道中华为何二十四节气被誉为“中国的第五大发明”?

【道中华】为何二十四节气被誉为“中国的第五大发明”?

植根于农耕文明的智慧总结

早在春秋战国时期,中国先民就利用土圭测量正午太阳影子的长短,并以此确立了春分、夏至、秋分、冬至4个节气。先秦时期的《尚书》和《吕氏春秋》对这4个节气都有所记述。到了秦汉时期,随着天文观测方法的不断进步,古人在测量日影的基础上,将太阳黄道(太阳在假想天球上的运动轨道)分为24等份,每一等份确定为一个节气,使每个节气在黄道上都有了一个准确的对照角度,由此完全掌握了节气与太阳运行之间的关系,二十四节气最终定型。

古人将每月的第一个节气称为“节”,每月的第二个节气称为“气”,“节”和“气”交替出现,各历时15天左右。二十四节气中,反映季节变化的有立春、立夏、立秋、立冬、春分、秋分、夏至、冬至;反映气候变化的有小暑、大暑、处暑、小寒、大寒;反映天气现象的有雨水、谷雨、白露、寒露、霜降、小雪、大雪;反映物候现象的有惊蛰、清明、小满、芒种。由此可见,中国先民将理清大自然的时序看作生产生活中很重要的一环。

同时,二十四节气又显示气候、气象对农耕生产的影响,如“立春三场雨,遍地都是米”“立夏东南风,大旱六月中”“夏至刮东风,半月水来冲”,这些气象谚语提醒人们在生产上早预防,生活上早准备,开展适时而科学的农耕生产活动。从这个意义上说,二十四节气有着指导生产实践、提升生活质量的作用。

在贵州省遵义市余庆县白泥镇下里村,雨后的青草上挂满露珠。凋落的梅花倒映在露珠里,构成了一幅美丽画卷。(穆明飞摄新华社记者李梦娇制图)

中华民族共同的文化创造

二十四节气是我国古代农耕文明的产物。学者研究认为,二十四节气形成、定型于我国黄河流域,是以黄河流域的天象、气温、降水和物候时序变化为基准,进而广泛流传于全国各地民众的生活中。河南郑州发现的5000多年前仰韶文化中期的天文遗迹青台遗址,登封市测定二十四节气的周公测景台、元代观星台等,这些重要遗迹都是先民开展天文活动的实证。

立秋,田间地头粮香果甜,农民们加紧采收和田间管理。图为河北省遵化市西下营满族乡西下营西沟村的农民在田里劳作。(刘满摄)

每到立秋,湖南省湘西土家族苗族自治州花垣县都会迎来盛大的赶秋节。庄稼成熟、丰收在望之际,当地各族群众会亲朋,开展玩龙灯、舞狮子等文体活动。近年来,花垣赶秋还与中国农民丰收节、全域旅游等相结合,吸引众多游客参与其中,创造更多经济价值。同时,当地迎秋、祭秋和赶秋组成的立秋节气活动得到了系统性保护,丰富了二十四节气的传统文化内涵。

自2006年开始,“农历二十四节气”“内乡打春牛习俗”“石阡说春”“班春劝农”“梅源芒种开犁节”“半山立夏习俗”“送大暑船”“三门祭冬”等,都被列入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性项目名录。

古老智慧的当代传承

在当代生活中,人们通过新的表达形式和传播方式,对二十四节气的文化内涵进行提炼、升华、传播和弘扬,使其在现代社会绽放光彩。

在全国很多地方,人们将二十四节气文化与重要节庆、民俗活动相结合,拓展文化内涵,强化情感纽带。同时,二十四节气所蕴含的传统文化基因以文化符号的方式延传,和当下生活有机交织、焕发生机。比如,杭州举办“跑山迎夏”活动,将立夏习俗融入大运河节气和旅游发展中;中国农业博物馆、广东省博物馆等文博机构,通过知识普及、艺术展示、互动体验等方式,诠释二十四节气的丰富内涵;还有多地建设二十四节气主题公园,将节气习俗转化为旅游资源,等等。

湖南湘西土家族苗族自治州花垣县的阿哥苗妹欢聚边城茶峒,欢乐地进行打苗鼓、唱苗歌和舞龙灯,欢度苗族传统习俗“赶秋节”。(中新社记者黄海摄)

