,指智慧、聪明的意思,入名寓意冰雪聪明,足智多谋;“莉”字含“艹”、“禾”字根,也为兔年起名喜用字,本指茉莉花也,入名寓意女孩清新高雅,天生丽质,和“智”搭配给莫姓女孩起名,寓指女孩聪慧机智,别具慧眼,温柔美丽,清雅脱http://cs.shyitengdl.com/25132.html
3.姓莫男孩好听名字姓莫男孩好听名字 1、清梁 2、钧京 3、季瑞 4、航烜 5、麒海 6、蕴昊 7、蔚事 8、利奕 9、德博 10、柄帆 11、朋润 12、玄唯 13、灏玮 14、兴碧 15、珩承 16、宸祥 17、柏安 18、锦天 19、尊昀 20、灏锐 21、宸林 22、道虹 https://www.37f.net/2/10547.html
4.带莫字的女孩名字大全,带莫字的好听女孩名字带莫字的名字大全寓意好有内涵的推荐。莫字开头和结尾的名字都有。以下就是微起名取名网整理好的带莫字的女孩名字大全,带莫字的好听女孩名字的全部内容。 姓氏: 男 女 生日: 出生地: 北京时间 真太阳时 姓氏: 男 女 生日: 出生地: 北京时间 真太阳时 https://www.weiqiming.com/mingzi/nTA3s3EtJ4-0kjwKkw
5.莫姓缺火衣字旁最好听的名字女孩莫裕璇 拼音五行释意 莫 mò, mù 水 比喻吸取警示,引以为戒。 裕 yù 金 富饶,形容财物多,引申为宽绰、宽宏。用作人名意指富有、大度、胸怀博大、幸福美满之义。 璇 xuán 火 璇字原是一种美玉的名称,古时又写作“旋”或 “睿”,用作人名意指珍贵、美丽、睿智之义。 国学点评 裕璇,来源于李德裕的《唐http://hmz6.com/news/2022-10-02-093049445
6.莫字开头好听的网名独特新颖的网名深受年青一代喜欢,有什么莫字开头的网名?莫字开头好听的网名有哪些?以下是学习啦小编为你整理的莫字开头的网名,希望你喜欢。 最新莫字开头的网名 1. 莫忘初衷@ 2. 莫失莫忘 3. 莫柏 4. 莫忘硪 5. 莫欺少年穷 6. 莫失莫忘 https://www.xuexila.com/lizhi/lizhiwangming/1597474.html
7.世界各国国家英文名Prescott 普莱斯考特— 牧师的小屋。 Primo 普利莫 —长子。 Q开头最好听的男孩英文名字大全: Quentin 昆特— 第五,第五天。 Quinn 昆 —第五。 Quintion 昆顿— 第五个,第五个子孙。 Quennel 昆尼尔—独立的橡树区。 Quincy 昆西 —第五。 R开头最好听的男孩英文名字大全: Rory 罗里 — 红润,健康的人。https://www.360wenmi.com/f/p8im1437cg54.html
8.五个字名字大全花季、莫浅忆 忧蓝、似残梦 萧落、舞花遗 嫣然、恋凄月 晓风、破残月 起舞、弄清影 黑白式、格调 悲伤式、微笑 微笑着、悲伤 格式化、悲伤 转身、想起你 夜染、繁华处 蹋上丶光棍路 或许、已习惯 好听的五个字的食品名称 玫瑰菠萝茶 有没有五个字的真实姓名?比如? https://www.lishixinzhi.com/bb/177433.html
9.M开头的英文名字大全M开头的英文名字大全:取一个好的英文名字不仅方便,对某些人而言还可以弥补自己中文名字的缺陷。我们的中文名字是父母给的,很多人都不是很喜欢。但是英文名字不同,我们可以根据自己的意愿取一个好听又好看的英文名字。今天起名网的小编就来与大家一起分享M开头的英文名字大全,如果你想要M开头的英文名字,还在等什么呢http://www.0753px.com/yingwen/54334.html
10.姓宿以晓字开头的女孩名字大全晓字开头女孩名字大全好听的晓字开头女孩名字 咫尺天涯间 我舞影凌乱 桃花定终生 霏琅咫天涯 雪漫似穹天 秋萝茗瑰缘 挚瑶满夙缘 挚瑶满夙缘 斯人独憔悴 不寐倦长更 惆怅暮烟垂 独自莫凭栏 暂引樱桃破 回首恨依依 屋檐下听雨 雨后,云初姬 叶落,尘埃定 一季又一寂 https://www.sxsjjy.com/view/144376
11.我院举办“天美讲坛”——《两千年的丝绸之路与千年莫高窟》通过这条大道,中国的丝绸源源不断的输往中亚、非洲。因为开头是以丝绸贸易为媒介,所以后来被命名为“丝绸之路”。这条大路从西安开始,经过兰州到达敦煌,一分为二,到新疆越过葱岭到达中亚、西亚、印度、北非,最后到达欧洲。 2、“丝绸之路”名称的由来 “丝绸之路”这个名字不是中国人发明的,古代也没有这个名字。“http://www.tjarts.edu.cn/info/1157/2683.htm
12.姓名学取名之道:女诗经,男楚辞,文论语,武周易司马迁记载的也是这一名称,如:“《诗》三百篇,大抵贤圣发愤之所为作也。” 《诗经》内容丰富,反映了劳动与爱情、战争与徭役、压迫与反抗、风俗与婚姻、祭祖与宴会,甚至天象、地貌、动物、植物等方方面面,是周代社会生活的一面镜子。 下面介绍怎么用《诗经》给女孩取一个好听的名字—— https://www.360doc.cn/article/14421628_496788987.html
13.两个字的笔名名称两个字带有然字的诗词越多越好。谢谢。 1;此身行作稽山土,犹吊遗踪一泫然。---沈园(其二) 陆游 2;久在樊笼里,复得返自然。--- 归园田居·其一 陶渊明 3;此情可待成追忆 ,只是当时已惘然。---《锦瑟》李商隐 含然字的古诗词 《还陕述怀》李世民 慨然https://www.xdyy8.com/juzi/54417.html
14.命字开头有什么成语(命开头的成语有哪些成语大全)四、命字开头有什么成语好听 命途多舛 命悬一线 命不由己 命定姻缘 命理玄机 命里有时终须有 命里无时莫强求 命好不怕运来磨 命大福大 命长福短 成语 开头 哪些 版权声明:本文内容由互联网用户自发贡献,该文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本站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服务,不拥有所有权,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发现本http://ml.ktv-i.com/180487.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