林连生,福建省南安市向阳乡卓厝村人,向阳乡助残致富带头人、福建省南安市山夫生态农业专业合作社理事长。7岁那年,他因触电不幸失去右臂,面对这样的打击,他依然积极地生活着、学习着、工作着。毕业后的林连生,求职经历十分坎坷,先后当过印刷工,跑过保险、摆过地摊、开过澡堂……后来,他在村里开起了小卖店,凭着自己的聪明才智,挣得了第一桶金。同时,他还通过竞选,成为向阳乡残联的联络员。
一、股权联结助发展,抱团成立合作社
早年的经历让林连生深刻意识到,单打独斗难有前途,只有团结起来,共同干一番事业,才会有出路。他萌生一个念头:带领乡里的残疾人一起创业!
为了找寻创业伙伴,林连生跑遍了向阳乡的7个村庄,走访了每个残疾人家庭,采用投资入股的方式保障农户的基本利益。对于入股的成员,可参与到合作社的运营管理当中,对重大决策享有投票权,并且享有合作社盈余分配权。林连生联合12户残疾户,成立了一家合作社,取名“山夫合作社”。一开始不懂技术,他们挑选了一块地,用薄膜搭起了大棚,作为空心菜种植基地。入社的12名成员均为残障人员,大部分没有耕作经验。为解决种植技术问题,从田间老农到市农科所的专家,他们都虚心请教。林连生亲自到市农科所沟通联系,合作社与该所建立科技攻关合作关系,技术人才不断涌来,技术支撑不断深入,因此,合作社在创立初期就走上了科学化生产道路。
在各级党委政府和残联的支持下,林连生带领合作社全体成员发挥“不等不靠、敢想敢干”的创业精神,克服重重困难,努力发展生产,合作社在逐渐壮大,农产品的产量也越来越多。林连生在欣喜的同时,心里也产生了一丝担忧,这么多产品,如何才能顺利地卖出去呢?
二、订单农业稳销售,实现产供销一体化
山夫合作社立足资源优势,采用“订单农业”模式打造农业全产业链,让农户、合作社与消费者建立起了更加紧密的联系,让资金、技术、信息更加有的放矢,农民收益稳定、干劲十足。
发展订单生产。山夫合作社通过与农户签订合同的方式,以较高的价格收购符合标准的农产品。为了鼓励农户积极参与,对于一部分新加入合作社的成员,合作社为其提供1万~2万元的启动资金,帮其度过艰难的起步阶段;另一部分新加入的成员则采用赊购农资的方式,为其提供肥料、种子、农具等,在农作物达到一定产量后进行回收。对于合作社来说,前期看似需要较高的成本支出,实际上,这有利于合作社扩大生产规模,形成规模效益,降低交易成本。
拓宽销售渠道。作为连接市场和农户的桥梁,山夫合作社有效地解决了农户分散小生产与大市场的连接问题。一方面,合作社在内部建立了“农资服务部”,为农户提供优质种子种苗和种植技术指导,节约了5%~10%的生产物资成本;在合作社外部,积极为农户收集市场信息,实现信息资源共享,以合同的方式指导农户生产,有效降低信息不对称的风险及相应的信息采集成本。另一方面,为促进农户增收,合作社在泉州最大的批发市场——禾富农贸城设立蔬菜配送中心和批发档口,将农户生产的产品送往泉州各地,畅通农产品销售渠道,为合作社创造了约400万元的年收入。与此同时,合作社还积极与国安餐饮、泉州电力、各大高校食堂达成战略合作,为其配送蔬菜,月配送额达30多万元,实现规模效益。
联合打造品牌。经过多年的发展,在林连生的带领下,合作社实现盈利,成员实现增收,走出了一条属于自己的致富之路。然而林连生并不满足于此,他坚信,只有更多人一起走,这条路才会越走越宽。为了打响向阳乡农产品品牌,林连生以山夫合作社为主体,整合向阳乡52家种植养殖家庭农场、合作社,共同成立“福建南安市昭阳农业专业合作社联合社”,致力于打造“向阳好货”品牌。联合社构建了“向阳好货——互联网+生态农业全产业链系统”,打造绿色农副产品线上线下销售平台及加盟合作平台,平台以“销售+代烹+体验”的创新零售模式在泉州东海泰禾大有码头开设“向阳好货”体验馆,让城里人更直接地体验到山里的好货,还能带动各家合作社的收入增加,让农户从中受益,也为残疾人提供了更多就业岗位。
三、服务联结促生产,迈上造血式致富路
一户一策,精准帮扶。山夫合作社采用“一户一策”模式开展精准帮扶,即根据不同情况的农户,有针对性地采取不同的帮扶措施。例如,一些丧失劳动力的农户,合作社按照350元/亩的价格对其土地进行流转,使得农户能够获得租金收入。对于有一定劳动能力的农户,合作社为其提供工作岗位,并定期进行技术培训。
技能培训,服务兴社。山夫合作社成立以来,始终坚持“带动残疾人自力更生,靠自己双手脱贫致富”的创社初衷,组织零就业残疾人家庭大力发展高山生态农业。通过打造免费供种、技术培训、保价回收的可持续扶贫产业链,合作社不仅带动贫困户脱贫致富,还实现了“造血”式扶贫。近三年来,合作社举办种植技术培训会20多场,共计600多人次参加,免费为农户发放农机、种苗、肥料等物资,使每个贫困户基本掌握了12门脱贫致富产业技能,充分调动了农户发展产业的积极性,提高了农户自我发展能力。山夫合作社累计帮助140余户贫困户脱贫,其中残疾人户达60多户,人均月收入超1800元。
如今,在各级党委政府大力支持下,林连生通过盘活闲置土地,采用“合作社+基地+农户”模式,先后筹资创建农资服务部、蔬菜种植示范基地、创业扶贫示范基地,并探索“家庭农场+合作社”发展模式。目前,合作社拥有8个蔬菜种植示范基地,共计500多亩。山夫合作社给残疾人“赋能”,让他们参与产业发展,越来越多的残疾人和农户怀着“你行我也行”的信念加入合作社,成员数量从最初的12户发展到了如今的111户,其中包括残疾人户成员82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