Q1:电商发展到今天许多年了,只看这一年,市场又出现了哪些新模式或新业态?
李浩:第一个,商业零售线下往线上迁移还在进一步发生,去年的一份报告显示(出自研究公司eMarketer),中国是全球第一个线上零售超过线下的国家,52.1%的商品零售来自于电商。电商的结构、模式也在发生很大变化,货架电商的模式是搜索,第二代电商的模式是社交,通过社交平台、人际关系的网络推荐货品,你买的东西可能是七大姑八大姨订阅追随的博主推给你的,这是社交电商模型。
现在直播电商背后蕴含着算法和社交推荐,外在是直播电商,内里是算法或者社交关系链电商。直播电商元年是2020年,这一年直播电商体量突破一万亿,去年两万亿,今年至少3.5万亿左右,增速极快,我们判断2025年过七万亿概率非常大,这是非常大的增量空间。另外就是,内容平台抢掉了电商平台的活。
胡文书:快手电商从2019年开始,每年都是翻倍的成长,里面有一个核心的点,直播电商是算法推荐的。
我们进入这个赛道三年多,见证了直播电商的发展和很多主播的成长。在疫情刚开始的时候,我们孵化了几个女装的原创设计,这些账号非常稳定,比在十三行或四季青开一个店的生意还稳定,通过这个东西积累了一帮老客户,不停地做适合原创的高端女装,客单价也不低。
直播电商有一个很好的点,“种草”和“拔草”是合二为一的,原来所有的商业形态这两个是截然分离的,你要到媒体“种草”,再到线上电商“拔草”。这是我认为直播电商这几年一直持续增长的根本,核心是它是一种更先进的线上内容,把“种草”和“拔草”合一的商业形式,这是它的道。
Q2:直播电商中搞商城建设意味着什么?
潘乱:还有一个新趋势,直播电商也开始搞商城建设了,这意味着什么?长在短视频里的货架电商,跟之前的传统电商相比有什么不一样,有什么能力需要被填充?
胡文书:举一个简单的例子。我在快手小店直播时成交了一百单,直播结束后,有用户随着订单回去找到店,继续下单。这是商城建设的必要性,有的用户你给我种草安利了,我用得好还想买,你不开直播怎么办?很多都是随着已下订单路径回去的。当时有个很大的毛病,我们在直播间上过的链接会下掉的,直播间的价格和挂在商城的价格不一样,明显影响了用户的购物体验,所以要做商城建设。
还有一个很必要的条件,很多快手老铁不知道订单在哪里,但搜索用过的好产品时,他会回忆起这是我买过的。也就是说,今天的快手有很大的搜索流量。
潘乱:商城建设这块能带来什么样的增量?这对哪种类型商家更有机会?这类商家怎么利用好商城这个工具?
李浩:我们不能割裂,货架电商、社交电商还有直播电商都是你中有我、我中有你的关系。货架电商平台都在玩直播,都在用标签算法推荐,没有人会守着单一形态,只是各自安身立命的核心。快手起步是帮用户做直播电商,基本盘不会动,最大增量靠直播间。
商城解决什么问题呢?首先从用户体验角度着手,有独立商城之后,用户在售后方面,查看物流更方便。第二,快手电商致力于做自己生态,你怎么让品牌更愿意把快手当成长效经营的阵地,必须要致力于建立降低经营成本。但凡一个商品复购率比较高,商城对于他来讲就是利好。在商城之外快手一样在做搜索,通过搜索找到商品的用户越来越多了,通过搜索找到商品之后,你会发现展示的方式跟货架电商区别在于,越来越多是短视频。短视频直播切片更立体地呈现商品,这种模式是用户更喜欢的,更能满足他们的需求。
做商城还有一个点,更有助于快手把用户购买行为的数据用好。复购更有优势的品牌、黏性更高的品牌以及跟同行比更有优势的品牌都更喜欢商城。商品也是有权重的,当一个商品在商城里面有权重的时候,用户比较喜欢的商品也会有更多机会被推荐给更多目标用户。对于商城而言,有更多机会降低获客成本,让用户有更高的复购率。
Q3:东方甄选这种以更好的内容来驱动带货的模式,未来是否会成为新的趋势?
