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语:如何才能写好一篇乡镇政法工作总结及打算,这就需要搜集整理更多的资料和文献,欢迎阅读由公务员之家整理的十篇范文,供你借鉴。
局政府信息公开领导小组负责政府信息公开工作的组织、领导和监督检查。领导小组办公室设在市民政局办公室,具体负责开展政府信息公开的日常工作,包括:负责受理公民、法人和其他社会组织提出的获得公开信息的申请,编制公开管理规定和公开指南,研究制订公开工作制度和履行局政府信息公开领导小组交办的其他任务。
二、政府信息公开工作情况概述
为做好信息公开工作,我局结合机构和职能以及民政行政审批事项、审批程序的调整,修订了政府信息公开指南,印制了新的便民手册在市政务中心散发。同时,加快建设民政政务公开互联网阵地,一方面充分利用市政务信息网民政专栏政务信息,另一方面并投入1.5万元建成了市民政局网站用于信息、宣传政策、答疑解惑。
三、政府信息主动公开情况
,对应该纳入主动公开范围的六大类政府信息,我局综合利用市政务服务中心民政窗口、市民政局网站、市公众信息网、日报、晚报、有线电视台等媒体平台向社会各界主动公开。充分保障了公众的知情权、参与权和监督权。
此外,我局还充分利用办信接访的时机向群众宣传政策,公开信息,全年共接到群众来信20件,网上27件,来访群众144件、201人次,结案率100%。
无公民、法人和其他社会组织向我局提出公开政府信息的申请,也未发生因政府信息公开而导致的行政复议、行政诉讼情况。没有向公民、法人和其他社会组织收取任何有关政府信息公开的费用。
我市从去年开始积极开展创建工作。根据县(区)工作基础,经过认真调查研究,确定由米易县创建全国示范单位。创建工作中,加强对米易县的指导,解读创建标准,抓住关键环节,对迎检点的选取、打造和迎检资料的编辑整理以及迎检方案的设计进行具体指导。今年3月由省检查考评组对我市的创建工作进行综合检查考评,检查考评组对我市及米易县的创建工作和村务公开民主管理工作给予了肯定。我市综合评定成绩在全省6个创建市州中名列第一。
一年来,政策法规股在局领导的正确领导下和兄弟股室的帮助下,认真做了本职工作,取得了一定成绩,现将全年的工作汇报如下:
一、农资打假专项整治
(一)、领导重视,精心组织
局领导以“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始终把农民群众利益放在首位,安排法规股认真组织了法律法规宣传、春秋季农资打假专项整治等农业执法工作。按照局领导的要求,法规股组织了种子管理站、土肥站、植保站、农药管理办公室等执法股室站依照自身职责团结协作认真开展了农业执法工作,年初并制定了切实可行的的方案。
(二)、加强宣传力度,维护农民权益
(三)、完善执法措施
县农业局为了规范好农资市场,依法加强了农业执法力度。主要采取了以下措施:
1、采取首查不罚制。对于违法情节较轻的农资经营户先予警告不做出罚款,如果下次再发现其有违法行为,则依法予以严惩,可以给予首次违犯的农资经营户一次悔过自新的机会,同时也活跃市场经营气氛。
2、发现问题,跟踪整改。对于检查中发现的问题,跟踪追击,限期整改,如在农药检查中发现一些农药经营门店的农药摆放不规范、杂乱无章,高毒农药和杀鼠剂未设专柜单独摆放,农业执法人员就现场监督经营者对农药归类摆放,并对高毒农药和杀鼠剂设专柜单独摆放。
3、认真清理整顿农业系统所属农资经营主体。县农业局对农业系统所属的农资经营主体继续进行了清理整顿,加大了日常监管力度,依法规范其经营行为。并要求其严格执行并落实国家有关农资价格的各项政策措施,严禁违法违规经营或乱涨价,坚决杜绝坑农害、损农伤农事件的发生。
4、加强抽检,强化监管。加强对种子、肥料、农药的抽检工作,依法及时公布抽检结果,对于不合格产品一经发现立即曝光,引导农民放心消费。
(四)、加强农资市场执法力度,取得明显效果
