产品优势:主要生产冲剂、片剂、丸剂、口服液、合剂、糖浆剂、酒剂、酊水剂、胶囊剂共10种剂型,100余个品种的纯正中成药。
设备优势:拥有先进的制药设备,技术力量雄厚,重视质量管理,采用GMP管理企业。质量检测手段先进。
国药集团
营销网络优势:在国内拥有生产企业、科研设计院所、药材种植基地和设在各大中城市基本覆盖全国的营销网络。
研发优势:建立了生物制药、麻醉精神药品、抗感染药、抗肿瘤药、心脑血管用药、呼吸系统用药等生产基地和药材基地,拥有国内实力最强的应用性医药研究机构和工程设计院。
浙江英诺珐医药有限公司
品牌优势:公司已培育形成了康恩贝、前列康、天保宁、金奥康、珍视明等多个著名品牌及其系列产品,体现了公司的核心竞争力和价值。其中“康恩贝”、“前列康”和“珍视明”系国家认定的中国驰名商标。
产品优势:公司已形成以现代植物药为核心,特色化学药为重要支持的产品结构。主要产品生产线涵盖心脑血管疾病、泌尿系统疾病、消化系统疾病、呼吸系统疾病、糖尿病、清热及镇痛用药等领域。
黑龙江中桂制药有限公司
技术及研发优势:以企业自身研究机构为主体,与中科院上海药物研究所、中国药科大学、沈阳药科大学、黑龙江中医药大学等高校科研院所深度合作的新药研发机制,致力于药品研发和生产工艺的完善,不断提升公司技术工艺水平和新产品研发水平。
产品优势:主要产品为盐酸氨溴索口服溶液、盐酸倍他司汀口服液和复方鱼腥草糖浆,其中盐酸氨溴索口服溶液已被列入国家基本药物、国家医保甲类产品,并被评为国家高新技术产品;复方鱼腥草糖浆为全国独家品种。
浙江仙居制药销售有限公司
销售网络优势:公司拥有一支超过700人的销售队伍,形成了医院线和OTC线两个完整的销售网络。
研发技术优势:多年生产技术的储备沉淀,使公司具有较强的将科技成果产业化的能力,在小试阶段(实验室技术)向批量生产转化方面具有成熟的经验。公司对产品生产工艺的优化和生产成本的控制在国内同行业中居领先地位。
医药商业集团有限公司
产品优势:产品组合包括化学药品、中药、生物制剂以及营养保健品,覆盖广泛治疗领域,包括心血管、消化道和新陈代谢、大容量静脉输注、儿科、呼吸系统等。
品牌优势:拥有“999”、“双鹤”、“赛科”、“东阿”和“毓婷”等“中国驰名商标”,“999”品牌还两次入选中国最具价值品牌TOP50强,“东阿阿胶”等品牌被评为“中国500最具价值品牌”。
分销网络优势:经营着一个由178个物流中心构成的全国性分销网络,战略性覆盖中国28个省、直辖市及自治区。
上海医药集团股份有限公司
产业链优势:业务覆盖医药研发与制造、分销与零售,通过聚合产业链核心资源,积极发展创新业务,深入推进产业协同与运营整合,以独特的产业链组合优势,力求为医疗机构、患者、供应商等提供更为便捷的一揽子解决方案。
品牌优势:通过旗下一批历史悠久、内涵丰富的著名产品品牌与“上海医药”主品牌有效协同,市场认可度高。
研发优势:建立了以中央研究院为技术核心的总院、分院研发体系,拥有1个国家级企业技术中心以及10个省市级企业技术中心,采用开放式研究模式,与中国科学院、中国药科大学、沈阳药科大学等机构建立紧密合作关系,多个创新药物处于申报临床或临床研究阶段。
九州通医药集团股份有限公司
销售网络优势:现已建立起全国性的销售网络,是现有全国医药商业企业中销售网络覆盖面最广的企业之一,具有销售网络的广度与深度优势。
技术优势:是全国医药流通企业中为数不多的进行现代物流技术自主研发与医药物流管理系统集成的企业之一,具有领先于行业的现代物流技术和信息技术运用的优势。
增值服务优势:率先在行业中开创了医药信息服务及电子商务交易业务,并具备向上、下游客户提供需求解决方案及增值服务的能力,具有开展电子商务交易及向客户提供增值服务的优势。