潘乱:东方甄选这种以更好的内容来驱动带货的模式,未来全平台是否会成为新的趋势?
李浩:首先这几个平台对内容都是同样重视的,我们底层是内容平台,用户打开快手的初衷不是为了买货,他是为了看内容的,他是为了娱乐来的,只不过突然刷到直播间、卖货直播间。
这两个区别在于,淘宝和京东平台做直播像超市,你去的时候奔着买东西,不管要哪个直播间或者买某哪个品牌东西,至少购物意愿很明确。快手卖货的逻辑是,用户主要是逛集市看热闹的,里面有很多摊位,卖衣服卖小吃,还得吆喝,所以直播间得热闹,得能吸引人,把人吸引进来之后这是第一步,第二步再做转化。在快手平台,认知很清晰,平台再怎么卖货,都以不伤害用户内容体验为底层原则。
平台分配直播间流量的时候也是两套逻辑,第一套逻辑,从千人成交成本来看哪些直播间可以带来更高收益,证明用户更喜欢买你的东西。第二套逻辑从数据来看,哪些直播间用户更喜欢停留互动。为什么东方甄选突然火了,他调整形式了,内容很吸引人,最核心的数据指标发生巨大的变化,直播间用户人均停留时长从57秒变成3分07秒,这个数据推动流量层级突破千万级。我们把电商内容做的好,一定有助于流量分配机制。直播电商是内容电商,内容和电商的组合,要把货卖好内容必须好看,这是趋势和方向。
(而且)阶段性推成社会热点,实际上限制了超级头部的养成。某姓主播几个月前那么热,今天还能刷到吗?不能了,平台不会一直让你待在那个位置上持续长大。快手没有诉求也不会再去培养超级头部主播出来,否则的话会绑架整个平台的用户习惯。
2、怎么理解快手“信任电商”
Q1:快手一直主打“信任经济”,强调体验和性价比,怎么理解?
李浩:强调性价比是宠粉的体现,快手为什么会打“信任经济”,这与产品属性有关系,因为快手有非常强的社区氛围,快手强调信任,主播想长期走下去、想立住人设,必须把信任维持住。
信任经济首先强调生态。以前乡村的家族文化里面,大家更不容易干坏事,因为都是熟人。快手就类似于乡村宗祠文化到社区,这种社区的氛围是信任经济的基础。
那为什么强调极致性价比呢?一方面,本身要给家人推性价比高的商品,宠粉;另一方面,快手用户在三四线城市县城,包括小镇用户比例非常高,这是非常扎实的基本盘。
第二,从2018年到现在,快手有一个几千万持续在快手电商买东西的用户盘子,他们习惯这种形式的购买,可能有大量的用户群体在接触快手电商之前,他们没有用过任何的电商形式。所以快手电商的基本盘用户,他们是信任这个主播,才会持续在主播家买这个东西,这是很典型的跟别的平台不一样的点。
第三个,快手电商明白了“信任经济”这个道理以后,用平台逻辑去保障,不能让骗子利用用户的信任来卖不好的东西。这是我认为快手电商和别的平台最大的三点不同。
潘乱:说到信任我还想到一个事情,有个观点说,在快手,资产核心都落在人上,是一个又一个主播的直播间,而不是一个又一个商家店铺。我想问一下,譬如说作为一位商家,在运营过程中该怎么建立这层信任关系?
老张:在我们产生信任的过程中,要有一定的技术含量,消费者能看得懂这个品质好,版型好,设计好。第二个就是长期的服务,他买过你的衣服形成复购,形成铁粉,了解你们的设计理念,就会加深信任值。
Q2:一个城市完善的社会体系离不开商贩,快手也在信任电商之后又提出新市井电商,这两者的关联和差异是什么?
