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互联网+”让农产品更安全

今年,政府工作报告中提出“‘互联网+’行动计划”。农业成为其重要领域,农产品质量安全又是其中的核心内容之一。

今年,政府工作报告中提出“‘互联网+’行动计划”,农业成为“‘互联网+’行动计划”的重要领域,农产品质量安全又是其中的核心内容之一。章力建等业内人士认为,“互联网+”将助力我国农产品质量安全提升。

农产品质量安全问题仍存在

近年来,我国在抓好农业生产、确保主要农产品有效供给的同时,全面强化农产品质量安全监管,农产品质量安全整体水平大幅度提升。但农产品质量安全问题仍然存在。

“原因之一在于我国农产品安全保障体系不够完善。市场上销售的农产品从各种渠道直接进入,使农产品流通渠道及其源头难以溯及,给农产品质量安全监管工作造成很大困难。”章力建告诉《中国科学报》记者。

“农产品产地环境污染监管也有待加强。”他说道,“由于缺少工业和生活垃圾处理的相应监管,以及农药、化肥等投入品不规范的施用,在一些地区造成了农田土壤、灌溉水、农区大气在内的农产品产地环境立体交叉污染。”

章力建指出,“目前,我国农产品质量安全监管标准的数量较少,农产品安全标准化水平有待提高”。

同时,农产品质量安全监管信息体系尚不健全。我国农产品生产环节多、链条长,千千万万生产者和经营者很难按照统一的技术标准来生产和经营,亟须健全和完善农产品质量安全信息化体系。

在市场经济条件下,分散的农户经营难以与千变万化的市场进行衔接,无法满足市场对农产品质量的需求。“加快培育新型职业农民,并进一步将区域内经营主体组织起来,使分散的土地、资金和劳动力等生产要素在较大范围和较高层面上有效地结合,才能在组织化管理、规模化经营、标准化生产、品牌化销售方面都优于传统农户。”章力建指出。

近年来发生的一些农产品质量安全事件暴露出农产品质量安全信用缺失问题。“我国农产品质量安全信用体系尚不健全。”他表示,“一些生产经营者诚信意识淡薄,制假售假、违规使用投入品、非法添加使用禁用物质等问题仍然存在。”

“互联网+”提供科技支撑

针对目前我国农产品质量安全存在的问题,章力建建议,以“互联网+”为抓手,充分利用大数据、物联网等现代信息技术,推动农产品产供销标准化、农产品质量安全信用建设,构建全国农产品质量安全监测信息系统、质量追溯信息系统、风险预警评估信息系统以及亚太地区农产品质量安全合作信息系统,保障农产品质量安全。

中国农业科学院农业信息研究所在职博士研究生郭雷风在接受《中国科学报》记者采访时表示,“以‘互联网+’为代表的现代信息技术为保障我国农产品质量安全提供了一种新的方法,对农产品质量安全产业链各个环节出现的问题都有行之有效的解决途径。”

在农产品产供销标准化方面,利用物联网、大数据等信息技术,在农业生产环境、生产过程以及农产品的流通、销售等环节的广泛应用,推行农产品的标准化生产和全程控制,为农产品质量安全保驾护航。

“比如,利用传感器感知技术、信息融合传输技术和互联网技术,构建农业生态环境监测网络,实现对农业生态环境的标准化控制和管理;在大田种植、设施农业、果园生产、畜禽水产养殖中,广泛应用物联网、云计算等信息技术,实现生产过程的全程控制以及智能化、科学化管理,提高农业生产的标准化水平等。”郭雷风说道。

在农产品质量安全监管方面,利用移动通信、智能终端等信息技术,建立覆盖部与省厅两级农业行政管理部门、部级农产品质量安全监测机构和固定风险监测点三方面的农产品质量安全监测信息管理平台,将现有的例行监测工作信息化。

统筹协作全面推进

除了现代信息技术手段外,章力建还建议各主管部门应认识到“互联网+”助力农产品质量安全提升的重要性和紧迫性,统筹协作,全面推进全国农产品质量安全监管信息化工作。

“首先,由农业主管部门牵头,整合涉农部门已有农产品质量安全信息化规划和成果,制订‘互联网+’助力农产品质量安全提升的总体发展战略规划,确定指导思想、任务目标和保障措施。”章力建指出。

其次,他建议,由科技主管部门牵头,有关部门参与,产、学、研相结合,针对传感网、物联网和云计算等核心技术在农产品质量安全管理中的应用,做好关键技术研发、标准制定、市场培育、产业发展等各项工作。

章力建认为,有关部门应共同组织建设和完善全国农产品质量安全监测信息网络和全国农产品质量追溯信息化系统、全国农产品质量安全应急事件管理信息化系统,全面提升我国“互联网+”助力农产品质量安全提升的总体能力。

