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2025学年高中地理第四章区域经济发展第1节区域农业发展以我国东北地区为例教案新人教版必修320241114.docx

2024-2025学年高中地理第四章区域经济发展第1节区域农业发展——以我国东北地区为例教案新人教版必修3课题:科目:班级:课时:计划3课时教师:单位:一、教学内容分析本节课的主要教学内容是第四章区域经济发展第1节区域农业发展——以我国东北地区为例。具体内容包括:

1.东北地区的自然环境特点及其对农业发展的影响。

2.东北地区农业发展的历史与现状,包括作物种植结构、农业生产技术、农业产业化等。

3.东北地区农业发展的优势与制约因素,如土地资源、气候条件、政策支持等。

4.农业可持续发展策略,包括提高农业生产效益、保护生态环境、促进农村经济发展等。

教学内容与学生已有知识的联系:

1.联系学生已学的地理知识,如气候、地形、土壤等自然环境因素对农业的影响。

2.联系学生已学的经济知识,如产业结构、区域发展差异等。

3.结合学生生活实际,探讨农业发展对当地经济、社会、环境的影响,提高学生的实践能力。二、核心素养目标本节课的核心素养目标主要包括以下三个方面:

1.地理核心素养:通过分析我国东北地区的农业发展,使学生掌握地理环境要素对农业区位的影响,提高学生地理观察、分析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2.经济核心素养:通过研究东北地区农业发展的优势与制约因素,培养学生运用经济学原理分析实际问题的能力,提高学生对区域经济发展的认识。

3.学生可能遇到的困难和挑战:在理解东北地区农业发展的优势与制约因素时,学生可能会对一些具体的地理和经济概念感到困惑,如农业生产技术、农业产业化等。此外,学生在分析实际问题时,可能难以将地理和经济理论知识有效地结合起来,对农业可持续发展策略的制定和实施存在一定的困难。四、教学资源准备1.教材:确保每位学生都有《2024-2025学年高中地理第四章区域经济发展第1节区域农业发展——以我国东北地区为例》的教材或学习资料,以便学生能够跟随教学进度进行学习和复习。

3.实验器材:如果涉及实验,确保实验器材的完整性和安全性。例如,可以准备一些植物种子、土壤样本等,让学生进行观察和实验,以加深对农业发展的理解。

4.教室布置:根据教学需要,布置教室环境,如分组讨论区、实验操作台等。例如,可以将教室分成几个小组讨论区,每个区域配备相应的桌椅和白板,以便学生进行小组讨论和实验操作。

5.教学工具:准备投影仪、计算机、白板等教学工具,以便进行多媒体演示和教学互动。

7.教学指导用书:教师需要准备相应的教学指导用书,以便在教学过程中进行参考和指导。

8.教学评估工具:准备相应的教学评估工具,如测试题、作业、问卷调查等,以便对学生的学习情况进行评估和反馈。五、教学实施过程1.课前自主探索:

教师活动:布置预习任务,要求学生阅读教材,了解东北地区的自然环境特点及其对农业发展的影响。

教学方法:自主学习法

教学手段:教材、网络资源

作用和目的:培养学生自主学习的能力,为课堂讨论做好铺垫。

2.课中强化技能:

环节一:导入新课

教师活动:利用多媒体展示东北地区农业发展的图片,引导学生思考农业发展的重要性。

学生活动:观察图片,思考农业发展对区域经济的影响。

教学方法:直观教学法

教学手段:图片、多媒体

环节二:分析农业发展优势与制约因素

教师活动:讲解东北地区农业发展的优势与制约因素,引导学生进行分析。

学生活动:根据教材内容,分析农业发展的优势与制约因素。

教学方法:讲授法、案例分析法

教学手段:教材、多媒体

作用和目的:培养学生分析问题的能力,理解农业发展的实际情况。

环节三:探讨农业可持续发展策略

教师活动:引导学生分组讨论,提出农业可持续发展策略。

学生活动:分组讨论,提出农业可持续发展策略。

教学方法:小组讨论法

教学手段:白板、教学指导用书

作用和目的:培养学生的合作能力,提高学生对农业可持续发展的认识。

3.课后拓展应用:

