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称为真正意义上的电子商务,初级的电子商务模式界限比较模糊,没有具体的规范可循,并且商品的信息比较松散,对信息的搜索会有些模糊,不利于电子商务的发展。通过这些网络软件获得交易对象以及社会需求。在这种简单的交易方式中,交易行为只有供求信息通过网络展现,而协议的主体还是在线下完成。由于初级电子商务平台的建设具有高度的开放性,缺乏专业性和系统性,在信息传递的过程中往往会出现违法违纪的现象,平台的发展没有完善的法律作为保护,网上交易平台对自身的行为约束较小,没有责任意识,所以线上金钱交易还是非常少的。(2)非支付型电子商务。这种电子商务又称之为营销网络化。其实质含义是指农产品或者农用产品的销售环节(包
4、括供求信息的发布、价格的定价、交易完成的意向、合同的签订等),通过电子商务平台进行完成,其中货物的配送、运输、商品支付与结算都通过线下交易完成,但物流信息可以在线随时跟踪。所以非支付型电子商务是信息与商品以及资金流动是相互分离的。非支付型电子商务建立在初级电子商务的基础之上,其交易行为受到法律的约束与保障,是农村电子商务向成熟阶段发展的过渡期,目前应用较为广泛。2农村农产品电子商务发展的制约因素(1)农村信息基础设施水平较低。农村信息技术设施是农村电子商务发展的基础,要想电子商务逐步发展,必须具有先进的电子设备与网络,否则没有完备的基础设施会使的农村电子商务成为无源之水、无本之木。就我国现阶
8、配。由于互联网的广泛发展,电子产品在农村的发展过程还是非常迅速的,在农村,一般移动电子产品基本已经普及,但是现阶段务农的农民普遍电子商务操作能力不高,文化程度较低,因此,电子商务发展存在一定困难。据统计,全国农村网民中,文盲占9.5%,小学占41.1%,初中占45.1%,高中占4.1%,大专及以上占0.2%,农村网民学历不高,初中以下占62.5%。并且网络的应用中,用于音乐、网络视频、游戏及聊天的较多。也就是说,大部分的用户使用网络主要用于娱乐,真正用于经营的很少。另外,农民在电子商务方面并没有专业的人士进行指导,一般人都对电子商务还十分陌生,并且对网络上的商品持怀疑的态度,其实,从事电子商务
9、的过程并不是复杂的不可学习,不用过硬的技术手段也可以熟练操作,只需要懂得简单的搜索网站、浏览,查询,注册用户名、支付的手段即可。3构建电子商务平台的主要策略统计表明,2009年欧盟通过互联网进行的商务总额为26.27亿美元,其中农业电子商务所占的比例为15%;在美国,从事农产品网上交易的9.5万多名农场主中,有79%的人通过网络获得30万美元以上的年收入。我国是农业大国,农产品市场大而散,我们应该学习国外先进的网络电商构建方式,采取多种策略,促进农村经济的发展。(1)因地制宜打造符合需求的电商平台。农村电子商务市场与城市相比起步晚,并且到目前为止发展的依然十分缓慢,但是发展空间还是非常广阔
11、。(2)加强农产品电商金融的普及力度。我们强调农产品电子商务的作用,强调农村电子商务给人们带来的巨大好处,但是我们不能本末倒置,电子商务只是我们扩大收入的途径,并不能替代农业生产和传统的交易方式,它是农村商品交易的一种新型方式,可以为农民朋友的农产品,物色出一个好的销路与好的销售价格,农村电子商务是一种新的虚拟的交易形式,但是这种虚拟经济却是建立在农村实体经济的基础之上。农产品电子商务的发展是农村实体经济发展的新需要,是农村进步的主要手段,是当代社会形态的要求,只有和时代的脚步保持一致性,才能创造更多的经济价值,同时其电子销售数据更有利于统计农业经济,是统计人员统计农村经济的主要数据,广大的农民朋友可以据此进行开展农业生产活动,这样以来农民可以在作物的种植上更加具有方向性,对农民收入的提高,生活水平的极大改善具有非常重要的作用,当然农村电子商务并不是一个孤立的个体,不可能脱离农村实体经济而单独存在。它产生于农村实体经济,也依托与农村实体经济。“取之于农,用之于农”,要牢牢依托于农村的实体经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