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十四五”中国要办这100件大事澎湃号·政务澎湃新闻

《中共中央关于制定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四个五年规划和二〇三五年远景目标的建议》近期发布。

规划《建议》阐述了

“十四五”经济社会发展和改革开放的重点任务,

涉及12个重点领域!

科技创新

1.瞄准人工智能、量子信息、集成电路、生命健康、脑科学、生物育种、空天科技、深地深海等前沿领域,实施一批具有前瞻性、战略性的国家重大科技项目;

2.推进科研院所、高校、企业科研力量优化配置和资源共享;

3.推进国家实验室建设,重组国家重点实验室体系;

4.支持北京、上海、粤港澳大湾区形成国际科技创新中心;

5.构建国家科研论文和科技信息高端交流平台;

6.支持企业牵头组建创新联合体,承担国家重大科技项目;

7.对企业投入基础研究实行税收优惠,支持创新型中小微企业成长为创新重要发源地;

8.造就更多国际一流的科技领军人才和创新团队,培养具有国际竞争力的青年科技人才后备军;

9.健全以创新能力、质量、实效、贡献为导向的科技人才评价体系;

11.支持发展高水平研究型大学,加强基础研究人才培养;

12.改进科技项目组织管理方式,实行“揭榜挂帅”等制度;

13.加快科研院所改革,扩大科研自主权;

产业发展

14.促进产业在国内有序转移,优化区域产业链布局,支持老工业基地转型发展;

15.加大重要产品和关键核心技术攻关力度,发展先进适用技术,推动产业链供应链多元化;

16.加强国际产业安全合作,形成具有更强创新力、更高附加值、更安全可靠的产业链供应链;

17.加快壮大新一代信息技术、生物技术、新能源、新材料、高端装备、新能源汽车、绿色环保以及航空航天、海洋装备等产业;

18.推动互联网、大数据、人工智能等同各产业深度融合;

19.推动先进制造业集群发展,构建一批各具特色、优势互补、结构合理的战略性新兴产业增长引擎,培育新技术、新产品、新业态、新模式;

20.加快发展研发设计、现代物流、法律服务等服务业,推动现代服务业同先进制造业、现代农业深度融合,加快推进服务业数字化;

21.推动生活性服务业向高品质和多样化升级,加快发展健康、养老、育幼、文化、旅游、体育、家政、物业等服务业;

22.系统布局新型基础设施,加快第五代移动通信、工业互联网、大数据中心等建设;

23.完善综合运输大通道、综合交通枢纽和物流网络,加快城市群和都市圈轨道交通网络化,提高农村和边境地区交通通达深度;

24.加强水利基础设施建设,提升水资源优化配置和水旱灾害防御能力;

25.推动数字经济和实体经济深度融合,打造具有国际竞争力的数字产业集群;

26.扩大基础公共信息数据有序开放,建设国家数据统一共享开放平台;

国内市场

27.推动金融、房地产同实体经济均衡发展;

28.完善内外贸一体化调控体系,促进内外贸法律法规、监管体制、经营资质、质量标准、检验检疫、认证认可等相衔接,推进同线同标同质;

29.鼓励消费新模式新业态发展;

30.推动汽车等消费品由购买管理向使用管理转变,促进住房消费健康发展;

31.健全现代流通体系,发展无接触交易服务;

32.完善节假日制度,落实带薪休假制度,扩大节假日消费;

33.培育国际消费中心城市;

34.实施川藏铁路、西部陆海新通道、国家水网、雅鲁藏布江下游水电开发、星际探测、北斗产业化等重大工程;

35.推进重大科研设施、重大生态系统保护修复、公共卫生应急保障、重大引调水、防洪减灾、送电输气、沿边沿江沿海交通等一批强基础、增功能、利长远的重大项目建设;

深化改革

36.深化国资国企改革,做强做优做大国有资本和国有企业;

37.优化民营经济发展环境,依法平等保护民营企业产权和企业家权益;

38.弘扬企业家精神,加快建设世界一流企业;

39.加强宏观经济治理数据库等建设,提升大数据等现代技术手段辅助治理能力;

