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推动甘泉县农产品网上营销,打破地域空间限制,充分开拓农产品国内市场,提高特色农产品知名度,降低流通成本,解决农产品卖难问题,增加农民收入,我县对农产品发展现状调研后,提出如下实施意见。
一、工作目标
培育和引进一批电子商务企业和电商配套服务企业,逐步形成若干电子商务平台和服务主体。电子商务应用领域进一步拓展,服务产业链日益完善,交易规模持续扩大,竞争力不断增强,对全县经济社会发展的贡献率显著提高。加快发展电子商务网络营销,大力推进甘泉县特色农产品网上销售,拓宽农产品销售渠道,促进农民增收
二、农产品资源基本情况
(1)甘泉县豆腐和甘泉豆腐干生产,家庭作坊40家,以销售鲜豆腐为主,有现代化企业8家,以销售豆腐干为主,形成了“社会化分工明确”的特征。甘泉豆腐日产量2000公斤,甘泉豆腐干日产量10000公斤,鲜豆腐当日销完,豆腐干月无存货,年底更是供不应求。显示出“人类健康长寿,不可一日无豆”的特征。2006年,全县共加工生产豆制品2000余吨。产值2000多万元,上缴税金100多万元,豆腐和豆腐干产业已是开发潜力特别巨大的一项后续产业,显示出“可持续发展的特色产业”的特征。可以促进农民豆类种植,增加农民收入,按年需3000吨双青豆计算(每吨3600元),可为农民年增收1080万元,显示出“产业带动农业”的特征。豆渣可以带动养殖业的发展,为新农村养殖业建设提供有力支持。显示出“产业推动养殖业”的特征
(2)甘泉县农产品丰富,基本形成了以全县玉米、贝贝南瓜、小杂粮为主要特点的旱作特色农业板块经济格局。甘泉县多次被农业农村部确定为优质豆腐干高产创建项目示范县,一是农业基础更加稳固。积极应对极端天气自然灾害,完成粮食播种面积14.53万亩、产量达到5.1万吨。持续优化农产品结构,种植小杂粮、玉米、贝贝南瓜等特优作物3.28万亩。加快设施农业建设,新建日光温室、大棚438亩,改造老旧基地2000亩,巩固发展食用菌128万棒、时令水果3520亩。新改建规模以上湖羊养殖场39个,延安农投公司万只湖羊种羊养殖基地主体建成,湖羊饲养量达到3.3万只。建成千亩以上高标准山地苹果示范园12个,新增栽植面积5080亩。
(3)是全域旅游更富活力。甘泉大峡谷游客服务中心、劳山国家森林公园完成提标改造,“战马杯”半程马拉松赛掀起“旅游+体育”新热潮;美水泉遗址公园对外接待游客,石门豆腐小镇成为承接来甘游客重要节点,为打造“主宾共享”全域旅游目的地奠定了坚实基础。抢抓入围全省长征国家文化公园10大片区之一重大机遇,完成陕甘边苏维埃政府、“雪地讲话”等4处旧址修复和陈列布展,串接“奋进新时代、重走长征路”等系列旅培活动,全年累计接待游客66.8万人次,旅游综合收入达到3.66亿元。
三、主要任务
(一)加强各电子商务服务站点农村信息化建设
1、加强基础设施建设
一方面改善上网设备,降低上网成本是推进甘泉县网络销售在农村地区普及的前提条件。另一方面应加强农村公共上网场所(电子商务服务中心、各乡(镇)、村级服务站点)建设。
2、构建网络销售平台
甘泉县电子商务发展工作领导小组(以下简称领导小组)应积极落实甘泉县国家电子商务示范项目,以现有的新农村商务网络为基础,在全县建立全面覆盖的农村商务信息服务平台。甘泉县人民政府官网要做到为农村企业和农产品加工企业提供服务平台,实现与农产品网络销售平台的有效对接。开展多种形式的网络销售活动,如:网上订购、网上调研、网上新产品开发、网上分销、网上服务等,充分发挥网站优势,使网站成为农村企业销售产品、提供服务、宣传企业形象和企业连接市场的新通道。
(二)加强领导小组对农产品网络销售队伍的建设
(三)加强网络销售保障体系建设
领导小组应加快对村民网络销售的法律保障知识培训,提高村民的网络保护意识,建立完整的保障农产品网络销售安全体系。要从根本上打消村民对农产品网络销售的疑虑,规范农产品网络销售主体行为,为农产品网络销售健康、快速发展提供一个健全的平台。此外,由于甘泉县农村地理位置的分散性和村民法律维权意识的淡薄性,可以在各乡镇设立农产品网络销售协会,提高村民从事网络销售的组织化程度和法律意识,让其成为当前农产品网络销售真正的主体。
(四)加强农产品网络销售宣传力度
领导小组需加紧联系各乡镇部门,共同配合加大对农产品网络销售的宣传力度,使农产品销售主体充分认识到网络销售和获取及时的网络信息市场的必要性与紧迫性。积极开展农产品网络销售模范试点建设,使其形成强有力的示范效应,引导农产品销售主体进行网络销售。
(五)加强农产品物流配送体系建设
1、领导小组应加大物流基础设施建设的投资力度,形成覆盖全县并与各个农产品批发市场和农产品流通中心相连接的流通网络;加大对农产品运输设备的投入以及对公路等基础设施的建设;建立大型的、专业的物流仓储中心,加快实现农产品的集中运输,做到物流畅通及时。
四、工作措施
(二)鼓励各类资本投资电子商务产业。电子商务企业登记注册时,除法律、法规和国家已有规定外,一律不设其他审批事项。设立公司制的电子商务企业,取消注册资本最低限额、注册资本由实缴制改为认缴制,注册登记时不再提交验资报告。
(六)加强电子商务人才培养,鼓励社会教育机构参与电子商务人才培养。引进专业运营团队,对特色农产品的优势进行宣传,提高甘泉县农产品在全省、全国的知名度。
五、保障措施
领导小组对我县电子商务工作进行全面统筹安排,并负责日常管理工作。
(二)鼓励企业(网商)做大做强
县域内的电商企业做大业务量,扩大注册用户。发挥县内已有的网络平台,扩大网购网销量,纳入县内社会消费品统计和市场监测工作,扩大电子商务产值在全县经济总量中的比重,调整结构,不断提高我县服务业发展质量。
(三)推动电子商务进农村、进社区
建设农村和社区电子商务服务站,为村民(居民)提供快递存取、网络代购、农产品销售等服务。对项目建设和符合标准的县级区域服务中心和服务站,给予相应的资金补助。
(四)鼓励乡镇、村带头发展
通过电子商务的发展实现农产品进城,工业品下乡,带动城乡统筹发展。鼓励村级农家店进行信息化改造,加入农村电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