随着人们生活水平的提高,节气所蕴含的健康智慧被当代民众以科学的、可操作的方式融入养生实践中,这也推动节气文化更好地传承发展。同时,节令食品以美食为载体,以节令内涵和民俗观念为依托,将人们聚在一起,唤起情感的联结。可以说,二十四节气的饮食习俗也成为中华民族的文化认同和情感依恋的重要元素。

二十四节气在物候、风景、人文等层面上的丰富内涵,更是让它成为文创设计青睐的主题。二十四节气主题的折扇、书签等文创产品层出不穷,在日用中展现岁时节令之美。

(原文于2022年6月24日刊发在《中国民族报》,内容有删减。作者系中国民间文艺家协会副主席、中央民族大学民族学与社会学学院教授。)

THE END
1.24节气对应的农耕活动有哪些?24节气农耕顺口溜大全二十四节气是中国的传统文化,是我们祖先的研究成果,也是我们今天不断流传的文化。那么,24节气对应的农耕活动有哪些?24节气农耕顺口溜是什么?接下来跟着易师汇民俗文化网给大家介绍下。 一、24节气对应的农耕活动有哪些?24节气农耕活动大全 立春(农历正月初一):播种春麦,准备春耕。 http://ms.yishihui.net/1850.htm
2.二十四节气所对应的农耕活动二十四节气所对应的农耕活动序号节气日期农事活动备注1立春2月4~5日天气回暖,雨水增多,土壤解冻,松土保墒,送粪积肥,春耕春播。2雨水2月1 9~20日天气转暖,降雨增多,小麦返青,压耙保墒,选种送粪。3惊蛰3月5~6日土壤解冻,温度升高,动物出土,小麦追肥,播种准备。4 http://www.360doc.com/document/24/0628/08/79930059_1127333303.shtml
3.“二十四节气”是上古农耕文明的产物,一年四季分别对应不同的节气刷刷题APP(shuashuati.com)是专业的大学生刷题搜题拍题答疑工具,刷刷题提供“二十四节气”是上古农耕文明的产物,一年四季分别对应不同的节气,被国际气象学界誉为“中国的第五大发明”,2016年被正式列入联合国教科文组织人类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作目录。下列哪项属于夏季https://www.shuashuati.com/ti/dba670be642c4363891ec0410d0fa053.html
4.细说二十四节气与农耕文明及文化的关系农耕文化是中国古代农耕文明留下来的一套时间认知体系,它在国际气象界被誉为“中国的第五大发明”。“二十四节气“几千年来我国人民一直沿用至今,并不断指导我国人民日常的生产、生活,生息,所以“二十四节气”是我国古代劳动人民文化智慧和生活智慧,劳动智慧的结晶,是中国古老文化的渊源。“二十节气”在中国是家喻户晓,人人https://quote.gujianchina.cn/show-4950.html
5.二十四节气对应的农耕文化!(6页)二十四节气对应的农耕文化!.pdf 6页内容提供方:liuzhouzhong 大小:227.64 KB 字数:约4.13千字 发布时间:2023-09-07发布于广西 浏览人气:34 下载次数:仅上传者可见 收藏次数:0 需要金币:*** 金币 (10金币=人民币1元)二十四节气对应的农耕文化!.pdf 关闭预览 想预览更多内容,点击免费在线预览https://max.book118.com/html/2023/0905/8107066122005127.shtm
6.郑艳:天时·人时·农时一一漫话二十四节气节气就是气候变化的时间点。二十四节气便是按照气候的变化,把一年的时间平均分成二十四个节次,所以称为二十四节气。二十四节气是我国传统天文知识与人文生活合一的文化技术,有着数千年的历史。在二十四节气起源与形成的过程中,天文、农耕和人事都起着不可或缺的重要作用。 https://weibo.com/ttarticle/p/show?id=2309404759989591081247
7.节气与农耕中国农耕智慧引起世界瞩目。“二十四节气”是中国古人通过观察太阳周年运动,认知时令、气候等变化规律形成的知识体系和实践,至今仍是我国农民安排生产生活的重要依据,影响十分广泛。 农耕文明是指生产力相对落后的时代,长期形成的一种适应农业生产、生活需要的国家制度、礼俗制度、文化教育等的文化集合,主要是指从奴隶社会http://www.tianxingyuan.net/detail.aspx?wid=34&aid=5015&openid=loseopenid