李浩:我每到一个地方出差就特别喜逛菜市场,菜市场混合了很多气味、味觉和嗅觉,让你回忆起童年,包括在家庭成长起来被关爱的感受,父母的爱。市井电商让我想起菜市场,熟人聚在一块做生意,我妈去菜市场买菜从来不担心小贩会坑他,太熟了,抬头不见低头见,现在在北京菜市场你要买只鸡,跟摊贩说能不能帮我处理一下,人家真不一定会帮你干。
信任电商和新市井电商的关联在于,都强调社区氛围、信任氛围,贴合老百姓日常需求,有锅碗瓢盆,有吃的也有衣服,这很适合快手,这就是市井。
Q3:快手电商用户有哪些细分需求,他们在快手上消费习惯有什么差异化吗?
胡文书:消费品来说,整个直播肯定是先从非标开始,包括原创设计本身就是可以做很多内容的东西。快手电商里面真正持续稳定做人设,并且做成社群的一定是内容的非标,有故事可以讲的。
第二个,性价比在快手电商确实尤其尤其重要,但是性价比是什么意思呢?我认为这个东西值一千块钱,但卖给我只有五百块钱,这就是超级性价比。今年直播间有很多做茶桌,用户觉得值一万块钱,卖的时候三千,是不是很有性价比?今天在直播间非常好做的品类一定是这种有内容能展现价值,然后在成交的时候有超级性价比的。这个东西用户是有心智的,这才是性价比,而不是比价的逻辑。标品就真的要比价格了,比如说杯子、面膜,除非有很多品牌溢价,不然大家就拼价格呗。
潘乱:这让我想起之前快手经常有过的比喻,叫清明上河图。清明上河图画了八百多人,用现在的话来说那条街就是现代化的商圈,有茶馆、客栈、杂货铺,经营各种消费品类,他们构建起了整个市场,并且他们是跟自己的店铺绑在一起的,你人就是这个店,讲究货真价实,不能砸牌子。
Q4:那大搞快品牌与KA传统品牌对快手电商来说意味着什么?
潘乱:快手想要做快品牌,希望越来越多的小而美的品牌在快手里面长出来,在商家打造品牌过程中,快手平台有哪些扶持措施?
胡文书:快手的理念是让我们看见不一样的世界。传统品牌是在外面已经长成了,有很大的用户心智,快手想开新市井,引进一个大的品牌专卖店,就比如现在每个商场引进KFC。
还有一种,我作为新市井商业,在符合快手土壤以及基本盘用户的基础上,孵化新的品牌,这就是快品牌。快手希望这些有着强大的研发能力的商家,在快手遇到喜欢他的那一群人,根据那一群人的需求去做符合这个人群的产品,成长为快品牌。
一个单平台的品牌是品牌吗?它或许不是传统意义上的大众品牌,但你说不是品牌的话,它也受到这一个用户群体的欢迎。这跟潮牌很像,就是面向一个小群体。这是我理解的传统品牌和快品牌的逻辑。
Q5:服务商在快手生态定位是什么?如何利用好服务商体系?
李浩:快手推出“大搞服务商”的时候,是帮商家做快手上面的代运营。目前来讲,KP服务商的数量和专业度都不够,因为做好快手难度挺大的,对内容团队和主播要求更高。
大家看快手财报认识到了,每天你有三个多亿用户,这种情况下品牌不眼馋吗?但是他做好的难度大一些,平台方在自我营销上需要做更多的工作,这样才能够降低很多品牌入局做快手心理障碍和实际门槛。你愿意耐心耕耘快手,把团队养育磨出来,赚钱的机会和概率是大很多的。
“大搞服务商”是平台方在品牌教育和服务商政策扶持上前期需要投入更多的,这个生态起来之后,才会帮助更多品牌玩好快手。“大搞服务商”的同时,红人营销和分销服务商也需要扶持,多开一些品牌和达人之间的见面会,撮合供应链和线下会,这些事情做的更多,品牌生意越容易打开。当大家看到生意机会,当投产比增加,平台政策扶持倾斜,对品牌教育也开始做起来,大搞服务商和大搞信任电商这个逻辑走通了。
胡文书:第一,平台要去做这样的呼吁,因为整个环境对快手电商认知有一些偏差的。第二,服务商尤其是大搞的服务商,其实是平台把自己一部分利益拿出来奖励服务商,让服务商做增量。所以现在服务商体系盯着增量做的,能见到很多商家得到很专业的指导以后,增量是很明显的。
3、快手电商实操指南
Q1:现在快手里面有哪些品类属于优势品类?
