富民产业绘就农村好“丰”景

强国必先强农。增加农民收入,是“三农”工作的中心任务。政策同向发力,改革持续深化,农民增收渠道才能越来越多、增收机制才会越来越灵,中国式现代化成果才能更好为广大农民群众所共享

江苏泰州市某家庭农场,一台无人收割机在金黄的稻田里笔直地行进。据有关人士介绍,“借助北斗卫星导航定位,无人农机的收获精度更高”。

贵州都匀市,村民韦国花通过直播间向网友介绍当地特产糯小米,“既有细粮的口感,又有粗粮的营养”。一部手机连接乡村与远方,带动当地50余名村民“顾家又增收”。

强国必先强农。增加农民收入,是“三农”工作的中心任务。不久前在湖北考察时,习近平总书记深刻指出:“推进中国式现代化,必须加快推进乡村振兴,首先是要发展富民产业。”发展富民产业,既要立足农村基本经营制度完善现代农业经营体系,也要依靠科技进步解放和发展农业生产力,还要善于开发和利用“新农具”提升农业效益、农产品价值。

做强富民产业,必须提高产业附加值。其中,科技创新是核心要素。在内蒙古突泉县“气象+高标准农田”智能节水灌溉示范区,农户可通过手机查看土壤墒情、气温、株高、植被指数等实时数据。在山东烟台市的生态海洋牧场综合体平台“耕海1号”,借助虚拟现实、增强现实等技术手段,游客尽享全新的海上文旅体验。给农业现代化插上科技的翅膀,农业发展、农民增收就更有动能和空间。

产业要富民,不仅要做好生产端,也得做强销售端。如今,“新农具”不断带动群众增收致富。今年国庆假期,四川万源市整合“村村直播”资源,上万斤“五彩产品”走出大山,销售额达200万元。陕西富平县一博主每年销售花椒100多万斤,最忙时每天用工60多人,每人每天收入约150元。农产品乘“云”销往全国,收入顺“网”回馈农民,“新农具”干好“新农活”,“新农人”建设新农村,生动展现出新征程上推进乡村全面振兴的万千气象。

促进农民增收,还需要坚持系统观念和协调发展理念,多措并举。从惠农金融政策洒下信贷“及时雨”,到培育“村播”鼓励电商创业就业,再到探索多样化途径发展新型农村集体经济……政策同向发力,改革持续深化,农民增收渠道才能越来越多、增收机制才会越来越灵,中国式现代化成果才能更好为广大农民群众所共享。

在许多农民朋友眼中,用好“新农具”,干好“新农活”,做好“新农人”,就是新时代新农村的“致富经”。推进农村一二三产业融合发展和乡村富民产业升级,增加优质农产品供给,激活农村资源要素,带动更多群众增收致富,必能让乡亲们的生活红红火火,让乡村全面振兴的愿景加速成为现实。

THE END
1.中国农业农村信息网家庭农场、 农民合作社、龙头企业等新型农业经营主体是农产品稳产保供的主力军,事关国家粮食安全。 湖北是农业大省,肩负国家优质农产品生产区的功能。截至目前,全省各类新型农业经营主体数量超过30万家。 11月21日,省农业农村厅在宜昌市夷陵区举办全省新型农业经营主体辅导员培训班,来自全省17个市州的农民合作社理事长和https://www.agri.cn/zx/xxlb/202411/t20241128_8693500.htm
2.企业中高层时事解读课2020第27期(总期27期)在线培训课程据悉,为保护债券市场投资人的合法权利,强化对债券发行人的信用约束,依法提高债券市场违法违规行为成本,促进债券市场的健康平稳发展,最高人民法院经商国家发展和改革委员会、中国人民银行、中国证监会等相关部门同意,研究制定了《全国法院审理债券纠纷案件座谈会纪要》(以下简称《会议纪要》),于7月15日正式发布。 https://www.zzqyj.net/?list_89/1253.html
3.新华每日电讯微报纸长江经济带覆盖11个省市,人口和生产总值均超过全国的40%。 2021年1月1日零时起,长江流域重点水域10年禁渔计划全面启动。这是史无前例的大规模生态保护和恢复计划,共计退捕上岸渔船11.1万艘、涉及渔民23.1万人。 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关系,在当今全球现实中突出表现为经济发展和生态保护是否能协调统一,生态环境保护和http://mrdx.cn/h5/mrdx/content/20211012/PageArticleIndexLB.htm
4.四川省农业科学院四川省农业科学院下属二级单位17个,其中行政单位0个,参照公务员法管理的事业单位0个,其他事业单位17个。 纳入四川省农业科学院2020年度部门决算编制范围的二级预算单位包括: 1.四川省农业科学院(本级) 2.四川省农业科学院作物研究所 3.四川省农业科学院土壤肥料研究所 http://www.chinawestagr.com/zwgk/showcontent.asp?id=4583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