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国也是农产品最大的贸易国,2014年我国粮食进出口贸易超过1亿吨,进口大豆7140万吨,进口谷物(玉米、小麦、水稻)1952万吨,薯类(主要是干木薯)进口867万吨。若将541万吨玉米酒糟作为玉米制品纳入粮食范畴,粮食进口量1.06亿吨。
我国也是最大的消费大国,每年消费大量的农产品,包括进口的农产品,14亿人口的巨大消费量也使我国成为最大的农产品消费大国。
由此,我国农产品物流量较大,但是相对全国全社会物流量来说,相对较小,2014年我国农产品物流额为3.3万亿元,占社会物流的比例仅有1.5%。
(四)形成了“两超-多强-小众”的农产品特色电商格局
生鲜电商被称为电商领域的新“蓝海”,也是电商的皇冠上的皇冠(农产品电商是电商皇冠,生鲜农产品电商是皇冠的皇冠)。
新疆丰富的特色农产品长期受制于落后的流通体系,电子商务为农牧民增收提供一条新途径。新疆“维吉达尼”农产品网站依托喀什地区的村民互助小组和合作社,已与2000多家农户建立了联系,在线销售当地特产,其中销量最好的一位农户通过网络售出了价值4.8万元的杏干。
二、2014年我国农产品电商政策环境
(一)2014年中央一号文件
2014年中央一号文件再次提出“加强农产品电子商务平台建设”的论述,进一步推进了涉农电子商务的高速发展。
(二)《关于促进内贸流通健康发展的若干意见》
(三)《物流业发展中长期规划(2014-2020年)》
2014年9月12日国务院颁布《物流业发展中长期规划(2014-2020年)》,提出了加强农村物流发展的内容,如解决“北粮南运”运输“卡脖子”问题。加强“南糖北运”及产地的运输、仓储等物流设施建设。加强鲜活农产品冷链物流设施建设,支持“南菜北运”和大宗鲜活农产品产地预冷、初加工、冷藏保鲜、冷链运输等设施设备建设,形成重点品种农产品物流集散中心,提升批发市场等重要节点的冷链设施水平,完善冷链物流网络。
(四)《关于开展电子商务进农村综合示范的通知》
(五)《关于进一步加强农产品市场体系建设的指导意见》
(六)《关于促进商贸物流发展的实施意见》
三、2014年我国农产品电商主要特点
(一)农产品电子商务发展迅速
2014年农产品电子商务交易额超过2013年。
(二)农产品电子商务进入融资高峰期
“青年菜君”以半成品生鲜电商特色获千万元A轮融资--“顾客头天网上下单,次日地铁口自提”模式。
(三)农产品网上交易模式多样
(四)电商企业积极开拓农村市场
淘宝:“生活要想好,赶紧上淘宝”。
京东:“发家致富靠劳动,勤俭持家靠京东”。
百度:“要销路,找百度”(“养猪种树铺马路,发财致富靠百度”)。
腾讯:“手机玩得好,要靠应用宝”,“装了应用宝下载快又好”。
360:“360家庭卫士(摄像头),防火防盗防家暴”。
网易:“用易信,省话费”。
当当:“老乡见老乡,购物去当当”。
苏宁:当心花钱买假货,正品省钱来苏宁。
龙宝:要想吃得好,就得上龙宝。
2.进入三四线农村。
3.网购县域消费比城镇高13.6个百分点
(六)电子商务专列开出、冷链动车的开出
2014年8月,首趟电商专列开出,标志着我国电商物流进入新阶段。目前,电商专列设15-19节车厢,每节车厢核定载重在23吨左右。而快递干线主力运输车型为9.6米长的货车,载重量约在7吨左右,同样的波音737全货机载重量约12吨。因此,电商专列满载一次,运输量相当于62辆9.6米长的货车,或者36架波音737全货机的运力。
(七)移动商务成为农村电商发展趋势
2014年我国手机用户达到12.86亿户,移动智能终端用户规模达到10.6亿户,较2013年增长231.7%,智能手机的普及被视为助力农村电子商务的一个重要因素。如龙宝溯源商城、青年菜君、一叶扁舟、小苕果控等具有特色。
(八)大宗商品电子商务在清理中规范发展
据中物联大宗商品交易市场流通分会统计,截止2014年底,目前我国大宗商品电子类交易市场共739家。其中,处于运营状态的市场为661家,处于暂停交易或停业状态的市场为78家。在739家市场中,涉农交易市场有300家:农产品交易市场219家、畜禽产品交易市场27家、酒类产品交易市场22家、林木交易市场18家、渔产品交易市场14家。
