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农产品跨境电子商务是推进广东农业可持续发展和乡村振兴的重要战略,粤港澳大湾区的建设为广东农产品跨境贸易带来新的机遇。当前农产品跨境贸易中存在的语言屏障,涉农跨境电商复合型人才稀缺,物流发展滞后与农产品品牌意识缺失等问题制约了广东农产品跨境电商的发展。为推动广东农产品出口外贸与转型,提出农产品跨境电子商务发展框架。
广东省是农产品生产及消费大省,也是中国最早对外开放的沿海省份,农业现代化成果显著,享有岭南果园、鱼米之乡的美誉,也是港澳地区菜篮子的重要保障地。广东农业现代化一直走在全国前列,据国家统计局核算,2019年广东成为首个生产总值突破十万亿的省份,其中农业比上年增长4.1%,增加值4351.26亿元,农业呈现出外向、高效、产业化发展态势。
广东作为对外贸易大省,跨境电子商务发展态势迅猛,2019年广东跨境电商进出口总值同比增长45.8%,占全国跨境电商总额的59.5%。随着乡村振兴战略的深化,广东开拓探索数字农业农村道路,借助跨境电子商务的运营模式,营销方式与销售渠道实现农产品产量与销量的双突破。农产品跨境电商业务领域的拓展推动了广东农业的可持续发展与农产品出口贸易的升级与转型,有助于“三农”问题的解决。
一、广东发展农产品出口跨境电子商务的优势
广东省地理位置优越,农业资源丰富,GDP连续三十年领跑全国,作为中国的经济大省,广东在发展农产品跨境电子商务方面有着得天独厚的优势。
1.广东深地缘优势突出
广东省内通外联、海陆兼具、空港发达、临近港澳,立体的交通网络基本形成,地理位置优越,与广西、湖南、江西、福建临近的陆路省份均有三条以上高速公路项链。广东是连接大西洋、太平洋与印度洋的重要海上枢纽与海上丝绸之路的发祥地,自唐代便是中国重要的通商港口。广东国际物流业发达,毗邻香港与澳门,通关便利,是“一带一路”最重要的战略交通枢纽,形成外接东盟的海路与陆路的农产品国际大通道,加速广东及邻近省份的农产品经济要素流动。2017年3月,粤港澳大湾区发展规划的确立,利好政策相继落地,使广东地域位置重要性提升到国家战略层面,这必将促进广东的交通网络建设更为立体与多元化。
2.广东省跨境电商基础良好
3.广东省农产品跨境电子商务政策助力
二、广东省农产品出口跨境电子商务发展存在的问题
广东农产品出口跨境电商是农产品对外贸易的发展趋势和跨境贸易的增长点,农产品跨境贸易是缩小农产品贸易逆差的主要途径。但现实中的诸多问题制约了广东省农产品出口跨境电商的可持续性发展。
1.语言屏障突出,基本交流受阻
2.涉农跨境电商专业人才稀缺
3.物流冷链仓储发展滞后
农产品通过网络平台完成在线交易后,开始进入线下境内境外双重运输环节,农产品运输需要对接通关、检验、检疫等各个环节。农产品生产要基于地域气候和区域经济特色,因此农产品供货区域较为分散,导致农产品供应链过长,运输时效难以保障。农产品中的生鲜类产品因其有效期的特殊性对冷链运输有着严格的要求,广东虽是中国物流业最发达的地区,但高效的农产品物流仓储尤其是冷链运输体系尚未健全。农产品运输过程耗时过长,农产品运输损耗率(25%-35%)远高于发达国家5%的平均水平,运输成本过高,严重影响了农产品跨境电商利润率。
4.品牌意识薄弱,监管缺失
三、广东农产品出口跨境电商发展策略
1.搭建农产品跨境电商信息现代化翻译平台
建立农业资源信息现代化翻译平台是保障广东农产品跨境电商业务开展的前提条件,准确规范的农产品对外贸易翻译可以有效确保农产品对外贸易交流的顺畅与准确性,消除基本语言交流障碍,避免贸易与法律纷争。广东互联网与信息技术的高速发展为农学在线开放性英语词库与农业英语专业语料库的创建提供基础硬件条件,农学在线英语词库整合涉农英语资源,为农产品对外贸易提供便捷、准确、快速的机器翻译,降低人工翻译成本和失误率,提高涉农产品翻译效率。更为重要的是,作为农产品跨境电商的中间桥梁语言,英语翻译是否准确直接影响后续语言翻译的转换,以英语为中介语,建立多语种涉农英语机器翻译平台,资源共享,提升广东农产品跨境电商交易的效率。
2.行政校企协作,培养农产品跨境电商专业人才
3.建立立体化协同式物流仓储运输体系
降低农产品跨境运输过程中的物流损耗,是提高农产品跨境电商利润率的最为直接有效的方法。广东信息技术发达,借助跨境电子商务交易平台的大数据,优化农产品运输路径算法,建立起农产品点、线、面互联互通的立体跨境物流网络,实现仓储运输配送协同化。农产品跨境电商主要是采用农产品产地直采直销,农销结合的方式,提升国外客户的农产品购物体验。在国内,加强农产品原产地点物流基础设施建设,如生鲜类农产品需要在原产地建立冷仓,快速完成农产品揽收,通过大数据分析优化陆路、水路与空港等物流通道的连接,择优选择最佳路径。
4.打造农产品品牌,严控质量监控溯源
打造农产品品牌,跳出家族式农产品小而散的生产运营方式,以现代化企业管理运作农产品品牌,与农产品国际标准质量认证体系进行对接,确保农产品从“农场到餐桌”全过程的质量追踪监控,借助信息现代化手段,建立农产品二维码追踪溯源机制,保证农产品从产地源头到生产终端,检验,通关,物流等方面信息的透明化监控,通过农产品跨境电商物流平台实现农产品数据实时共享,逐步建立起广东农产品品牌与品质。农产品稳定的品牌质量管理监控与成熟企业管理体系,有助于提升海外买家对于中国农产品的信心,规避不必要因品控不严引发的农产品跨境贸易争端与诉讼。
参考文献:
[1]俞敬松,耿思思.实用型语言服务人才的培养方法研究[J].外语电化教学,2019(1):84-89.
[2]商务部电子商务和信息化司.中国电子商务报告2019[M].北京:中国商务出版社,2020.
[3]俞敬松,王华树.计算机辅助翻译硕士专业教学探讨[J].中国翻译,2010(3):38-42.
[4]李新仓,尹焕晴.乡村振兴背景下农科教融合的农村人才培养制度研究[J.农业经济,2020(2):118-11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