中国医药健康产业股份有限公司
国际化优势:公司国际营销网络覆盖全球80多个国家和地区,并在日本、意大利、委内瑞拉、古巴等国家设有代表处,在亚非拉等新兴医疗市场,通过承接各类大型政府医疗供应项目,积累了丰富的专业贸易经验。
协同力优势:在协同力方面,公司通过资源的盘点与整合,业务的链接与协同,提高资源的使用率,激发企业内部的“造血功能”,已经形成工商贸并举,多业态发展的优势格局。
产业群组合优势:公司致力于涵盖工、商、贸、终端服务等医药健康产业的主要产业群组合,布局全产业链的重要主导环节。
南京医药股份有限公司
网络优势:业务网络覆盖苏皖闽鄂等地及云川部分地区近70个城市,在华东区域保持有良好的规模、渠道以及商业网络竞争优势,尤其在苏皖闽三省具有较好的市场优势。
创新优势:是我国最早开展药事服务的医药流通企业,多年来努力探索、实践药事服务管理创新。曾荣获国家级管理创新成果一等奖;荣获中国药品流通行业“十二五”最佳管理创新奖。
配送优势:公司已有物流中心26个,其中主要物流中心16个;拥有全国范围内较高水平的终端配送能力、辐射周边地区的快速配送网络体系以及药品仓库的较高管理水平。
类别
B2B
九州通
九州通自上市以来,不断优化管理结构,积极探索新的发展模式。公司在确保经营业绩稳健增长的同时,完成了全渠道、全品类的业务布局和拓展,开启了总代总销业务、工业自产业务、三方物流业务及生态圈投资等新兴业务的孵化与快速发展,并在传统业务向平台化、互联网化、数字化转型的新模式上取得了丰硕成果。
九州通完成了全渠道、全品类的业务布局和拓展,积累了海量的客户资源及经营品类,搭建了行业稀缺的全场景物流供应链服务平台。2020年,公司的全渠道B2B客户规模已达39万家,其中覆盖1.1万家城市及县级公立医院客户,17.5万家连锁及单体药店客户,16.8万家基层及民营医疗机构客户;公司的经营品规数已达44.39万个,其中中西成药品规数6.23万个,器械品规数26.86万个,中药品规数达到8.72万个。
药药好
“药药好”致力于利用线上医药电商平台“药药好”网站,建立从药厂直达终端的垂直、扁平化渠道,缩短供应链的流通环节,为终端客户提供医药产品,同时提供辅助药店运营、实现O2O功能及数字药店系统。
药师帮
2020年以来,包括广药白云山、哈药、以岭、碧生源、合生元、西安杨森、江苏万邦、华润三九、华润江中、众生药业、天士力、步长、斯利安等知名药企与药师帮达成了合作,使药企一步直达终端成为现实,携手推动药品流通行业的数字化转型升级。
医药网
医药网是全国性的医药连锁商,有众多实体连锁药房;具备专业的信息化设备,能让消费者在网上方便自主的下单;具备完善的仓储和物流体系。是经过国家药监局批准的正规合法网上药店
B2C
健客
健客成立于2009年,是一家服务两千万患者的互联网+医疗健康服务企业,是广东省首家(B2C)互联网药品合法经营企业,已拿到ABC三证。
壹药网
凭借在互联网科技、智能供应链、全渠道药品商业化、云服务等方面建立的优势,形成线上线下一体化的医药健康生态圈。
京东大药房
2015年11月,京东大药房正式获得《互联网药品交易服务许可证》。此后,京东的药品业务开始加速。
2016年5月份,京东大药房自主研发的药品零售系统及WMS系统通过GSP认证并正式上线。
2016年6月份,京东宣布正式整合推出面向产业上下游合作伙伴及流通渠道的“京东医药B2B分销平台。
阿里健康大药房
截至2019年9月,阿里健康大药房共上线22个国家和地区的6万多款商品,与近3000家品牌合作,商品范围涵盖OTC药品、保健滋补、成人用品、医疗器械、隐形眼镜、美妆个护、母婴孕产等种类,覆盖从婴儿到老人不同年龄人群的健康解决方案。
O2O
叮当快药