1、种子方面。共检查种子种子企业2家、经营户96家,目前已完成备案92家,建立种子经营档案92家;查处种子违法案件7起,其中种子不合格4起:六塔1起、古城1起、县城2起;经营未定审品种3起:古城1起(品种是邢抗6号),县城两起(品种是咏玉1号、99B);共扣押玉米种子350斤,棉花种子150斤,共计500斤。对以上情况都依法进行了处理。
2、农药方面。共检查企业2家、农药门店86家,整顿市场18个。共检查农资品种194个,其中种子98个,农药96个,其中修改标签内容7个,冒用农药登记证的2个,另外有擅自修改标签内容、扩大使用范围和更改商品名等违规行为,未发现假劣农药。对以上情况都依法进行了处理。由于部分农药经营户思想不够重视,还主要存在以下问题:一是农药产品摆放混乱;二是个别是农药经销户对于高剧毒农药没有设立专柜,无明显标志;三是部分农药经销人员对高剧毒农药保管意识淡薄,措施不力。对此,我们立即对出现这些问题的经营户提出了如下要求:一是农药要立即按照类别及毒性进行分类摆放,并且要求摆放整齐有序;二是没有设立高剧毒农药专柜的经营户要即设立高剧毒农药专柜,加强管理;三是要求农药经营户加强对鼠药、高剧毒等农药的有关知识的学习,提高保管意识和措施。
3、植物检疫方面。检查中发现有部分种子经销商户种子无检疫证或手执检疫标识而未粘贴等现象,执法人员对发现的问题及时按照有关规定进行了处理。
4、肥料方面。通过对18个乡镇的肥料市场的全面检查,经检查未发现有经营假劣肥料的现象。
全年共举办培训班2期,培训农资经营户80人,出动执法人员600人次,出动车辆120台次,对全县18乡镇农资市场进行了多次有重点的拉网式排查。通过农资打假活动,共散发宣传资料10万余份,为农民挽回直接经济损失30余万元,有效地净化了农资市场,规范了农资经营秩序,有效遏制了坑农、害农事件的发生,维护了广大农民群众的利益。
二、查处有害蒜薹
按照《濮阳市农业局关于转发河南省农业厅关于查处有害蒜薹的紧急通知的通知》(濮农字[2005]40号)文件精神,**县农业局从6月中旬至7月中旬,抽调人员组成了有害蒜薹查处工作队,对全县范围的冷库、生产加工企业、农产品批发市场、零售市场等关键环节的蒜薹进行了检查。经检查,我县境内未出现有害蒜薹。
三、食品安全
4月10—5月20日,按照市农业局、县食品药品安全委员会要求,法规股组织开展了农村食品安全专项整治工作,在这次行动中对农药、化肥门市进行了专项检查,对下在田间使用农药、化肥的农民进行了指导,专项整治工作达到了一定效果。
四、安全生产
1、元月份,对从去年12月21日至今年元月份的冬季农药安全生产大检查工作进行了总结。
3、按照《关于开展2005年“安全生产月”活动的通知》(清安[2005]3号)文件精神的要求,6月份,法规股组织了安全生产月活动。
4、按照县安全生产委员会的会议要求,从9月28日至10月8日,法规股组织开展了黄金周安全生产大检查。
五、执法案卷清查
6月份,按照《濮阳市农业局关于转发农业部<关于开展农业行政处罚案卷评查活动的通知>的通知》(濮农字[2005]42号)文件要求,法规股对我局农业行政处罚案卷进行了清查。六、执法文书回复
2、9月份,法规股接县政府法制办《**县全面推进依法行政工作五年规划》征求意见函,结合实际给予了答复。
3、10月份,法规股对县政府法制办关于制定行政强制法的征求意见函,结合实际给予了答复。
七、有害除草剂案件查处
7月中下旬,县农业局接案:部分庄稼地里喷施了玉达牌除草剂后受到了严重损坏。县农业局立即组织人员经过几个月的努力工作,通过调查取证、专家鉴定、司法公证、物价评估,得出:全县10个乡镇258户农户因使用玉达牌除草剂造成910.55亩玉米作物受到严重损害的情况,产量损失363582公斤,损失金额443571元。最后生产厂家和县级经销商同意调解,达成协议:由生产厂家和县级经销商共同负责赔偿受害农民每亩平均200元。赔偿款目前尚未到位,正在催促中。
八、文字材料方面工作
4月23日编写制作成《农产品质量安全检测室建设项目文本》;6月21日,依据《关于推荐老干部先进个人和先进离退休干部党支部的通知》(濮老[2005]27)号文件要求和局领导的指示,法规股为我局退休老干部岳登法同志编写了个人先进事迹《莫道桑榆晚,为霞尚满天》,成功地为岳登法同志争取到了市级先进个人。全年共编写了大小材料100余篇,上报市农业局信息科、县委县政府两办、**农业信息网信息130余篇。