教师活动:布置课后作业,要求学生结合本节课所学,分析家乡农业发展情况。

学生活动:学生完成课后作业,分析家乡农业发展情况。

教学方法:实践教学法

作用和目的:巩固所学知识,提高学生运用知识分析实际问题的能力。六、学生学习效果1.知识掌握:通过本节课的学习,学生能够掌握我国东北地区的自然环境特点及其对农业发展的影响,了解农业发展的优势与制约因素,以及农业可持续发展策略。

2.能力提升:学生能够运用经济学原理和地理知识分析农业发展问题,提高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同时,通过小组讨论和实验操作,学生能够提高合作能力和实践操作能力。

3.核心素养培养:学生能够树立生态文明观念,认识到农业发展对生态环境的影响,提高可持续发展意识。同时,学生能够将地理和经济理论知识有效地结合起来,提高综合运用知识的能力。

4.学习兴趣:通过案例分析和实际问题的探讨,学生对农业发展和区域经济发展产生浓厚的兴趣,提高学习的积极性和主动性。

5.实际应用:学生能够将所学知识运用到实际生活中,分析家乡农业发展情况,为农业可持续发展提出建议。

6.思维拓展:通过本节课的学习,学生能够从多个角度和层面思考农业发展问题,提高思维的灵活性和创新性。

在本次教学中,我注意到学生在小组讨论和实验操作环节表现出很高的积极性和参与度,这说明他们对于通过实践活动来学习的方式很感兴趣。未来我将继续利用这种方式,比如可以组织更多的实地考察,让学生更直观地了解农业发展的实际情况。

我也发现,有些学生在分析实际问题时,难以将地理和经济理论知识有效地结合起来。针对这一点,我计划在未来的教学中,更多地引入案例分析,让学生通过具体案例来实践和应用所学的理论知识。

此外,我也观察到,在课堂讨论中,有些学生比较内向,不愿意发表自己的观点。为了鼓励这些学生的参与,我计划在未来的教学中,更多地采用小组合作学习的方式,让每个学生都有机会在小组内部发表自己的观点,并且通过小组讨论来激发他们的思考。八、典型例题讲解八、典型例题讲解

例1: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我国东北地区具有丰富的土地资源和较好的农业生产条件。近年来,随着农业科技的进步和农业产业化的发展,东北地区农业取得了显著的成绩。然而,同时也存在一些问题,如农业生产方式相对落后,农业产业化程度较低等。

问题:简述东北地区农业发展的优势和制约因素。

答案:优势:丰富的土地资源、较好的农业生产条件、农业科技的进步、农业产业化的发展。制约因素:农业生产方式相对落后、农业产业化程度较低。

例2: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近年来,我国东北地区农业产业结构发生了较大的变化,粮食作物种植面积逐渐扩大,经济作物的种植面积相应减少。

问题:分析导致东北地区农业产业结构变化的主要原因。

答案:主要原因:市场需求的变化、农业科技的进步、政策支持等。

例3: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我国东北地区农业可持续发展策略主要包括提高农业生产效益、保护生态环境、促进农村经济发展等。

问题:列举三项措施,说明如何实现东北地区农业可持续发展。

答案:措施:优化农业生产布局、提高农业产业化水平、推广农业科技、保护农业生态环境、加大政策支持力度。

例4: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我国东北地区农业发展过程中,存在一些问题,如土地资源利用不当、生态环境恶化等。

答案:主要问题:土地资源利用不当、生态环境恶化、农业生产方式落后、农业产业化程度低。

例5: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某地区农业发展规划中提出,要提高农业产业化水平,促进农业与二、三产业的融合发展。