40.推进统计现代化改革;

41.适当提高直接税比重,深化税收征管制度改革;

42.建设现代中央银行制度,完善货币供应调控机制,稳妥推进数字货币研发;

43.全面实行股票发行注册制,建立常态化退市机制;

44.深化简政放权、放管结合、优化服务改革,全面实行政府权责清单制度;

乡村振兴

45.坚持最严格的耕地保护制度,深入实施藏粮于地、藏粮于技战略,加大农业水利设施建设力度;

46.完善粮食主产区利益补偿机制;

47.保障粮、棉、油、糖、肉等重要农产品供给安全,提升收储调控能力;

48.完善乡村水、电、路、气、通信、广播电视、物流等基础设施,提升农房建设质量;

49.把乡镇建成服务农民的区域中心;

50.落实第二轮土地承包到期后再延长三十年政策;

51.探索宅基地所有权、资格权、使用权分置实现形式;

52.保障进城落户农民土地承包权、宅基地使用权、集体收益分配权,鼓励依法自愿有偿转让;

53.建立农村低收入人口和欠发达地区帮扶机制;

54.在西部地区脱贫县中集中支持一批乡村振兴重点帮扶县;

区域发展

55.逐步形成城市化地区、农产品主产区、生态功能区三大空间格局;

56.推动西部大开发形成新格局,推动东北振兴取得新突破,促进中部地区加快崛起,鼓励东部地区加快推进现代化;

57.高标准、高质量建设雄安新区;

58.加强城镇老旧小区改造和社区建设,增强城市防洪排涝能力,建设海绵城市、韧性城市;

59.坚持房子是用来住的、不是用来炒的定位,租购并举、因城施策,促进房地产市场平稳健康发展;

60.探索支持利用集体建设用地按照规划建设租赁住房;

61.优化行政区划设置,发挥中心城市和城市群带动作用;

62.推进成渝地区双城经济圈建设;

63.推进以县城为重要载体的城镇化建设;

文化建设

64.加强党史、新中国史、改革开放史、社会主义发展史教育;

65.实施全媒体传播工程,做强新型主流媒体,建强用好县级融媒体中心;

66.建设长城、大运河、长征、黄河等国家文化公园;

67.建设一批富有文化底蕴的世界级旅游景区和度假区;

绿色发展

68.降低碳排放强度,支持有条件的地方率先达到碳排放峰值,制定二〇三〇年前碳排放达峰行动方案;

69.加强细颗粒物和臭氧协同控制,基本消除重污染天气;

70.推进城镇污水管网全覆盖,基本消除城市黑臭水体;

71.推进化肥农药减量化和土壤污染治理,加强白色污染治理;

72.加强危险废物医疗废物收集处理;

73.完成重点地区危险化学品生产企业搬迁改造;

74.全面实行排污许可制,推进排污权、用能权、用水权、碳排放权市场化交易;

75.实施好长江十年禁渔;

76.开展大规模国土绿化行动,推行林长制;

77.加强黑土地保护,健全耕地休耕轮作制度;

78.实施国家节水行动,建立水资源刚性约束制度;

对外开放

79.完善外商投资准入前国民待遇加负面清单管理制度,有序扩大服务业对外开放;

80.完善自由贸易试验区布局,赋予其更大改革自主权,稳步推进海南自由贸易港建设,建设对外开放新高地;

81.稳慎推进人民币国际化,营造以人民币自由使用为基础的新型互利合作关系;

社会建设

82.提高劳动报酬在初次分配中的比重;

83.健全工资合理增长机制,着力提高低收入群体收入,扩大中等收入群体;

84.多渠道增加城乡居民财产性收入;

85.探索中国特色学徒制,大力培养技术技能人才;

86.提高高等教育质量,分类建设一流大学和一流学科,加快培养理工农医类专业紧缺人才;

87.推进社保转移接续,健全基本养老、基本医疗保险筹资和待遇调整机制;

88.实现基本养老保险全国统筹,实施渐进式延迟法定退休年龄;