2014年,我国大宗商品现代流通行业总体呈现向规范化、专业化和规模化发展的良好态势,行业整体综合实力与市场主体质量有明显提升。大宗商品电子类交易市场与实体经济的联系更加紧密,行业分布更加广泛,市场数量同比增长37.4%,实物交易规模超过25万亿元。2014年涉农电子商务交易额达到15万亿元。
2.在农业生态环境的监测和管理方面,利用传感器感知技术、信息融合传输技术和互联网技术,构建农业生态环境监测网络,实现对农业生态环境的自动监测;
4.在农产品质量溯源方面,通过对农产品生产、流通、销售过程的全程信息感知、传输、融合和处理,实现农产品“从农田到餐桌”的全程追溯,商务部在50多个城市进行肉菜可追溯体系建设试点;
5.在农产品物流方面,利用条形码技术和射频识别技术实现产品信息的采集跟踪,有效提高农产品在仓储和货运中的效率,促进农产品电子商务发展。
(十一)跨境农产品电子商务是一个新的热点
四、2014年我国农产品电商支付模式多样
10多家农产品电商模式的支付模式一览表省略。
拉卡拉进军社区生鲜十分活跃。依托原有便民服务支付业务,拉卡拉通过拉拢街边小店,绘制社区电商版图。2015年1月,拉卡拉电商“生鲜速达”频道正式上线。社区居民在拉卡拉移动商城下单后,与拉卡拉合作的社区小店会将生鲜商品送货上门。截至目前,拉卡拉生鲜小店已与万得妙、福成、佳沛等优质品牌商和渠道商达成合作。2014年底拉卡拉电商公司拉卡拉生鲜小店还只是在北京地区做试点,首期先选客群密度较高的天通苑、回龙观等做试验。2015年拉卡拉小店在全国预计将达到15万家。
五、2014年我国农产品电商物流模式
1.生鲜农产品电商物流模式
(1)自营物流配送;
(2)自营物流+第三方物流配送模式;
(3)“自营物流+消费者自提/自营配送”;
(4)“第三方物流+消费者自提/第三方配送”;
(5)联盟物流配送;
(6)“O-S-O”物流模式;
(7)物流一体化模式;
(8)第四方物流模式;
(9)第五方物流。
2.生鲜农产品冷链物流网络
单个经济体的冷链物流网络
区域内的冷链物流网络
跨区域的冷链物流网络
农产品物配模式一览表
六、2014年我国农产品电商存在问题
(一)“千网一面”
(二)成本高
大多数农产品商品价值较低,运输成本较高,甚至超过商品成本的100%,甚至更多,因此,从某种意义来说,农产品电商不仅没有降低其流通成本,甚至会增加其流通成本,这是导致其价格上涨的一个重要因素。涉农电商不仅没有降低成本,提高效率,相反增加了成本,甚至拖累了企业的发展。
目前国内农产品电商接近4000家,但4000家中仅有1%盈利,7%巨亏,88%略亏,4%持平。
(三)标准化不一
农产品的品种类别较多,而且复杂多样,因此相应的标准不统一,难以统一定价,绿色农产品、无公害农产品中、有机农产品、中国地理标产品(“三品一标”)农产品难以确定,“优币驱逐良币”,导致货真价实的农产品难有市场。
(四)信任度低
农产品具有周期性、价格波动性,农产品订单农业难以形成,俏销农产品不受订单限制,滞销农产品过多地依赖订单农业,导致市场波动性较大,生产者、经营者、消费者利益均不稳定,难以形成一种协同关系。
(五)安全性低
许多农产品的安全性不高,农药残留、激素残留等不安全因素还大量存在,“三品一标”产品数量及其比例较低。这些问题都困扰着农产品电商的发展,如何找到适合自身发展的成功路径,是所有企业需要思考的问题。
(六)营商环境不好
当前农产品电商市场是“寡头市场”,除了阿里系、京东系外,其他农产品零售电商主要受两大电商影响,“优质优价”农产品电商优势难以发挥,导致劣币驱逐“良币”。特别是“小众特色”电商难以得到正常发育。
七、2015年我国农产品电商发展趋势
(一)政府加大农产品电商发展的力度
(1)2015年中央一号文件
2015年中央一号文件指出,“创新农产品流通方式”,“支持电商、物流、商贸、金融等企业参与涉农电子商务平台建设。开展电子商务进农村综合示范。”
(3)2015年中华全国供销合作总社2015年1号文件
(4)商务部举行全国农村电子商务工作会
(5)四部委发布《关于协同推进农村物流健康发展、加快服务农业现代化的若干意见》
(6)商务部发布《商务部关于大力发展绿色流通知道意见》