问题:说明促进农业与二、三产业融合发展的重要意义。

答案:重要意义:提高农业生产效益、促进农村经济发展、推动农村产业结构调整、增加农民收入。板书设计①农业发展优势与制约因素

THE END
1.发挥优势巩固长板全力服务东北全面振兴取得新突破东北地区是我国重要的工业和农业基地,资源条件较好,产业基础雄厚,区位优势独特,发展潜力巨大,在国家发展大局中具有重要战略地位。作为全国唯一的农业政策性银行,农发行立足服务“三农”主责主业,结合东北地区资源禀赋和区位特点,因地制宜发挥政策性金融“当先https://mp.weixin.qq.com/s?__biz=MzkzNjQyNDM2OA==&mid=2247485115&idx=2&sn=c3fd9a30c25f7d0048a6e86b6bd94d12&chksm=c29fa064f5e82972296b4b0ff8119e3adbc999d1be388e96892a57a396f4e10e50f6a98d29c7&scene=27
2.4.1区域农业发展——以东北地区为例4.1 区域农业发展——以东北地区为例 第 3 课时 大规模专业化生产——商品粮基地建设、 基塘农业 主备人: 审核人: 【学习目标】 通过对比和分析, 了解东北地区农业布局特点, 并深入探讨东北地区大规模专业化生产和商品粮基地建设的特色。 【学习重点】 东北地区大规模专业化生产和商品粮基地建设的特色。 【自主http://m.doc88.com/mip-7018333494913.html
3.第二节农业与区域可持续发展——以东北地区为例(2)单击此处编辑母版标题样式,单击此处编辑母版文本样式,第二级,第三级,第四级,第五级,农业与区域可持续,发展以东北地区为例,1,东北地区农业发展的利弊因素,2,东北地区农业布局特点,深入探讨东北地区大规模专业化生产和商品粮基地建设的特色,3http://m.zhuangpeitu.com/article/252983787.html
4.区域经济发展——以我国东北地区为例9.ppt东北地区大部分属于温带半干旱、半湿润季风气候 C.东北地区自然地域完整、农业生产类型多样,是我国 重要的商品农业生产基地 D.热量和水分条件可满足两年三熟作物的需求 D c 4.1 区域农业发展 ——以我国东北地区为例 主讲人:彭灿南 高中地理 必修3(人教版) 指导老师:陈承丹 北海中学 二0一四年十月九日 教学https://mip.book118.com/html/2018/0723/8107065012001116.shtm
5.第一节区域农业发展──以我国东北地区为例第一课时评课稿第一节区域农业发展——以我国东北地区为例 师 大家知道东北地区的范围和基本地理位置吗?请同学阅读“东北地区的位置”。 生 东北地区包括黑龙江、吉林、辽宁三省和内蒙古自治区东部。 师 读图找出东北地区的界线、纬度位置及临海、邻国以及我国纬度最高的地方。 https://www.21cnjy.com/A/130/136/V665068.shtml?ivk_sa=1024320u
6.区域农业发展以我国东北地区为例第三部分 第十五章 第一节 区域农业发展——以 我国东北地区为例 一、选择题 “振兴东北要从发展现代农业开始”,今后黑龙江垦区将围绕“粮、牧、企”的结构模式对 产业结构进行战略性调整,尽早实现从“北大荒”走向“北大仓”之后再走向“北大商”的合理构 想。据此回答 1~3 题。 1.下列粮食作物属于黑龙江垦区https://doc.mbalib.com/view/7b31dc067644dd95951bce9d3f18d19a.html
7.高中地理《区域农业发展一、东北地区的位置和范围东北地区包括黑龙江、吉林、辽宁三省和内蒙古自治区东部。独特的地理条件使得东北地区成为我国重要的商品粮基地、http://m.nm.zgjsks.com/html/2022/xkzs_0125/50054.html
8.地区特色科技管理(精选十篇)由于历史原因, 我国长期以来一直是一个以汉族为主, 众多少数民族并存的大国。在文化上, 民族特色文化的发展一直处于弱势。在主流文化的冲击下, 现代化在带给全世界人民便利和舒适的同时, 遗失的民族地区特色文化传承变得日益艰难。在民族教育层面, 寄宿制的推广让新一代的青少年接触纯正民俗文化的机会日益减少, 对少https://www.360wenmi.com/f/cnkeyxtefzk2.html
9.第二节农业与区域可持续发展以东北地区为例课件.pptx关键 词: 第二 农业 区域 可持续发展 东北地区 课件 温州文客信息科技有限公司所有资源均是用户自行上传分享,仅供网友学习交流,未经上传用户书面授权,请勿作他用。 关于本文 本文标题:第二节农业与区域可持续发展以东北地区为例课件.pptx 链接地址:https://www.wenke99.com/p-15236611.html相关https://www.wenke99.com/p-15236611.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