89.健全重大疾病医疗保险和救助制度,落实异地就医结算,稳步建立长期护理保险制度;

90.完善全国统一的社会保险公共服务平台;

91.改革疾病预防控制体系,强化监测预警、风险评估、流行病学调查、检验检测、应急处置等职能;

92.完善突发公共卫生事件监测预警处置机制,提高应对突发公共卫生事件能力;

93.加快优质医疗资源扩容和区域均衡布局,加快建设分级诊疗体系;

94.推进国家组织药品和耗材集中采购使用改革,发展高端医疗设备;

95.坚持中西医并重,大力发展中医药事业;

安全发展

96.有效遏制危险化学品、矿山、建筑施工、交通等重特大安全事故;

97.全面推进堤防和蓄滞洪区建设;

98.畅通和规范群众诉求表达、利益协调、权益保障通道,完善信访制度;

国防建设

99.加快军兵种和武警部队转型建设,壮大战略力量和新域新质作战力量,打造高水平战略威慑和联合作战体系;

100.加快武器装备现代化,聚力国防科技自主创新、原始创新,加速战略性前沿性颠覆性技术发展,加速武器装备升级换代和智能化武器装备发展。

THE END
1.全国农产品供求信息网促进农业数字化发展的重要平台在全球经济一体化的大背景下,国内外市场竞争日益激烈。全国农产品供求信息网为企业提供了实时数据分析服务,有助于他们迅速适应市场变化,加大国际竞争力。 加强政策支持与指导 政府可以通过全国农产品供求信息网收集行业数据,为制定相关政策提供依据。此外,该平台还能及时向各级政府反映问题,为推动农业现代化发展提供决策参考https://www.l0dm1h3tk.cn/cha-ye-zi-xun/494205.html
2.全国农产品供求信息网全农供求随着科技的进步和互联网的普及,电子商务平台逐渐成为连接农民、加工企业、流通商和消费者的一站式服务平台。其中,全国农产品供求信息网(全农供求)作为一个专门用于提供农产品价格、产量、库存等信息的大型数据库系统,它扮演了不可或缺的角色。 全农供求如何促进农业现代化?https://www.gntpr.com/ke-yan-cheng-guo/81433.html
3.中国农业农村信息网积极推动条件成熟的地方加快特色产业和品牌保护立法进程;加强区域公用品牌授权管理,建立动态调整机制,对品牌主体信誉、生产加工等执行标准开展定期监测评估;探索数字品牌建设,提升产品追溯、监督管理、公共服务等数字化管理水平。三是做好营销服务。对精品培育品牌在渠道升级、产销对接、营销推广、消费促进、海外推广等方面https://www.agri.cn/zx/hxgg/202412/t20241203_8695330.htm
4.全国农业食品标准公共服务平台全国农产品食品标准公共服务平台,国家标准、行业标准、地方标准、团体标准、国内最全的食品标准数据库https://www.sdtdata.com/fx/fmoa/statuteLib
5.农业农村部政务服务平台2024年12月3日 星期二无障碍 返回部门户网站中国农业农村信息网 首页 事项服务 通知公告 法律法规 结果公开 办事统计 个人中心 事项分类 业务类别 承办主体 农业转基因类 农药类 植物新品种类 农作物种子类 农产品质量安全类 草种类 饲料和饲料添加剂 https://zwfw.moa.gov.cn/nyzw/index.html?redirectValue=79493
6.欢迎您来到全国农产品商务信息公共服务平台地标产品:未填 详细描述:珍珠梅.珍珠绣线菊.黄刺梅.榆叶梅.四季玫瑰.红王子锦带.四季锦带.密枝红叶李.小桃红.蓝叶忍冬.红花忍冬.金银木.紫丁香.四季丁香.红丁香.暴马丁香.接骨木.金叶水腊.水蜡.紫叶水蜡.金叶风箱果.紫叶风箱果.大花水桠木.木绣球.红瑞木.偃伏莱木.山梅花.红花麦李.金雀锦鸡.金叶莸.五叶地https://m.sohu.com/a/110736102_263709
