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1月22日,国务院总理李强主持召开国务院常务会议,研究推动平台经济健康发展有关工作。
期货日报记者采访了多位大宗商品领域的专家,对会议释放的积极信号进行了深入解读。
在他看来,平台经济已成为我国大宗商品市场和传统市场转型升级的重要方向。近年来,一批产业基础好、综合实力强、主体功能突出的大宗商品市场,通过发展平台经济,赋能实体经济,发展新质生产力,在创新业态和创造就业、促进一二三产业融合、实现大中小企业融通中发挥了重要作用。
大宗商品交易平台应该如何把握这一历史机遇?梁豪对此提出了两点建议:一是以全产业链视角,重新审视产品质量、产能、交付效率、资金等各环节,顺应供给侧改革的政策指引,逐步淘汰落后产能、挖掘优质产能,串联起核心“链主企业”、产业链“支点企业”,结合“产业金融”体系,最大程度释放产能,从而实现提质降本增效。二是围绕产业源头打造交易平台,通过平台整合资源方、政府部门、资金方、数据方等核心主体,以政策牵引促进各主体之间高度协同,实现产能与订单相匹配,从而提高交易的效率、质量和效益。
事关产业链供应链融合发展,枢纽建设将向纵深推进
近日,中共中央办公厅、国务院办公厅印发《有效降低全社会物流成本行动方案》(下称《行动方案》)。
在促进产业链供应链融合发展方面,《行动方案》明确提出,加快现代供应链体系建设。推动大型工商企业提升物流管理水平和社会化程度,科学构建集采购、库存、生产、销售、逆向回收等于一体的供应链体系,实施精细化管理,加快库存周转。加强制造业供应链融合创新,鼓励大型制造企业与物流企业建立长期战略合作关系,优化物流流程、共建设施设备、对接信息系统,推广应用综合性供应链解决方案。支持利用工业园区闲置土地、厂房建设物流服务设施。
在“点”上,整合提升枢纽功能,加大投融资、用地等政策支持力度,加强铁路专用线、转运场站等建设,完善配套设施和集疏运体系,促进仓储、分拣、配送等各类物流资源向枢纽集聚,提高枢纽运行效率。
在“线”上,实施枢纽多式联运工程,推动增加枢纽间铁路联运班列开行数量,创新打造稳定运行、品牌化的多式联运服务,畅通枢纽间物流通道。
在“网”上,加快枢纽互联成网,研究优化枢纽网络布局,健全枢纽间合作机制,持续完善“通道+枢纽+网络”的现代物流运行体系,提高跨地区物流活动网络化、体系化运行水平。
广东提出建设大宗商品交易中心
11月26日,《中共广东省委关于贯彻落实党的二十届三中全会精神进一步全面深化改革、在推进中国式现代化建设中走在前列的意见》(下称《意见》)经中国共产党广东省第十三届委员会第五次全体会议通过后,正式对外发布。其中多项内容涉及要素交易平台的建设。
《意见》提出,建设大宗商品交易中心,建设全球集散分拨中心,支持各类主体有序布局海外流通设施,建设国际物流枢纽中心和大宗商品资源配置枢纽,打造便捷高效的口岸群。
中石化涪陵LNG工厂为目前重庆地区最大的LNG加工企业,一期装置加工能力100万立方米/日,二期项目正在建设中,设计加工能力100万立方米/日。项目全部建成后,工厂加工能力将达到200万立方米/日,LNG产品储存能力达到3万立方米。
据重庆油气交易中心有关负责人介绍,今年以来,重庆油气交易中心发布了全国首个反映天然气内陆主产区LNG价格水平的“川渝液化天然气价格(CYLNG价格)”。“新上线的涪陵工厂LNG交易产品,将进一步丰富CYLNG价格,更好反映川渝地区LNG市场价格水平。”该负责人说,四川、广东等区域的工厂LNG产品交易协同,形成我国LNG市场价格体系,为天然气市场供需双方提供及时、准确的市场价格信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