2015年1月,商务部下发《商务部关于大力发展绿色流通知道意见》首次提出绿色流通概念,即:在流通全过程中推广绿色低碳理念,应用绿色节能技术,推动流通企业节能减排,有效引导绿色生产和绿色消费,促进形成“新商品-二手商品-废弃商品”循环流通的新型发展方式。商务部流通发展司从总体看,我国流通领域将能减排工作举措比较分散,需要整合和提升,而“绿色流通”概念的提出,能够将相对分散的工作统一到绿色、低碳、循环发展主线上来。
(7)商务部办公厅印发《2015年电子商务工作要点》
2015年4月3日,商务部颁布《2015年电子商务工作要点》,《要点》提出,2015年电子商务工作要主动适应经济发展新常态,根据电子商务发展的新形势、新特点和新需要,《要点》从3个方面确定了电子商务工作的16项重点任务。
在拓展应用领域方面,要促进电子商务进农村进社区,推进服务业电子商务应用,开展电子商务与物流快递协同发展试点,推动跨境电子商务健康发展;
在优化发展环境方面,要推进电子商务立法工作,健全标准体系,加快电子商务统计监测和信用体系建设,积极参与国际规则制订。
上述政策对推动我国农产品电商发展起到直接的政策支持的作用,但是这些政策需要进一步落实,同时要发挥协效应,避免政出多门不协调问题再度发生。政策均提到试点和示范的问题,这将对农产品电商起到较好的引导作用。
(二)农产品电商带动农村电商发展
(三)农产品电商的规模会越来越大
据统计,未来五年我国农产品电商交易额占农产品交易额的5%,涉外农产品电商交易额将占1%,农产品移动商务交易额将占2%。未来五年,我国农产品电商与农资电商、农村再生资源电商将得到较大的发展,农村供销合作社将发挥较大的作用。
(四)“三品一标”产品成为农产品电商的主角
农产品“三品一标”产品占整个电商的比例将超过80%,生鲜农产品电商将实现“三品一标”化,占农产品交易额比例超过60%,而且“三品一标”农产品电商规范有序发展将成为促进农产品品牌建设的重要内容。据统计,我国现有中国地理标志产品有5000多个,绿色食品总数超2.1万个,无公害食品达到()个,有机食品达到()个。
(五)农产品冷链物流效应得到充分发挥
经过5-10年的努力,冷链物流效应将得到充分发挥:一是成本降低,二是效率提高,三是品质提高,而且给“新农人”带来新的利润增长点。
(六)农产品网上与网下渠道融合创新
农产品网上交易与网下交易与物配融为一个有机整体,使网上渠道与网下渠道做到“无缝联接”,交易、物配、支付相互服务,而不是对立发展。网上渠道多样是指平台、自营、平台+自营相结合。网下渠道指社区店、便利店网络及其电子菜箱、智能菜柜等新型业态涌现。
(七)农产品期货-大宗商品交易-批发交易-零售交易市场形成体系
(八)跨境农产品电子商务的份额提高
随着我国经济的一体化,两个市场和两种资源的充分利用,我国每年1800亿美元的农产品进出口,随着电子商务发展,农产品跨境电子交易将发挥越来越重要的作用。
(九)三网融合+物联网成为新电商时尚
随着三网融合+物联网,手机养鸡、手机种菜、手机卖菜、手机管理、手机购物成为一种时尚,智能农产品种养加、智能农产品交易、智能农产品市场、智能农产品支付、智能农产品通关、智能农产品物流、智能农产品仓配一体化、智能快递成为时尚。
(十)本地化生鲜平台将成为农产品电商转型的方向
未来,本地化生鲜平台将成为农产品电商转型的一大方向。通过平台建设,进行专业化分工,基地只负责产品生产环节,电商只管发展用户和服务用户,物流外包给专业生鲜物流企业,可以同时解决标准化、产品安全性、冷链物流等三大难题。这样,农产品电商才能走出困境,走上更健康的发展轨道。
(十一)县乡村电子商务发展趋势
2.2015年,供销合作总社颁布了《关于加快推进电子商务发展的意见》,目前在全国供销合作总社有30多万个综合服务社、100多万个经营服务网点以及许多流通企业、配送中心、批发市场等,下一步将利用全国性电商平台把全系统线下实体资源尽快整合起来,将网点优势转变为网络的系统优势。
4.阿里万村“千县万村计划”,即在三年至五年内投资100亿元,建立1000个县级运营中心和10万个村级服务站。
5.京东“农村电商战略”加速推进:一是2015年计划开设“京东帮服务店”1000家以上。二是2015年计划建成县级服务中心500个,招募乡村推广员5万人;三是与格莱珉银行战略合作,开展农村普惠金融业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