7.实用食品人常用的235个查询网站汇总质量管理综合质量管理1、商务部公共服务资源平台 http://opendata.mofcom.gov.cn/front/index 2、报告大厅 http://report.foodmate.net/ 3、中国商品信息服务平台 https://www.gds.org.cn/#/home/index 4、全国农产品商务信息公共服务平台 http://nc.mofcom.gov.cn/ https://www.foodmate.net/zhiliang/guanli/169142.html
8.全国冷链流通公共信息服务平台全国冷链流通公共信息服务平台,在商务部的指导下,旨在确保农产品冷链流通的安全性和可追溯性,提高农产品流通的信息化、标准化、集约化水平。http://www.ccccmc.org.cn/
9.浪潮iMai:大数据典型应用电商平台助企业电商化在企业电子商务领域,浪潮iMai主要面向集团企业电商、垂直行业电商、供应链电商、农产品电商等领域,以B2B为核心,兼顾B2C,每个领域都具有成熟、稳定的典型案例。在电商公共服务平台领域,目前主要应用于区域电商公共服务平台、园区电子商务、跨境电子商务等领域,主要B2B、同城O2O电商以及跨境电商为主。https://finance.eastmoney.com/news/1354,20141027438565172.html
10.招聘信息中国农业科学院原子能利用研究所(农产品加工研究所)致力于解决全国农产品加工业发展中基础性、方向性、全局性、关键性重大科技问题,在科技创新、产业服务、国际合作与交流、高层次人才培养和决策咨询等方面行驶国家队职责。公共平台拥有高水平专家技术人才队伍,加工所公共平台由农业农村部农产品及加工品质量监督检验测试中https://ifst.caas.cn/xwzx/zpxx/d217e1d9c6624e3f85d4961691a28522.htm
11.浙江省农产品流通公共服务平台欢迎来到浙江省农产品流通公共服务平台!登录注册 购物车(0)|收藏本站|设为首页 资讯企业供应求购现货 1 2 浙江义乌市义红果庶专业合作社 基本信息 企业类别:生产型企业企业性质:私营企业 所在地区:浙江 金华市主营业务:果庶 经营品牌:成立时间: 注册资金:法人代表: http://agri.zjncpxh.vegnet.cn/Enterprise/43.html
12.数字化综合服务平台简介三大平台:基础信息管理、公共信息服务、专业信息应用平台; 六大系统:农产品、食品、医药、环境、健康、财产等六大系统; 九大模块:企业数据库、专家数据库、人才数据库、行业和公共信息数据库、知识产权和专有权利数据库、商业品牌和商标数据库、产品和商业交易数据库、金融与商业信用数据库、安全与风险预警管理数据库等https://www.meipian.cn/2aau0cwt
13.西北农林科技大学乡村振兴战略研究院基层信息服务体系进一步健全,信息进村入户工程取得显著成效,供销合作系统的惠农服务网点更加密集,普惠金融服务站点基本实现全覆盖;数字化对农业生产经营的支撑更加有力,全国农业科教云平台初现成效,农产品线上产销对接服务持续发力;乡村公共服务的数字化水平不断提升,民政服务信息系统建设全面推进,乡村网络文化管理与创作https://xczx.nwsuaf.edu.cn/sndtB/750260a4569b4153b2a20a6e3c0f4ef7.htm
14.农业农村部农产品质量安全中心农业农村部农产品质量安全中心(农业农村部优质农产品开发服务中心),农业农村部农产品质量安全中心,中国农产品质量安全网,国家农产品质量安全公共信息平台,质量安全中心,优农中心,http://www.aqsc.org/
15.四川科技报告共享服务系统农业科技成果转化应用持续加快,农畜新品种累计推广分别达到2. 1 亿亩以上和3000 万头( 只) 以上,年均新增产值10 亿元以上。全省主要粮食作物良种覆盖率达到96% ,农业科技进步贡献率达 到59% 。科技服务民生取得新成效。创建国家级可持续发展实验区6个,建成国家生物医药孵化基地、国家综合性新药研究开发大平台等http://www.scstrs.cn/Admin/Content/ArtileDetails.aspx?arid=5765