九、农技推广区域站人员招聘
按照局领导的要求,从4月底至7月中旬,法规股组织参与了县农技推广区域站人员招聘工作,从报名、笔试、面试、体检、考核达到“公开、平等、竞争、择优”,所有环节都随机抽签,客观选择,避免了人为因素和暗箱操作,最后确定36名,并于7月13日正式上岗。
八、农业执法中存在的主要问题
今年,农业执法工作虽然取得了明显的成效,但仍存在一些问题:1、农资产品质量管理的法律、法规不健全,执法难,随着市场经济的发展,越来越要求更多较细的法律法规,特别是肥料方面的管理缺乏进一步较细的法律。2、农业执法队伍不专业,手段落后,缺乏执法经费,缺乏配套先进的检测设备,影响执法的顺利进行。3、农民识别假冒伪劣农资产品知识缺乏,自我保护意识淡薄。4、执法不规范。执法人员在执法过程中不能严格按《农业行政处罚程序规定》办案。
九、下步工作打算
一、主要工作情况
1、粮食仓储工作
一是坚持科学保粮措施,严格执行查仓保粮制度,高标准按“四无”要求保管好现有存粮xxxx吨。二是抓好清仓查库工作,本着在地检查和“有仓必到、有粮必查、有账必核、查必彻底”的原则,按照清仓查库检查流程,对全县所有库存的储备粮、商品粮的数量、品种、质量和库存账、账实相符情况、储备粮轮换计划执行情况进行全面彻底的自查,做到:统计报表库存数据正确、粮食业务统计处理规范、粮食业务真实,手续完整、储备粮轮换管理规范。三是做好县级储备粮的轮换准备工作,与县财政、监察、采购中心等部门协同,于6月30日顺利完成了县级储备粮轮出的招投标工作。
2、粮食购销工作
上半年,粮食购销企业收购粮食35吨,销售7422吨;企业创利12万元,同比增利12万元。认真落实粮食收购工作和粮食“直补”政策,计划全年收购省市级订单粮食10844吨。今年本县粮食风险基金规模313万元,上半年已落实到位县级粮食风险基金231万元。
积极做好订单粮食收购的准备工作。一是召开了订单粮食落实工作会议,要求各购销站积极配合乡镇政府和财政所。做好订单粮食计划分解到村工作,与种粮农户签订订单合同,并将情况张榜公布。二是严格执行订单直补政策,加强订单粮食补贴资金的管理和监督,严禁代扣任何款项,杜绝损害农民利益的现象。确保补贴资金全部兑现到售粮农户。三是国有粮食购销企业在中晚稻上市前,要根据本县和邻县粮食收购价格的行情趋势,确定全县订单粮食收购价,挂牌收购。四是在粮食收购期间,各基层收粮点,要张榜公布粮食收购价格、直补标准、质量标准,接受群众监督。继续开展“四个一”(即一张笑脸、一杯茶、一把椅子、一盆洗脸水)优质服务活动。
3、抗洪救灾,确保市场供应和储粮安全
6月18日以来,我县连降暴雨、山洪暴发、河水猛涨、交通堵塞。县国有粮食购销企业仓储设施在“6.18”洪灾中遭受损失。据初步统计,全县12个基层粮食购销站仓库屋面普遍受损,漏雨面积20700㎡,围墙倒塌270米,库区山体滑波1600立方,(尤其是漠源粮食购销站仓库受损比较严重),办公室、宿舍等设施也普遍漏雨,累计损失51.6万元。
4、粮食质量安全整治工作
一是配合县有关部门做好治理“餐桌污染”,治理重点放在粮油加工、批发、销售企业、粮库、军粮供应点等9家企业。对城区2家骨干粮店、5家粮食加工企业,开展以生产、经营大米、食用植物油及其他粮食复制品批次检查。二是抓好粮食加工、批发、经营、销售企业的大米、小麦粉、食用植物油、粮食复制品污染的控制,抽查粮店5家,卫生指标合格率达98%。加强对粮食复制品(挂面、线面、粉干)小麦粉中增白剂,大米、食用油黄曲霉毒素b1,食用植物油过氧化值酸值的检查,市场抽检超标率分别控制在省粮食系统治理工作目标2%和1%以内。三是对粮食收购、储存、加工、经营、运输等环节和政策性粮食购销、储备粮进行专项整治。实行粮食质量安全承诺制度,由各粮食生产经营企业法人签订《粮食质量安全承诺书》,向县级粮食主管部门以及社会作出承诺,确保质量安全。