李浩:几个平台做直播电商的时候,最先起来的品类往往是珠宝玉石,紧接着就是服装,因为它们很适合在直播间里面展示,好看,有故事,款式多。几年前我去广州的新中国大厦,人气非常旺,一楼十平米的摊位一年租几百万。因为直播电商起来后,很多人到新中国大厦拿货,操盘方做了一个要求,要求每个档口每天必须上新三件设计款,持续做不到就从新中国大厦清除出去。现在新中国大厦每天都能看到很多新的设计款,这种举措对原创设计师和直播电商都很好,楼盘也变得特别火爆,就是因为服装特别适合大量新款,而且直播间好看、有模特,非标属性的品类是每个平台都适合的。
我们还发现快手的农产品起来速度确实更快一些,这可能与快手用户结构有关系。第二个我们看快手上面供应链新品牌起来速度也特别快,2019年的时候卡思数据也做过专题报道。我们当时组团去山东临沂,走访很多直播电商玩家,在批发市场发现每十个档口就有一个在直播。在卖女装的档口,一个大概五十来岁的大姐在镜头面前卖一款丝袜,她把丝袜拿在镜头面前撕扯,跟大家说:“宝宝们你看我丝袜质量多好,怎么扯都拉不坏。“这打破了我原来的认知,我原本以为直播间里面,主播颜值越高越好。但这位50岁大姐告诉我,她们直播间一个月卖六百万,我当时是很震撼的。在临沂你会发现很多小的批发市场档口改成直播供应链,把很多货拿过来,从档口拿货分发或者一键代发。快手用户在购买的时候确实比较看中性价比,这是快手的特点。
潘乱:李浩老师总结了快手的“极致性价比”生态,老张在快手走的却是另一条品牌化路线,为什么?
老张:我选择的赛道是做原创,原创设计开发费用相当高。我们公司的定位是国风非遗服饰研究中心,原本很多技艺是单一的,例如苏绣一般绣在传统的旗袍上,很难用在时装上,但这样消费者会觉得老气,很难获得一些流行款式。我的公司把许多匠人的能力组合在一起,把他们的技艺变成一个新的东西,可能传统的苏绣用在流行的廓形衣服上,或者传统的蜡染结合产生新火花,表达我们对美好生活的看法。
这个过程的原创特别花钱,特别花精力跟财力,我们口号叫做“我只做高端,但我不做高价”,我不是那种很高价的东西,但我一定是很高端的东西。我们也算是极致性价比,是原创的极致性价比,我们做的是价值而不是价格。为什么呢?同一类目里面,同一样品质,同样的设计,我们的性价比很高,所以老铁很相信我们,我们也在做性价比。一千块钱跟一百块钱的产品相比,不一定是一百块钱的产品更有性价比。
Q2:今天品牌方在快手平台上有哪些做内容营销的机会点?
李浩:作为国民级媒体APP,快手每天影响近3.5亿人,每个用户每天看两个小时以上,你不投放快手投到哪里呢?你的信息流、红人营销、红人种草都要围绕快手平台来做,这是第一个认知。
第三,品牌要干好自播,就要丢掉傲慢,不要端着讲故事了。快手用户喜欢真实,鸿星尔克、白象方便面在快手会很受老铁欢迎。
Q3:在快手做电商,短视频和直播哪个更重要?品牌该如何从中打造好“品牌人设“?
潘乱:刚入场快手应该怎么选,先做短视频还是先做直播?短视频的内容跟直播带货中间的关系是什么?哪个更重要一点?