叮当快药与200家知名药企共同打造了“FSC(FactoryServiceCustomer)药企联盟健康服务工程”,联合传统医药企业,整合行业资源,通过联盟成员原材料、包装材料、辅料等的集中采购,从产业链上游降低药品成本,从而降低药品价格,真正做到优质产品的工业直达,减轻百姓的用药负担,是连接用户与厂家的纽带。
快方送药
快方送药品类和药店完全一致,拥有近10万个品规的药品数据库。
实时计算配送员位置和线路,按照规则和数据自动分配订单,提高订单分配的公平和效率。
快方送药自主研发,可以全程监控药品的温湿度状态,完全符合新版GSP药品配送标准。
京东到家
依托达达快送的全国即时配送网络平台,沃尔玛、永辉超市、华润万家等超过10万家线下门店已入驻平台,涵盖超市便利、生鲜果蔬、医药健康、3C家电、鲜花绿植、蛋糕美食、服饰运动、家居建材、个护美妆等多个零售业态。
饿了么
饿了么在线外卖平台覆盖全国670个城市和逾千个县,在线餐厅340万家,用户量达2.6亿,旗下“蜂鸟”即时配送平台的注册配送员达300万。业绩持续高速增长的同时,公司员工也超过15000人。
11月28日,2024年“国谈”结果出炉,一类创新药成为主角。官方强调,今年国谈的重点是大力支持一类创新药,医保目录调整也以新药为主。在2024年医保目录新增的91种药品中,有90种都是5年内新上市品种,其中38种是“全球新”的创新药,比例和绝对数量均创历年新高;65种是国内企业的产品,占比超过了70%。
此后,我国口腔CBCT国产替代进程持续推进,国产化率不断提升。数据显示,我国口腔CBCT国产化率由2019年的16.3%上升至2023年的56.44%。目前,美亚光电已成为我国口腔C
医疗器械在现代医疗中扮演着至关重要的角色,是医疗事业发展的重要支撑。根据数据显示,我国医疗器械行业市场规模从2012年的2966亿元稳步增长至2023年的12700亿元。在增长率方面,我国医疗器械行业市场规模增速存在波动,在2017年增速回落后,一直稳定在10%的增速中,2023年达到最低10%。
随着上市药物的不断开拓市场以及新产品上市的带动,全球ADC药物行业规模不断扩大。根据数据显示,2017-2022年全球抗体偶联药物(ADC)行业市场规模自16亿美元增长至79亿美元(37.3%复合年增长率),预计2030年将达到647亿美元,在生物制剂的占比将从2022年的2.2%增至2030年的8.3%。
根据国家心血管系统疾病医疗质量质控中心数据显示,2023年,我国纳入HQMS系统的TAVR手术量为9629例,而主动脉瓣外科手术量为9928例,两者数量极为接近,TAVR已成为治疗主动脉瓣疾病的重要手段。
2019-2023年我国康复医疗器械市场规模由450.3亿元增长至615.7亿元,年复合增长率达8.1%;预计2024年我国康复医疗器械市场规模达714.6亿元,较上年同比增长16.06%。
近年来,我国医药流通行业集中度持续提升,CR4由37.71%上升至2023年的41.32%,市场份额正不断向头部流通企业集中。据悉,我国医药流通行业集中度提升主要受到政策的推动。一方面,“两票制”(即生产到流通开一次购销发票,流通到医疗机构再开一次购销发票,效果是有效的减少流通环节)政策推行带来药品流通链条缩短,具备上
同时,众多全球TOP100药企也纷纷入局。例如,2023年4月,默沙东与Proxygen达成合作协议,共同开发针对多种治疗靶点的分子胶降解剂;辉瑞于2024年10月与TRIANABiomedicines达成战略合作和许可协议,为包括肿瘤学在内的多种疾病领域的多个靶点发现新型分子胶降解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