5、粮食市场秩序监督管理工作
认真贯彻执行《粮食流通管理条例》和《粮食安全预警应急方案》,依照法律、行政法规赋予的职责,配合工商、技术监督部门对粮食经营活动和全县粮食加工企业进行依法监督检查,维护粮食市场秩序;对城区骨干粮店和骨干粮食加工企业严格要求,落实管理办法,认真做好2010年度《粮食收购许可证》年审工作。对各发证加工企业人员进行统计业务培训,及时上报有关数据。三是掌握粮情,做好粮食供应工作,上半年本县粮价略有上升,但市场比较稳定。四是开展《粮食流通管理条例》宣传活动,6月22日,依托将乐县政府门户网站,开展《依法粮食流通管理行政权责》在线访谈活动,回答群众提问和咨询的热点问题。
6、安全生产综合治理工作
认真贯彻县安委下达的《安全生产执法行动实施方案》,积极开展落实企业安全生产主体责任活动,狠抓隐患排查治理,解决安全生产薄弱环节和突出的问题,评定7家粮食行业企业安全生产级别(其中a级1家,b级6家),促进企业提高安全生产水平,构建安全生产长效机制。落实《社会治安综合治理安全生产目标责任书》,围绕创建“平安将乐”目标,增强安全意识,扎实做好安全防范工作,重视社会稳定工作,积极稳妥地排查调处好企业改制后的遗留问题遗化解矛盾。认真接待退休职工来访,上半年进行安全检查3次,整改不安全隐患5起,确保了一方平安。
7、抓好党风廉政机关作风建设。
开展党风廉政建设和创五优争先行活动,加强机关效能建设,纠正行业不正之风。建立健全各项规章制度,加强机关管理,确保粮食工作有序进行;推行电子政务,与县政务中心联网,对办理《粮食收购许可证》,实行网上办公审批,提高工作效率;坚持民主集中制,凡人事任免、资产变现、筹措资金、大宗粮食购销等重大决策问题,在按照上级有关规定程序的同时,一律通过局务会研究,形成决议后,各负其责抓落实;坚持政务公开和办事公开制度,每季度定期公布全局的粮食购销、资产变现、企业改革、经济效益、财务开支、人事任免、公益捐款、机关考勤等情况,接受群众监督。
8、抓好挂村工作
上半年,继续深入开展“四百”活动,组织有关领导及挂村人员26人次共3次深入高唐镇常口村和华山社区,进村入户68家,召开村两委、村干部座谈会,详细了解该村里低保户、五保户、二女户、养殖户、种植户、个体经商户等共108户的情况,根据他们的具体情况,县粮食局的全体干部职工与他们建立一对一的帮扶工作,提供信息技术帮助和便民服务。进村入户,走进社区,走访群众56户,收集社情民意18条。慰问该村4家困难户,款800元。
9、开展“送温暖、献爱心”活动
在元旦、春节、期间慰问离退休老同志、特困户、下岗职工、困难党员94人,款12300元,及时慰问因病住院治疗的同志6人,让他们感受到组织的温暖。组织干部职工48人次,参加义务劳动4次,做好事6件;积极响应县政府的号召和红十字会的倡议,组织机关党员、干部、职工为青海玉树地震灾区捐款1700元,为扶贫助学捐款180元。本县6.18水灾后,积极响应县委县政府的号召,组织干部职工为灾区恢复生产重建家园捐款5700元;7月1日,县局机关党支部组织开展党员奉献日活动,购买24桶食用油慰问大源乡安置点的受灾群众。做好群众的来信来访工作,及时解决退休人员、下岗职工反映的工资、住房、资产管理等方面的问题。
二、存在的问题与困难
1、粮食企业改制后还欠医保资金等65万元。
2、各基层粮站粮库和县中心粮库因灾受损,上漏下潮,影响储粮。
三、下半年的工作打算
1、完成上级下达的10083吨省市储备订单粮食收购任务。
2、认真做好吨国家储备粮的保管工作,做好县级储备粮的轮换工作。
3、抓紧维修改造在“6.18”洪灾中受损的粮库,一是对基层严重漏雨的粮食仓库全面翻盖,更换2层油毛毡和瓦条。争取在9月份修复仓库500吨(仓容量),根据资金安排情况,争取在10月份再修复雨漏仓库500吨(仓容量)。二是在10月份之前修复倒塌的仓库围墙150米。三是在7月中旬清理漠源粮食购销站的山体滑波的土石。四是积极向上争取受灾仓库维修补助资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