潘乱:品牌方刚进入平台,他怎么做自己的品牌人设,怎么讲故事,怎么让用户快速对自己和产品形成认知?另外品牌的主播从哪来,自己培养还是从外面找更专业的?
第二个认知是,品牌要做好快手,真的不装、不端。对品牌而言,一开始先跟达人合作,弄明白怎么被用户接受,这也是方法。很多老板觉得我自己可以不用搞明白,我找懂的人就行了,这种情况下老板大概率会被割韭菜。品牌要先去玩快手,大量看快手直播,看直播间什么货好卖,才知道老铁们喜欢什么样的风格和沟通语言,他们对商品有什么诉求。很多品牌方玩不好快手,因为品牌负责人傲慢,自己身边的人用快手不多,他就觉得我也没有必要用快手,这个认知是有问题的。其次自己没琢磨明白的时候,找玩明白快手的达人或者团队合作,让自己缩短路径,少教学费。
第三,是我给快手提的建议。快手应该像阿里做淘宝大学一样,做培训体系或快手电商大学,让品牌方和商家、达人更加清楚快手生态怎么玩,把品牌的顾虑打消。很多商家都感谢淘宝大学对他们的帮助,快手要构建生态,这一步也是必不可缺的。
潘乱:怎么让用户对品牌产品快速形成认知?原创品牌的理念怎么在直播间里面传达?
老张:全国甚至全球的服饰品牌都成长在文化的基石上面,正好国潮服饰兴起,加上我们的研发是围绕着国风非遗产品进行,所以我们很容易通过国风、国潮非遗的产品讲故事。这种原材料或者工艺手法创新出来的一些产品,很多消费者都很懂,所以不能骗消费者,你也要学习,这个过程中每一句话,每一个动作,每个知识点都是圈粉的过程。
从设计师角度来讲,我们从产品的设计和风格教用户怎么穿搭,色彩啊或者能影响的肤色的因素,很多时候专业的东西你给他展示明白了,他们会清楚。很多品牌说实话并不是记品牌,我们在服装方面要塑造一种形象,这种形象能直接让他感受到,植入到内心,融入到生活当中。这个衣服我应该在什么场合穿,搭配什么样的耳环、鞋子,既然搭配师这样讲了,我穿出去之后受到很多人一致好评,我自信心是不是爆棚了。
我觉得直播的这个东西,讲解的人也很重要,一定要让用户明白,用户拿到手上第一不会觉得不知道怎么搭,第二走出去别人觉得这是好的,这是漂亮美丽的。
Q4:如何撬动公域流量?
按照我们这样的匠人或者我们这样的公司来说,我们有能力打开想要的流量。因为我们还在成长期,按照我们的产能跟部署,客户会逐渐打开。视频团队越来越大、产能越来越大,倒推到产品越来越极致性价比了。
Q5:新品牌如何打造新品爆品?直播电商越来越卷,新品牌跟主播还有入场的机会吗?
潘乱:那么一个优秀的带货主播应该具备哪些素质能力?
苟梓馨:我觉得第一是专业的素质,然后就是要有一定的使命感和责任感。比如说我要是请一个主播回来,我们可能会面临什么问题呢,他只负责把这个东西推出去,但是这个人不负责任,比如这个衣服只能穿到160斤,他为了卖出去非得说卖到200斤,这就是不负责任。另外就是我们一定要降低自己的姿态。没有别的了,很简单。
Q6:觉得快手电商还需要对你们进行哪些帮助?或者对快手电商有什么建议?
老张:我们是快品牌,希望有一个品牌的整体属性,这个整体属性在于品牌文化多宣传原创,多宣传国潮,多宣传匠人精神的产品,然后慢慢的成长。
我这种体量算是小主播,但是我更希望快手给更多的微型主播更多机会,让我们能从微型主播到小主播,再到中型主播的逐年增长。我不想说爆红,我希望团队跟企业稳步增长,快手官方会把这种氛围打造起来,原创氛围也好,文化氛围也好,有更多有价值的消费者在快手里面去运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