最后,加快实施“互联网+”助力新型职业农民培育,保障我国农产品的有效供应和质量安全。

要为全面提升我国“互联网+”助力农产品质量安全水平打好基础和创造条件,就要进一步加强新型职业农民培育教育培训体系建设,构建基于“互联网+”的新型职业农民培训虚拟网络教学环境,大力培育生产经营型、职业技能型、社会服务型的新型职业农民。

章力建还建议,积极推动智慧农民云平台建设,研发基于智能终端的在线课堂、互动课堂、认证考试的新型职业农民培训教育平台,实现新型职业农民培育的移动化、智能化。

THE END
1.“互联网+农产品”大有可为“互联网+农产品”大有可为 图王铎 近日,农业农村部办公厅公布“互联网+”农产品出村进城工程试点县名单,全国110个县(市、区)上榜,我省阳曲县、临县、万荣县、长子县入选。遴选试点县,实施“互联网+”农产品出村进城工程,旨在解决农产品“卖难”问题,实现优质优价带动农民增收。http://news.sxrb.com/GB/314080/9633421.html
2.“互联网+”对农产品电商的三大冲击一、物流扁平化电商时代由单纯的交易行为发展到了包括运输、虚拟交易、配送等领域,这种电子交易时代是品牌化发展最新、最先进的时期,也是批发市场发展最新、最先进的时期。作为“互联网+农产品”的代表,村村乐完美地诠释了电商给农产品流通即将带来的三个重大影响: http://wap.cuncunle.com/content/1591437041778200
3.互联网+农业什么是互联网+农业物联网百科互联网+农业是将互联网技术与农业生产结合,使农业摆脱传统行业中,消息闭塞、流通受限制,农民分散经营,服务体系滞后等难点,使现代农业坐上互联网的快车,实现中国农业集体经济规模经营。目前物联网、大数据、电子商务等互联网技术被越来越多的应用在农业生产领域,并在http://www.tpwlw.com/baike/info_89.html
4.乡村产业现状和解决方案:“互联网+农产品”成乡村振兴新网红乡村产业现状和解决方案:“互联网+农产品”成乡村振兴新网红 2024-11-27 13:00113.77.161.2513次 发布企业 东莞市南城缘宝商务信息咨询服务部商铺 认证 报价 请来电询价 关键词 微三云源码部署.微三云吴金鹏.微三云农产品电商 所在地 广东省东莞市石排镇瑞和路松山湖生态园B栋2-5楼 http://dongguan.11467.com/info/15335811.htm
5.直播助农河南禹州探索“互联网+农产品”模式今年以来,无梁镇党委坚持强化党建引领促进乡村振兴,实施“党建引领·直播助农”行动,抢抓数字经济发展新机遇,不断从村干部队伍中挖掘出掌握互联网思维模式和有经营能力的人才,持续开展电商直播培训等相关活动。 该镇培育了一批乡土直播达人,充分利用“互联网+农产品”电商平台,链接生产基地和消费市场,打造“助农直播间https://zy.huanqiu.com/article/4EWZ1se4Uir
6.互联网+直播:农村农产品销售模式创新的社会调研1. 您是否了解互联网直播销售农产品的方式? A是B否 2. 您认为互联网直播销售对农产品的销售有帮助吗? A 非常有帮助B 有一定帮助C 没有帮助D 不确定 3. 您使用过哪些平台进行农产品的直播销售? A 抖音B 快手C 淘宝D 其他 4. 您认为直播销售的农产品质量如何? A 非常好B 一般C 较差D 不清楚 https://www.wjx.cn/xz/291817739.aspx
7.四川:借力“互联网+”发展农产品电商如何推动上述地区(川南、攀西)农产品“互联网+”行动计划的实施?“首先就是要加强宽带的建设和普及,尤其是在农村和落后地区宽带高速公路的建设,加快推进宽带中国战略。 四川也要鼓励电商下乡搭建电子商务平台。积极鼓励本地电商、区域化电商打造农产品的网上交易平台,借助电商渠道和网络优势,把农产品资源“引流上线”,https://www.neofarmer.cn/news/306/
8.盱眙县农业农村局举办“互联网+”农产品出村进城电商主体培育培训3月3日到5日,盱眙举办“互联网+”农产品出村进城电商主体培育培训,来自全县的300多名农产品电商从业人员参加了培训。盱眙县农业农村局局长朱耀主持开班仪式,并就如何做好“互联网+”农产品出村进城提出了八个方面的建设性意见。 (盱眙县农业农村局局长朱耀主持开班仪式) http://m.huaiancity.com/nd.jsp?id=190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