8.《才子圪垯》历史文化简介“二十四节气”是农耕文化与天文星象智慧之结晶,是华夏祖先历经数千年实践创造出宝贵的科学文化遗产。 “二十四节气”,中国古历法是将两个冬至之间的轮回或周期称为岁。一岁分为十二等份叫做“气”或“中气”,是标志气候变化的转折点。一气又两分为一节,一气。所以一年中就有了十二气,十二节,总称为“二十四http://www.lfxww.com/stwy/2666261.html
9.二十四节气3. (单选题)—年四季中的24节气按时间先后顺序排列有误的是( )。 A. 春分一惊蛰一清明一谷雨 B. 小满一芒种一夏至一小暑 C. 立秋一处暑一白露一秋分 D. 小雪一大雪一冬至一小寒 【答案解析】 4. (单选题)下列选项中,季节与二十四节气对应错误的是:( ) A. 春季:立春、清明、芒种 B. 夏季:小满、https://www.360kao.com/kaodian/605.html
10.二十四节气二十四节气是指干支历中表示季节、物候、气候变化以及确立“十二月建”的特定节令,于汉代用来指导农事。 二十四节气是上古农耕文明的产物,它是上古先民顺应农时,通过观察天体运行,认知一岁中时令、气候、物候等变化规律所形成的知识体系。二十四节气把太阳周年运动轨迹划分为24等份,每一等份为一个节气,始于立春,终于https://baike.sogou.com/v105043.htm
11.概论一年二十四节气的八卦五行规律二十四节气的命名反映了季节、物候现象、气候变化三种。反映四季变化的节气有:立春、春分、立夏、夏至、立秋、秋分、立冬、冬至8个节气。其中立春、立夏、立秋、立冬齐称“四立”,表示四季开始的意思。反映温度变化的有:小暑、大暑、处暑、小寒、大寒5个节气。反映天气现象的有:雨水、谷雨、白露、寒露、霜降、小雪https://www.meipian.cn/29btmtdq
12.24节气有关的农耕知识总的来说,24节气与农耕文化紧密相连,它不仅为农民提供了农事安排的依据,还反映了中国古代农业社会对自然环境的观察和理解。这些传统知识仍然在一些地区的农业实践中发挥着作用,尤其是对季节性作物和传统农耕方式的农民来说。 《中国古代二十四节气及应该做的农事 举例啊,比如,这个节气该干嘛,那个节 》 https://hr.gan-ren.com/hc/rercrchhnmehnrnsxhx.htm
13.二十四节气雨水:是二十四节气之第2个节气。斗指壬;太阳到达黄经330°;每年公历2月18-20日交节。雨水和谷雨、小满、小雪、大雪等节气一样,都是反映降水现象的节气,是古代农耕文化对于节令的反映。雨水节气标示着降雨开始,俗话说“春雨贵如油”,适宜的降水对农作物的生长很重要。进入雨水节气,我国北方阴寒未尽,一些地方仍下http://ww8.shenmeimei.cn/
14.二十四节气分别是什么?各对应几月几号以及它的来历?二十四节气二十四节气分别是什么?分别对应几月几号?来历是什么?~ 24节气分别为:立春、雨水、惊蛰、春分、清明、谷雨、立夏、小满 、芒种、夏至、小暑、大暑、立秋、处暑、白露、秋分、寒露、霜降、立冬、小雪、大雪、冬至、小寒、大寒。 具体时间: 立春太阳位于黄经315度,2月2-5日交节 https://cai.verywind.com/xx/vyrmmvvnnmrdcndmywc.htm
15.[二十四节气]立秋与农耕的关系[二十四节气]小暑养生:善待脾胃 [二十四节气]小暑养生:学做小暑节气养生操 [二十四节气]小暑民俗:吃暑羊、食新 [二十四节气]小暑要消暑 [二十四节气]大暑的气候特点 [二十四节气]大暑分三候 [二十四节气]大暑与农耕的关系 [二十四节气]大暑民俗:晒伏姜 [二十四节气]大暑饮食:吃米糟、荔枝、凤梨 [https://tv.cctv.com/v/v3/VIDElPdMm9gQr71Og8zJD4FX180717.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